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有关运筹学的著作,一般都以高深的数学方法为内容,经济工作者往往难以掌握。因此,在生产运输和企业管理等方面就不易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汤玉卿的新著《运筹学浅说》(以下简称《浅说》,江苏人民出版社1982年8月出版)一书的主要特点,就是以深入浅出的实例把高深的数学方法加以浅化,“一些太抽象的和不易理解的理论和方法就略去不作介绍。”(《前言》中语)因而适应于中国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实践的发展,人们对于经济系统的认识也不断加深。在经济科学的体系中,有关时间的经济学研究,也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重视,并进而发展起一门新兴的经济学科——时间经济学。它不仅在我们考察经济利学体系时是不可忽视的,而且在整个社会科学的体系中也将占有一席之地。本文试图对时间经济学在国内的发展现状作一基本的估计,并展望其发展的可能趋势。(一)时间经济学在我国研究与应用的现状在我国经济科学的体系中,现在还没有建立起独立的自成体系的时间经济学。但是,在经济科学的研究中,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中,学术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在马克思主义经济科学的指导下,已经注意到了时间经济的许多重要的方面,它们可以代表时间经  相似文献   

3.
2004年9月21日上午,在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召开的全所大会上,所党委书记刘荣军同志批评有些同志在没有搞清事实的情况下,就向媒体和网络发表意见,损害了历史所的声誉;这种行为不是真正的关心所务,等等.会后,我主动找到荣军同志.我首先问他是不是指我,他说他指的是一种现象,并没有点名.我又问,我就卜宪群同志一事发表的意见中,有何不实之词?他举出我意见中的"暗箱操作"一语.  相似文献   

4.
(一) 数学方法在经济理论研究中的应用有着久远的历史。马克思在研究资本主义经济时,就已经广泛地、大量地运用数学方法。他对许多重要经济规律的揭示和阐述,无不同时赋予量的规定性的分析,并把它们表现为相应的数学公式。在《资本论》这部巨著中,我们可以找到经济理论中数学表述和分析的丰富资料。例如: 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一章中,马克思用正反比的数学语言来表述商品的价值量与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量对劳动生产力的依赖关系,并把简单的、扩大的、一般的、货  相似文献   

5.
本文打算就社会经济统计与数学的关系谈几点肤浅看法。一,社会经济统计工作要充分运用数学,但数学尤其是其中的数理统计学,在社会经济统计工作中的运用是有限的。社会经济统计工作是一项通过大量的社会经济现象的量的方面来认识社会的一项调查研究工作。它是通过统计数字来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当它在搜集、整理和分析统计数字的时候,必须运用数学方法。所以要搞好社会经济统计工作就离不开数学。  相似文献   

6.
关于计划与市场的关系,长期以来理论界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智者见智,仁者见仁,新的认识成果不断出现。然而,说它们是互相渗透的,解决不了经济实践中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如何具体结合的可操作性问题;说它们是板块结合的,又反映不出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内在统一性。因此,有必要联系社会主义制度因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的约束条件,经济规律体系及其表现形式和操作手段等方面的状况,深层次的、多角度地透视计划与市场的立体交叉对应关系,以清晰地揭示计划与市场相互关系的丰富内涵,澄清模糊认识,跳出计  相似文献   

7.
对于鲁迅成功的时代原因与个人原因,本文着重于探讨个人原因.这里所说的个人原因也不是所有的原因.只是若干我认为较重要的原因.我想通过这样的角度来讨论鲁迅的一些基本精神面貌,或者说,鲁迅的总体精神特性.但直至现在,我仍未形成成熟的认识,只是一些胚胎性的粗糙的思考.鲁迅的成功已经是我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公认的历史事实.毛泽东同志对鲁迅作了最科学的评价.鲁迅的成功不是我们这些研究者捧起来的.有一些人,比如象梁实秋,他在台湾说我们是"有计划地"给鲁迅捧场,这种看法当然不是善意的.实际上,鲁迅创造了我国现代  相似文献   

8.
<正> 经济优势与薄弱环节是我省经济翻番中的两个带决定性的问题.山东省的经济优势是什么?有的同志讲是农业、轻工业,因为它们的产值在全国占前几名,因为它们的产值绝对值大.也有的同志将乐陵小枣、阿胶也列为山东省的经济优势.山东省的薄弱环节又是什么?有的同志又提到农业、轻工业.那么经济优势与薄弱环节且不是混而"合一"了吗?我认为,经济优势不是讲的份额、比重或绝对量.份额多、比重高、绝对量大不一定就是优势.  相似文献   

9.
配套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宏观经济控制的系统化。这件事搞不好,各方面的改革很难协调,经济关系不易理顺。如果我们对近几年经济体制改革中的起伏现象,采取实事求是的分析态度,那就不难发现,这些起伏都与宏观经济控制没有系统化直接相关。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要求恰如其分的宏观控制,这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宏观控制不能老是停留在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状态。如今我们已经积累了多年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有条件用系统论的观点和方法研究宏观经济控制的各种机制,它们的相互关系及其实施的步骤,逐步成为一个大的系统工程。本文就此谈谈个人的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0.
蒋明同志在“价值规律与按比例发展规律、计划规律的相互关系”一文中,提出了一系列可以讨论的问题,其中最主要的一个问题是:价值规律是不是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生产与流通的调节者?现在就这个问题对蒋明的文章,提出个人的一些意见,供同志们讨论和批评。  相似文献   

11.
一、关于经济学的发展趋势我认为经济学未来的发展趋势是:既分化,又综合.一方面,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人们对社会经济各个领域研究的深入,新思想、新方法不断的涌现,并不断地系统化,经济学新学科将不断地出现,愈分愈细;另一方面,在研究过程中人们会逐渐认识各种不向理论的相互关系,吸收他人的科学成果,建立起较为全面的反映事物整体联系的理论体系,在经济学基本理论方面,会走向综合.关于经济学必将分化与细化的原因,近年已有许多论述,经济学新学科的不断出现,已是最好的例证,本人不想赘述.在这篇文章中,本人重点想阐述的是为什么经济学必将走向综合,如何综合,以及综合的必要性.要阐述这些问题,我想首先从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谈起.因为:1、各经济学流派的分歧,除了立场、观点、方法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对经济学研究对象认识不同.由于对经济学研究对象认识不同,导致了研究成果不同,理论体系不同.2、如果我们对经济学研究对象没有正确的认识,就难以认识当今经济学的缺陷,难以理解为什么要对经济学进行新的综合.经济学是研究什么的?自经济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以来,古今中外的经济学家们就各有各的观点.但归纳起来,无非是两种观点:一是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资源如何在各种不同的用途中进行配置,以最  相似文献   

12.
归纳了数学教学中能应用集合相等的数学方法处理的数学问题 ,初步尝试用集合相等的数学方法证明非代数课程中的一些数学问题 .由此阐述了集合相等的数学方法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3.
民主与集中的关系怎样?它们是不是一对矛盾?对此,毛泽东同志有过明确的说法:“在人民内部,民主是对集中而言,自由是对纪律而言,这些都是一个统一体的两个矛盾着的侧面,它们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毛泽东选集》第5卷第368页)陈延政同志在与周抗同志辩论的两篇文章中则提出,民主与集中不是一对矛盾,它们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现代社会科学在搜集、整理资料以及分析资料工作方面,已逐渐摆脱手工业方式而转向使用先进的数学方法和电子计算机来完成这些工作.在这方面使用的数学工具,主要是统计学及计算机科学中的数据库理论等.现代社会科学应用数学方法的另一方面是建立数学模型,然后求解并对数学解作出解释和评价,以形成对所研究问题的判断和预见.  相似文献   

15.
数学在汉语方言研究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方言现象的数学描写与统计研究、方言关系的计量研究和方言实验语音研究三个方面。从这三方面的研究现状来看,在数学与汉语方言研究的结合中应注意数学方法在汉语方言学研究中的适用性,进一步拓展其应用范围,加强其应用水平。  相似文献   

16.
2004年9月21日上午,在中国社科院历史所召开的全所大会上,所党委书记刘荣军同志批评有些同志在没有搞清事实的情况下,就向媒体和网络发表意见,损害了历史所的声誉;这种行为不是真正的关心所务,等等。会后,我主动找到荣军同志。我首先问他是不是指我,他说他指的是一种现象,并没有点名。我又问,我就卜宪群同志一事发表的意见中,有何不实之词?他举出我意见中的“暗箱操作”一语。我最近的确接受了媒体采访,对历史所的一些做法提出了质疑,并将自己的意见公开发表在了网上。所以,我的行为应该属于荣军同志所批评的现象。但是,我认为荣军同志的批…  相似文献   

17.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对个人利益和公共利益的关系问题,目前较为流行的观点认为,个人利益是公共利益的基础。郝国印同志反对这种观点。他认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利益不是公共利益的基础,并从许多方面进行了论证。我想就这个问题谈一些看法,与郝国印同志商榷。为了只在经济科学的研究范围内讨论这个问题,有必要作两点限定:第一,我们讨论的个人利益不包括物质生产领域之外的一切个人利益,而是专指物质生产领域内劳动者用于满足自己直接生活消费的物质利益。第二,讨论个人利益是不是公共利益的基础,这里的所谓基础,应指个人利益对公共利益的决定作用。即,个人利益是不是公共利益产生的物质基础,公共利益是不是来自于个人利益并建立在个人利益基础之上。超出这一范围的其它意义,一般不应涉及。  相似文献   

18.
弄清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的关系,是确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指导思想的重要基础,对于实现社会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这一问题认识分歧非常之大,一直争论了几十年。我们认为,只有从我国三十多年的实践经验出发,并参照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经验,进行系统的分析,才能获得正确的认识。本文就此谈谈自己几点粗浅看法。 计划经济和市场调节是不是对立统一关系? 有的同志断言,计划经济指的是整个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市场是计划的市场,而不是在计划经济之外,因此就不存在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的矛盾,二者不能构成对立统一体。如果说,有矛盾的话,那就是计划的直接控制和间接的矛盾,直接控制的市场与间接控制的市扬的矛盾,这种看法,实际上否  相似文献   

19.
<正> 党的十三大报告明确指出,在社会主义有计划商品经济中,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内在统一的关系.但如何理解计划与市场的内在统一?理论界的认识还不一致.这里也谈一下我们的看法.一、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中的地位计划与市场的关系,是指计划工作与市场活动、计划机制与市场机制、计划调节与市场调节、有计划发展规律与价值规律相互关系的总概括.计划与市场的关系在社会主义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一关于价格与价值的关系问题价值规律要求商品的生产和交换都必须以它们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量为基础,要求各种商品的价格都必须以它们所消耗的社会必要劳动量、即以它们的价值为基础.于是从这里就引起了一个问题: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如果某些商品的价格和它们的价值不一致、即两者发生了背离,这是否违反了价值规律?这种背离对于社会主义经济,是否会起消极破坏作用?关于这个问题,薛暮桥同志和于光远同志发生了意见分岐.我现在也想对这个问题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