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民族习惯与民族习惯法是我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调整少数民族成员行为的两种重要社会规范.但是长期以来,民族学界有些学者在使用这两个概念时不加区分,相互混淆,以致造成了一些混乱.本文主要阐述民族习惯和民族习惯法的内涵和及其各自特征,并揭示了二者之间的相互区别与联系,以期对其他学者的研究带来一些裨益.  相似文献   

2.
国家法的实效性并不简单的取决于其强制力,而与民族地区所处社会的和谐度有关。国家法是一个有缺失的社会规范,它在民族地区要发挥社会实效,必须借助民族习惯法实现本土化。国家法应确认民族习惯法的基本正义,承认民族习惯法必要的生存空间与司法适用效力,实现与习惯法的有效对接和良性互动。习惯法应借助国家法实现规范化。国家法与习惯法彼此应从"制度认同"到"文化认同"。  相似文献   

3.
民族的经济问题,涉及到许多非经济因素。民族这个社会共同体,从其社会结构上看是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的统一体。现阶段的民族经济问题从整体结构上分析,可看作是民族的社会结构中不同组成部分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本文拟对现阶段的民族经济问题从其社会结构上作些粗略分析。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的社会秩序正处于变革中,表现为社会规范体系、社会权威、价值理念等秩序要素及其联系方式的急剧变化.变革的根源在于社会的双重转型,这种转型是社会秩序变革的一般动因在当代中国社会秩序变革中的具体实现形式;从要素和层次等方面的变化看来,当代中国社会秩序呈现为渐进式的变革方式和异常复杂性的特点,这使社会主体在建构新的社会秩序时易陷入两难选择.  相似文献   

5.
元明清时期,随着中央政府对南方民族在政治上强有力的统治,导致南方民族社会控制体制发生了质的转变.南方民族基层社会控制体系的变迁,主要是中央政府把外来制度移植到南方民族中,同时南方民族固有的制度对此也产生了本土化的作用.这个时期南方民族基层社会控制体系的变迁表现出三个特点:积极推进国家的控制力度;有限承认各民族的固有控制体系;追求实效而不是形式.  相似文献   

6.
民族社会关系是根据民族集团的利益需求和在民族之间交往实践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的。历史阶段 性、复杂多样性和广泛性是民族社会关系的主要特征,而民族利益、权利、发展是民族社会关系的核心。民族社会 关系是由不同民族形式之间的等级关系结构、政治关系结构、经济关系结构、文化关系结构和婚姻关系结构所构成 的一个复杂多元体。  相似文献   

7.
民族问题嵌入在社会之中,社会问题是民族问题的源头和基础。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西部地区的社会阶层结构从"两阶一层"分化为多个阶层,各民族内部及民族之间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开始凸显,不同阶层、民族、群体或个体的利益诉求表现出了异质性。凡此,都会影响西部地区民族发展与民族关系和谐。  相似文献   

8.
法作为一种观念化、制度化的社会规范,在世界各民族的历史上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普遍现象。然而,由于许多错综复杂的原因,世界各地的法在主要宗旨、结构形式、功能特点等方面又是不尽相同的。在这众多的原因中,社会经济的缓缓变动,阶级关系的升降推移,政治斗争的反反复复,无疑是法发生演变的主要催化剂。除此之外,民族心理对法各个层面的影响,也是一种不容忽视的因素。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期,民族地区的历史遗留、人文地理因素与市场机制共同作用,诱发了民族间的社会经济地位差距,形成了民族分层。民族分层既可以使同一民族的相当一部分人口具有相近的社会经济地位和社会阶层意识,从而强化民族认同;又可以使不同民族人口难以广泛地在一个学校读书、一个单位工作、一个社区居住,导致生活领域的族际交往不畅。总之,民族间的社会经济地位差异可能会为平等、自愿、自然而然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民族交融构筑一道社会藩篱。因此,消弭民族分层,是拆除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藩篱并实现民族间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个体自主和结构制约的矛盾,是社会学理论发展中需要解决的基本问题之一,这一问题的解决关涉到社会秩序、社会整合等方面,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论述,吉登斯结构二重性理论,试图解决这一矛盾。时空概念的引入,扩展了社会整合、社会秩序研究的领域,并且提出了社会秩序研究的新问题。  相似文献   

11.
社会结构的巨大变化使我国民族社会关系呈现出新的变化和新的特点,以法律手段规范和调整民族社会关系,不仅是世界范围内的共同课题,也缘于我国的历史启示和现实选择。应该不断努力完善民族法律规范体系,实现民族社会关系调整的法制化。  相似文献   

12.
伴随改革开放后城市化进程和全球化浪潮的日益加速,越来越多的本土少数民族和跨境族群集聚于中国城市生活,形成兼具商业功能和居住功能的多族群互嵌式社区。单一族群居住型社区向多族群混居型社区的转变不仅使城市社区居民的服务需求呈现多样化和精细化特征,也为传统社区社会工作的实务模式带来新的挑战。当前,我国城市多族群社区社会工作存在社区居民服务需求多样、族际文化观念与宗教信仰不同、本地族群接纳程度有限、多元化社工人才不足等现实境况。本文从生态系统理论出发,将典型的广州越秀区非裔黑人社区作为研究对象,聚焦于外来族群居民与社区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和联系,以此为基础探讨二者叠加效应下城市多族群社区社会工作的拓展诉求。通过创新社工服务的内容与形式、搭建民族文化社区交流平台、增强不同族群间的信任网络和注重培养多元化社工人才等途径,提升城市多族群社区社会工作服务能力,促进各族群成员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13.
社群关系是社会的网络。人不能离社群而索居。传统以来无论东西方皆由群而己 ,东方人因血缘而建构垂直的伦常关系 ,西方人依基督教伦理建构由上而下垂直互动的社群关系。进入 2 1世纪后工业时代、资讯时代 ,群己关系松动 ,今日之社群已非血缘结合的族群 ,而是以财富结合为主的社群 ,群己关系应由己群关系取代 ,即从由团体对个人的制约转变为个人与团体的互动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转型加速,多民族聚居地区农村社会发生了深刻变迁,农村社会问题呈现频发性、多样性、复杂性等特点,使多民族聚居地区农村中的社区利益纠纷协调机制的结构性、社会管理的主体参与、社区硬性管理与软性管理的衔接、各民族发展差距扩大化等问题不断出现。而传统社会管理方式难以为继,亟需提升农村社会管理水平,完善农村社区利益协调机制,构建和谐多民族社区;建立和完善农村社区管理多元化主体参与机制;实行社区管理中软硬性管理的整合;优化资源,才能真正促进各民族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农村社区治理创新是当代中国社会转型背景下,遏止农村社区衰落走势、解决三农问题的迫切需要,实现农村治理现代化的一项重大社会工程,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农村社区治理创新必须破解体制、资源配置、农村公民社会发展、社区公共性社会资本匮乏、农村社区空心化和治理人才短缺方面的难题。推动农村社区治理创新,社会工作者肩负以下四方面的使命:一是发展社区民主,推动平等、公正的参与社区治理格局的形成;二是开展公民教育,培养村民的公民意识和参与治理行动的能力;三是协助农村社会组织成长,为社区治理创新搭建组织平台;四是培育社区社会资本,重建社区的合作与信任的社会关系,重塑基于规范和参与网络的新型社会团结。  相似文献   

16.
文章依据传媒系统依赖性理论以及社会认同理论对华裔移民的社会定位及其对华裔报纸的依赖性二者的关系进行了考察。所涉数据来源于对265位现定居于澳大利亚的中国人的调查。结果显示,在社会定位的三个指标中,年龄成为依赖族裔报纸获取信息的一个确定标准。在调查参与者中,在祖国居住越久的人更倾向于阅读本国语言文字的报纸。而被调查者教育程度的高低并不是对族裔报纸具有依赖性的重要标准。这些发现揭示出在这个由新技术提供多样化信息来源的时代,我们应该对印刷媒体的任务进行更深调查。  相似文献   

17.
精神病康复是随着西方非院舍化和社区照顾运动而产生的一种新的服务框架,目的是帮助精神病人在社区日常生活环境中增强积极管理自己病症的能力,改善精神病人的社会支持,提高精神病人的社会生活功能.精神病康复服务中所蕴含的宗旨与社会工作的基本原则非常相似,为社会工作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空间.同时,也使社会工作面临无可回避的挑战:如何在坚持社会工作自己的价值理念基础上发展社会工作独特的服务方式.中国大陆精神病康复服务的发展需要社会工作者的积极介入,但服务介入的方式与西方社会工作不同,在家庭责任关系中理解精神病人及其家庭成员的日常生活愿望,整合发展和治疗、内部心理调适和外部社会支持,以家庭为服务介入的对象,在日常生活中发展专业化的服务方式.  相似文献   

18.
地方性是边疆民族地方社会管理公共性之所依。在边疆多民族地区的社会管理中,政府的主导地位无论从观念上还是实践中都不容质疑,但大力发展各类社会组织提高公民的参与性,进一步加强社区组织的建设与管理,有助于增强社会治理管理模式中"社会"的作用。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促进社会管理主体间的良好互动,促进社会协同,可以真正实现社会管理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9.
从民族的角度审视社会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基于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特点,从民族的角度结合具体案例,对社会工作进行新的诠释,揭示进行民族社会工作研究的重要性,指出民族社会工作并不等同于民族工作,民族群体在整个社会上处于弱势群体的地位,民族社会工作的原则就是以民族为核心.  相似文献   

20.
在民族地区旅游开发的背景之下,旅游地的农村社区无论在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是社会观念上,都发生了各种变迁。随着旅游开发的纵深发展,这种变迁将会是全方位的、更为深远的转变。村民在旅游开发与发展中被有意或无意地忽视,仅仅是外界的力量在推动旅游地的社会发展。调动旅游地广大民众的积极性和提高民众的参与度,是解决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发展可持续的、有效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