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个别资本的增大既依靠资本积聚,又有赖于资本集中。资本主义各个历史发展时期的条件不同,资本集中的形式、速度、规模和方向也都有各自的特点。马克思说:“竞争的结果总是许多较小的资本家垮台”,近一个世纪来,垄断资本集中都是以马克思的“小鱼为鲨鱼所吞掉”这条规律为准绳,不过各个阶段的表现形式各有差异。六十年代下半期,整个资本主义经济经历了一个较长期的繁荣之后,垄断资本集团之间的竞争更趋激烈,彼此之间的兼并活动更加频繁。原有的资本集中形式和方向已不能满足日益强大的垄断资本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三章“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中论述了资本集中的含义、原因、作用、途径、方式、性质以及条件等。长期以来,受传统经济学理论影响,人们都认为资本集中是资本主义特有的现象。但随着改革事业的深入发展,大家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客观上也存在资本集中的规律。十五大报告指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抓好大的,放活小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为中国的资本集中开辟了道路。十五届四中全会重申了“抓大放小”并把通过兼并、联合等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和结构调整,盘活存量资产…  相似文献   

3.
资本集中与企业并购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主要论述了资本集中理论的三个主要方面 ,即协作分工的发展是资本集中的源动力、资本集中是资本加速积累的前提、资本集中是利润率下降规律的必然趋势 ,并在对以上三方面的分析中揭示了资本集中理论对企业并购行为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4.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述评葆光一《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以下简称《新教伦理》)是韦伯最为重要而且争议最多的社会学著作,该书的宗旨是揭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内在亲和关系。“资本主义”概念在韦伯的著作中有两个涵义,其一是作为社会形态的资本...  相似文献   

5.
"劳动资料"与"生产资料"在词义上完全等同,"劳动资料"应改称为"劳动设施";"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在词义上也混淆不清,"资本循环"应改称为"资本转型";"所费资本"和"所用资本"的词义同样有雷同之处,"所费资本"应改为"所耗用资本","所用资本"应改为"预付总资本";"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在词义上亦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资本积聚"应改称为"资本累增".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单个商品生产者手中一定程度的资本积累,是特殊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的前提。因此,在从手工业到资本主义生产的过渡中,我们必须假定已经存在这种积累。这种积累可以叫作原始积累”。抽象掉资本主义的特定关系及属性,资本原始积累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  相似文献   

7.
一、马克思关于资本集中问题的论述.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开篇指出,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的细胞,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最普遍最一般的关系.在资本主义条件下,商品生产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生产方式上占统治地位.商品经济的高度发达,使得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数量愈来愈多,为社会提供的产品愈益丰富,同时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甚至超出了国界的范围.按照价值规律的要求,商  相似文献   

8.
 数字资本主义借助于网络技术和数字信息,实现了资本主义存在方式的数字化生存以及资本的持续积累和不断增殖。表面上,资本的生产、流通、分配和消费及剩余价值的获取不再取决于劳动,而取决于信息和技术。实际上,数字资本主义以经济学革命的名义掩盖了私有化生产方式,以技术决定论掩盖了剩余价值的真实来源,以等价交换的价值规律掩盖了剥削,以资本积累掩盖了贫困积累和不平等。在数字资本主义这里,资本主义之为资本主义的根本——私有制和价值规律没有变。所以,数字资本主义依然处于《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的问题域之中,它并没有证伪和否定《资本论》。  相似文献   

9.
本文借鉴资本集中和资本积聚的概念,提出了土地集中式规模农业和家庭积聚式规模农业两个概念,并在这两个概念的基础上,以聚集经济理论作为主要理论基础,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探索农业规模经营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得以协调的途径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后认为,家庭积聚武规模农业,既做到了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坚持和完善,又能够推进现代农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当前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使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政治生活陷入一片混乱。经济危机进一步加深了无产阶级的贫困化。无产阶级贫困化是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越是积累,无产阶级遭受的剥削和压迫就越是严重。正如马克思指出的:“在一极是财富的积累,同时在另一极,即在把自己的产品作为资本来生产的阶级方面,是贫困、劳动折磨、受奴役、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资本论》)虽然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现行的政治经济学教科书、教学参考资料及一些经济学科的辞书中,在分析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时,都涉及了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在差额增大时对资本积累规模的影响问题。在剩余价值分割为积累基金和消费基金的比例已定的情况下,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的差额作为影响资本积累规模的因素之一,这无疑是对的。但是,人们在分析论述这个问题时,却往往失之偏颇,单纯强调“差额越大,提供的积累越多。”这不能不是个误解、因为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增大,并不具有必然性,也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增大积累规模。特别是马克思关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差额增大对于积累关系的分析,从影响积累量的一般因素来考察,对于研究社会主义的积累有着重大的指导作用。所以,准确地理解和把握这个问题,不仅能使我们进一步认识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而且对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亦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资本集中是当代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资本集中形式的不断变化,是反映垄断资本集中程度不断加强的主要标志。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部门结构的变化,企业规模的大小,资本集中程度的强弱以及金融和市场条件的实现等,都会影响资本集中形式的发展。在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资本集中形式主要有三次大的发展:横合并、纵合并和综合合并。每一次资本集中的加强,就出现一次集中形式的升华;每一次资本集中形式的变化,又进一步加强了垄断资本集中的程度。  相似文献   

13.
在资本主义关系建立的过程中,一个关键步骤就是使土地与农民相分离,并与资本相结合。最为典型的方式就是英国“圈地运动”,这是一种宏大的、公开的资本主义关系建立路径。但李.塔妮娅.穆瑞的新著《土地的终结:一个边疆土著地区的资本主义关系》则向我们揭示了资本主义关系还可以一种“隐秘的方式”建立起来。这或许可以给当前中国的农政变迁研究提供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的政治哲学视野里,资本既是支配劳动的经济权力,又是维护自身经济利益从而统治劳动者的政治权力,更是一种通过价值交换关系把自由与平等原则作为"物化"意识潜移默化在人们头脑中的文化权力。在《资本论》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与劳动之间所存在的特殊的商品交换关系的分析,对资本作为支配劳动的经济权力作了详细的分析。同时,立足于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制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指出,资本作为支配劳动的经济权力最终导致无产阶级必将反抗其统治从而实现人类解放。  相似文献   

15.
面对当代诸多西方学者尝试回归政治经济学批判并重构《资本论》的潮流,如何理解《资本论》三卷本之间的关系又再一次成为重要的解读对象。大卫·哈维从三大资本积累模型的角度解读《资本论》三卷本,并将第二卷、第三卷作为研究的重心。我们认为,对于三卷本之间关系的理论定位,既要结合资本主义社会现实来研究第一卷所聚焦的资本生产逻辑及其在当代的表现形式,又要回到《资本论》的原初语境,依据从抽象上升到具体的方法,完整地理解三卷本所涵盖的资本主义生产与再生产过程。惟有如此,才能推进《资本论》在当代的理论效应。  相似文献   

16.
一、马克思的再生产理论对社会主义财政的指导意义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在揭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剥削性质与资本主义产生、发展与灭亡的规律时,也阐述了社会化大生产与商品货币运动的一般规律。其中《资本论》第二卷《资本的流通过程》中阐述的资本的循环、资本的周转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的理论,对于我国有计划地运用客观规律,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一)什么是绝对贫困化绝对贫困化是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的一个方面,而无产阶级贫困化理论则又是和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有密切联系的。什么是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呢?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707页中说:“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大,它的增长的规模和  相似文献   

18.
Ⅵ、资本特有矛盾的个别性——资本与劳动在资本主义生产总过程的矛盾《资本论》一卷考察了资本与劳动在直接生产过程中的一般的、本质的矛盾;二卷在一卷的基础上把本来意义的流通过程引进来,考察了生产过程与流通过程的统一体,即单个资本的循环与周转和社会总资本的再生产与流通,也就是考察了资本与劳动的矛盾在资本运动过程中的特殊表现;三卷在二卷的基础上,把剩余价值的分配过程引进来,考察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总过程,考察了具体的资本形式和利润形式。在现实生活中,这些具体形式是相互对立的。这里有产业资本家之间,产业资本家与商业资本家之间以及工商业资本家与借贷资本家之间的对立。因此,研究总过程,研究资本的具体形式,也就是要研究资本与劳动的矛盾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表现。  相似文献   

19.
《资本论》中《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是马克思在分析了相对过剩人口产生的原因、实质、意义、作用以及存在形式这个积累“机构的内部作用”的基础上,发现并总结出的一条重要规律,它在《资本论》里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在德文版里,马克思对这个规律作了如下表述:“社会的财富即执行职能的资本越  相似文献   

20.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引起了资本主义经济的重大变化,出现了许多新现象与新特点。所谓“信息社会”并没有改变资本与劳动的根本关系,并不能否定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和剩余价值论。《资本论》仍然具有它的重大现实意义。要运用《资本论》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方法去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新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