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安布鲁斯·毕尔斯(Ambrose·Bierce),一位在美国家喻户晓,但不为中国读者所熟悉的美国作家.他擅长短篇小说创作,一生充满神秘、矛盾和悲伤情结.本文对其生平和主要作品作简单概述.  相似文献   

2.
美国现代主义风景园林大师丹·凯利及其米勒花园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美国现代结构主义景观设计大师丹·凯利及其早期作品米勒花园的介绍 ,阐明米勒花园在其作品中的地位 ,以及凯利在整个现代花园景观设计中所处的重要地位和起到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乔治·H·W 布什政府执政时期,恰值冷战行将结束进入欧盟时期.美国把对“欧洲战略”中的欧洲一体化政策进行了调整,这样美国对欧政策发生了较大变化。本文试从政治、经济及货币等几方面加以评析。  相似文献   

4.
弗·道格拉斯是19世纪美国黑人著名领袖,也是美国女权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他曾经为标志着美国女权运动诞生的塞尼卡福尔斯会议的成功召开立下汗马功劳,也是在会议上起重要作用的唯一男子。道格拉斯以美国《独立宣言》所宣称的人人生而平等和代议制政府原则为基础,把黑人解放与妇女解放巧妙地结合起来,变成其思想整体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但作为黑人领袖,道格拉斯在这两者不能兼顾时,总是优先考虑黑人解放问题,这就注定了他与女权运动领导人的关系不可能一帆风顺,既有冲突,也有合作。  相似文献   

5.
《美国田园牧歌》被称为菲利普.罗思在本世纪走近尾声时,为我们这个世纪所写的一首挽歌。其主人公斯威德是一位戴着明亮光环的痛苦的灵魂:一方面,他是美国道德准则的典范,一个沿着十七美国社先脚步求索的浪漫的寻梦人;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最让人同情的人,在他身上,不仅载动着哈姆雷特一样的性格悲学回响症盖茨比式的美国神话失败。  相似文献   

6.
罗伯特·弗罗斯特作为二十世纪美国最伟大的诗人之一,其思想和观点在其诗歌艺术创作之中表现出来.本文仅以其诗歌来窥视其观点和思想,为进一步的了解和研究弗罗斯特提供些许研究素材和浅薄的理论认识.  相似文献   

7.
薇拉·凯瑟是美国人民最喜爱的一位著名女作家.她的理想与追求,她对拓荒者的描写,体现了美国梦的精髓.从她早期的故事、诗歌到标志着她事业高峰的整个小说创作过程中,凯瑟都凭借和运用了希腊-罗马或基督教的神话意象,创造出许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其形象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年轻人.从原型批评的角度,对<啊拓荒者!>中的女性形象与大地母亲、春之女神作以分析比较,可使我们对这部作品有进一步的理解.  相似文献   

8.
威廉·卡洛斯·威廉斯是20世纪美国现代派诗歌的发起人,战后美国诗坛的中心人物.他认为诗歌形式应适应时代要求,与时俱进,并注重形式及技巧的实践、探索和创新,受到众多美国当代诗人的推崇.威廉斯通过使用简朴、生动的语言文字,结合现代视觉艺术的流动性,发现现实生活中自然的音韵节奏,全面革新诗歌形式以赋予其时代特征与真实的美感.  相似文献   

9.
威廉·福克纳的短篇小说<献给爱米丽的玫瑰>中女主人公爱米丽是一位与世隔绝、不顾现实变迁而一味坚持自己独有生活方式的人.她倨傲高贵,又充满了对负心爱人的无情报复.结合美国内战之后美国南方重建的历史事实,爱米丽是那个特殊时代的牺牲品,是一个已经异化的边缘人形象,而且她还是一个生活在过去的囚徒.  相似文献   

10.
论拉尔夫·埃利森对黑人人性的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美国,关于黑人是否也具有和白人一样正常人性的争论,从18世纪美国奴隶制开始一直延续至今,也直接关涉到美国发生的种种社会冲突和矛盾.在美国历史上,白人往往通过否定黑人人性以达到其高人一等的目的,而黑人知识分子则不遗余力地为黑人的人性辩护.拉尔夫·埃利森通过对梅尔维尔、福克纳和马克·吐温等19世纪美国经典白人作家的作品解读,赞赏了这些作家在肯定黑人人性时表现出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时运用高度象征性和颠覆性的语言,展示了黑人的人性,揭示了白人的非人性;并通过"斯芬克斯之谜"典故的阐释,对普遍意义上的人性作了探讨,体现了作者对所有现代人的生存困境的关注,从而超越了以斯陀夫人小说为代表的注重道义宣传的传统文学,以及以理查德·赖特的创作为代表的注重态度强硬的抗议与暴力表达的自然主义文学,体现出回归与提升19世纪人文主义作家人道主义精神的创作倾向.  相似文献   

11.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十九世纪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它生动地描述了主人公哈克与逃跑黑奴吉姆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流浪经历,深刻揭露了美国这个所谓文明世界的残暴,寄托了哈克乃至整个美国民众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本文深入分析了哈克的个人道德观不断发展和成熟以及追求精神自我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12.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是19世纪美国现实主义作家马克·吐温的代表作.它生动地描述了主人公哈克与逃跑黑奴吉姆在密西西比河上的流浪经历,深刻揭露了美国这个所谓文明世界的残暴,寄托了哈克乃至整个美国民众对理想世界的向往.本文深入分析了哈克的个人道德观不断发展和成熟以追求精神自我的心理历程.  相似文献   

13.
“欧&#183;亨利式的结尾”表现手法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欧·亨利式的结尾"以其出人意料的结局,享誉世界文坛.通过对欧氏短篇小说各种不同类型结尾的表现手法作一详细分析,并从该角度探讨和揭示其作品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巧妙的写作风格,以期对欧·亨利小说的内涵有更准确的把握."欧亨利式的结尾"构思巧妙,这种巧和集中地反映了美国当时社会现实严重不合理现象.  相似文献   

14.
卡夫卡小说充满着寓言幽默和讽刺,任何忽视其小说内在元素的阅读都可能导致误解.<变形记>中的主角格里高尔*萨姆沙一向被认定为文学史上异化型人物形象的代表.在分析其异化过程中,非主角的其它人物设置作为人文环境在主人公格里高尔的命运里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格里高尔的变异,他们也逐渐暴露了本质.因此,"非主角"因素的存在,才是卡夫卡试图表达的真正异化.  相似文献   

15.
欧@亨利,美国最杰出的短篇小说家,其作品有"美国生活的百科全书"之誉,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其短篇小说巧妙的构思、夸张和幽默的文笔、生动的人物形象的赏析,意在领略他的艺术特色和独特风格.  相似文献   

16.
拉里.戴蒙德是目前美国政治学界相当活跃的人物,关注发展中国家的政治民主化。他认为民主可以分为选举民主和自由民主,民主是发展的,民主包含悖论。他的民主巩固理论内容包括:民主巩固是取得广泛而深刻的合法性的过程;之所以要重视民主巩固,是因为民主可能出现倒退;民主巩固的主要措施是下放权力,培养民主政治文化,形成市民社会。在西方民主巩固研究史上,拉里.戴蒙德发挥了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作用;他的民主巩固理论既是全面的,又是有重点和特色的。  相似文献   

17.
卡会卡在他的第一个长篇小说《美国》中,采用了狄更斯的笔法,对西方文化的演进历程及其本质特征,进行了一次深刻的检讨。年轻的主人公卡尔&#183;罗斯曼被放逐美国的经历,形象地概括了两千年来西方基督教文化发展的基本过程,小说第七章关于“俄克拉何马露天剧场”大招聘的场面和卡尔应聘过程的描写,可以很自然地使人联想到20世纪上于普遍的信仰危机中的西方文化的种种太,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际的混乱情景。卡夫卡通过卡尔  相似文献   

18.
从《哈克贝利&#183;费恩历险记》不同译本看重译之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奠定了马克.吐温在美国文学史上的“林肯”地位,也成为现代美国文学的起源。为了翻译已经成为不朽的世界文学典型并浸透着美国社会与文化影响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一代又一代的中国译者对该小说进行重译。阐释学的演进、时代对不同版本的呼唤、译者翻译风格的竞争、不同层次读者的期待以及出版社利益的驱动等等因素都一致说明重译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  相似文献   

19.
恐怖主义对国际政治有着重要的影响,“9·11”事件就给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并且,这一冲击还远未结束。对北约而言,其冲击将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恐怖主义挑战北约新战略;第二,恐怖战挑战北约的军事理论和军备结构;第三,美国反恐中的“单边主义”行为和扩大化倾向令盟国极为不满.这对北约的发展也有着重大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20.
变异与突破——谈艾米莉&#183;狄金森诗歌的创新艺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语言的变异往往引起语言的前景化,从而给读者以强烈的审美体验.同样变异也使狄金森的诗歌独树一帜,不落窠臼其具体表现为:大量使用破折号;以蹒跚不稳的近似韵代替严整规范的压韵法;句法难懂,选词奇特.她也因此被誉为美国文学史上最富创造性的诗人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