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起“经济”这一名词,人们可能会首先联想到“钱”。事实上,我们可以把“钱”这个概念扩展为更加宽泛意义上的“资源”。人类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而人的欲望却是无限的。由于这一矛盾的存在,人类必须进行选择,研究怎样以有限的资源来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的无限欲望,于是便产生了经济学。经济学就是研究经济行为主体如何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以求人类欲望和社会福利要求得到最大满足的一门科学。经济学中所说的经济行为主体包括居民户、厂商、政府和其他经济组织。经济学作为一门最主要的社会科学,它所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资…  相似文献   

2.
经济学是研究经济行为主体如何有效利用和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以求人类欲望和社会福利要求得到最大满足的一门科学。经济学中所说的经济行为主体包括居民户、厂商、政府和其他经济组织。经济学作为一门最主要的社会科学,它所研究的核心问题是资源配置。而资源配置之所以作为一个问题存在,是因为资源具有稀缺性。一方面人类的欲望是无限的、无止境的,  相似文献   

3.
单位商品边际效用必定随着该商品的增多而递减,因而其交换价值必定随着该商品的增多而递减。因为交换价值实体是使用价值,说到底,是商品边际效用,亦即商品最后单位增量对人的使用、消费需要的效用。这样一来,商品越多,人的需要和欲望得到满足便越多,而没有得到满足的需要和欲望--亦即剩余的需要和欲望--便越少且越不重要,最后的单位增量所能够满足的需要和欲望也就最少且最不重要,商品的边际效用也就最小,单位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就越小,单位商品的交换价值实体也就越小,因而单位商品的交换价值也就越小。  相似文献   

4.
《可乐》2007,(1)
说到底,快乐只是一种个人感受,没有统一标准。有钱人未必快乐,穷人未必不快乐,关键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欲望是否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5.
《金瓶梅》作为一部反映晚明时期人生世相的世情小说,是以对两性关系的揭示来作为展现世情的一个重要手段。小说中人物的两性关系,都是一定文化的产物,并体现出一定的文化内涵:李瓶儿在两性关系中,前期表现为狠毒强悍,很大程度上是因其合理的欲望没有得到满足;后期表现为柔弱善良,是因其生理欲望和其作为"社会人"的"社会属性"的欲望都在与西门庆的婚姻中得到了满足,从而使她的人性趋向于善。这说明人与生俱来的欲望,既可能因其得不到满足而使人性扭曲和异化而走向恶,也可能因其得到满足而使人性趋向善。  相似文献   

6.
人本来就是具有“道身”的人,因为自私或因为被欲望所蒙蔽而极力离开道、违背道,成为拥有“肉身”的人。拥有“道身”的人,得到道的保护,长生久寿,幸福自然,远离祸患;拥有“肉身”的人,被道所惩罚,不得善终,痛苦恐惧,与祸患同在。脱离“肉身”回归“道身”,需要遵从道的旨意,“见素抱朴,少私寡欲”,而这又需要在效法道的属性的前提下守雌、修身、虚心,需要个体的主动自觉,乃至圣人的引导才能实现。  相似文献   

7.
跳舞的时候我便跳舞,睡觉的时候我就睡觉。即便我一人在幽静的花园中散步,思绪一时转到与散步无关的事物上去,我也会很快将思绪收回,想想花园,寻味独处的愉悦,思量一下自己。天性促使我们为保证自身需要而进行活动,这种活动也给我们带来愉快。慈母般的天性是顾及这一点的。它推动我们去满足理性与欲望的需要。打破它的规矩,就违背情理了。  相似文献   

8.
欲望是苏童小说不可缺少的关键词,在长篇小说《黄雀记》中,作者再一次将我们带回了他所熟悉的“香椿树街”,为我们展示了20世纪80年代到新世纪初的时代巨变之中,三位主人公保润、仙女和柳生,以及香椿树街居民在欲望叫嚣中的沉沦、挣扎和救赎。大时代的激变给人性之弱点以发酵的土壤,青春期的反叛又做了罪恶的推手,香椿树街的欲望图景是丰富多样的。欲望是人之本性,但欲望一旦膨胀,命运就会给人以无情的惩罚。三位主人公的救赎无望说明了灵魂安放之艰难,这既是命运给生命的无法承受之重,也显示了作者对于出路的无力找寻。  相似文献   

9.
平静     
尹玉生 《社区》2013,(11):21-21
我相信,我们内心的平静和我们在生活中所获得的快乐,并不在于我们身处何方,也不在于我们拥有什么.更不在于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而只在于我们的心灵所达到的境界。在这里。外界的因素与此并无多大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人生一世,最大的意义莫过于实现人的创值,也就是要多为社会做贡献,以满足社会、他人的需要。然而,人同时又是一个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充满了欲望的生物体,不时勃发着生命的冲动。于是,有人认为,作为感性存在萨欲望只会有碍于人的价值实现。其实不然,通过对欲望及其与人的价值实现的关系的分析我们将会看到欲望对人的价值实现是具有私极价值的。一所谓欲望,就是指当生命有机体处于缺乏状态时,对能够满足自身需要的客观存在产生的一种倾向性的心理状态。虽然人的欲望与动物的欲望存在着根本差异,但是这种差异丝毫掩盖不了由其自然…  相似文献   

11.
平静     
我相信,我们内心的平静和我们在生活中所获得的快乐,并不在于我们身处何方,也不在于我们拥有什么,更不在于我们是怎样的一个人,而只在于我们的心灵所达到的境界。在这里,外界的因素与此并无多大的关系。 大约300年前,当弥尔顿双目失明后,他就发现了这一真理:“思想运用以及思想  相似文献   

12.
那段做试婚助理的日子,是我一生都无法抹去的黑暗记忆。在这个欲望升腾的年代,我们常常成为欲望的奴隶。在彻底失去了一个女人最基本的东西后,我才明白这个道理。  相似文献   

13.
莱辛在<野草在歌唱>中塑造了中年已婚女性玛丽·特纳这一个"疯狂的家庭主妇"形象.作为欲望主体,她不但与自我无法调和, 和她所在的社会和环境也无法调和,最终走向了疯狂和死亡.从后精神分析理论来看,其悲剧的实质是:镜像阶段中他者的出现使主体产生对他者认同的欲望,这种欲望永不止息但又无法获得满足;在俄狄浦斯阶段所经历的主体欲望和现实法则的冲突使欲望主体进一步压抑和异化,从而使主体最终成为非统一的自我.  相似文献   

14.
巧儿 《女人世界》2005,(8):66-68
一双好鞋,无可争议地体现着财富,知性,特别是女性的魅力!是它们,激起我们的欲望,令我们完全丧失理智!在它们面前,一直奉为铁律的量入为出原则也变得花白乏力!为了梦寐以求的它们!甚至“委屈”我们的纤纤玉足也在所不不惜,“美丽的鞋子,没有你,我寸步难行!”  相似文献   

15.
达尔文 《社区》2010,(5):50-50
我8岁那年,被送进一所日校读书。这时,我对博物学.特别是对采集的嗜好大大地发展了。我试着为植物定名,并且采集各种各样的东西,如贝类、印记、书信上的印章、钱币和矿物。可以引导人成为分类的自然科学家的这种收集欲望,在我很是强烈,而这种欲望显然是生来就有的,我的兄弟姐妹没有一个人曾经有过这种嗜好。  相似文献   

16.
瓦尔登湖并不是瓦尔登湖 ,瓦尔登湖不过是一个象征 ,象征的是一种精神的境界。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瓦尔登湖 ,所以不必到外界去寻找。一颗满足的心灵才是最富有的 ,他什么也不欠缺。我们的心灵背负着许多沉重的欲望 ,这欲望使我们自己成为自己的敌人 ,得不到心灵的宁静 ;使我们过不上简单幸福的生活 ,失去了生命的自由 ,得不到生命对于世界美的感受 ;使我们成为生命世界中一种因自我的折磨而愚蠢的动物。梭罗的境界和瓦尔登湖所象征的生存方式 ,远在存在主义之上  相似文献   

17.
朱秀梅 《社区》2012,(35):55-55
人生短短几十年,赤条条来,又赤条条去,何必物欲太强,贪占身外之物?“身外物,不奢恋”是佛家所说的思悟后的清醒,它不但是超越世俗的大智大勇,也是放眼未来的豁达襟怀。谁能做到这一点。谁就会遇事想得开,放得下,活得轻松,过得自在。贪婪是欲望无止境的一种表现,它让人永不知足。其病态发展的最终结果往往是,想得到更多的东西,最后却把现在所拥有的也失掉了。  相似文献   

18.
不可否认,每个人都有各种各样的欲望,而且这种欲望是随着社会文化的进步而不断增长的。原始人的欲望是相当低的,他们主要是满足生理上的需要,维持生存。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人的欲望也发展了。享受的需要就是在生存的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后逐渐发展起来的,而且这种享受不仅仅只局限在物质上,还有精神的、文化的,以致发展到人的最高级需要,即表现自己的生命力,发展自己的潜能,达到实现自我的欲望。然而有些思想家认为这种欲望的发展会导致社会淳朴风气的败坏和人的堕落,主张尽量减少或压抑这种欲望。老子  相似文献   

19.
瓦尔登湖并不是瓦尔登湖,瓦尔登湖不过是一个象征,象征的是一种精神的境界.人人心中都有一个瓦尔登湖,所以不必到外界去寻找.一颗满足的心灵才是最富有的,他什么也不欠缺.我们的心灵背负着许多沉重的欲望,这欲望使我们自己成为自己的敌人,得不到心灵的宁静;使我们过不上简单幸福的生活,失去了生命的自由,得不到生命对于世界美的感受;使我们成为生命世界中一种因自我的折磨而愚蠢的动物.梭罗的境界和瓦尔登湖所象征的生存方式,远在存在主义之上.  相似文献   

20.
目前,社会中有少部分人,特别是青年人对共产主义制度的实现的可能性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共产主义是渺茫的幻想”,认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无疑是诱人的,然而却是不可能实现的,因为人总是为了获得某些东西才去劳动,才去创造,而得到这些东西后,新的需要又产生了,这新的需要又促使人去作新的创造,即所谓“人的欲望是永远无止境的”,概括地说:欲望(需要)→动机→行动→欲望满足→新的欲望→新的动→……如此循环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