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宋、金以来的黄河改道、夺淮夺泗,造成淮河水系发生重大变迁,对苏北地区的水环境也造成了重大影响体现,并主要体现在河流环境和湖泊环境两个方面。就河流环境而言,黄河夺淮使淮河失去了入海出路,打乱了原有水系,淮河入江水道的形成、苏北灌溉总渠的开辟、沂沭泗水系的变迁以及废黄河的形成,都是黄河夺淮在苏北地区留下的印迹。就湖泊环境而言,促成了洪泽湖、南四湖和骆马湖三大湖泊的形成。  相似文献   

2.
论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的历史变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淮河流域水生态环境因黄河夺淮等自然因素以及农业垦殖、战争、政府治黄淮运政策、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等社会因素共同作用而出现多次重大变迁。南宋以前,淮河独流入海,人类活动与水生态环境处于相对协调时期。南宋以后,黄河全面夺淮,淮域水生态环境开始紊乱性变迁,河道、湖泊淤塞,河口东迁,洪泽湖区扩大,淮河受迫南注长江,中游两岸则形成了"河成湖泊群",流域洪涝灾害加剧。1855年黄河北徙,黄河虽不复故道但还不时决口南泛入淮,而黄河故道则阻断了淮河与沂、沭、泗水系的联系,沂、沭、泗不能入淮,乃各自入海。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淮河得到全面综合治理,但随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而来的人水争地、水土流失、水体污染问题越发突出,水生态环境日趋恶化。洪涝频发,旱魃肆虐,污水困扰,构成了淮域经济社会发展难以破解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在黄河夺淮以前,由古泻湖分裂后留下的大大小小的湖泊如硕项湖等,曾密布于广阔的江苏淮北平原,众多的湖泊之间又有密如蛛网的若干天然河道如泗水、沂水、沭水相沟通。黄河夺淮后,浊水溃泛于江苏淮北地区,湮塞湖泊,打乱了原有的自然水系,极大地改变了江苏淮北地区的自然环境,直接导致了江苏淮北地区河道的淤平、古泻湖群的消亡。  相似文献   

4.
明清时期,黄河夺淮经由苏北入海,在口外迅速造陆,至1855年北徙时止共造陆10000平方公里以上,河口更是向海推进了90公里。黄河造陆与苏北灾害发生关系密切,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提高了河湖决溢的机率,黄河水灾频发;二是导致了沿海潮灾的显著增加;三是对当地土质产生了深远影响,盐碱化严重,地力下降,种植制度也被迫改变。  相似文献   

5.
《中国农村》2009,(3):80-80
宋代以前,淮河流域因富庶繁华而闻名,而公元十二世纪发生的“黄河夺淮”留下淮河中游梗阻、洪泽湖阻水、入海通道不畅三大恶果,淮河因此成为中国灾害最频繁及最难治理的河流。最近200年里,淮河流域共发生100多次较大水灾,受灾人口数千万。  相似文献   

6.
自黄河夺淮入海以来几百年间,淮河泛滥不止。国民政府成立后,专门成立了导淮委员会,参酌中外专家的调查结果,结合以往治淮的经验,制定了一套较为科学的工程实施计划,同时通过借款或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使得在抗战爆发前基本完成导淮计划的初步工程。  相似文献   

7.
黄河夺淮入海后,清口一带成了治理黄河、淮河和运河的关键点和枢纽。清统治者和河臣要考虑的只有三个方面的因素:漕运、上河地区和下河淮扬等州县。当然对清朝统治者来说,漕运是最重要的。在漕运和地方利益这两重关系下对清朝这一时期治河活动的研究可以管窥朝廷与地方之间的利益博弈。  相似文献   

8.
流民现象是解开皖北社会的一把钥匙。明清以来,皖北由富饶之域而变成了令人心酸的“十年倒有九年荒”之地,如果从灾荒视角上看,这种变化有自然和人为两重因素。从自然因素来看,人类过度开发与破坏自然环境,以及黄河夺淮入海等原因,使得皖北数百年来备受灾荒洗礼,社会萧条,民生艰窘,成为滋生流民、匪患的“问题”地区。从社会因素来看,封建中央政府以“顾全大局”的名义而有意牺牲这一“局部利益”。可以说,明清皖北流民的产生是自然灾害、人地矛盾、土地兼并、社会环境以及农业经营方式与社会风气等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黄河夺淮造成淮河流域水旱灾害频繁.1950年前后,淮河流域再次发生特大洪水灾害,给新生的中国共产党政权带来了严峻的考验.面对淮河洪泛,中共中央迅速将治淮工作提上议事日程.在短短的1年多时间里,先后召开了全国性治淮工作专项会议,制定了治淮的方针与原则,成立了治淮工作的领导机构,编制了治淮规划,为新中国治淮事业的开展做了充分的准备,并推动了治淮工程的全面兴建.  相似文献   

10.
作为化外之地的古徽州,因北方长期战乱,引发北人多次南迁,中原世家大族有的徙居徽州,子孙繁衍,聚族而居,徽州也直接继承了中原文明。淮北在北人南下中起了桥梁和中转站的作用,当然也不乏北人留居淮北等。明初政府对淮北凤阳府实行大规模人口迁移政策,晚清太平天国战乱,江南人大量逃亡淮北等地区。这样,淮北成了外来人口杂居的社会。徽州社会长期相对安宁,经济富庶,文化昌荣,文化特色独树一帜。淮北在北宋及之前,虽有北人南下,但自然和人文环境总体尚好,文化名人也层出叠现,对中国文化影响深远。自黄河夺淮入海和金兵犯淮,淮北文化开始凋零荒芜;明初江浙文人的大批迁淮,又使得淮泗文化稍有复苏;至晚清文化持续凋零。  相似文献   

11.
近代以来(1900—1949)苏北淮河流域内多次遭受洪涝灾害和旱灾的侵袭,水灾发生的频率高且破坏力大。水灾频繁的原因不仅与季风气候、黄河夺淮等自然条件有关,同时也与近代以来人为决堤、治水不力等因素有关,这其中1931年的大水灾影响最为深远。旱灾的发生频率要低于洪涝灾害,且多发生在夏、秋两季节,尤其是1929年旱灾最具代表性。水灾和旱灾给近代苏北淮河流域带了巨大影响,使得流域内的经济失序,生产生活遭受打击,水旱灾害发生的同时也易带来各种次生灾害,同时水旱也破坏了苏北淮河流域内的社会秩序,对社会稳定带来了很不利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正> 江(长江)、淮(淮河)、河(黄河)、济(济水)古称“四渎”。“四渎”皆独流入海。淮河水系介于黄河与长江之间。因为黄河易淤善决,而且决多南犯,故对淮河水系影响极大;又因古来政治、经济中心多在北方黄河流域一带,所以史籍中关于黄、淮关系的记载较多较详;而关于江、淮关系的记载则相对较少较略。随着历史的进程,南方地区逐步开发,江、淮的沟通为有关当局所重视,历史记载也才逐渐增多。《淮南子·本经训》中曾说:“舜之时……江淮通流。”惜语焉不详,无从察考。《左传》哀公九年(公元前486年)记载:“秋,吴城邗,沟通江淮。”对于这项记载,杜预注解为。“于邗江筑城穿沟,东北通射阳湖,西北至末口入淮。通粮道也。今广陵韩江是。”这是江淮间人工开凿运河的最早记载。邗沟的开凿,最初只是吴  相似文献   

13.
王景修汴渠,守庐州东汉帝国都于洛阳,黄河下游的农业生产和至京都之间的漕运是否畅通,对于维系政权,关系很大。王莽始建国三年(公元11年),黄河于魏郡决口,夺汴渠水道东注于海,打乱了鸿沟水系,河南、山东的百姓深受其害,江淮、淮黄的水道交通也因而中断。这是东汉王朝必须解决的重大问题。建武十年(公元34年),阳武(今河南县名)令张氾上言,应改修堤防,以安百姓。光武帝采纳其议,即为发卒。而浚仪(今河南开封)令乐俊上书,以为大乱之后,不宜骤兴力役,“宜须平静,更议其事”,工程遂被搁置起来。到了明帝,又考虑到这个问题,有人推荐王景有理水之才,帝诏谒者王吴与王景共修浚仪渠,即古浪荡渠分黄河水东流  相似文献   

14.
徐州为古九州之一,《尚书·禹贡》记载:"海、岱及淮,惟徐州"、"浮于淮、泗,达于河。"中国以秦岭、淮河划分南北,而黄河又是北中国的母亲河,徐州正是处于黄河、淮水之间的南北交界处。这种独具特色的地理区位,赋予徐  相似文献   

15.
历史上雨阳盆地的水路交通龚胜生自古以来,南阳盆地的交通地位就十分重要。早在四五千年前的虞夏时代,这里即开辟有通往中原的“夏路”;①到了战国秦汉时期,交通更为发达,形成了“西通武关郧关,东南受汉江淮”,②“推淮引湍,三方是通”③的水陆并臻的辐射型交通网...  相似文献   

16.
朱萍 《北京纪事》2010,(3):66-69
他是第一个沿京杭大运河小道骑行全程的人,从北京通州的验粮关开始,到杭州的三堡船匣,途径六省市,跨海河、黄河、淮河和长江,一路与运河相伴,  相似文献   

17.
王渔洋扬州文学活动评述张宇声顺治十五年(1658),年仅25岁的王渔洋闯过殿试一关,中了进士,因位居二甲,未能在京师为官,于次年谒选得任扬州推官。顺治十七年(1660)的三月暮春,27岁的工渔洋,一位诗名早播于江南的翩翩佳公子,来到了歌吹沸天的淮左名...  相似文献   

18.
“义阳三关”两周时期的区位发展,受到王朝对以成周为中心的东部王畿的开发直接影响。随着西周恭王懿王期间伊洛川成为财富之地,三关在交通上的重要性凸显出来。而与成周相连的淮汝地区及西侧的随枣走廊,在西周中期以后的发展与王畿具有一定同步性,三关中的黄岘关、武阳关(春秋时称大遂、直辕)成为沟通两地政治、经济活动的交通要道。到西周夷王以后,鄂国联合诸夷叛乱,在军事对抗中,三关作为王朝南界上军事关隘的功能开始具备。而随着春秋时楚吴对峙、战国时秦的扩张,以及步兵战法逐渐取代车兵战法,三关中的平靖关(春秋时称冥阨)成为天下重险。  相似文献   

19.
《辞海》“河桥”条云:“河桥,古桥名,故址在今陕西大荔东大庆关与山西永济西蒲州镇之间黄河上,战国秦昭王建,黄河上建桥始于此。”学者多从之。黄河桥以秦昭王所造为最早,此说实有舛误。  相似文献   

20.
薛冰 《金陵瞭望》2007,(20):58-58
宋元时期,清凉山一带地理形势发生重要变化.即随着长江西移.石头城离江渐远,莫愁湖逐步形成,外秦淮河的人江口下推到今龙江关附近。清凉山下的乌龙潭也与长江断开,过去汇聚城西诸山之水泄入长江.此后则由干河沿一线东行,进杨吴城濠转入内秦淮河。石头城因此失去了,“扼江控淮”的重要地位,不再成为军事重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