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4 毫秒
1.
在这个德里达式的解构充斥着整个学术空间的时代里,试图用海德格尔式的存在主义,即海德格尔对"存在"的阐释方法来重构"解构",在吸收德里达解构主义合理成份的基础上构建一种新的解构体系。  相似文献   

2.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生态学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后现代是一个生态学时代,海德格尔的后现代存在主义从某种意义上可以称为存在主义生态观.文章从生态学角度分析海德格尔关于生存之"畏"的内涵,以及他的"回归"观、"诗意地栖居"观,并探讨了其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海德格尔存在主义理论中关注的是以人的存在为全部哲学基础的本体论,从分析存在主义的思想和社会根源、本真存在的提出、基本本体论建立、此在和存在状态进一步分析存在。通过研究存在意义的问题,分析存在的原义以及基本本体论与传统本体论二者的不同。对于真正勇敢并且有办法进入生命和生活之流本身的人来说,这是最原本的理性的构成之处,体验自己此时此刻的存在是把握人生价值和人生真理唯一的方法,从而在存在的基础上进行自我创造,使人们生活得丰富精彩。  相似文献   

4.
存在主义美学提倡非理性,强调个人的直觉及内心体验,是一种以个人式的感悟对文明弊病抵抗的人生哲学美学。这种美学叙事与传统哲学制造出来的元叙事极为不同,体现出一种解构型的美学话语叙述特性。  相似文献   

5.
郭润文“归家”主题的油画创作体现出与海德格尔存在主义艺术论的某种程度的契合。其作品在“归家”的呼唤中流露出的存在关怀、人文关怀,以及古典主义的艺术追求,既是对于艺术表现的社会化、政治化模式的超越,又是对于当下流行的形式游戏和娱乐精神的纠偏,重建了艺术和生命的联系,具有永恒的价值意味。  相似文献   

6.
存在主义倡导的悲观、虚无、无因果关系的思想在海明威的小说中得到充分体现。本文在解读海明威的多部小说中存在主义思想烙印的同时,提出海明威作品创作的哲学内涵,不仅能加深理解存在主义,更能使读者掌握海明威深入浅出的创作思想。  相似文献   

7.
小说《游离》通过主人公“我”个体生存空间、身份认同和情感世界“游离”的叙事,书写了青年知识分子的一种生命存在形态。对“我”身体在太原与北京、家庭与社会等居无定所生存空间的叙事,揭示了个体因空间“游离”而产生的生存感受与生命体验的一种“游离”形态。对“我”“平民”身份、“智识阶级”身份认知和内部自我感知的叙事,表达个体外部身份认同的“游离”和内部自我感知的分裂。对“我”爱情、亲情和友情的叙事,表达了个体情感世界矛盾而复杂的“游离”状态。  相似文献   

8.
在90年代的中国文坛上,陈染以女性的自我言说展现了女性独特的生存状态。她受法国女性主义先驱人物西蒙娜·德·波伏娃存在主义女性观的影响,用存在主义烛照女性生存之路。纵观其创作文本中通过隐含的数字0、1等意象反复演绎出的孤独、生死等形而上的思考恰是对女性作为“他者”地位与自我拯救问题的反思。  相似文献   

9.
在“精神家园”失落的20世纪,东方作家大江健三郎以文学的方式努力探寻着人类生存的本质意义。大江健三郎在创作中把东方的生存哲学与西方的存在主义相融合,形成他所特有的“东方存在主义”创作思想。他的小说,无论是在哲学思想或是文学艺术方面,都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西方存在主义,为人类重建“精神家园”提供了可能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作为兴起于20世纪20年代的欧洲哲学思潮,存在主义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危机的产物,它深刻地揭示了现代人的生存危机和精神危机。有"新《儒林外史》"之称并蜚声中外文坛的长篇小说《围城》,则以寓言漫画的方式,表现了现代文明的缺失及其人生的虚无与荒诞。在此基础上,钱钟书进一步强调了一种不畏终极的虚无与荒诞而进行自我肯定的存在勇气,这与鲁迅所倡导的"绝望的抗争"的人生态度,与冯至所倡导的"正当的死生""正当的为人"的人生态度,可谓殊途同归。  相似文献   

11.
加缪的存在哲学揭示了人与世界的惟一联系是荒谬的关系,荒谬的人进行着荒谬的推理和荒谬的创造,真正荒谬的人在生活中不会沉沦--选择自杀或哲学性的自杀,而是在生活中尽力的去经历、去体验、去反抗,从而获得自由和激情.这就是西西弗对于生活在现代语境中的那些希望建立超越精神的人的哲学启示.  相似文献   

12.
从文学接受角度看中国当代文学对西方文化思潮的接受,会发现经历过“文革”硝烟、思想稍稍解放的中国人和感受过“二战”炮火、被现代科技文明“异化”的西方人,对现代社会的“个人性”焦虑感同身受。从“存在”到“先锋”,反映出的是中国先锋小说家对现代性危机的感悟,代表了一代文学青年在东西方文化交融语境中的艰难思考和审美态度。由于存在主义的影响和渗透,中国的先锋小说带有明显的存在主义特质。  相似文献   

13.
实存主义的基本命题是“实存先于本质”,这一命题可以追溯到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开启的“形而上学”。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分别通过演绎和归纳,对“本质”进行了看似不同的思考;但是对他们来说,“本质”都必须依附于最高存在者,因此理性形而上学实际是一种神学式的信仰。通过把名词性的“本质”还原到动词性的“本质的本质性”,海德格尔提醒被形而上学以名词性存在者遮蔽的动词性存在,提醒人们关注“存在论差异”,因而把形而上学带到边缘。  相似文献   

14.
艾丽斯.沃克是评论界公认的具有“颠覆性”的黑人女作家,其作品涉及宗教、种族、边缘问题、妇女权益与地位等诸多方面,对占据“中心”地位的传统思想进行了颠覆性思考,中国的爱丽丝评论几乎都在研究她对上述问题的观点,但在解构主义的理论下,《父亲的微笑之光》这部小说所提出的具有“颠覆”性的观点却又被颠覆了。  相似文献   

15.
西方"马克思学"在"差异-异质"的对立方法下不断制造解构马克思主义的学术神话。故解构马克思主义便成为其学术兴起、扩张、终结的重要原因,同时也是其理论探讨域境的主旨。在这种旨趣下不断递进、逻辑演绎出的一些结论被国内一些学者盲从吸纳,为此必须认真梳理与辨析。  相似文献   

16.
"破"与"立"--后现代主义对"主体性"的解构与重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面对现代主义对主体性的过度弘扬所陷入的理论困境,以及主体性原则在实践中的无度发挥所招致的灾难性后果,一方面,后现代主义对现代主体性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致力于解构作为现代主义深层本质的主体性;另一方面,建设性后现代主义在解构现代主体性的同时,又努力在现代主义的"废墟"上重建自己的后现代主体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国当代文化语境的“发现性语境”时期研究的分析,指出其典型表现为对“西方文化”的不可分析性认知和中国对“中西方文化关系”的非逻辑性认知:对“西方文化”的不可分析性认知,第一体现在对“多元的西方文化”的缺乏分析性认知;第二,体现在“文化背景”的不可分析性认知。对“中西方文化关系”非逻辑认知,第一体现在对本土性“文化立场”的错位认知;第二,体现在对西方文化中的“东方学”缺乏认知。并提出,“发现性语境”的“不可分析性与非逻辑性”特质,使中国当代文化语境的第一时期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呈解构与被解构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从巴金的<家>与无名氏的<野兽、野兽、野兽>对"家"的不同态度的比较入手,展示无名氏的存在主义生命意识.同时通过生存、焦虑、时间、死亡等意绪在无名氏思想和创作中的反映,揭示无名氏存在主义思想的总体面貌.存在主义文学内容的出现,是对五四倡导的"人的文学"的回应与深化.  相似文献   

19.
在海德格尔那里,"克服形而上学"并不是要摧毁形而上学,其根本动机乃是要通过对传统形而上学的批判,努力寻求一种解说存在意义的新境域,从而得以在新的地基上重新经验形而上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解构主义翻译观指出,翻译的目的不是为了“求同”,而是“存异”。因此,翻译应尽量反映语言之间的差异。解构主义翻译理论产生之前,多数翻译理论主张翻译应力求达到译文与原文“对等”。解构主义翻译观消解了传统译论中译作--原作二元对立关系,冲击了传统翻译观中“忠实”原则和“原文至上”的翻译原则,肯定了译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重新定义了译者在翻译中的地位,对原文与译文关系的处理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同时为翻译研究的多元化发展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