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产业转型升级问题在不同地区有着不同的目标、重点、路径、政策,边疆民族地区产业发展态势不同于东部地区,只有抓住着力点,创新产业发展道路才能更好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文章着重从资源环境、区位市场、体制政策等方面,对边疆民族地区产业转型升级问题进行了探讨,剖析其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系列相应的措施,并针对边疆民族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特殊性,尝试提出了一条适合欠发达地区的新产业发展道路,以促进边疆民族地区实现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相似文献   

2.
1993年3月5日~3月6日,云南省社科院科研处、《云南社会科学》编辑部、《光明日报》驻云南记者站共同发起,联合举办了关于边疆民族山区生产力跳跃式发展学术讨论会。来自大专院校、省民委、省经济技术研究中心、省委农村工作部、省扶贫办、省税务局、省委农研中心、省社科院、《云南日报》、《昆明日报》社等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共30余人出席了讨论会。会议紧紧围绕三个主题进行了讨论。1.少数民族聚居的边疆和山区怎样发展市场经济,如何实现小康目标;2.边疆民族山区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方面,能否产生跳跃式的跨越和  相似文献   

3.
边疆民族地区作为我们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社会稳定状况既关系到民族地区自身的发展与和谐,又与整个国家的战略大局息息相关。近年来,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频发,极大地威胁着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稳定。深入分析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稳定问题存在的诱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措施,对确保我国边疆民族地区的社会和谐与国家的长治久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和谐文化是实现社会和谐发展的最深厚的力量源泉.目前边疆民族地区所面临的和谐发展难题主要是文化方面的困境.积极采取对策走出困境,促进边疆民族地区文化的和谐,是构建边疆民族地区和谐社会的首要问题.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关于边疆民族地区的教育早期现代化研究渐已成为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重要课题。民国中央政府重视边疆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和文化事业的发展问题,在历史上创造性地将边疆民族地区学校教育和民众教育的普及工作纳入国家正规教育体系,并作为一项专门的社会事业以有别于古代文教政策语境,制定系统的少数民族教育政策来予以推进。本文从边疆教育史、民族教育史、地方断代史、政策专题研究等四条研究路径概述学界对民国中央少数民族教育政策研究的进展情况,并讨论了课题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6.
边疆民族地区是我国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的特殊治理单元,其政府治理能力建设是边疆民族地区现代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边疆民族地区营造良好社会秩序的重要前提,更是边疆民族地区创造良好发展环境的必然要求,为边疆民族地区全面科学发展提供了重要保障。在推进边疆民族地区政府治理能力建设中,要不断突破历史传统、社会关系、经济政治和思想意识的制约因素,不断完善治理体系,创新治理机制,提高治理效能,实现政府有效治理。  相似文献   

7.
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欠发达的边疆民族地区,没有边疆民族地区的小康,没有全国真正意义上的小康,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状况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今年3月5日——6日,由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云南社会科学》编辑部和《光明日报》云南记者站联合在昆明召开了“边疆民族山区社会生产力跳跃式发展理论研讨会”.昆明地区有关科研单位、大专院校、党政机关的60余名社会科学理论和实际工作者参加了会议,并就实现我省边疆民族山区社会生产力跳跃式发展的意义、条件、范围、目标及其对策等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研讨.现将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生产力跳跃式发展观点的现实意义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中共云南省委主要负责同志为落实十四大精神,亲自带队,深入基层,解剖“麻雀”,以点带面,经调查研究后所提出的边疆、民族、山区生产力跳跃式发展的观点,是来自实践,值得重视和研究的,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大家认为,云南属民族、边疆省份,山区面积大,少数民族多,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资金不足,基础落后.生产力发展长期滞后于全国其他省(区).因此,在全省最高决策机关以及主要党政领导的关心、倡导下,努力实现生产力跳跃式发展,对云南的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9.
边疆民族地区作为边疆、民族、贫困三叠加的地区形势严峻,使得构建并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一定困境。当前"一带一路"的深入发展,一方面对边疆民族地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出了要求,另一方面也可以为边疆民族地区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一定的物质基础、社会基础以及精神文化基础。本文致力于探讨并厘清"一带一路"倡议与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之间的互为基础、互为前提、相互促进的关系,希冀以此推动边疆民族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构建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发展同向同行。  相似文献   

10.
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因“边疆”“民族”“社会”三重因素叠加,具有地域性、民族性、复杂性和敏感性等突出特征。新时代的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公共价值镶嵌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话语体系中,形成于边疆民族地区治理的具体实践,决定着边疆民族地区社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追求和未来方向。国家在场通过党的执政权威“在场”、政府治理行动“到场”和边疆各族民众的政治认同,成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公共价值的实践前提。要素互动通过主体互动表达、客体交互衍化和多要素互嵌,揭示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公共价值的过程机理。情境调适通过内外环境与地缘情境的统筹应对,多元力量与内生条件的整合,多重动态情境的生成利用以及固有静态情境的激活改造,生成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公共价值的优化策略。三者共同推动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公共价值从“自洽”生成走向“互洽”发展,实现边疆民族地区社会共建共治共享。  相似文献   

11.
边疆民族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以后,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与边疆地区特色旅游开发共同构成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驱动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共同促进边疆民族地区乡村振兴。边疆民族地区特色旅游开发聚焦村寨风情游、工艺研学游、生态度假游、农业观光游、节庆休闲游诸方面,而提升旅游开发理念、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特色旅游资源开发、拓展旅游客源市场是边疆民族地区特色旅游开发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12.
对于边疆民族工作,邓小平提出了许多理论思想,他明确了边疆民族工作要以国家利益为根本,以团结稳定为前提,以搞好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作为边疆民族工作的核心,以边疆的民主法制建设作为规范和调整边疆民族关系的重要保障,把培养少数民族干部作为解决边疆民族问题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边疆民族地区对外开放局面形成、发展的主要历程,以及对外开放对边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改善、观念更新、民族团结和睦等方面带来的深刻影响。  相似文献   

14.
清朝逐步统一中原和边疆民族地区,实现了多民族国家的大一统,形成了“直省—藩部”二元并存的疆域结构。长城沿线直省地区在清朝完成统一之前是守御京师和内地的前沿,在统一进程中是清朝统一边疆民族地区的依托,在实现大一统之后则是清朝经略边疆民族地区的支撑。长城沿线直省地区从军事、行政、后勤等多方面对清朝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发挥了独特作用,体现了这一地区战略地位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在建设边疆民族地区文化、构建和谐社会的进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边疆民族地区各民族文化繁荣与和谐的内在动力,是边疆民族地区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要保障,是引领和整合边疆民族地区多元文化的精神纽带。  相似文献   

16.
加强边疆民族地区服务型政府建设对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积极构建和谐边疆实现边疆,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实现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的,联系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通过解放思想,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着力解决影响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突出问题,培养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加快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切实改进政府机关作风,积极推进政府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边疆民族地区由于其特殊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决定了在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过程中具有特殊性,体现出价值观具有多元性和不稳定性、民族文化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民族意识具有浓厚性和易走向偏执、地缘关系的敏感性和民族关系的易受波动性的特点,而且存在着特殊的规律.只有深入研究边疆民族地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特殊规律,才能有针对性地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整体建设.这对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安全、维护国家统一、推进边疆民族地区的发展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8.
四川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于5月7日至11日在通江县召开了山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改革研讨会。会议对关于发展山区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问题、山区职业技术教育的规划问题、山区职业技术教育的统筹问题和山区职业技术教育如何深化改革问题等进行了认真的研讨。 一、关于发展山区职业技术教育的认识问题  相似文献   

19.
政府社会管理在加快边疆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主导作用。对边疆民族地区的政府社会管理,本文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政府职能和社会政策的视角,进行了分析透视。在中华民族传统政治文化的影响和统一的政治体制下,边疆民族地区政府社会管理体现了我国社会管理的一般性规律,但更由于民族地区独特的行政环境,在政治文化、社会结构、政府职能以及社会政策等方面的诸多差异,而使其政府社会管理呈现出特殊性的一面。  相似文献   

20.
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是“边疆”“民族”“基层”三要素叠加形成的立体化时空场域,具有地缘特殊性、事务复杂性、问题敏感性、安全脆弱性等主要特征。进入新时代以后,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价值更为凸显、形势挑战更为严峻、治理任务更为艰巨。为推进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现代化,一要明确价值目标,二要立足现实境遇,三要聚焦突出问题,四要在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治理效能上提质,更好发挥边疆民族地区基层治理的复合功能,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