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浪漫主义思潮源于西方,而中国"五四"浪漫主义思潮主要由留日作家掀起.通过日本这个"二道贩子"接受西方文学思潮,正是中国新文学建设中的一个重要特点.日本这个中介不仅在相当程度上影响了中国作家对西方浪漫主义思潮的接受,而且其本身的成就与特色也给中国浪漫主义思潮提供了很多美学因子.  相似文献   

2.
儒家核心价值在中国封建社会主要表现为"三纲五常",其核心价值对封建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达两千余年而经久不衰,关键在于儒家核心价值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之策略使然.儒家核心价值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之策略主要表现为:形上立道策略:对儒家核心价值的合法性的论证有助于儒家核心价值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现实立教策略:先尊德性而后道问学,使人们大众明确主流、多元一体以促进封建社会核心价值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实践推行策略:政府立道、志士弘道;威猛并施、礼法并用以真正实现儒家核心价值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儒家核心价值对社会思潮的有效引领之策略,为全球化背景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对社会思潮的的有效引领提供了深层理论资源.  相似文献   

3.
继辉煌的“五四文学”以后,浙江新文学作家群再度引领新潮,在30年代文学中依然保持领先地位。他们在30年代文艺主潮——左翼文艺思潮中的深度介入,及其在文学新格局建构中的深层拓展,为中国新文学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4.
艺术歌曲在德国被称为Lied,在法国则称为Chanson或melodie,在俄罗斯则被称为Pomahc,在西班牙被称为浪漫曲Romance.艺术歌曲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浪漫主义文学和音乐思潮,是随着欧洲浪漫主义抒情诗歌的兴起而繁荣起来的一种声乐创作形式.  相似文献   

5.
文章分析了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期中国社会出现的"新左"现象,通过对新左派的特点分析,认为对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否定是"新左"思潮最为核心的观点之一.而这一否定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旗号下进行的."新左"思潮对当前我国基本国情存在着严重的误判,"新左"思潮对国情的判断缺乏学术研究应有的严谨性和科学性,实践中有可能给中国社会造成严重的灾难.  相似文献   

6.
汪荣祖先生提出,五四时期的胡适不是"基于理性",不是"启蒙",而是"出于激情",充溢着"浪漫情调",倾向于浪漫思潮,这打破了学界对胡适的已有论断。以卢梭为源点的浪漫主义是对崇拜理性的启蒙主义运动的纠偏,其要质在于重振以情感为主体的自然人性,来抗衡历史发展中"工具理性"的偏执。笃信科学,把科学理论化为思想观念,并运用于学术研究的胡适,既已热忱颂赞"工具理性文明",又怎能归于卢梭一类的浪漫主义思潮?根据史实,在20世纪20年代的历史语境中,卢梭式的浪漫主义在中国实际上已经有点"过气"的味道了,而把一生尊崇自由主义的胡适纳入浪漫思潮则更显得错乱。  相似文献   

7.
刘翠芬 《阴山学刊》2001,14(3):67-69
"五四"运动开创了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新纪元.它之所以能形成大规模的妇女解放思潮,其原因在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以及推翻封建制度的客观要求."五四"时期的妇女解放思潮,不仅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妇女解放运动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对当今我国妇女运动也产生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本文在对近年来有关"中国自由主义文学"思潮研究成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认为,"中国自由主义文学"应与西方自由主义思潮无关,是真正中国的文学现象;它是对现代中国文学史上出现的一股要求"文学自由"的理论呼声与创作的一种"中国式"概括;"五四"没有自由主义文学的问题,作为一种文学现象或思潮,它形成于与左翼文学论争的20年代末到30年代初;目前的"中国自由主义文学"研究有一种极力拔高乃至全盘肯定的倾向,为给其以公正评价,本文分析了其无可逃避的逻辑悖论性.  相似文献   

9.
在20世纪的中国文化思潮中,浪漫主义曾经展示过它激动人心、引人神往的魅力。从“五四”运动“个性解放”的狂飙到80年代“思想解放”的大潮,浪漫主义的精灵在中国呼风唤雨,为改变中国思想者、文化人的精神状态,为塑造中国文化的现代品格作出了影响深远的贡献。在告别20世纪的时刻,研究20世纪浪漫主义思潮的文化遗产无疑具有重要的文化意义──它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中国现代文化品格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且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在世纪之交这个务实之风流行、浪漫主义精神风光不再的年代里,对浪漫主义思潮发展历程的研究本身…  相似文献   

10.
走向"审美乌托邦":现代中国的纯文学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睿 《江汉论坛》2003,(3):96-100
"纯文学"意识的确立在现代中国经历了萌芽、发展和调整综合三个阶段,对功利主义文学观的批判是其一以贯之的目的,但纯文学思潮在不同阶段仍然显示了对于审美和文学理想的不同理解.经过不断的自我反思,纯文学思潮最终把自己的文学追求定位于"审美乌托邦",既坚持了文学相对于现实功利的独立性,也保证了文学对现实人生的关注和精神追求的严肃性.纯文学思潮丰富了现代创作关于文学的理解,也促进了创作的繁荣,但由于理论的缺陷和时代的限制,现代中国的纯文学思潮仍然是一种不完善和未完成的理论.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转型及利益多元化格局的出现,中国社会思潮呈现多元化特征.用马克思主义引领多元化社会思潮,可形成相对统一的指导思想及强大的精神力量.为此,开拓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各种阵地,注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的方法创新,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相互尊重、相互包容,营造既有共同价值追求,又充分尊重个性的社会和谐氛围.  相似文献   

12.
林语堂隶属于广义的浪漫主义美学体系,他接受克罗齐和斯平加恩的表现主义美学,批评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的"标准说",在20世纪30年代中国文坛上与梁实秋为代表的古典主义思潮相互抗衡、对立.他在美学上沟通浪漫主义、表现主义和中国古典文论中个性、性灵的内在学理关联,理出中国古代浪漫文学思潮的脉络;他选择中立的文学性质与功用的定位;他在科技理性与人文精神对立的世界性的语境中,深刻批判"唯物机械论",大力弘扬自由意志.  相似文献   

13.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剧坛,现实主义和新浪漫主义(现代主义)奔腾汹涌,而浪漫主义早已是“明日黄花”悄然枯萎,然而在远东的中国,尤其是在20年代那“葱茏”、“青春”期,浪漫主义戏剧思潮正强劲地冲击着千百万青年男女的心灵,并成为本时期中国戏剧创作的主要实绩。这不能不说是中国戏剧对世界浪漫主义戏剧发展的独特贡献。 开放自由的五四新风,又使20年代中国浪漫主义戏剧思潮独具特色:浪漫主义、现实主义、新浪漫主义的同步译介与相互渗透,它较少西方传统浪漫派那种单纯的浪漫美,无论是思想内涵抑或艺术审美都具有新世纪的独特魅力。  相似文献   

14.
黄岭峻 《江汉论坛》2004,8(1):120-124
"经济民主"是滥觞于清末民初、形成于抗战前夕,并在40年代达至高潮的一种思潮,对中国现代思想界影响甚大.它与"政治民主"相对,认为只有基于经济平等的政治民主才是真正的民主.这一思潮的形成,既有苏俄经济模式的影响,也有"唯科学主义"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论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非孝"思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非孝"思潮,起源于浙江一师风潮.五四新文化运动既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张扬个性主义的启蒙运动,同时也是一场受到"巴黎和会"反面刺激的救国救民的救亡运动,更是一场充满了激情与梦幻色彩的模塑现代国家的巨型想象.在此文化背景下,"非孝"的能指必然会同时指向"个性的泯灭"与"权威的虚妄".二者是一体两面.难分彼此地联系在一起.中国传统孝道对于不同的行孝主体,对于不同的行孝情境,都有不同 的道德要求,这就使得孝道规范本身存在着许多内在的不可调和的矛盾.批判对象的矛盾性直接导致了批判主体的矛盾性.在中国现代文学作品中,这种矛盾性冲突比比皆是,显示出鲜明的时代性与主体情感的复杂性特征.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在价值观变迁中被解构和建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任务在价值观变迁中被逻辑地提出;另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引领着"社会思潮",而且也引领着"价值观变迁"。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价值观变迁的引领问题上,需要解决"引领什么"、"以什么引领"、"谁引领"、"何以能引领"以及"如何引领"等一系列具体而重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30年代在<现代>杂志周围聚集的一个作家群体,通常被认为是"现代派"创作群体.这个作家群由同属"吴越文化"圈的浙江作家为主体构成,便显示出与地域文化的诸多精神牵连."面海"区域的开放性、包容性,使其勇于外向拓展,接纳外来思潮,重视对现代主义的探求;而吴越"水文化"气质的渲染,又使其"现代"探索具有更多本土化特色.  相似文献   

18.
胡宝平 《学术论坛》2012,35(8):12-16
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问题研究多着眼于怎么办、如何做,即着眼于现实性分析。然而,现实性必须基于可能性,没有可能性谈不上现实性。因此,认真探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可能性非常必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备引领社会思潮的可能性至少应拥有四个条件。一是"空气":具备引领社会思潮的良好氛围;二是底气:具备引领社会思潮的坚实基础;三是"力气":具备引领社会思潮的内在能力;四是锐气:具备引领社会思潮的主动精神。  相似文献   

19.
"学衡派"的文化理路得自美国思想家、文学批评家欧文*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并在现代中国引发了一场人文主义文化思潮.这一思潮对于五四时期的传统文化批判具有一定的理性反思,使中国传统文化在参与世界文化对话中,具备了一定的合理性内核.但"学衡派"文化取向上的非政治化法则与过分注重道德规范的建设,使其在现实中仅辗转于理论层面的论证,而无法从根本上解决20世纪中国所面临的内忧外患局面.  相似文献   

20.
1920年代的中国电影界,开心公司"专门以引人开心为唯一之目标",大中华百合公司"欧化"而时尚、华丽、好看,天一公司"用娱乐做主观去消遣(历史)",加之"武侠神怪片热"强调"惊心悦目的 娱乐"等等,形成了势力最强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娱乐"电影思潮."娱乐"电影思潮注重开心和消遣的艺术追求,尤其是舆论界围绕"娱乐"思潮展开的探讨,对于中国现代民族电影的观念建构和创作实践,在正反两个方面都有深刻的教训和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