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孝慈精神与现代家庭伦理的建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富含“孝慈”精神,重视父慈子孝。近代以来,中国传统家庭伦理经历了痛苦的历史转型。新中国成立之后,中国政府更是从政治上、制度上、经济上推动了新型家庭伦理的建设。文化大革命严重地冲击了传统家庭伦理,而改革开放后对经济因素的强调也同样在传统与现代家庭伦理之间形成碰撞与冲突。在今天的家庭伦理的建构中,传统的“孝慈”精神应当成为有益的思想资源,做出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2.
孝与慈是传统家庭伦理的基本规范,而支撑这种基本规范的是孝慈精神。孝慈精神就是中国传统文化所养育的、调节家庭长辈与晚辈之间利益关系的价值理念,即长辈应关心爱护晚辈以尽慈道、晚辈应敬爱长辈以尽孝道的思想意识。孝慈精神对于构建现代家庭伦理具有三重意义:一是家庭纵向伦理关系的内在需求;二是现代家庭功能实现的伦理保证;三是构建现代家庭伦理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开放程度的提高以及思想文化领域的多元化趋势,当代中国朝鲜族家庭结构和家庭伦理发生了重大的转变:一方面以单亲家庭、单身家庭和核心家庭为主的新型家庭结构不断扩大;另一方面传统的家庭伦理观念受到冲击。因此当代中国朝鲜族社会要从内容、机制、方式、价值观等方面重构朝鲜族家庭伦理。  相似文献   

4.
希腊独立至今由君主制缓慢转型为现代民主制国家,其民族国家构建的特殊性和国家治理的曲折性,成为引人关注的论题。没有欧洲大国的帮助和保证,就没有希腊的主权和独立地位,因而独立后的希腊长期受欧洲大国支配。近现代希腊的疆域和边界不是一次成型而是经过多次变动。希腊和土耳其根据条约交换人口之后才确定了国民的人口基数。希腊建国后面临着如何确立民族认同、保持希腊政治统一的任务。从奥斯曼帝国统治下脱离,到真正走上适合希腊发展的道路,中间历经漫长的君主制过渡期,包括先后借鉴比利时、丹麦、法国、德国的法律条款来管理希腊社会。1974年之后,希腊共和国议会制度逐步完善,行政管理渐趋规范,制度建设卓见成效,但希腊的民主化道路有着与其他国家不一样的特征。  相似文献   

5.
6.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市场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口的迁徙与流动也越来越频繁,我国的家庭结构、功能以及人们的家庭观念都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家庭结构从传统的大家庭到现代核心家庭的变动;生育观念从传宗接代到精神慰藉的转向;代际责任关系从传统父慈子孝到单纯抚养子代的转移;代际交往关系从血缘群体到朋辈群体的扩展。由于家庭代际伦理关系的变化,从而使得家庭代际伦理的评价标准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家庭代际伦理关系中心的下移;家庭代际伦理关系核心的转移;家庭代际伦理关系的平等化;家庭代际伦理关系的惟一性。家庭代际伦理应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充分发挥其职能,维系家庭的和睦,追求家庭的和谐,让家庭真正成为自由、舒适、温情的乐园。  相似文献   

7.
普遍伦理应全球化的要求已成为思考伦理问题的有效背景。家庭伦理因此又获得了一种新的理解 ,也许这种理解就是一条通向真理的道路。在此道路上 ,我们就有可能把握其存在、厘定其范式以及应和其召唤。从而 ,获得家庭伦理规范与人的存在的相互圆融与相互宽宥。  相似文献   

8.
责任伦理:现代社会伦理精神的必然诉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责任伦理,即一种以“尽己之责”作为基本道德准则的伦理,其判定道德善恶的根本标准是:尽己之责方有德。作为一种独特的伦理精神,责任伦理之所以能够在20世纪20年代以来的世界伦理学领域得到日益广泛而又高度的重视,有其深刻的必然性根据,是现代社会伦理精神的必然诉求。其必然性根据即在于比较适应现代社会中公民的权责关系状况、道德生活境况和道德推理方式对富有成效的道德规范或道德原则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任何一个社会道德体系的生成都有其源和原两个方面的成因."源"即渊源、资源,指历史地形成的传统伦理文化,也包括外来的西方伦理文化影响.原即本原、根基,指社会现实的经济关系、社会结构、政治状况及其变革.现代家庭伦理的建构,也同样遵循这一"原源之辨"的基本规律."原"要求人们用科学的眼光去看待"源",即正确理解传统,分析传统,扬弃传统,使现代家庭伦理体现时代性和民族性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法治与现代伦理精神是互相促进的 ,然而法治理想的内在精神与当代中国伦理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矛盾和冲突。现代伦理精神的建构必须以传统与现代的契合为起点 ,以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民主政治的高度完善、科学理性精神的培育为条件。为此 ,在加强市场经济法制建设的同时又要强化法治理念、培育科学理性精神  相似文献   

11.
学生在校就应懂得并养成家庭责任意识、孝敬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也是学校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和任务,文章对此作了一一论述。并就部分未成年人和大学生的现实状况阐述了学校当前应抓好此道德规范教育与引导的必要。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文化中最独具特色、最能体现中西文化的差别的就是"孝"。中国传统孝文化本身有其产生、发展的过程,它对维护古代中国家庭和谐、国家和谐和社会的普遍和谐起到了重要作用,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具有历史局限性。我们应批判地继承传统孝文化的精华,消除其消极影响,使其在构建当代中国和谐社会过程中,仍然发挥出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儒家孝道观与老龄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日益加快,但经济发展水平还不具备实现社会养老的现实条件下,必须把家庭作为实现养老的基本单位,强调子女在家庭养老中的责任和义务。儒家所倡导的孝道观有其历史局限性,但作为解决好家庭养老问题以及向每一个做儿女的提出的一种行为准则,是一种美好而高尚的道德情操,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决不会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消亡。因此,在我国现阶段应当正确认识传统孝道观,注意挖掘其积极价值,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以作为家庭养老的思想基础,充分发挥其在养老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家庭和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础。儒家孝道在构建和谐家庭中有着重要价值。传统孝文化为构建和谐家庭提供了丰富的内容,其中包括赡养父母、尊亲敬亲和谏诤。传统孝文化对建立和谐家庭、培养家庭成员博爱思想和合作精神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宋代孝文化述论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孝文化作为儒家政治文化的伦理根基 ,其本质核心是“孝治” ,即以孝治国安民。宋统治者推崇孝道教化 ,奉行尊老国策 ,旌表孝德孝行 ,并通过制订缜密完备的法律条文遏制、打击各种不孝犯罪以及在官场人事制度中以孝悌品行举人选官、黜陟迁转官吏等等 ,都是“孝治”施政的具体实践内容。宋统治者大力推行“孝治”的结果 ,不仅形成了宋代民间社会讲孝行孝的浓厚气氛 ,而且把中国古代孝道文化的发展 ,推向了明清时代的鼎盛高峰  相似文献   

16.
孝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道德观念和行为方式。由于市场经济和多元文化对传统孝道文化的冲击,孝道文化出现缺失和衰落,孝道文化在农村遭遇了诸多困境。本文试图阐明农村孝道文化的基本内涵和社会功用,对当前我国农村孝道文化衰落的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当代农村孝道文化建设的基本对策及其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7.
孔子的“孝道”,不仅是宗法社会制度的反映,也是一夫一妻制家庭中父母与子女血缘关系的反映。这种基于人类血缘关系的“孝”道,具有超时空的普遍性。针对现代社会“亲情”失落的弊端,通过对“孝”的现代诠释,注入时代精神,是可以为构建和谐家庭服务的。  相似文献   

18.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应该在吸收传统孝道文化精华的基础上,弘扬和提倡现代社会的公民孝道教育。加强公民孝道教育是和谐社会构建的应然诉求。从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看,公民孝道教育的现代内容包括感恩教育、养亲教育和敬亲教育;公民孝道教育的现代实施包括重视孝道的知性教育,加强孝道的情感培育和强化孝道的践行教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