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近来有媒体报道说,英国一名女职员在社交网站上控诉老板是"讨厌鬼",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老板分明就在她的联络人名单上。4小时之后老板回复:明天你不用来了。本是一句发泄情绪的气话,没想到却砸掉了手中的饭碗。新闻引发微博热门话题"你会和上司互粉(互相关注)吗?"这的确是一把双刃剑:互粉,意味着与上司增进沟通,有利于拓展职场空间;但互粉也意味着微博不再是自由的个人空间,祸从口  相似文献   

2.
社交媒体在我国发展迅猛,政务微博顺时而生,成为我国政务传播开放体系的先行者。我国的政务微博在政府信息公开和网络谣言治理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其运营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新媒体时代社交媒体不断更新,政府要构建WB2.0时代政务传播开放体系就要适应社交媒体"话题"模式,合理布局定位各类社交媒体在政务传播中的作用。同时,政府要塑造体制内网络红"V",破除网络谣言,引导网络舆论。  相似文献   

3.
宋远  笑龙 《国际公关》2012,(5):83-83
社交媒体的能量之大在于,每个人都拥有成为企业致命杀手的潜质,因为没有谁愿意承认自己是个没有影响力的人。即便是一个粉丝不过百的人对企业的投诉也要谨慎对待,要知道一个人的破坏力远远大于他的创造力,而且我们并不能彻底搞清楚他在社交网络上的人际关系有多复杂,也许他只有几十个粉丝,但里面很可能就有诸如姚晨、任志强、作业本等等这些影响力巨大的微博红人。  相似文献   

4.
微博作为一个突出的社交媒体代表,以其特有的灵活性、开放性、自由性的特点,迅速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传递信息的一个平台。本文简单分析了微博对网络新闻传播产生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通过它的消极影响给出自己的建议,希望以此推动网络新闻传播向着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5.
社交媒体的迅猛发展对传统媒体的新闻实践活动产生了很大影响,新闻工作者在对微博等社交媒体的参与性使用中,出现了诸多行为失范现象,甚至成为谣言传播链条的一环,严重危害了新闻业的专业准则和社会声誉。规范社交媒体使用和新闻操作纠偏的路径,包括理清和摆正传统媒体与其官方微博的关系,审慎对待和合理平衡记者个人身份与职业身份、个人表达与公共表达之间的关系,规范记者的转发和引用行为,重视社交媒体中新闻信源的求证和核查等。无论在何种新技术条件下,理性和建设性应是新闻业始终坚持的基本准则和实践导向。  相似文献   

6.
徐衎  杨滨 《国际公关》2022,(9):167-169
随着互联网的高度普及,社交媒体逐渐成为人们进行学习、生活、社交活动不可缺少的工具,大众对其依赖程度不言而喻。个体长时间、高强度地使用社交媒体后,开始出现负面的行为倾向及情感体验,从而影响其正常的认知、意志、态度、行为等。通过对已有研究的梳理发现,社交媒体不同水平的使用强度会对个体情绪产生不同的作用及影响。基于相关理论和文献,引入自我控制变量,从而探寻社交媒体使用强度及自我控制对个体情绪的影响,找出其中的关联,引导人们提升自我控制能力,减少不必要使用社交媒体的频率,进而保持情绪稳定,不受负面情绪困扰。  相似文献   

7.
以微博的逐渐流行为标志,自媒体进一步演化为社交媒体,其传播范围从个体向整个社会扩展,在传播技术和传播方式两方面均具备建构公共空间的优势条件。然而,在普遍的乐观预期下,恰恰更需要警惕网络商业主义、集体无意识和注意力承载力这三方面因素的困扰,它们严重影响了微博等社交媒体对舆论公共空间的积极建构。  相似文献   

8.
对突发事件的关注与研究是新闻学的一个热点问题,在突发事件传播中媒体微博的社会责任和传播模式的建构逐渐成为业界学者关注的焦点问题。就突发事件传播中媒体微博的价值与功能进行解析和探讨,旨在强调媒体微博要发挥更大的作用,必须掌握微博传播之道。  相似文献   

9.
社交媒体平台开放性强,用户身份具有虚拟性,用户发布信息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和隐蔽性.这些特征导致较为严重的虚假信息及网络谣言等现象的出现.对用户而言,如何评估社交媒体平台的信息可信度已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基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探讨了社交媒体平台信息的可信度影响因素.以微博、QQ空间及微信朋友圈用户为对象进行问卷调查,运用回归分析法分析所得数据,结果表明:媒体依赖性、互动性、媒体透明性、论据强度和信息质量对信息可信度均具有正向影响作用;知识水平在论据强度与信息可信度的关系中起到正向调节作用,但知识水平在媒体依赖性、互动性、媒体透明性、信息质量与信息可信度的关系中调节作用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0.
韩絮 《国际公关》2011,(3):84-84
2011年是名副其实的微博年。这一年,打拐、问政、营救狗狗,微博爆发出了惊人的力量;这一年,快消、汽车、电子IT,各行各业几乎所有的客户都想瓜分微博这块蛋糕;这一年,只要你还在公关圈里混,没有哪个公关人是不想借助微博这个平台展露身手的。2011年,我们都在微博控,而与此同时,从媒体向公众输出信息到公众主动关注媒体,  相似文献   

11.
手机媒体已经成为青少年建构亲密关系与接入社交网络的代码,有助于青少年自我认同的建立。青少年会在社交场合选择使用手机作为自我隔绝的一种途径,造成“在场的缺场”,却与外部空间的他人产生认同。手机虚拟社区的出现进一步强化了青少年社会认同的实践过程。青少年借助手机消费来表达和传递意义,表现其生活方式,建构身份并协调与他人的关系,但他们容易被消费欲望所俘获,从而导致自我认同的感官化和肤浅化。  相似文献   

12.
日本发生强烈地震之后的一小时,专门追踪社交媒体服务的机构"网络社交媒体"报道称,全球最大的微博网站Twitter每分钟已传递1200条消息。而且在当天的多数时间内,Twitter上传播的消息中,约占八九成的消息都与日本的地震和海啸有关。微博的功能如此强大,且与社会的脉搏息息相关。有一则幽默的帖子在网上流传,某人对一女孩耍流氓,女孩反抗。此人不屑道:"小妞,别闹了,我可是有背景的人!"女孩一听,顿时笑了:"大叔,别闹了,我可是有微博的人。"这则帖子至少说明两点,一是微博已渗透到社会每个角  相似文献   

13.
基于微博语料,考察社交媒体互动中“然后”作为语用标记的变异用法,研析变异用法所实现的人际语用功能,并解读变异用法的原因。研究发现:语用标记“然后”在汉语社交媒体互动中的变异用法包括反复使用、接龙使用,以及与语气词组合使用等,变异用法可实现强化情感、吸引参与和拉近距离等人际语用功能。汉语社交媒体互动中“然后”在用法上的突破,受到说话人元语用意识的调控和社交媒体的影响。研究揭示了连词语用标记人际化的机制,对类似语用标记的产生和使用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可乐》2006,(11)
我的手机出现了黑屏,修理店服务员建议我换一部。我所有的号码都在手机里,要换,得先把号码抄下来。号码有两百多个,而我又吃不得苦,只好采取淘汰法了。首先淘汰的号码是多年没有联系的。有一些人彼此也还熟悉,但平时与他们的关系并不亲密,他们偶尔有事找我,把电话打到我的手机上,为了以后方便,我顺手把号码存了下来。这些号码对于我,确实可有可无,删除的时候最能下决心。第二种是已经离开了本市的。  相似文献   

15.
当前,推特、脸书、微博等中外社交媒体已经成为娱乐传播的主场域。社交机器人颠覆了以"人"为主参与的娱乐传播规则,以"机器"逻辑来改变传播生态。本文从社交机器人颠覆社交媒体空间娱乐传播的现状出发,围绕恶意机器人操纵水军、模拟人类行为、利用数据空洞(data void)和社交媒体"弱连接"的特性和渗透用户群体、扰乱娱乐传播链条的策略以及技术逻辑进行了探讨,提出应从规范市场竞争机制、提升平台治理能力、提高公众"机器人素养"、正确利用社交机器人、调动积极社会效应等方面思考应对机制。  相似文献   

16.
媒体通过对政策渐进式的影响,不断促进社会形态的嬗变。面对变革,我国学界还未能从“传统媒体”的框架中摆脱“路径依赖”,传统媒体长期以来处于行政隶属地位,使得其他利益诉求难以在传统媒体上发声;而“社交媒体”的兴起又进一步分化了“传统媒体”对公共政策过程的影响力。“运动式”的媒介公共政策动员手段导致意见的撕裂,地方“传统媒体”一片叫好,“社交媒体”不乏争议。这是因为我国还未形成系统的“社交媒体”的公共政策过程影响管理机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未能给相关管理部门提供足够的社交媒体治理经验,缺乏社交媒体对公共政策过程从“问题产生”到“效果评估”各阶段影响方式和作用的详尽分析,未建立起与社交媒体对应的政策过程传播管理框架,社交媒体的管理仍停留在“消极管理”阶段,缺少“积极管理”机制。文章试从传播学、公共政策过程理论出发,利用框架分析与对比研究的方法,综述当前“传统媒体”与“社交媒体”对公共政策过程影响存在的差异因素、国内“传统媒体”影响公共政策过程框架失灵的原因以及“社交媒体”框架对公共政策过程影响研究的缺失。  相似文献   

17.
手机媒体是一种继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体之后出现的、以手机为载体的媒体,手机媒体传播的特点是即时的大众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结合,我们可以称之为"人际大众传播"。本文认为,作为"跨媒体"时代信息传播的重要成员,手机媒体对大众传播的广泛参与,优化了传播过程,弥补了以往大众传播的缺陷,同时也打破了主流媒体原有的传播思路与格局,对主流媒体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正>遇到采访,你面前的记者到底是真是假?只需将记者姓名或记者证号用短信发往移动短信平台服务号码106573095999,就能明辨记者的真伪。查询系统将会把该记者的单位、记者证号发送至您的手机上。目前,该系统只能受理河南省内媒体记者查询,对于外省记者的身份核实,可以到"中国记者网"官方网站查询。  相似文献   

19.
邹泽 《社区》2002,(22)
如果手机掉在马桶里了,他们会怎么做?布什:我们将轰炸所有厕所,然后出动地面部队搜索每一个马桶,我知道这是一个长期的战争,务必要将手机找到。拉登:我否认曾经策划使用手机来袭击马桶的事件。赵忠祥:在一望无际马桶里面突然蹿出了一只手机,这只受伤的手机在马桶里面挣扎着,然而大自然是残酷的,这只手机终于消失在茫茫的下水道里。倪萍:请换一个马桶。崔永元: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手机掉在马桶里,到底谁有理。我们现场请来这只手机,让它谈一谈掉进马桶里面的亲身感受。广告:今年过节不掉机,要掉就掉马桶里。冯巩:以后对着马桶就可以说话了…  相似文献   

20.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和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社交媒体成为公众获取信息的最重要渠道,也使虚假信息泛滥成为一个新的全球性社会问题。在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初期,“双黄连事件”在我国爆发就是一个例子。本文将该事件作为社交媒体中科技类虚假信息传播的案例,以其在微博上报道和讨论内容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虚假信息的产生原因和纠正机制。研究显示,“双黄连事件”是科技类虚假信息传播的典型案例,揭示了科学、媒介与社会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科学共同体的内部交流与公众科学传播之间的差异、科学共同体的规范与媒介的规范及工作方式之间的差异是其发生的深层原因;疫情初期社会公众的焦虑情绪和社交媒体平台运作方式直接推动该事件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