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采用溶胶凝胶技术,以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为模板剂,乙酰丙酮作为钛的水解控制剂,通过钛和硅醇盐的分步水解得到均匀的SiO2TiO2复合溶胶,通过提拉制备出具有纳米多孔结构的复合薄膜.实验结果表明,多孔薄膜中的钛离子形成了Si—O—Ti键的孤立四配位形态,使薄膜具有复合型钛离子的催化效果,并且有介孔结构.随TiO2含量的增加,薄膜仍具有较好的透光性(可达到85%以上).通过对实验条件的调节,可实现对薄膜纳米结构的人工控制,形成的多孔薄膜折射率在1.2~1.4之间连续可调.  相似文献   

2.
采用KOH和NaOH作沉淀剂,通过共沉淀法合成铜锰复合氧化物,运用XRD、TG-DSC、TPR、BET等对其进行了表征,并测定了其对变换反应的催化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采用NaOH作沉淀剂时,沉淀物前驱体主要为Mn3O4和Cu2+1O,而选用KOH为沉淀剂时,则主要为碱式硫酸铜Cu4+2SO4(OH)6.2H2O;焙烧后两种沉淀剂所合成样品均转化为Cu1.5Mn1.5O4;用于变换反应后NaOH作沉淀剂的样品主体为Cu和MnO,而用KOH作沉淀剂的样品主体却为Cu、MnO与Mn.虽然KOH为沉淀剂所得沉淀终产物(前驱体)样品比表面积较大,但经过焙烧和反应后,NaOH为沉淀剂所得样品比表面积都要比相应的KOH为沉淀剂样品高50%以上.NaOH作沉淀剂所合成样品的TPR为只有一个还原峰的单一还原反应过程,而KOH作沉淀剂的样品TPR反应过程复杂,在150~900℃为多步反应过程,出现了多个反应峰.对于变换反应,以KOH作沉淀剂所制备样品失活速度极快,而以NaOH作沉淀剂所制备样品的催化活性显著高于以KOH作沉淀剂所制备样品,且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共沉淀法制备铜锰复合氧化物,运用XRD、TPR、BET和常压微反评价装置对所合成样品进行了物相结构和催化性能的研究。XRD分析表明,沉淀反应温度在25~90℃时所合成铜锰复合氧化物前驱体均由Cu2+1O/Mn3O4组成,但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晶体组成Cu2+1O/Mn3O4比逐渐提高,晶粒逐渐减小,这些前驱体经550℃焙烧后均转化为Cu1.5Mn1.5O4,且晶粒大小基本相同。TPR分析结果表明,所制备催化剂为单一组成的铜锰复合氧化物,当沉淀反应温度<45℃时,随沉淀反应温度提高样品的还原温度升高,当沉淀反应温度从45℃提高到65℃,还原温度变化不大,只略有下降;而当沉淀反应温度>65℃时,还原温度继续升高。BET结果表明,虽然室温下(25℃)所制催化剂前驱体的比表面积较大,但焙烧后却大幅度下降,反而小于45℃以上样品的比表面积;而当沉淀温度在45℃以上时,焙烧前后样品的比表面积相差不大,样品的比表面积均在36.5-39 m2/g,说明当沉淀温度提高到45℃以上时,焙烧后样品的比表面积与沉淀温度关系不大。沉淀温度45℃是Cu-Mn沉淀物织构发生明显变化的拐点,在此温度下,沉淀反应体系的反应、传递及沉淀物的转...  相似文献   

4.
采用高速火焰喷涂方法,喷涂材料选用自主研发的F e-A l/C r3C2粉材,在20钢基体上制备复合涂层.分析涂层的组织,并对涂层的抗冲蚀磨损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高速火焰喷涂F e-A l/C r3C2复合涂层中主要包括F e3A l、C r3C2以及-αF e相,C r3C2增强相呈点状均匀分布于涂层的层片状结构中.涂层与基体间及涂层内部主要是机械结合.涂层的冲蚀特性在300℃、450℃、650℃时分别主要为脆性冲蚀、塑性冲蚀-脆性冲蚀、塑性冲蚀;冲蚀角度对涂层的耐冲蚀性能有较大影响,30°时涂层的抗冲蚀能力优于90°时;温度升高,涂层的抗冲蚀性能提高.  相似文献   

5.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Sr2SiO4:xEu2+荧光粉. 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荧光分光光度计(PL)分析了Sr2SiO4:Eu2 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能. 结果表明:XRD谱中所有样品为β和α′-Sr2SiO4混合相,主相为β相,α′相为辅相.随着Eu2 浓度增大,β相向α′相转变.在310 nm激发下,所有样品的发射谱均在466 nm左右的宽蓝光区,在400 nm激发下发射光谱在位于532 nm左右的宽黄绿光区. 两个发射都来源于Eu2 部分取代Sr2SiO4晶格中两个不同的Sr格位,并且两个格位之间存在能量传递,导致两个发射带的存在.当Eu2 掺杂浓度为0.75﹪时,级联能量传递加剧,出现浓度猝灭现象.  相似文献   

6.
为提高复合片钻头的钻进性能,利用车削实验模拟不同斜镶角的复合片钻头在钻进时与岩石的相互作用,研究复合片斜镶角对钻头钻进性能的影响。实验设定了5 组不同的斜镶角,在正压力和摩擦路程不变的条件下,分别测得复合片的体积磨耗,并从力学角度以及有限元分析两方面对复合片斜镶角影响钻头钻进性能的原理进行了分析论证。结果表明,在相同力的作用下,随着斜镶角的减小,一方面复合片切削刃各相同位置的应力增大,另一方面复合片的体积磨耗增大,钻头使用寿命减短。可见,复合片切削齿的斜镶角存在一个最优值。  相似文献   

7.
室温条件下,采用平面叉指电极式器件,运用原位化学氧化聚合和静电力自组装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制备了盐酸掺杂和对甲苯磺酸掺杂聚苯胺/纳米二氧化钛(PANI/TiO2)复合薄膜气体传感器,并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SEM)对薄膜进行了分析表征,研究了其在常温下对NH3气的敏感特性。实验结果表明,盐酸掺杂PANI/TiO2复合薄膜较对甲苯磺酸掺杂PANI/TiO2薄膜具有更好的灵敏度和响应恢复特性以及更好的稳定性。该研究有助于开发低功耗、高灵敏度的NH3气体传感器。  相似文献   

8.
采用传统的熔融淬冷法制备MgO-Al2O3-SiO2玻璃,研究了CaO取代MgO对玻璃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的氧化钙代替氧化镁后,会出现混合碱土效应,玻璃网络中的桥氧含量达到最大值,提高了玻璃网络结构的稳定性。随着CaO的取代,密度、介电常数线性增大,弹性模量线性减小。但热稳定性和热膨胀系数均表现出混合碱土效应。热稳定性参数S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热膨胀系数则表现出明显的非线性变化。当CaO含量为5%时,玻璃表现出最好的综合性能,其热稳定参数S、热膨胀系数、弹性模量、介电常数分别为37.6 K、3.44×10-6/K、94 GPa、5.6。研究结果对5G时代印刷电路板用玻璃纤维的性能控制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CeO2为载体,采用浸渍法制备了不同铜负载量的CuO/CeO2水煤气变换催化剂,并以其为前驱体,通过氨沥滤改变CuO/CeO2催化剂中铜负载量,利用XRD、BET、TPR和活性测试等对催化剂样品的结构及催化性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铜负载量大小是影响CuO/CeO2催化剂结构与性能的重要因素,不同铜负载量的CuO/CeO2样品经氨水沥滤后没有改变原有结晶度的变化规律及物相组成,但晶粒度均提高。CuO负载量小于12%,氨沥滤后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均减小,催化活性降低。CuO负载量大于12%,氨沥滤后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容降低幅度较CuO负载量小于12%样品小,活性降幅很小或反而提高。  相似文献   

10.
判断之间的反对关系、下反对关系、矛盾关系和差等关系分别与一定的复合判断有着完全相同的逻辑特性,因此,我们可以用复合判断及推理的知识来理解和分析判断对当关系及推理.这样可以帮助人们融会贯通,掌握判断对当关系及推理的有关内容,而且还增强了知识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相似文献   

11.
采用真空无压烧结方法原位合成制备了一种Al2O3/Ti3SiC2复合陶瓷。采用XRD、SEM分析复合陶瓷的物相和结构,测试复合陶瓷的硬度和强度。试验结果表明,1 350 ℃保温2 h,烧结的Al2O3/Ti3SiC2复合陶瓷,相对密度达到90%以上,生成Ti3SiC2物相的比例在80%以上。由于Al2O3均匀弥散分布,增强了Al2O3/Ti3SiC2复合陶瓷的强度,其中Al2O3含量为10 wt%时,Al2O3/Ti3SiC2复合陶瓷的显微硬度和抗弯强度分别为5.3 ±0.4 GPa和352±6 MPa  相似文献   

12.
用20%的草酸溶液沸煮处理80~100目的堇青石载体,考察了酸处理时间对载体失重率、机械强度和比表面积的影响.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在处理后的载体上负载CuO-C eO2活性组分制得催化剂,利用色谱流动反应法进行了活性测试,测试结果表明,在草酸处理2 h的堇青石载体上负载15%CuO-C eO2制得的催化剂对CO氧化保持较高的活性和选择性.  相似文献   

13.
采用浸渍法,在不同焙烧温度下制备了CuO/CeO2水煤气变换催化剂并对其活性进行测试,利用XRD、BET、TPR等技术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焙烧温度≤650℃,催化剂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容较大,CuO在载体CeO2上分散度高,易于还原,从而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焙烧温度≥750℃,催化剂样品的比表面积和孔容大幅度下降,在载体CeO2上所负载的CuO由于团聚而长大,造成分散度下降,还原温度升高,催化活性变差。研究结果表明,焙烧温度对催化剂样品结构和性能有显著的影响,适宜的焙烧温度是保证CuO/CeO2具有高活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采用熔融冷却法制备含不同CeO_2/TiO_2的P2O5-B2O3-Zn O玻璃,应用X射线衍射法、激光拉曼光谱法、分光光度法和热水浸泡法分别对玻璃的结构、光学性质、化学稳定性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CeO_2作为网络改性体使PO_4网络解聚;TiO_2部分作为网络形成体以四面体形式参与网络构建,部分作为网络改性体使网络解聚;掺入CeO_2/TiO_2使玻璃吸收边红移;CeO_2对可见光透过率影响比TiO_2小;TiO_2由于Ti~(3+)的存在使可见光区产生显著光吸收;掺CeO_2/TiO_2可明显提高玻璃的化学稳定性;CeO_2对化学稳定性的改善作用比TiO_2大。  相似文献   

15.
采用原位反应近液相线铸造法制备了Al_2O_3/Cu复合材料并在该复合材料中添加La_2O_3,研究La_2O_3对Al_2O_3/Cu复合材料的组织结构、显微硬度以及导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La_2O_3-Al-CuO体系中的原位反应产物主要为Al_2O_3、CuAlO_2、LaAlO_3等化合物.稀土La_2O_3对Al_2O_3/Cu复合材料的铸态组织具有明显的细化作用,当La_2O_3的添加量达到0.5wt%时,组织最为细小,显微硬度达到最大值68.7HV;但加入La_2O_3,使得Al_2O_3/Cu复合材料的导电性下降.  相似文献   

16.
以硝酸银(AgNO3)、铬酸钾(K2CrO4)、二水合钨酸钠(Na2WO4·2H2O)为主要原料,通过调节原料配比等工艺条件,合成出了Ag2CrO4/Ag2WO4复合光催化材料。利用X射线衍射、透射电子显微镜、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电化学阻抗光谱等表征产物的微观结构、形貌、光响应范围和电化学阻抗性能,讨论了其在可见光下对罗丹明B染料的降解效果。表征结果显示:随着Ag2CrO4含量的增加,Ag2CrO4/Ag2WO4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活性呈现出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当Ag2CrO4与Ag2WO4的物质的量比为3∶2时,光催化效果达到最优值,即在120 min内降解了94.1%的罗丹明B染料,比Ag2WO4和Ag2CrO4纯样分别提高了84.7%和25.9%。另外,复合材料的光生载流子分离效率与纯样相比也获得了提高。  相似文献   

17.
采用激光脉冲分子束外延技术,在(100)取向SrTiO3或Nb:SrTiO3单晶基片上成功外延生长不同结构的LaAlO3/BaTiO3超晶格。利用高能电子衍射技术和X射线衍射技术对LaAlO3/BaTiO3超晶格的生长过程和微结构进行了表征。发现由于LaAlO3和BaTiO3晶格常数的不匹配,在LaAlO3/BaTiO3超晶格中存在应变,该应变又对超晶格的铁电性能具有很大的影响。而不同的结构存在的应变不同,非对称结构的LaAlO3/BaTiO3超晶格的应变随每个周期中LaAlO3层厚度的增加、BaTiO3层厚度的减少而增大,其剩余极化强度不仅未减少,反而增加。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三元铸膜液PVA-PEG-H2O体系在丙酮-水混合凝胶剂、异丙醇(IPA)和四氢呋喃(THF)中的凝胶情况以及凝胶剂对膜微观结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该三元体系在丙酮中呈现瞬时分相行为,凝胶速率最快;当混合凝胶剂中丙酮的体积分数为0.6时,铸膜液体系出现延时分相迹象;在IPA和THF中呈现延时分相行为,凝胶速率基本相同。膜的微观结构表明:在上述凝胶剂中,PVA膜均形成蜂窝状孔。随着凝胶剂中H2O含量的增加,膜的纯水通量降低。在丙酮中形成的膜通量最高,而在IPA和THF中形成的膜通量很低。  相似文献   

19.
采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Sr2Si O4:x Eu2+荧光粉.使用X射线衍射仪(XRD)和荧光分光光度计(PL)分析了Sr2Si O4:Eu2+荧光粉的晶体结构和发光性能.结果表明:XRD谱中所有样品为β和α'-Sr2Si O4混合相,主相为β相,α'相为辅相.随着Eu2+浓度增大,β相向α'相转变.在310 nm激发下,所有样品的发射谱均在466 nm左右的宽蓝光区,在400 nm激发下发射光谱在位于532 nm左右的宽黄绿光区.两个发射都来源于Eu2+部分取代Sr2Si O4晶格中两个不同的Sr格位,并且两个格位之间存在能量传递,导致两个发射带的存在.当Eu2+掺杂浓度为0.75﹪时,级联能量传递加剧,出现浓度猝灭现象.  相似文献   

20.
随着电子货币的迅速发展,对货币乘数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极大地影响到了现有的货币供给和货币政策.面对着货币介质的变化,中央银行必须不断调整传统的政策手段,来适应电子货币给现行金融体系带来的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