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试论风景名胜区经营权的转让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风景名胜区经营权转让是当前旅游经济中普遍关注的热点 ,也是景区体制改革、机制创新的关键。从经济学原理和经营实践来看 ,风景名胜区经营权的转让不会导致所有权变更 ;风景名胜区产品供给应采取市场生产与政府提供相结合的方式 ;在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风景名胜区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的同时 ,应完善相应的法规、制度 ,规范经营权的转让。  相似文献   

2.
风景名胜区经营权的转让在我国是一个新生事物,由于法律并未对风景名胜区特别是非国家级景区经营权的转让做出明确规定,致使我国许多地区风景名胜区经营权的转让出现转让过程尚不规范,某些转让行为亦有悖于国家的有关规定等诸多问题。因此,探讨如何规范风景名胜区经营权的转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使作为新疆自然景观代表的天山天池风景名胜区备受关注。在区域旅游景区市场竞争力研究的基础上,将风景名胜区市场竞争力划分为风景名胜区资源吸引力和风景名胜区市场竞争地位两方面,并以此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在比较2004-2009年天池景区市场竞争力的基础上,得出天池景区资源吸引力日益增强而市场竞争地位有一定波动,最后分析了原因。  相似文献   

4.
风景名胜区管理体制研究——以万佛湖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景名胜区作为旅游业发展的核心要素,在旅游产业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然而其发展水平与整个旅游产业的快速发展和扩张不相适应.制约风景名胜区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风景名胜区的体制复杂、政出多门、利益划分不清导致的管理体制不顺.万佛湖风景名胜区应坚持以政府为主导的政府派出型管理体制模式,构建统一的管理机构,采用政企分开的运营体制,并建立相应的配套机制,最终实现景区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5.
《华人时刊》2005,(11):F0003-F0003
中山陵园风景名胜区位于南京域东紫金山,占地31平方公里,主峰海拔448米,是古都南京名胜古迹荟萃之地。区内山水城林浑然一体,自然人文景观优美,历史文化内涵深厚,拥有历史古迹遗址200多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8处,省、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处,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中山陵、明孝陵、灵谷景区、头陀岭、白马公园等五大景区各具特色和魅力。景区得天独厚的风景资源,优美秀丽的景观环境,使其成为向世人展示南京、江苏乃至全国现代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在1991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1997年被中宣部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1999年被国家建设部授予“国家文明风景名胜区”称号,次年进入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区”行列,2002年又成功创建风景名胜区ISO14000国家示范区,2003年7月3日明孝陵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实现了古都南京世界文化遗产零的突破,2003年底,被国家林业局授予“国家级森林公园”称号。根据国家建设部的要求,景区于2004年开始实施“中山陵园风景区环境综合整治”,将通过4年的整治,充分发挥景区在南京城市形象、城市特色、城市历史方面的龙头作用,把中山陵园风景区建设成为反映和展现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的“扛鼎之作”。中山陵园风景名胜区,这颗古都南京的璀璨明珠在现代旅游发展中,正朝着“国内一流、世界著名”的目标大踏步地前进。  相似文献   

6.
连云港花果山景区内存在大量村庄,这些村庄由于地处风景名胜区内,对风景名胜区的资源、环境保护产生了重要影响,风景名胜区的发展也影响着村庄人居环境的改善和提升.本文以花果山乡前云村为例,通过背景梳理、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数据分析从村庄空间规划、建筑风貌、绿化、产业结构等方面研究其人居环境,提出改善措施,以期为风景名胜区内村庄人居环境提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湖南省武陵源风景名胜区自古以来就是土家族、白族聚居之地。明清时期,朝廷在湘西设立了九溪卫麻寮所,加强对少数民族统治。从此,许多地方官吏、文人墨客就游览了索溪峪、张家界等景区,留下了珍贵的诗文。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土家先民信仰道教、佛教、祭祀土王,因此留下了许多寺庵、宫观和土王庙。又因为土家首领向王天子在武陵源名景名胜区举行农民起义,所以,保留了无数名胜古迹。  相似文献   

8.
风景名胜区旅游经营管理调控指标体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风景名胜区和宾馆饭店同为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调控指标体系实行目标管理,是国际上宾馆饭店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成功之举。在风景名胜区的营业结构中,门票类、服务类、饮食类、娱乐类、场租类和商品类的收入与游客人次正态相关,成为风景名胜区旅游经营管理调控指标体系模型的基本构件,其中以门票类收入为主指标,余者皆为随同相关指标,各项指标之间保持着动态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9.
1997年武陵源风景名胜区黄龙洞正式转让45年的经营权,首开国内景区经营权委托经营之先河,从此揭开了我国景区经营权转让的序幕.随后,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股景区经营权转让的热潮.目前,这种模式已在全国各地相继推开,对旅游经济实现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风景名胜区门票上涨与收益管理定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风景区门票价格出现了不断上涨的现象,收益管理定价是制定门票价格的一种新办法。通过建立收益管理定价模型,来分析国内风景名胜区门票定价的合理性。国内风景名胜区门票定价应实行多等级、动态票价 要加强旅游景区的设施和客源市场的研究。  相似文献   

11.
环境法制与中国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回顾了20年来中国旅游产业的发展,指出中国旅游已发展成重要的经济-文化产业.分析了旅游产业快速发展所引发的某些旅游设施水平定位和选择欠妥,不顾旅游景点环境容量而片面追求门票收入,旅游资源开发中环境影响评价环节薄弱,以及旅游景区之间的规划、建设、管理水平相差悬殊等诸多资源环境问题.针对上述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探讨了如何完善环境法制,明确旅游产业的基本属性,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依法加强环境影响评价和环境保护,依法加强景区管理,以促进中国旅游产业可持续发展等法律措施.  相似文献   

12.
徽州文化旅游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徽州文化具有极高的历史文化价值,大量有形文化遗存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高价值的旅游资源。徽州文化旅游的发展虽已取得成效,但依然存在问题与不足。在今后的发展中,应加强规划,择优开发,丰富旅游项目,延长游客逗留时间,加强市场营销,强化品牌意识,改进景区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协调好政府、企业、居民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云南旅游史料指前人留下的与云南旅游有关的历史资料,大致可分为游记类、志书类和杂著类3大类别。论文从每一类中酌选若干有代表性、有特色的篇目作了分析研究,认为要利用古代的旅游史料来发展今日的旅游事业,可以从以下5个方面考虑1、为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提供线索;2、为修复、重建原有旅游景点提供资料;3、为增添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氛围提供参考;4、为旅游区的建设和管理提供建议;5、为防止旅游环境的恶化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实地考察、文献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安徽省“两山一湖”地区即黄山、九华山及太平湖风景区体育旅游业环保现状进行研究,并进一步探讨该地区在大型体育赛事的推动下体育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提出政府职能部门须承担起风景区的环保责任、加大宣传力度、增强人们的环保意识,长期合理规划体育旅游产业、严格审批制度,大力提高环保管理水平、科学管理体育旅游产业,合理开发自然生态资源、开发和保护并重等一系列切实可行的环保措施。  相似文献   

15.
山西省乡村旅游开发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乡村旅游迎合了新世纪绿色旅游、生态旅游的大趋势,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山西乡村地区分布着众多自然风光优美、游览价值极大的村落和建筑艺术价值极高的古建筑、古民居,拥有着独具地域特色的乡村节庆等民俗风情,具有发展乡村旅游的优势,但目前山西省在开发乡村旅游中还存在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针对山西省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进行了探讨,旨在为山西省乡村旅游的开发提供一点建议。  相似文献   

16.
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已成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中十分重要的类型。在一些风景名胜区尤其是城郊型风景名胜区内部也已逐渐形成一些具有鲜明职能特色的旅游城镇,其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发展具有独特规律和特征。从“人·业·空间”一体化视角,提出风景名胜区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发展的 RIS 模式,即“R(Resi-dent,人)、I(Industry,产业)、S(Space,空间)”三要素一体化驱动下的旅游导向型城镇化发展。这一模式在雁楠国家风景名胜区中得到了操作性应用,并取得较好效果,为风景名胜区城镇化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模式与途径,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17.
论佛教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佛教文化资源丰富,随着宗教旅游日益成为现代旅游的热点,加大其开发利用程度以满足游客的需求已成为必然。本文立足于佛教旅游开发的资源条件、区位条件分析,探索了我国佛教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及产品设计。  相似文献   

18.
WTO旅游业的相关条款及我国旅游景区的可持续发展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WTO的法律文件和多边贸易规则是一套涵盖面非常广泛而又很有操作性的、具有普遍法律效力的规范。认真学习和掌握WTO协议中相关协定的精神实质 ,运用好过渡期内的保护条款和各种例外条例 ,对中国旅游市场尽快走向国际化是很有益处的。旅游景区 (点 )作为旅游创收的重要部门之一 ,当前在开发建设、经营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 ,突出表现在景区城市化建设、超容量接待、商业化气息过浓、环保失控、无序开发等。这些问题不解决 ,将严重妨碍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9.
春节、国庆节等节假日是我国旅游需求集中释放的主要时段,假日旅游在提升居民生活质量、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随着节假日旅游人数的不断增长,城市热门景区"人满为患"现象频频出现,引发旅游景区资源破坏、旅游质量下降、景区形象受损、安全风险凸显等问题,甚至出现人群踩踏等恶性事故,引起了社会各方面关注,阻碍了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节假日暴涨的旅游需求、旅游供给的结构性失衡、旅游管理体制不顺、旅游安全设施不足等,建议从旅游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景区管理体制改革、完善节假日景区高峰管理、发展智慧旅游等方面入手,解决城市景区节假日拥挤问题。  相似文献   

20.
甘肃红色旅游资源丰富,品味较高,整合开发极为必要。立足甘肃红色旅游资源和目前开发较为成熟的红色旅游景区实际,甘肃红色旅游资源整合开发尚存在旅游产品单一、缺乏吸引力、低层次开发和重复建设较严重、缺乏对多种旅游资源的统筹规划以及相应的配套服务设施建设不完善等突出问题。提出以市场为前提开发旅游新产品,深度挖掘红色遗产的文化内涵,组合多种旅游资源,全面建设区域旅游合作体系和大力发展旅游相关产业等五大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