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艺复兴最初发源于意大利,以后逐渐波及至法国、英国、德国、尼德兰、西班牙等地,成为震撼整个欧洲的洪波激浪。“文艺复兴”原意指人文学科的“复活”或“复兴”:一指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艺术的复兴;二指人类精神的觉醒,追求人的个性的圆满发展。其实质是整个思想领域的一次革命,真正的目的不是为了简单地“复活”古代奴隶制文化,而是为了摆脱中世纪神学的束缚,建立资产阶级的新文化。文艺复兴运动,打破了中世纪神学的桎梏,从神学中解放了文学、文艺、哲学、史学、政治学和自然科学,以“神”为中心的经院主义教育受到批判,以“…  相似文献   

2.
14——16世纪,西欧各国先后发生过文艺复兴运动。文艺复兴导源于意大利。意大利文艺复兴可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早期文艺复兴的发祥地和中心在佛罗伦萨。从15世纪起,罗马教廷也逐渐被文艺复兴精神感染。中世纪天主教会的首脑机关所在地,“永恒之都”罗马,成了后期文艺复兴的中心之一和最大中心——其它几个中心是那不勒斯、米兰和威尼斯。罗马在意大利及欧洲的特殊地位,使它成为文艺复兴的大本营。这一时期的罗马教皇,不但没有置身于当时文化潮流之外,反而成为文艺复兴的积极参  相似文献   

3.
就文艺复兴使西方文明超过东方文明一事,阐述了由于古希腊和古罗马人文精神的发扬,人的天性的展现,确立了重视现世的人生的态度和人文主义的世界观;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及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使以人为本的现代思维模式取代以神学为本的思维模式,形成了在文学领域内以人性论为核心的较为系统的人学理论;文学开始向认识世界和认识人自身两个向度发展,这是人类认识上的巨大进步;文艺复兴时期受传统人文精神影响,一些人文主义文学家注重了人自身存在着的多重因素,深刻地揭示了人自身的复杂性。笔者从古希腊,古罗马的人文主义精神对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创作的影响,阐述了古文明是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创作的土壤和母胎。  相似文献   

4.
14世纪意大利的文艺复兴给中世纪美术带来了希望,而19世纪法国的新古典主义则有如文艺复兴的开拓性作用,成为19世纪美术崭新的起点。  相似文献   

5.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人摒弃了传统文化中的那种克制己欲、希翼来世、崇信教会的生活观,而树立起一种新型的社会生活观念.他们蔑视教会,怀疑宗教说教;否认门资,重视教育,强调个性发展,肯定财富和职业成就;宣扬名节虚无,极力追求尘世幸福.在这样一种世俗生活观指导下,意大利人在生活消费中,重视仪表,讲究居室,恣情娱乐,从而将中世纪人们单调的物质消费发展到新阶段,为后世树立了一个崭新的榜样.  相似文献   

6.
发生于14~16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通常被看作是欧洲中世纪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的重要分水岭,但是早在这场意义重大的文艺复兴运动发生之前,在中世纪蒙昧闭塞的精神氛围中,就已经悄然涌动着一股文化复兴的暗流,这股暗流是由基督教会所推动的.在蛮族大入侵所导致的“黑暗时代”以及其后的封建社会中,正是基督教会以其超越性的宗教理想和强有力的组织体系,坚持不懈地推动了“加洛林王朝文艺复兴”和“12世纪文艺复兴”,培育了西欧大学和学术思想的幼嫩根苗,开创了独具特色的文艺风格,从而为后来的意大利文艺复兴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人文精神失落”新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时下人文精神是一个学界热门话题,但人文精神究竟有何含义,其在当前的状况如何,或者说,人文精神是否失落,甚至我们是否有过人文精神,都聚讼纷坛,莫衷一是。本文试从一新的角度对此问题作一回答,以求教于学界。人文精神之意蕴人文精神的含义有广狭之分。狭义的指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人文主义精神,其特点是重视人的价值、地位,追求现实幸福和个性发展,反对禁欲主义。这种重视和追求在当时常同一些复兴古代文化的活动联系在一起。广义的人文精神泛指一种重视人和文化的思想,也可以说是一般意义上的人文主义。不过由于对人和文…  相似文献   

8.
当代新儒家中不少人将以儒家思想为主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精神归结为人文精神,这种人文精神不同于西方近代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在于它是相对西方传统的宗教神学与近代兴起的科学主义而言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文精神被认为是居于二者间的以人为中心的价值体系。其实,这一思想,首先突出地体现在作为新儒家逻辑起点的梁漱溟的思想之中。不过,梁氏将这种人文精神称为“理性至上主义”,它所尊崇的既非超世的上帝,亦非沉沦俗世的物,而是梁氏所谓的“理性”。梁氏认为,由于中国人服膺理性,铸成了中国特殊的民族精神。因此,分析研…  相似文献   

9.
人文精神(hmanism)的内涵,随时代和国度的不同而不尽相同.在西方,它源自古希腊文明,指自由人的博雅气质与理性精神;中世纪及文艺复兴时期,它是一个与神学对立的概念,强调以人为本,解放人性,倡导自由、平等、博爱的资产阶级观念;进入工业革命后的科学主义时代,它又是作为与拜物主义、技术至上论的对立面,强调人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0.
因科学精神强盛被称为"科学文化"的西方文化中,一定程度被遮蔽的人文精神并未被消解.如果忽视甚至否定这一点就会导致对西方文化解读失误,工业化进程中以"误读"文化模本作为参照,必将陷入文化困境.西方人文精神勃兴于"文艺复兴"时期,在以后的文化演变中,作为一种传统,一种内化的精神特质,不断震荡前进,或强或弱,在不同历史时期有不同表现.理解西方人文精神,不能绕过"文艺复兴"这一特殊历史阶段.本文对文艺复兴时期西方文化中的人文精神进行了历史性梳理与解读.  相似文献   

11.
恩格斯尝言:“封建的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人物就是意大利人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共产党宣言》意大利文版序言)欧洲文艺复兴的帘幕,就是由但丁拉开的。高尔基是俄国的但丁,用文学宣告一个无产阶级新纪元的诞生。他把作家的任务生动地比喻为“产  相似文献   

12.
一、雕像对城市的象征意义 到佛罗伦萨有两个看点,一个是但丁故居,它象征了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发源;再一个就是米开朗基罗广场,它代表着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巅峰。16世纪意大利文艺复兴巅峰时期,产生了三位伟大的艺术家:达·芬奇、拉斐尔和米开朗基罗。  相似文献   

13.
戎骞 《晋阳学刊》2013,(2):143-145
《威尼斯商人》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剧作之一,描绘了一幅文艺复兴时期社会巨变的多彩画卷,对中世纪欧洲社会各阶层进行了细致刻画,人与人之间的微妙关系也得到充分展示。  相似文献   

14.
人文精神是对人的存在的思考,是对人的价值、人的生存意义的关注,是对人类命运的把握与探索,是对人的终极关怀。西方人文主义传统源远流长,萌芽于古希腊时期,兴起于文艺复兴时期,成熟于十七、十八世纪的启蒙运动时期,构成一个完整的精神系统。西方人文精神在孕育过程中催生了西方的法治文明。西方人文主义奠定了法治的理性基础,树立了法律至上的信念,形成了自由、平等、人权的法治价值。  相似文献   

15.
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 ,欧洲的宗教改革运动首先发生在德国 ,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 1 4— 1 6世纪的意大利和德国在政治和经济上有着相似的特点 ,并且意大利文艺复兴与德国的宗教改革有着相同的中心内容 ,在结果上二者都促成了人的思想解放 ,从其关系上看 ,又互有推动和促进  相似文献   

16.
形似而神异:中西人文精神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行良 《船山学刊》2003,(1):146-149
一、概论由于民族特性不同、历史文化背景差异和需要解决的时代命题迥异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与西方文化中的人文精神又有着很大的不同。概而言之 ,中西人文精神的相同之处表现在 :(1 )都以人为指向尺度 ;(2 )都体现出对反人性的批判意识。不同之处表现在 :(1 )产生和发展的文化土壤不同 ;(2 )虽都注重对人的关怀 ,但西方的人文精神注重关怀的是作为个体的人 ,而中国的人文精神注重关怀的是作为群体的人 ;(3)虽都有批判意识 ,但仍有很大的不同。西方文化的人文精神发端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运动 ,它以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为口…  相似文献   

17.
意大利文艺复兴三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三位艺术大师,他们在绘画、雕刻、建筑学以及自然科学许多领域成就非凡。本文通过对三位艺术家生平和作品的介绍,展示其巨大的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18.
邓宏艺 《社会科学家》2008,3(4):135-137
文艺复兴文学的兴起是多元文化间相互碰撞与融合的结果.其中,古希腊罗马文化、中世纪世俗文化和东方文化是孕育这一新型文学的主要精神资源.它们不仅以其各具特色的人文内涵和世俗倾向给文艺复兴文学提供了思想内容上的滋养,而且以其丰富多样的形式内容为文艺复兴文学的艺术创新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9.
传统的研究认为文艺复兴时期的田园诗歌是文人们消极遁世的文学,空想和虚幻是其主要特征,故一直没有进入研究的主流。但结合中世纪和文艺复兴初期的时代背景和文学主流可以发现:从诗歌创作的主题、手法和意境等诸多方面来看,田园诗歌都是对中世纪主流文学的反叛,蕴含着积极的、丰富的思想。本文试对田园诗歌在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发展和繁荣以及显著特点做初步研究,从而进一步推动国内外对田园诗歌多视角、多元化的批评与解读。  相似文献   

20.
每一种文化都有自己谈论艺术的方式。20世纪以前,中国人用自己的方式谈论自己的诗歌、绘画、音乐、建筑、园林等等一切艺术。整个20世纪,中国人一直努力学习用西方的方式谈论艺术,并且开始用西方的理论改造中国的艺术。进入21世纪,中国美学和艺术理论致力于寻找中国问题,试图发出自己的声音。本文借用格尔兹对尤鲁巴人、15世纪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和伊斯兰世界谈论艺术的方式的个案分析阐述“谈论艺术的方式”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