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保障问题一直都是我们国家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而又薄弱的环节,随着藏区三大民生工程之一的"牧民定居行动"的持续有效推进,如何建设好藏区的社会保障直接关系到藏区地区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地区的社会稳定。而社会保障建设中养老保障又是至关重要的一环,随着我国1999年正式进入老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也成为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而本文旨在通过文献整理,对藏区牧民的养老保障现状及所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  相似文献   

2.
多年来,巴中市老龄事业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线,坚持"以老人为本,为老服务"的老龄工作理念,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的同时,通过建立和不断完善组织领导、社会保障、老年维权、宣传教育四个体系,老龄事业步入快速健康发展轨道,为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夯实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随着收入差距的拉大老年人成为最底层低收入群体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经达到l.32亿,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10%,2000年人口普查的结果显示: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已经进入了老龄型社会。由于我国是在经济尚不发达、社会保障制度很不完善、社会处于转型时期步入老龄化的,所以随着经济改革的不断深化,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以及传统利益关系的调整与突破,收入差距的逐步拉大,老年人便首先成为最底层的低收入群体,  相似文献   

4.
《社科纵横》2016,(7):79-83
老龄人因社会地位的变化而亟需道德关怀。对老龄人的道德关怀状况成为衡量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准。老龄人道德关怀需要相应的社会保障,即老龄人老有所为的积极探索,新型代际伦理的尝试构建,政府功能的合理定位,老龄人慈善事业的有效拓展。  相似文献   

5.
随着中国步入老龄社会,如何选择养老方式成为很多老年人和即将步入老年的人们经常思考的问题。现代社会生活节奏逐步加快,“4-2—1”、“6.2.1”甚至“8—2—1”的家庭结构,使得很多年轻人无暇也无力顾及父辈及祖父辈的晚年生活照顾,所以机构养老成为很多老年人选择的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步入老龄社会,老年人工作已成为社区工作的一个重点。北京作为较早进入老龄化行列的城市之一,也面临着如何妥善解决老年人的问题,更好地支持和帮助老年人的挑战。城市老年人的问题在老城区较为突出。因为老城区集中了城市的老居民,新移民的数量少,人口老化程度相对于新城区会更高一些。此外,那里的生活配套设施,如炊饮、供暖、如厕、洗浴等设施比较差,而且住房大多老旧、拥挤。所以,相对而言,老人在日常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也比新城区更多些。基于此,居住在老城区的老人应该成为老年人工作关注的重点。对这部分老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社科纵横》2015,(10):47-50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韩国政府意识到原先政府包办社会福利的做法已无法满足不同收入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需要依靠民间力量大力发展老龄产业,实现社会福利服务供给主体多样化。为了促进老龄产业发展,于2006年12月制定《老龄亲和产业振兴法》,使得老龄产业取得迅猛发展。深入分析韩国老龄产业发展背景、发展过程及老龄产业各领域的发展现状,对我国老龄产业发展缺乏制度安排及政策手段乏力等问题提供可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8.
2011年4月20日,湖南石门县召开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会议,重点审议了该县老龄工作执行情况。会议听取了民政局、老龄办对全县老龄工作的情况报告,还听取了人大内司工委对全县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检查与调研情况汇报。会议强调,当前老龄问题突出,强化老年人的维权意识,落实老年人优惠政策,提升老龄工作机构的级别和位置已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加大老龄工作宣传,弘扬正气,是一项长期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丛梅 《社会工作》2011,(12):91-93
我国当今社会,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已逐渐得到满足,老年人的精神赡养便成为了老龄人赡养的重要方面。近期关于老年人精神赡养如何实施的话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社会和政府在构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同时应该着力从伦理的角度出发,建设一种精神赡养的社会伦理网络,使得老年人精神赡养得到广泛的伦理支持。  相似文献   

10.
我国当今社会,老年人的物质需求已逐渐得到满足,老年人的精神赡养便成为了老龄人赡养的重要方面.近期关于老年人精神赡养如何实施的话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社会和政府在构建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同时应该着力从伦理的角度出发,建设一种精神赡养的社会伦理网络,使得老年人精神赡养得到广泛的伦理支持.  相似文献   

11.
尽管人口老龄化问题得到了广泛关注,但对于作为老龄产业不可或缺的老年旅游业的实证研究却很少。我们选取1995-2011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国内游客人次、国内旅游总花费、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变量,采用边限协整检验方法探讨当前中国老龄化和国内旅游业发展之间的有机关联。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和国内游客人次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协整关系;但是,人口老龄化和国内旅游总花费变量之间却未表现出稳定的长期协整关系。为了推进老龄旅游业的持续发展,须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继续稳步提高老年社会保障水平,以提升老年人购买力;二是在国内旅游规划、产品开发和服务提供中要充分考虑老年人的需求。  相似文献   

12.
当代中国老龄群体已经出现复杂的社会分层,现行养老保障制度很难正确调节多元的养老需求和有限的养老能力之间的矛盾.在社会保障资源有限的务件下,解决拥有不同经济条件和保障能力的老年群体问题,必须依据不同层级的老年人的基本生存需要,选择不同的养老保障模式,公正恰当地保证老有所养目标的顺利实现.  相似文献   

13.
日本老年社会保障模式的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本的老年社会保障由老年收入保障、医疗护理保险和老年福利服务三大系统构成。日本模式具有“国家、民间互补型”制度特征和福利保健服务为主的生活保障型制度特征。同时也存在着如何通过福利资源的有效整合,发展福利混合经济的问题以及如何通过“积极老龄化”政策,促进老年人社会参与问题。日本老年社会保障模式对中国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老年社会保障模式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日益扩大的老年群体和日益增多的高龄老人,在养老、医疗、生活照料和精神文化等方面出现的需求,使社会和政府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如何解决众多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是摆在各级政府面前一项刻不容缓的政治任务。近年来,各地开始探索用社会力量建设老年公寓的新路子。在政府的积极鼓励和支持下,老年公寓建设正成为推动老龄事业发展的一支新生力量。  相似文献   

15.
日本家庭变迁与老年人问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伟 《日本学刊》2001,(1):126-139
在人类迈入21世纪的今天,人口老龄化、老年人问题正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之一。老年人问题,不仅是简单的人口结构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性问题。在不同国家,由于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及社会文化条件的不同,老年人问题在社会各个层面所反映的强弱也不尽一致。自20世纪70年代初以来,日本开始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问题日趋突出。由于具有东方特色的传统文化影响,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有关社会保障制度上,日本的老年人问题都与家庭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一、老年人的基本需求与日本传统家庭的作用老年人是特定历史条件下具有社会属性的…  相似文献   

16.
政策咨询     
《社会福利》2013,(4):19-20
来信提问:如何看待新修订的《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与原法相比,有哪些亮点? 解答:《老年人权益保障法》自1996年10月1日颁布实施以来,在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促进老龄事业发展,弘扬中华民族敬老、  相似文献   

17.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问题,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压力已经显现,并将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而不断加重。机构养老成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选择。为了了解机构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状况,笔者对长沙市F区敬老院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老年人对敬老院的日常生活照料满意度较高;但老年人精神生活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如:社会交往少、精神负担重、敬老院精神服务能力与水平有限等等。要改善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状况,一是要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二是建立专业的社工站,拓展老年人精神生活的专业支持;三是构建多元服务模式,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四是建构老年人社会支持网,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口老龄化是世界性问题,中国已经步入老龄社会,人口老龄化压力已经显现,并将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而不断加重。机构养老成为越来越多的老年人的选择。为了了解机构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状况,笔者对长沙市F区敬老院进行了调查。调查发现,老年人对敬老院的日常生活照料满意度较高;但老年人精神生活存在的问题比较多,如:社会交往少、精神负担重、敬老院精神服务能力与水平有限等等。要改善老年人的精神生活状况,一是要加强护理人员的专业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二是建立专业的社工站,拓展老年人精神生活的专业支持;三是构建多元服务模式,丰富老年人精神生活;四是建构老年人社会支持网,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攒钱养老自求多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研究老年学和老龄工作不仅要看到个人老化方面,即尽量满足老年人的特殊需要,更要看到人口老化方面,注重推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当前我国正在进行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这就不仅是为了保证现在的老年人的晚年生活,实际上对他们中的许多人还要采取老办法;更主要的是保证现在的青年、中年人将来的养老问题,保证我国社会的长久稳定。现在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面临着社会福利制度的危机。例如在美国,担负着老人大量医疗补助费的社会福利基金有可能在2002年破产,如何保证社会福利的延续成为政府和国公平衡瞀谈判中的重要问题,导致1995年11…  相似文献   

20.
傅永盛 《社会福利》2005,(12):14-15
有需求就会有市场。2004年,国际老龄事业联合会在中国杭州召开了年会,许多国外知名企业都对中国的老龄产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老龄产业是一个朝阳行业,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一个热点。随着老龄社会的到来,庞大的老年群体已成为一支重要的“消费大军”。目前,许多商家对这支“大军”还熟视无睹,老年消费市场远未形成,巨大的商机还未成为市场消费的“卖点”。辽宁省根据老年人特殊的消费观念、消费习惯、消费偏好、消费能力以及消费方式,积极发掘养老产业的现实消费需求和潜在消费市场,在养老服务社会化工作中进行了可贵的创新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