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永福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反帝爱国民族英雄,他曾在越南抗法,在台湾抗日,勋劳卓著,彪炳史册。近年来,海内外出版了几本有关刘永福的传记,这些传记均以刘永福晚年口述,由家庭教师黄海安笔录成文,后经香港学者罗香林编录出版的《刘永福历史草》为蓝本。从历史科学的角度考察,回忆录是历史  相似文献   

2.
1997年9月,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廖宗麟同志的新著<民族英雄刘永福>,这是史学界研究刘永福历史的一部力作。廖宗麟同志1982年秋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后辗转调入广西社会科学院。从1986年起,他就著力于刘永福研究,除了在流史研究跨刊物上发表多篇有关学术论文外,还先后公开出版了航法名将刘永福汉内部印行了初]永福领导的台湾抗日战争)、匆1永福文集》等小册子,在研究刘永福历史方面用力颇勤,心得甚多。在冶学方面,廖宗额同志既不轻信盲从,也不伯标新立异,坚持用可靠的史料来支持自己的学术观点。对于前人的研究成果,他经常多…  相似文献   

3.
这几年,我国学术界对民族英雄、黑旗军领袖刘永福的研究,逐渐深入了。但是,学者们对刘永福的评价也还有一些歧见,需要继续商讨。1983年,在纪念中法战争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为学术讨论会写了一篇短文《评刘永福入越抗法的几个问题》,①谈了一些粗浅的看  相似文献   

4.
1946年,上海一位书商出版了一部章回小说,书名叫《抗日战争演义》,其中有一回是《汤恩伯血战南口 刘汝明误失张垣》。此书出版后,刘汝明大为不满,要求禁止发行。  相似文献   

5.
1894年,清政府于甲午战败后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将台湾和澎湖列岛割让给日本。消息传出,台湾人民“捶胸泣血,万众一心,誓同死守”,纷纷表示“愿人人战死失台,决不愿拱手而让台”。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中法战争中威震中外的黑旗军领袖刘永福,又一次站到反侵略斗争的前线,坐镇台南,领导台湾人民进行了五个月艰苦卓绝的反割台斗争。刘永福守土抗战于前,弃台内逃于后,使得学术界对他的评价存在不少分歧。促成刘永福守土抗战和后来弃台内逃的因素十分复杂。本文拟对刘永福在反割台斗争中的矛盾表现作一探讨,以便对其历史功过作出恰当评价。  相似文献   

6.
<刘永福历史草>关于刘永福从越南归国记载存在一些问题.刘永福上"六事禀"的时间明显有误,非屡催之后,而是张之洞派委员初传停战旨意时;刘永福早在初知停战时就有回国的想法,而非屡催之后;"六事禀"主要反映了刘永福对归国后地位的担心,他之所以迟迟不归,主要是等待清方的答复.  相似文献   

7.
一 如何正确评价黑旗军领袖刘永福?这是中法战争史研究中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解放以来,在许多专著和文章中,都说刘永福为了官爵,投降清朝,背叛了农民起义军。前不久,丁名楠同志的《关于中法战争几个问题的初步探索》一文(载《历史研究》1984年第2期,以下简称《关》文),就把刘看作是与清合流(即同流合污之谓)之人,说刘是为个人谋生路、仰慕名器、为清政府引诱而最后成为清朝一名听驱使、受摆布的奴仆。解放以来的这种说法,造成了许多不良的后果:  相似文献   

8.
列宁的《哲学笔记》一书是众所周知的,但是列宁还有一本“哲学笔记”许多人却不了解,这就是他阅读《马克思和恩格斯通信集》一书所作的笔记。 1913年9月,四卷本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通信集》在德国出版。书中共收有马克思和恩格斯两人之间的信1,836件。列宁在该书出版后的两三个月内就把它读完了,并在阅读时作了许多笔记。1959年苏联以《〈马克思和恩格斯通信集(1844—1883)〉提要》的书名,将这些笔记出版。近年已有中译本印行。  相似文献   

9.
本文首先考证了《刘永福历史草》中一段失实记载 ,提出 ,刘永福并非不想归国 ,而是初知中法停战 ,即上书言六事 ,准备回归。刘之所以归国 ,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 ,其中主要是希冀改善在越南的孤悬处境。这不应成为否定刘归国的根据 ,反之 ,从当时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迁化及刘归国对这一时代趋势的影响来看 ,应对其归国给予肯定 ,甚至可以说归国是刘反侵略斗争的一个新的里程碑。  相似文献   

10.
广西北部湾文化与刘永福和冯子材爱国精神之间具有某种内在的逻辑性或一致性,刘永福和冯子材爱国精神教育在广西北部湾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应从坚持刘永福和冯子材爱国精神教育与体现刘永福和冯子材爱国精神时代性、弘扬广西北部湾传统文化、广西北部湾文化创新、优化教育方式相统一等方面实现广西北部湾文化建设与刘永福和冯子材爱国精神教育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11.
……我已于十一日脱离了外交部。准备在十五日,即下星期一到文学出版社去办公。工作初步谈了一谈,名义上是个副社长。责任主要是看稿,大概侧重于古典文学出版方面的,还对译稿作文字上的审查。出版古典文学就是一个繁重的工作。文学社出版了《水浒》《红楼梦》和《三国演义》,仅这三部就出了许多的毛病,《红楼梦》就有一百多处错误,稍有研究的读者就写信来责问;但一般读者又要求逼切,一出版就卖空,需要再版;而要再版则非重新校勘不可。这不过一个例子说明工作的繁重。雪峰倒同意我半天到社办公。余外时间可在家工作,或自己写些东西。他竭力鼓动我用十年工夫,来写一册中国文学史。我到现在还没有决定自己应该写些什么。在这三天中,我竟乱看起印度,印尼的历史书籍来了。也看印度大使夫人送你的那些《拉摩耶那》的研究。有趣得很,我在那书里发现《西游记》的牛魔王,身上长着十个头子的,却和《拉摩耶那》的一个魔王,叫拉凡那的一个样。牛魔王的儿子红孩子,本领高强,骑风火轮的,又  相似文献   

12.
1992年4月,在实践《森林生态经济学》的基础上写成的《系统林学》已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经国际联机检索,确认该书是我国在系统林学学科内率先出版的第一本科学论著。我国系统科学家钱学森同志见了该书后,特来信祝贺,并着重指出:“书出版了,林学的现代理论有了,现在是用以实施开发社会主义中国的林产业了。而今日我国各项事业都在高速发展,林产业如何?云南省有什么打算?甚念。”为发挥科学技术的第一生产力作用,在1992年9月、11月,  相似文献   

13.
《金瓶梅》是我国小说发展史蜕变期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长篇白话世情小说,对后世的小说创作与文化嬗变产生较大影响,在文学史、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地位。近年来,《金瓶梅》研究日趋深入,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引起国外汉学家的注意。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金瓶梅词话》删节本,齐鲁书社出版《张竹坡批评第一奇书金瓶梅》校点本,香港星海文化有限出版公司出版《金瓶梅词话》全校本,提供了重要版本,促进了《金瓶梅》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一部颇有理论建树的力作──评介《自调节审美学》一书杜绮德,高剑峰早在《自调节审美学》一书出版的前几年《新华文摘》、《文艺研究》、《西北师大学报》等在全国有影响的刊物就已经有近十篇有份量的关于自调节审美的立论和讨论的文章引起了美学界的关注,今天,自调节...  相似文献   

15.
从“护兵被枉杀案”看刘永福与同盟会的关系廖宗麟,张壮强1908年4、5月间,广西上思厅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国的“刘永福护兵被枉杀”的血案。事情的简单经过是这样的:刘永福率带护兵从钦州到上思扫墓,顺便处理与他有亲谊关系的黑旗军大将吴凤典死后,儿子吴世元勾结...  相似文献   

16.
<正> 北京师范学院图书馆收藏的“光绪乙未(1895年)锓板、丁未(1907年)覆校修改”的《兰雪堂重校刊桃花扇传奇》中的《桃花扇传奇考据》,与解放后出版而目前通行的版本,有较大出入,而且明显优于通行本,有重大的校勘价值。解放后出版的《桃花扇》排印本,共有三种,分别为:1954年文学古籍刊行社出版的梁启超注本《桃花扇》;195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王季思、苏寰中注本《桃花扇》(按此本于1980年再版,略有修订;注者署名增杨德平);1982年出版的刘叶秋注本(见中州书画社《孔尚任诗和桃花扇》)。梁启超注本按近代戏剧格式重新编排,已将《桃花扇考据》删去,无法比勘。现只据后两种注本评价此一版本的《桃花扇传奇考据》。一、这部刻本的《桃花扇传奇考据))在“无名氏《樵史》”之后,较之王季思等与刘叶秋注本,多出下列七种书:①董阆石《(?)乡赘笔》七条;“周延儒初相受阮大铖赂”、“福王即位”、“江左称号”、“大兵南下宏光采选”、“献县人高梦箕密奏太子王之明”、“河南巡抚越其杰驿送妇人童氏”、“将军方国安用阮大铖”。②陆丽京《冥报录》一条:  相似文献   

17.
上海师范大学邵雍教授的新著《民国绿林史》最近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了。邵雍教授是中国近现代秘密社会史研究领域颇有作为的中青年学者,此前已出版《中国帮会史》(下编)和《中国会道门》两部专著。不久前问世的这部《民国绿林史》是作者在该领域辛勤耕耘的又一可喜收获。《民国绿林史》的选题具有重要的价值。正如作者在该书《绪论》中所言:“绿林是民国时期的一个牵涉面很广的社会问题和历史现象。”民国时期,由于复杂的历史原因,中国社会久已有之的绿林蜂起,几乎遍布全国。这些绿林势力形形色色,不仅成为民国史上一个极为普遍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8.
上海文艺出版社继影印出版了三十年代由赵家壁主编,蔡元培作总序,分别由鲁迅、茅盾、郑振铎等编选和撰写《导言》的《中国新文学大系》(1911—1927)十卷本之后,立即着手进行《大系》第二个十年二十卷本的编纂工作,已经有十二卷发稿付排,有四卷已经出版。1927—1937年是中国革命史上重要的十年。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正如鲁迅在《大系·小说集四·中篇卷》黎锦明的中篇小说《尘影》序言中  相似文献   

19.
张伟 《阴山学刊》2012,(1):128-129
这本书,是楚渔的《中国人的思维批判》,人民出版社出版。1月20日《光明日报》"论苑"版以整版的篇幅组织8篇书评,"编者按"称,"本报邀请有关专家对此进行解析。"同一版上有"资料链接"称:"《中国人的思维批判》2010年1月出版,现已再版一次。在人民出版社新书发布会和研讨会之后,江西社科界、湖南文艺界、厦门大学、上海社科界、四川社科界、中国社科院、贵州大学、西安学术界、中国科学院、岳麓书院等学术机构,先后举办了研讨会。社会各界也组织读书会……全国数百家报刊刊发了书评和反思文章,各大门户网站也对该书进行了连载和评论。"  相似文献   

20.
田汉同志有一部独幕话剧《女记者》。关于这部剧作的写作时间,1979年第四期《戏剧艺术》发表的《田汉剧作年表》和1980年内部出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