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加快 ,市场竞争的日益严酷及我国加入WTO日趋临近 ,持续竞争优势成为组织论成败的标志。文章提出了组织核心能力的概念 ,并从一个全新的角度来诠释组织核心能力构建基础———组织素质建设。从“素质观”的角度 ,研究组织素质在对组织核心能力贡献过程中的微观活动机理 ,以探寻组织获取持续竞争优势的有效途径。同时得出结论 :我国组织只有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才能以真正实力和全新面貌迎接WTO。  相似文献   

2.
加入WTO为我国民族保险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面对新的竞争环境 ,我国产险企业必须对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进行系统性地定位和培育 ,以形成重要的无形资源和长期竞争优势。本文首先从战略能力的角度对我国产险业核心竞争力进行初步定位 ,随后采用多指标评价体系对我国产险业的核心竞争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最后讨论了培育我国产险业核心竞争力的具体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饭店业集团化战略新探:基于核心能力的集团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核心能力是持续竞争优势之源 ,是饭店集团成功的基础。本文首先评述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发展 ,然后探讨饭店集团的核心能力。在此基础上 ,再从核心能力的角度 ,提出饭店业集团化发展的四种模式 ,并探讨我国饭店业集团化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环境下,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企业要想生存和发展,必须成功地识别、构建、培育、实施、巩固和创新企业核心能力.在我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后,深刻研究企业核心能力的构成要素及特征,制订相应的对策,培育企业核心能力,对于我国企业迎接国际竞争有着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从企业核心能力的本质出发,指出企业核心能力是企业保持长期竞争优势的基础,研究核心能力对我国企业保持持续竞争优势、实施多元化经营战略具有战略意义,并重点分析了企业如何从获取核心能力要素、整合各要素、开发核心产品、发展和更新核心能力来增强企业持续竞争能力.  相似文献   

6.
基于资源观理论的IT能力并不能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IT能力由核心IT能力与基本IT能力构成,企业能否获得持续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IT能力匹配。基于消费者理论,文章利用Stackelberg模型研究了企业之间的不同阶层的IT能力要素匹配,如果竞争企业对IT服务标准选择了高兼容度策略时,在位企业只能通过扩大核心IT能力优势,以获得纵向差异化竞争优势;如果竞争企业对IT服务标准选择了低兼容度策略时,其将提升自己的核心IT能力,而在位企业只需要保持核心IT能力优势,就可以获得竞争优势。两种竞争优势可以相互转化,使竞争优势具有持续性、动态性。  相似文献   

7.
加入WTO以后 ,中国的中小型企业应该主动调整自己的产业、产品和服务的结构 ,退出没有竞争优势或无望获得竞争优势的产业、产品和服务领域 ,进入并加强有竞争优势或有望获得竞争优势的产业、产品和服务的生产 ,寻找市场的空间也是一条光明之路。我国的中小企业能否抓住加入WTO所获得的机遇 ,经受住挑战 ,还取决于能否对自身进行必要的改革。首先是产权制度改革 ,其次是企业内部管理制度的改革 ,我国的中小型企业五花八门 ,在管理制度上也各有各的问题。为适应加入WTO后与国内企业交往 ;中小型企业应吸取国外企业的经验 ,按市场经济的共同规则运作 ,去除各种违规经营的行为。必须提高企业自身的素质 ,培养管理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8.
加入WTO后 ,由于竞争主体的改变 ,企业面临的市场经营环境会发生极大的变化 ,我国企业只有提高国际竞争力 ,才能在激烈的国内外竞争中得以生存和发展 ,而重视以技术创新为主的核心能力的构建和培育是企业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9.
基于知识整合的企业战略业务组合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和通过知识整合而形成的核心能力已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资源。传统的基于产品相关或市场相关的企业战略业务组合(SBU),由于资源过于分散和创新不足等已经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为获取持续竞争优势,企业应该在对企业战略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知识整合和核心能力匹配来构建新的战略业务组合,同时,企业在构建新型战略业务组合时要注意知识积累的路径依赖和核心能力刚性。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使企业取得长期竞争优势,是企业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不断发展壮大的基础。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系统性和动态性的特点,从研究核心竞争力构建的角度,对核心竞争力进行了重新界定。同时指出:构建与提升我国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加强企业化经营及战略管理能力建设,加强企业技术创新体制和企业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