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20世纪初的苦难中,王国维着意于“人生之问题”的苦苦思索,为了寻求人生之“直接之慰籍”,王国维以叔本华、尼采等为参照,形成了“势力之欲为根柢”的文艺美学观,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意境”说,建构了“势力之悟”的审美价值图式;而“境界”说则是对“意境”说中“意与境浑”这一最高审美层级的审美规定,具有独特的审美内涵。  相似文献   

2.
灵性与物性     
灵性和物性是中国美学中一对关于审美主客体关系的范畴,它们和一般的“心”、“物”或“情”、“景”范畴是颇为不同的。“灵性”是指作家艺术家气质中包含着的诗性智慧,同时,也指因长期进行艺术创作而形成的、易于为外在触媒激发的灵机。灵性在某种意义上说,属于人性的范畴,是人性中的审美因子。“物性”不是一般地指客观事物,而是作为审美对象的客观事物的独特形态和独特机理。“物性”又是一个勃发着宇宙生机的生命性概念,它是造物的生命体现。“物性”在很大程度上是指事物的特殊性,还指其所包含的微妙变化的性质。灵性和物性都非孤立的存在,而是在其互相感应中成为创造佳作的契机的。灵性与物性的偶合,是艺术品创作中的最佳契机,在中国古代艺术创作论中被称为“天机”。  相似文献   

3.
“神理”是中国古典哲学与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明清之际的王船山论诗 也极重视“神理”,并提出了一个著名的“以神理相取”的诗学命题。本文认为,“神理” 指诗歌创作过程中被诗人发现的富有独创性的形神之间、主客之间、物我之间、情景之间 以及意象之间的某种诗意的联系。“以神理相取”则是指诗人应善于发现并传达出这种诗 意的联系。与此相关,“神理凑合”乃是指这种审美联系不是冥思苦想得来的,而是在诗 人与审美对象之间的审美感兴中发现的,因而是十分自然、毫无斧凿痕迹的。“以神理相 取”的结果是创造出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有无相生、韵味无穷的艺术意境与艺术理想。 可见,“以神理相取”说在船山诗学体系中属于艺术理想论范畴,它在中国古典诗学与美 学史上出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4.
“夫导达意气,其惟文乎”──魏晋南北朝的审美动力说袁济喜中国古典美学发展到了汉末魏晋时期,出现了新的嬗变。这就是人们常说的魏晋文的自觉。这种"文的自觉"集中表现为对审美动力的新的认识。所谓审美动力,是指审美发生的动机。艺术是一种创造活动,与认识不同处...  相似文献   

5.
世纪回眸:20世纪前半期中国的文学审美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纪回眸:20世纪前半期中国的文学审美论杜卫“审美论”是“aestheticism”的汉译,这个英文词又译作“唯美主义”或“唯美派”,近来又有人译作“审美主义”。本文所讲的“审美论”是指一种特殊的文学艺术理论或观念,同时尊重通行的用法,以“唯美主义”...  相似文献   

6.
文艺作品的审美价值讲究的是“真”、“善”、“美”。我国二千多年的文艺作品的传统价值取向是以政治、教化、伦理道德(即我们说的“善”)为标准尺度衡量的,而要取得真正的艺术价值,文学作品应真实地反映社会生活,揭示人生的本质(即我们说的“真”)为核心,只有曹雪芹原著《红楼梦》的诞生,才打破传统的审美价值观。  相似文献   

7.
刘大木魁所讲文之“神”是指作家不同的才气、个性表现于作品的精神面貌 ,所谓“气”则偏重于指文章的气势。这种“神”是内在的 ,似有“只可意会 ,不可言传”的玄妙之处 ,显然 ,这是从审美的角度对散文美学特征进行概括而提出来的 ,较唐宋派的“神理”说更具美学特色 ,也更深刻具体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典诗学是以“情志”表现为核心的诗学。但艺术的表现要通过情景交融的审美意象来实现。因此在创作中,表现是指作家营构意象的心理能力和作用。本文拟探究作为表现论的中国古典诗学。一、从“言志”、“缘情”到“情志合一”在中国诗学理论发展史上,“诗言志”和“诗缘情”两大思潮,都源远流长,尽管这两大思潮在分流中时有相互冲撞,但终归汇合交融演变为“情志”表现说。  相似文献   

9.
“文学作品”,大致地说,是审美性话语(语音)系统和其指代、导向的审美性言象系统的统一,是文学的、社会意识形式的、社会心理的、社会的、审美的、语言的、文化的、人的等综合性的活动的产物,具有审美的、社会意识形式的、社会心理的、社会的、语言的、文化的、人的等综合性的属性.“科学”,是以反映现实世界各种现象的本质和运动规律为内容,以概念、判断、假说和推理等逻辑思维形式表达的知识系统,是形成为理论体系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总称,也指在社会实践基础上探索客观世界的活动.  相似文献   

10.
船山诗词的“梦境”是他在特定心理空间对审美意象进行审美观照的生命精神家园。在他审美生命态度升华的“气韵说”与“幻境”梦、审美生命意象建构的“情景说”与“清境”梦、审美生命体验节奏的“势意说”与“壮境”梦相印证下,有着浓郁的古典生命美学意味。  相似文献   

11.
美育的含义和美育的任务 美育与美学不同。美学指的是研究人们对于现实生活的审美关系,特别是研究这种审美关系的集中形式——艺术和文学的社会科学。美育指的则是“应用美学之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一门审美教育科学。我国现代的美育,是党进行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  相似文献   

12.
李贽的美学思想,是以其“童心说”为核心理念的.“童心说”开辟了晚明唯情论和自我表现的“革命性”变革.在既有的李贽研究中,学者对“童心说”仅以“赤子之心”解,着重于其“真纯自然”.事实上,李贽倡导“童心说”,是一种“立的主张,李贽对佛教的空观思想的引用阐发是与其童心说互为表里的——“真空”是“童心”的本体,“真心感动”成为个性自由的审美主题.  相似文献   

13.
“情悟”是指审美主体的情感对审美活动具有决定性重要意义,情感的意向性对领悟、体验、审美、判断活动有直接影响。晚唐著名诗论家司空图在他的《诗品》中提出了“清悟”的命题,这可以说是他诗论的核心,也是他的主要审美方式。司空图诗论美学的基础来自禅宗的顿悟哲学。历来关于《诗品》的争议聚讼,其焦点也在一个“悟”字。由于《诗品》乃以诗论诗之作,对“情悟”之说语焉不详,更由于司空图采用了“比物取象,目击道存”的方式,致使人们难见其庐山真面目而多将其忽略。因此,对司空图的“隋悟”理论作一些探索,就是十分必要的了。  相似文献   

14.
屈宋赋象审美意识见于二人的赋文本中,由于未涉及对赋言美的认知,因此只能看成是中国赋美学的萌芽形态,但后世中国赋美学皆以这个审美意识为原初的基础。对赋体文学真正的审美认知,始于“丽”这个范畴的运用和扩展。在中国赋美学史上,扬雄最早把美学范畴“丽”用为赋体文学审美范畴,用以指赋言本身之美,以及赋言所呈现的赋象之美。曹丕将扬雄命题重说为“诗赋欲丽”的观点,至刘勰《文心雕龙》把“丽”在赋美学语境中扩展为一个词群。经历这样的历史建构,“丽”最终被确立为赋美学本质论的核心范畴,赋体文学审美的家园因此得以成功地筑造。  相似文献   

15.
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听众形象”,指在广播语境下,节目主持人的样态、风貌在听众头脑中的意象。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听众形象”是一种声音意象,它不具备直观性。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听众形象”是一种审美意象,是传播主体和接受主体共同参与审美活动的产物。在这个审美过程中,存在两个“主体”,一个“基本点”。两个“主体”指传播主体——广播节目主持人和接受主体——听众;一个“基本点”指有声语言。对表达主体来说,有声语言是客体,是载体,是表达主体审美理想、审美意图的外在形式;对接受主体来说,有声语言是审美感知的具体对象。正是这个“基本点”将审美活动的两个主体连接在一起,经过一系列审美活动,产生广播节目主持人的“听众形象”。  相似文献   

16.
审美过程中功利与非功利的统一——布洛心理距离说新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心理距离”、“距离的内在矛盾”、“距离的可变性”这三个概念是爱德华@布洛的《作为艺术因素与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说”》的全部要义所在.其中.“距离的内在矛盾”是布洛心理距离说的核心.“距离的内在矛盾”强调审美距离应保持一种恰到好处的程度,不能失之于“距离太近”或“距离太远”.本文在深入分析了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中“距离太远”的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布洛审美距离说的科学性或合理性在于它强调了审美过程中功利与非功利的统一.指出了认为“距离说”只强调审美非功利性的流行见解的片面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典诗学是一门范畴诗学,诗学范畴星罗棋布,不可胜数,而且内涵也是模糊股俄,难以界定。诸多概念范畴如有无、虚实、形神、出入等,有时既指诗之创作最高境界,有时又指诗之接受最佳效果,其内蕴带有较大的混融性和包孕性。本文所拈出的“自得”说,便是中国诗论中兼及诗歌创作论和接受论合流性特征的一个诗学范畴。所论意在探讨“自得”说在创作论中的历史流变、审美内涵及其审美价值。“自得”说最早见于先秦时期孟子和庄子的哲学著作。《孟子·离娄》云:“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  相似文献   

18.
从字源学上说,“韵”同“均”、“钧”,为古代的乐器,训为“韵,和也”,即指和谐的乐音。这种和谐的乐音是在阴阳二气交互运动的变化过程中形成的。由“声”到“音”及至“乐”的形成过程所体现出来的“和谐”内在意味,使“韵”体现出一种审美的和谐极致之诗性文化气质特征。“韵”的形成机制及其所遵循的音声之道使它由原始的音乐领域拓展至书画、诗文乃至人物品藻等审美领域,成为中国古代文论中最具包容性的美学范畴之一。  相似文献   

19.
王国维是“境界说”的集大成者,他所建构的以“境界”为核心的理论体系植根于我国传统“境界说”,吸收“兴趣说”、“神韵说”、“情景说”之思想精华.同时,王国维的“境界说”较之传统“境界说”又有所发展.它深受康德“审美超功利”与叔本华“唯意志论”的影响,尝试克服传统“境界说”没有解答“境界”产生过程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对“境界”的范畴、形态进行了论述,使“境界说”具有了现代美学的色彩.  相似文献   

20.
“积淀说”:我的怀疑魏之郴李泽厚先生在谈到“积淀说”时讲,他在1956年提出的“美感两重性”(“社会功利性和个人直觉性”),“也正是指的这种积淀的审美心理结构”①。又说,“从那时起”,他“就一直认为”要研究这种“心理结构”,“后来”他“造了‘积淀’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