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何泽文 《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3)
《红楼梦》第五回载:“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其中一、三两句写的是林黛玉,二、四两句讲的是薛宝钗。对这四句的其它注释分析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2.
袁尔纯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5,25(1)
民国时期与当前高校人才培养理念是一脉相承的。其中,"立德树人"概念的外延可从为什么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三个层面加以界定。其模式则可通过路径起点、路径依赖、路径终点三个环节加以构建。而要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必须根据当前形势,既借鉴历史经验又与时俱进,构建共同愿景,确立主体观念,创设互动平台。 相似文献
3.
周柳亚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15(5):27-30
社会的效益来自男女两性有效的合作,而这种高质量的合作来自相互间深刻的理解和尊重,如此才能让社会组织运行得更好;只有认识这种性别差异,突出女性主体性意识,才能使妇女能够在工作中发挥她们天生的才能,进而在男人和女人之间建立新的理解,否则两性都会受到损失,社会也会受到损失。 相似文献
4.
英美、日德公司治理模式比较与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韶良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6(2):59-61
公司治理模式研究于20世纪80年代,首先在美国兴起,随后席卷世界各国,最近几年则成为国际性研究热点之一。文章对英美与日德治理模式进行比较分析,并提出改进我国治理模式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李静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7(6):17-23
本文对“永恒女性”与“性灵佳人”这两个中西方最经典的女性审美范式的发生发展史进行了梳理,并在比较中探讨了这两个范式产生和发展的文化根源。在西方更替式的文化发展过程中,“永恒女性”是暂处于边缘地位的诗性话语寄寓其价值理想的载体;而在儒道互补的中国传统文化结构中,“性灵佳人”则是源于道家的诗性文化精神的“存意之象”。因此,虽然比起主流的“妇德楷模”来,审美型女性获得了更多的展现个性与挥洒才情的空间,但她们本质上仍是被审视、被塑造者,仍是男性中心主义文化规范下的一批“诗性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6.
休谟把一切德区分为“自然的德”和“人为的德”。在《道德原则研究》中,休谟着重考察了“自然的德”与“人为的德”的发生机制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与关联。在休谟看来,无论是“自然的德”还是“人为的德”,对于人或社会都有一种直接的或者间接的快乐或利益,而正义作为一种“人为的德”,对社会无益是有益的,人们也正是出于这种利益的考虑才建立起正义法则,公共利益是正义的唯一源泉。休谟通过“自然之德”与“人为之德”的比较来阐释他的正义思想,进而确立了正义观在其道德哲学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相似文献
7.
李霞 《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4(6):36-40
“德”作为中国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在中国古代一般文献中主要是一个伦理学范畴.道家所谓“德”虽然也具有伦理学含义,但主要是一个哲学范畴.道家之“德”深具生命论意蕴,其根本内涵是万物和人从生命终极根源“道”那里获得的生命力以及由此而形成的生命内在本质和个性特征,“道”是生命形成的潜在力量和终极根源,“德”则是生命得以形成的现实根据.对“德”的这种理解在道家代表性著作《老子》、《庄子》、《淮南子》中均有充分体现,由此形成了道家别具一格的德论思想传统,并以其不同于其他诸子的德论而丰富了中国哲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8.
王琨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13,(5):56-60
在“十七年”小说中,集体话语的权威日渐统领于小说人物塑造的细枝末节,人物形象的艺术魅力消逝于带有政治性与概念性的符号图解之中。而在以男性作家为中心建构的社会意识形态话语体系中,女性人物开始确立自我主体意识,拓展属于她们的言说空间,从中可以内观到女性在独立于意识形态符号下可喜的生存空间。但这空间是狭小的,一部分原因是男权话语的钳制,另一部分原因则是女性自身对个人主体性的主动贡献。 相似文献
9.
女性受众与传媒中的“女性形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珍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29(3):39-42
着眼于女性受众的权益和对弱势群体的保护,本着媒介的社会责任和自律原则,媒介中的"女性形象"应该从片面走向完整,从矫情走向平实.媒介在赢利至上的市场规则下,也应该担负起一定的社会责任,体现出一种温暖的人文情怀. 相似文献
10.
论官的“得”与“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得”“德”相通是中国传统伦理的基本理念,也是权利义务关系的基本表达。“得”“德”统一就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这是官德的基本问题。“得”“德”相悖必然导致权力的异化,导致官德的沦丧 相似文献
11.
王引萍 《西北第二民族学院学报》2009,(4):119-122
近代中国文坛产生了一批反映妇女问题的小说,其中塑造了不少中国女杰形象,她们大都具有崭新的思想品格和崇高的理想追求,敢于冲决封建礼教的牢笼,走出家门或国门,发挥才智能力于社会,以女性身份做成轰轰烈烈的事业,从而突破了传统女性形象的固有模式。这些形象虽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但在她们身上,却反映了近代女性观的新变和先进女性的精神风貌,印证了女性价值及社会角色从传统向现代的转变,寄托着小说家等先进之士的理想人格。 相似文献
12.
刘延红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13(4):59-65
真正的女性解放是基于女性生存和发展需要,获得有利于女性自我实现的作为人和作为女人的一切权利。冰心通过塑造贤妻良母提升家庭角色的价值,扩展其社会功能,符合女性的现实需求;冰心从未将家庭角色作为女性的一切,而是为女性的自我实现提供了多元选择的可能。相较于新女性对家庭角色的弃绝和否定,看似保守改良的贤妻良母更具现代性和积极意义。她所涵盖的母爱,不仅实现了女性的解放和幸福,而且重铸了人与世界的建设性关系。 相似文献
13.
明末清初道德劝善思想溯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震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6)
自明代末年,由袁黄、颜茂猷等儒家士人鼓动起来的一场道德劝善运动影响所及非常普遍,在整个清代经久不衰。本文主旨在于揭示三点:第一,通过对劝善思想的观念史的溯源性探讨,以说明明清之际劝善理论与儒学经典构成了某种文本上的诠释关系;第二,两汉经学时代的政治思想及魏晋隋唐的宗教思想,为晚明以降的劝善运动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第三,宋以后渐趋明显的儒释道彼此冲撞、互为交织的文化现象,构成了明末清初劝善运动的重要思想背景。 相似文献
14.
张怀宇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12(4):99-102
《死水微澜》、《暴风雨前》和《大波》代表了李劼人小说创作的成就,蔡大嫂、黄太太和刘三金这些光彩照人的女性形象进发的生命激情的背后,是作家独特的妇女观,平等是他的妇女观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5.
李停停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2,(4):64-68
明清拟话本小说中存在着大量的贞节烈女形象,从这些形象,尤其是那些典型形象身上,可以透视出封建时代女性贞节观的性别特点及其对女性思想行为的支配作用。以明清拟话本小说中的贞节烈女形象为例,中国古代女性视角所理解的贞节观体现出了贞节是女人的“本分内事”、守贞具有双向性和贞节重于孝道、实利等特点。 相似文献
16.
张克学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8(4):90-93
群众性音乐艺术活动对佛山市妇女艺术素质培养和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目前,佛山市群众音乐艺术虽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缺乏科学定位、系统的政策支持及健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支撑。因此,相关部门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有效促进妇女艺术素质的提升:实现资源共享打造本地音乐艺术活动精品;组织妇女专项音乐艺术活动;建立完善的群众音乐艺术创新扶持体系;积极举办群众音乐艺术活动,全方位开展对外群众音乐艺术交流与合作。 相似文献
17.
论明清历史小说中的"三顾茅庐"型求贤模式--兼谈"得人才者得天下"之兴废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利芝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9(3):14-17
明清历史小说中出现了多个模仿"三顾茅庐"的求贤故事,遂形成一种写作模式。在此模式中,除"三顾茅庐"艺术上堪为经典外,其他的故事几乎都因模仿而流于平庸,艺术性普遍较差。但此模式描述了易代之际的一种最理想的君臣遇合方式,集中体现了"得人才者得天下"之兴废观。 相似文献
18.
南阳民歌五声调是从最初的三声、四声调式发展而来的 ,后来又发展为多种多样的六声调和七声调 ,这与南阳人民的生活风俗和生活方式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张红红 《盐城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1(2):39-43
90年代以来,中国文坛的创作精神在不断分化,作家们逐渐从一种“共同的话语”世界中分离出来。池莉在分化中确定了自己的创作道路,实现了创作的转型。这种转型表现在三个方面:题材重心的转移、叙事模式的嬗变、女性意识的彰显。转型后的池莉走向了成熟,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春秋》贤者形象的考察,可以发现《春秋》中季札、子产、管仲等人,以其才学、才智、才干为本国图谋政治而被誉为贤者;这种贤者形象又有因重常而失之权中、因实用而具有破坏性、因国家和地域的局限而各自为政的阙失。德与才内通、圣与贤统一标准提出,使得后世得以矫正这些昔日贤者身上的道德罅漏。使重新定位他们的贤者身份十分必要。为此,《春秋》当时及后世诸传用“以圣统贤”的指引和“以贤成圣”的追求为道德理想提供终极指向,并为现实政治实践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