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20世纪90年代,余华的小说创作发生了由先锋写作向现实写作的转型。这一转型在整个先锋文学寻求转变的大背景下,显得尤为具有代表性。本文通过对余华转型的现状描述,对余华如何转型进行分析,从而证明余华的转型并非意味着其先锋性的消解,其转型的意义更大程度上标志着以余华为代表的中国先锋作家走出西方的影响,在先锋文学本土化的探索之路上的不断成长,不断成熟。 相似文献
2.
余华很多作品中充满着忧郁、恐惧的少年灵魂的痛苦悸动,个体的心路历程以及时代的集体无意识在余华记忆中刻下印痕,成为其精神定型期的创伤,余华正是借助文本来展现源自于生命本体体验的创伤,将被压抑的欲望与恐惧改头换面,把写作变成对记忆的书写与继续,并在其童年创作视角的选取和暴力主题的选择上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自从20世纪80年代余华以小说创作的先锋姿态出场至今,他的创作始终是文坛的焦点之一,读者始终对他的小说作品充满了牵肠挂肚的期待,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中期余华完成他的三部长篇高峰之作以来,他似乎步入了创作"高原",我们已经六七年没有看到他的小说新作了,其中原因既有文学走向"边缘"等大环境的影响,又有余华自身的原因.本文试图以余华小说创作的主要技巧之一--想象为切入点,力求揭示余华继续小说写作的难度. 相似文献
4.
就余华“转型”后的生存哲学而言,与其说余华是向“父辈”的认同,不如说是向“祖辈”的回归。《祖先》以其独特的“子辈一父辈一祖辈”的三重结构表达了余华“否定欲望”的“祖先”哲学,这种哲学渗透在其“转型”后的小说中。余华对现代欲望社会的忧虑与本雅明对现代性的思考是相似的。 相似文献
5.
6.
20世纪80年代后期以来关于先锋文学的研究,更多的是从小说观念和小说叙事方式等方面进行的;评论界对余华创作的探索性和先锋性所作的肯定性评价,也集中在对其创作意象的寓言性和象征性的研究和分析上。相比而言,对余华小说创作文本的生命内涵及其相应的文化内涵的解读与阐释还是一个有待深入的领域。从生命意识入手解读余华的小说创作文本,我们发现,余华的小说自始至终表现出站在“沉默的大多数”的立场上认同某种“宿命意识”的创作自觉,“宿命意识”的文化认同与关注“沉默的大多数”的现实情怀相结合,构成了余华小说的深厚的人生关怀,这是余华小说创作在世俗化意义上获得广泛的文化认同的精神基础。 相似文献
7.
死亡是余华作品最突出的主题,它经历了对死亡表象的描绘、死亡思考和死亡承受的嬗变历程。余华在早期的作品中沉迷于对死亡表象的大肆渲染,小说充斥着“暴力”、“血腥”、“杀戮”;随后他遁入对死亡哲学层次上的思考;最后让人物感受死亡、咀嚼死亡、承受死亡的打击,逐渐的超脱使灵魂上升到一个平静自足的境界。余华关注死亡尤其是关注个体的死亡,这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接近了文学的本质。 相似文献
8.
精神的不懈追求者:余华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华是中国当代先锋派小说的代表人物。其叙事的风格追求历经了从玄秘到朴素、从倾向于超 现实到倾向于现实的转变。其创作的递变轨迹可分为追寻“内心真实”、沉湎文体实验 ,消解形式、渗出温情 ,以及反叛自我和文本重建、在传统故事中阐释存在命题三个阶段。余华小说的深刻无疑是源自其对一系列重大的生存与存在的哲学母题以及人性深处诸多弱点的深刻触及。“虚伪”的形式以及内容上的寓言和超验性是余华小说极富个性的艺术特征。无疑 ,在所有先锋小说作家中 ,余华是最具有实验色彩和艺术个性的一个。 相似文献
9.
在余华20多年的创作中。对人性的探寻是其小说中一以贯之的主题。在早期闪耀着理想之光的温婉中,对人性的书写是以传统的人性善的探寻为主,但即使是这样,仍有冷隽的透出;此后一个阶段,在具有先锋性的小说,在现实世界的暴力和残忍中进行着人性恶的揭示。20世纪90年代后,余华通过芸芸众生在日常和苦难生活中对人性进行着本质的构筑:并非单纯美好的高尚,但却充满着生命的坚韧与温情。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指技术、内容、形式等区别于传统媒体,具有历史性变革的一种新的媒介形式.新媒体写作在当代主要有四种类型,即网络文学、博客文学、电子杂志文学和移动通讯文学.新媒体写作呈现出区别于传统文学的许多新的特质:第一,写作的自由性;第二,发表的快捷自由;第三,写作的互动性;第四,写作的多媒体性.面对新媒体写作的新特点,文艺的研究范式和知识建构也要适应这种新的转型,必须以一种区别于传统文艺研究的新范式来应对新媒体写作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
吴敏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4,(4):117-119
本论文通过对余华长篇小说人物死亡的悲剧现象的解读,去挖掘这些死亡现象背后所蕴合的社会形态以及人们的生存状态、道德价值观、人性意识等,从而探讨作家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人类存在本质的深层次叩问。 相似文献
12.
辩证法在应用文写作中运用十分广泛,表现的方式也各种各样。在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方面,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显性和隐性之关系是提高应用文写作能力的基础。准确把握“有我”与“无我”关系是认清文种特点和要求的表现,也是写好应用文的前提。在构思方面,恰当处理结构上的抽象与具体、疏与密的关系是应用文写作成功的关键。正确处理审美价值与功用价值的关系,使应用文的效益最大化,是应用文写作的最终目标追求。 相似文献
13.
作为200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多丽丝·莱辛是一位重要的都市书写的女作家.但评论界从都市书写的角度研究多丽丝·莱辛则完全是一个空白.在多丽丝·莱辛的都市书写方式中,在启蒙现代性和审美现代性的张力结构中,莱辛的都市创作的积极意义昭然若揭.她的都市书写有三个主要特征:独特的叙事模式,文本交织的结构及社会学的漫游性.同时,莱辛的都市书写对中国的都市小说创作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写作主体在写作活动中要考虑到写作介质——语言的组合功能、描述功能、情感功能三个特征,根据表达思想情感的内容而恰当地选择语言的功能,使文本真正起到传达写作主体写作意图的作用,同时也能使写作受体毫无阻碍地接受写作主体所传达出的思想情感,受到感染和启发,从而实现写作的真正意义,完成整个写作过程。 相似文献
15.
关于意义生产问题,罗蒂提出用"解释学"来取代"认识论"的策略。这一解释学转向主张把事物置于意义之网中进行考察,破除了意义拥有不变本质的神话。它在学界引发了强烈共鸣,但也招致颇多微词。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与罗蒂同属新实用主义阵营的舒斯特曼做出了长篇批驳,但它实际上并不成立,又重新堕入传统的基础主义窠臼。 相似文献
16.
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个体所具有的语境意识差异持续地影响着客体范畴概念的界定,尤其在语言形式被当作语言内容的重要部分考虑时.文体产生于语境.语境的三要素语场、语旨和语式,决定了语言形式的选择.本文以语境的三要素为依据,分析了外贸信函在篇章结构、词汇、句法三个方面的文体特征. 相似文献
17.
基于模因论的商务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静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2(1):149-150
基于模因论的语言教学是传统和现代教学理念的合而为一。强调传统的背诵、模仿,更重视现代的创造性表达和文化渗透,不仅缩短了语言的理解和产出过程,提高语言产出效率,而且避免了语境转换导致的语用失误。基于模因论的商务英语写作教学可实现有效的商务书面交际。 相似文献
18.
陈洪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4)
金圣叹以扶乩的形式,进行易性代言写作,先后以泐大师、叶小鸾等四位女性的身份写出相当数量的诗文.在这个过程中,他想象女性的生活场景,揣摩其心理,体验其情感,把文学史上的易性代言写作推向极致.这些作品应视为金圣叹的创作.而金圣叹这样特异的表演、写作经历,对他的小说、戏剧批评有直接的影响,并在其创作、批评理论中留下痕迹.他的这些作品及有关表演过程的记述.对研究清代小说也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19.
朴金波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6,(1)
20世纪初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和“语言分析方法”,是当代哲学研究的最新成果。整个20世纪西方哲学都得益于“语言学转向”。我们在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同时,还应看到其局限。理想语言毕竟出于虚构,缺乏生活根基,又具有高度形式化的特征,因而不容易被一般人认同,难以行之久远。“语言学转向”已成历史,但其影响仍在继续。西方哲学的“语言学转向”为我们从总体上把握西方哲学,在新的层次上实现东西方哲学对话与融合提供了富有意义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非国家空间”诗歌写作与传播的形成,是国家与社会全面转型的结果。建国后,国家控制了诗歌生产者生存方式、诗歌生产传播方式、诗歌写作内容形式,但是诗歌在非国家空间一直存在并发展着,形成了与国家共生互补的态势。造成诗歌非国家空间形成的动因是:诗歌功能向文本本体转移;诗人角色向个体本位归位;诗歌报刊向经济本位靠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