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生和死是人类面临的两个重要课题。在中国古代,人们对此已有认识,荀子的“敬始慎终”说,《吕氏春秋》的《贵生篇》即是有关“生”方面的阐述。而对于“死”,古人更为重视,在《诗经·国风》中就有“凡民之丧,匍匐救之”的朴素思想。及至西周时期,统治者专门制定了一套丧葬礼仪来处理人生最后一站──“死”。到汉代,围绕处理“死”的问题,除丧葬制度的发展更趋隆重外,厚葬风俗亦随之盛行起来,与此有关的丧赠也发展起来。本文拟从赙赠、葬具和葬地、厚葬与丧赠三个方面探讨汉代的丧赠。一、赙赠赙赠包括两方面内容:(-)官赙;(…  相似文献   

2.
秦鹏飞 《社会》2005,40(3):58-87
本文以儒家典籍中的“鬼神”为研究对象,借此对儒家思想的“理性主义”特征进行讨论。儒家思想对鬼神的理解,继承了巫术时代鬼神能影响现实之认识,又为其赋予了新的内涵。新的内涵以“形气论”为认识基础,一方面将鬼神世界与人间世界视作同质且可以互相沟通,极力强调鬼神尤其是“人鬼”与祭祀者之间固有的“父子”关系的重要性,形成了以“报本反始”为核心意义,以“格神”“敬飨”为直接目的的祭祀之礼;另一方面,儒家强调,“格神”的最关键条件是主祭者“事死如事生”的“诚敬之心”,而这一诚敬之心源自于“孝”的情感。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代艺术形神观念研究杨铸“形”与“神”是中国古代艺术思想史上一组相对而又相关的重要范畴。纵观历代诗论、画论,涉及“形”、“神”之处颇多。统而言之,其基点乃是将艺术对象区分为“形”与“神”两个不同层次,以“神”为重,以“形”为轻;其主旨则是在艺术创...  相似文献   

4.
"天命"思想早期变化的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古代,天命观既是一个哲学范畴,同时也是或者说更是一个历史学的论题.因为先秦时期的史官既司天又司人,"究天人之际"是史家的首要职责.《礼记·表记》曾对夏商周三代的天命鬼神观念作了高度概括,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有关"夏道"的具体情况,因为文献不足征,我们不得而知.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来,有关古代丧葬习俗的论述颇多,但对于丧葬习俗中的“守制”这一礼仪却很少有人论及。“守制”在以契丹族为主体的辽代,却带有某些特殊性。它既是辽史、民族史、文化史的组成部分,又是民俗学、伦理学、社会学不可回避的内容。同时,又不难看出辽代契丹族的汉化...  相似文献   

6.
佛教自汉代传入中土以来,至唐宋时期发展到了鼎盛时期。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佛教思想必然影响到当时人们生活习俗的方方面面,丧葬习俗也不例外。本文从佛教思想影响下的生死观入手,对汉唐以来佛教因素影响下的民间丧葬习俗作了初步的探讨,认为中国民间丧葬习俗中出现众多的佛教因素,绝非偶然,它与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在现代社会 ,妇女应当被看作是社会的一半 ,并拥有与男子同等的地位和权利。但在男权社会 ,一切传统与习俗往往都是建立在对妇女的奴役基础之上的。印度社会长期存在的童婚、陪嫁、寡妇殉葬及寡妇规范等习俗 ,已经为人们所熟知。这里向大家介绍的是另一种损害女性的习俗。印度古代有一种叫做“神奴”的习俗。“神奴”(Devadasi) ,意思是“为神服务的奴仆”,听起来似乎很圣洁 ,但实际上是特指那种寺庙里的妓女 ,而这一习俗则是一种对妇女的残酷而丑陋的肉体奴役。据说 ,目前印度已经没有“神奴”了 ,这一习俗已经消失多年。但最近有报道说 ,…  相似文献   

8.
管兰生 《社科纵横》2005,20(5):156-157
《诗经》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古代思想史上重要的变革时期,思想上的进步对人们的服饰文化观念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变革,主要表现在人们理性的思考萌生和发展的阶段,逐渐脱离了黑暗无边的盲目的神的束缚,自觉的反省理性思考与野蛮的原始之力的结果,中国服饰文化的以人为本而不是鬼神为本的朦胧信仰观念渐渐变得清晰起来。以宗法社会礼制为基础的服饰文化观念已经是“暗香浮动”了。这正是周代“重民轻神”“以德配天”的民本思想,这一点在《诗经》上表现的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葛玉红 《学术交流》2004,(7):142-145
清末民初,风云变幻、新旧交替、西学东渐、新潮泛起,整个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使当时的丧葬习俗也发生了显著变化。主要表现在:丧葬从简,迷信减少,出现了缠黑纱、鞠躬、开追悼会、奏乐、明器、殡仪馆、公墓等西式文明习俗。虽然这种变化在其践履过程中因处于初始阶段而缺乏广泛性,但它在中国近代丧葬习俗演变中却占有重要地位,是中国近代丧葬习俗发生变革的开端。  相似文献   

10.
《学问》2010,(5)
文献记载高句丽民族有厚葬之风,这一点已为考古发现所印证。高句丽民族的厚葬习俗不仅体现在贵族身上,其普通民众死后也是竭尽家财以随葬,这反映了高句丽厚葬习俗的普遍性。  相似文献   

11.
<古事记>与<日本书纪>记载的日本神代时期,是以"天照大神"为主尊神的神道观占据意识形态主导地位.在神道观支配下,日本古代曾流行神判法的适用.神判法最初以通过占卜获得神启为目的,发展到后来的用以证明真伪、解决当事人纠纷的裁判制度.神判法不仅是古来的日本刑罚风俗,也是古代日本统治者利用神道观维护统治秩序的刑罚工具.  相似文献   

12.
学术界认为,荀子思想中存在着人本主义精神,这一点笔者不否认。但笔者认为,荀子的思想,尤其《礼论》也有许多非人本主义的成份,若看不到这一点,就理解不了维新志士谭嗣同为何憎恶荀学。本文拟就其人本性与非人本性分别铺陈。 一、荀子《礼论》的人本性 荀子是先秦最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其《天论》一文是讨伐神学迷信的战斗檄文,也是中国古代无神论史上最光辉的篇章,与其无神论哲学相应,其政治伦理上最关注的礼也是建立在人本主义而非神本主义基础上的。荀子不反对搞祭神祀鬼的迷信活动,但又告诫统治者头脑清醒,勿将此当真。他说:“雩而雨,…  相似文献   

13.
清明前夕,江苏省淮安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就清明节期间开展文明祭祀活动提出明确要求。一要广泛宣传,营造舆论氛围。二要改革丧俗,争做文明市民。把摒弃陋习、文明祭奠作为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重要内容,广泛开展移风易俗活动,不断提高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各地要采取有效方式和措施,引导群众移风易俗、文明祭祀、保护环境,提倡以鞠躬默哀、戴黑纱、戴白花和用花圈、鲜花等文明习俗取代愚昧迷信的丧葬陋俗,推进全社会的丧葬习俗改革。  相似文献   

14.
人、鬼、神的沟通──中日正月习俗异同析辽宁大学日本研究所马兴国本文所探讨的中日两国年节习俗,是以中国的农历新年即春节,与日本的阳历新年为比较对象。百节年为首。新年是中日两国最为盛大的综合性民间节日。它不仅有着辞旧迎新、祈愿吉祥的意义,而且尚有去灾驱邪...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伤悼文学的三大模式悼祭文学主题片论王立在中国古代悼祭文学主题中,由于丧悼文化及相关习俗制约下的伤悼心态的稳定性,这一生日常情感在抒发表现上也有着惊人的惯常性模式特征。这里,仅择出其中较有代表性的三大模式,以期揭示出这一特定文学主题的某些审美创...  相似文献   

16.
1931年的“九&#183;一八”事变及其随之而来的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东北长达十四年的殖民统治,是日本侵华史上一个特别重大的事件,也是日本侵华史研究领域中的一个热点问题。然而,我们在研究这个问题时,一直是着眼于当时日本的统治者、当权者的所作所为,关  相似文献   

17.
纪晓建 《社科纵横》2007,22(5):80-82
中国古代社会有着繁荣的巫风习俗。《楚辞》《山海经》为我们保存了中国古代巫风习俗的原貌。“九歌”是具有神话性质的巫术性的宗教歌舞,《楚辞.九歌》则是一部真切记载原始巫风文化的宝贵文献。“招魂”是中国古代民间流行的一种以巫师为中心的宗教活动,“九招”“九代”则是先秦巫师举行招魂仪式运用的具有神秘性质的舞蹈。从文化渊源上看,南楚浓烈的巫风文化正是对殷商巫风基本内容的继承,《楚辞》《山海经》则是这种殷商巫风的活化石。  相似文献   

18.
我国人口死亡率约为千分之六点五,平均每年死亡人口有800万左右,丧葬用品拥有一个潜在的大市场。但是由于种种限制,丧葬用品市场却出现了日益萎缩的现象。目前我国有关殡葬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是对传统的“视死如生”、铺张浪费的厚葬观念的一种矫枉过正。现在,一提起丧葬用品,人们立刻就会联想到封建迷信的东西,认为那是不必要的浪费。其实,丧葬用品并不能与封建迷信的东西划等号,例如人们今天用于寄托哀思的鲜花,无论从形式到内容都体现出文明健康的时代精神;至于丧葬用品的消费是否属浪费的问题,不少人认为在我们当前的国情…  相似文献   

19.
<正>所谓丧葬文书是指在丧葬过程中产生和使用的文书。具体言之,便是指“丧葬活动中处理助丧、送葬事务形成的记录”[1]。从目前出土的材料来看,丧葬文书大体可分为遣册、赗书、告地书、衣物疏、买地券5类。其中,遣册、赗书常有混用、共用的现象,前者多书写于简册之上,内容为遣送死人时随葬物品(包括死者生前所用、丧家自备、助丧所赠)的记录,由公史面对灵柩诵读;后者常书写于方牍之上,内容为赗赠人名及其赗赠物品,由主人之史面对主人诵读。衣物疏是西汉中晚期出现的一种记录死者随葬物品的丧葬文书,  相似文献   

20.
秦都城研究琐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秦都城是秦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因此,要研究中国古代史、都城史,秦都城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在中国古代都城制度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中国都城发展史上的转折点,既具有传统性,又具有典型性。既有对以前都城的继承,又进行改造,不断发展,并形成自己的都城体系。秦从襄公开始建国到秦灭亡共有近600 年的历史,它贯穿西周、东周、秦代三个时期,而东周时期正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大转变时期, 思想上的百家争鸣、破旧立新, 必然反映到都城建设中来, 因而在都城规划建设上提出了一系列新的理论, 按实际要求进行建设,“城廓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1 〕,摒弃了奴隶社会时期“筑城以卫君”的规划模式,而实行“城,以盛民也”的新的筑城思想,变政治堡垒的奴隶制都城而为既是政治中心、又为经济中心的新都城,都城中除了统治阶级起居的宫殿以外, 还有手工业作坊、商业市场等, 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建立起来,都城和“市”的关系日益密切。秦的都城的发展正经历了从继承到变革的阶段, 因此, 只有认真研究秦的都城, 才能准确全面地研究中国古代的都城演变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