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大数据时代,新闻业将发生三个方面的变化:在新闻报道样式上,由数据新闻升级为大数据新闻;在新闻生产的受众观上,由类型化受众观变为个人化用户观;在新闻产品的本质上,由易碎的信息转向高附加值的知识。在大数据时代初期,人们对大数据还有诸多误解,如认为大数据的分析是客观的、大数据的数据采集都是全样本的、大数据的结论一定是正确的。大数据对于新闻业态的重构是革命性的,新闻业需要主动、积极地迎接大数据时代,包括对大数据资源的主动积累、获取,对大数据技术的主动接轨和掌握,对大数据新闻的常态化实践,还要提升新闻业者的"大数据素养"。新闻业应用大数据需要再审视。  相似文献   

2.
客观性是新闻业确立自身边界、实现自身合法性的重要基石之一。数据新闻诞生、发展于新闻业遭受信任危机、客观性备受质疑的时代。面对传统客观性的质疑,实用主义客观性的提出不仅较好地回应了相关争论,也为数据新闻生产提供了通往专业规范的路径。实用主义客观性包括经验效度、完整性和影响性、一致性、自我意识、主体间客观性检验五个标准,数据新闻生产的实用主义客观性原则贯穿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和数据可视化各个环节。实用主义客观性的提出,有助于重新审视客观性的含义,更有助于对数据、数据科学和数据新闻的批判认知。  相似文献   

3.
大数据技术和数据新闻正在对传统新闻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而社会化媒体的快速发展也要求传统新闻做出改变。大数据技术和数据新闻正在改变新闻工作者对信息的获取方式,可视化新闻则对新闻传播的手段提出新的方式。如何快速应对并平衡信息的爆炸,是当代新闻从业者急需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文章对大数据、大数据方法与大数据新闻传播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并从现实生活中新闻媒体对大数据的实际应用案例入手,分析现阶段大数据方法在新闻传播创新中的难点与关键,即大数据方法与新闻传播价值逻辑之间的矛盾以及大数据的数据源的开放等。  相似文献   

5.
李翔 《中文信息》2022,(1):287-289
大数据时代,随着新闻传播思想与传播模式的不断完善,推动了新闻编辑与新闻传播的创新和发展,同时对新闻编辑与新闻传播的创新意识及优化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为更好地适应大数据时代的新闻编辑工作开展以及新闻传播发展需求,就需要不断优化和提升新闻编辑与新闻传播的能力,促进新闻编辑的人员的知识结构与工作模式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6.
智能媒体时代,数据、场景、游戏等新的叙事话语形式得到广泛应用,这大大丰富了智能媒体新闻的产出样态。较之传统新闻生产,智能媒体新闻的叙事手段更加多样、叙事手法更为多元、叙事视角更加多维,其叙事的融合趋势也愈发明显。究其根底,当前应用不同媒介技术的智能媒体新闻在叙事表现形式上的多样化不能遮蔽新闻生产的本质目的。由此,研究基于事实生产的广义上的智能媒体新闻作品,从叙事主体融合、叙事话语融合、叙事结构融合三个维度出发,结合直播新闻、数据新闻、机器新闻、虚拟现实/增强现实新闻、新闻游戏等智能媒体新闻的叙事新形式,分析指出智能媒体新闻在生产领域的叙事融合形态已经初步显现,并探讨融合叙事的实践逻辑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闻职业与纯自利性职业之核心分殊就在其公共性:它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新闻信息的生产者与提供者;是稀缺公共资源的受托使用者,必须对社会公众承担公益角色……可现实的境遇却是新闻职业公共性面临着其自利性和阶级性的双重挤压而难膺此重任,此亟待引起社会各界、尤其是新闻领域的高度自省与自警.  相似文献   

8.
刘丹凌 《中州学刊》2012,(1):202-206
新媒介技术推动了新型传播交往关系的形成,并在很大程度上解构了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专业主义:以公民新闻网站、新闻网志、微博等为代表的非专业型新闻生产撼动了科层式的新闻传媒机构,使专业传媒机构的专属权力扩散化、弱化;新媒体技术造就了新型的传播交往关系,消弭了传受者之间的绝对界限,使新闻从业人员的身份危机成为重要问题;新闻制作权的泛化和信息扩容则带来新闻的泛化以及新闻理性和新闻责任的旁落。新闻专业主义遭遇的困境并不意味着它的全面失败和沦陷,从另一维度来看,新媒体语境召唤着新闻专业主义的重构及新一轮赋权,包括媒介的深度融合、职业身份的重构、新闻价值标准以及新闻伦理的现代重建等。  相似文献   

9.
胡睿 《理论界》2014,(4):186-189
本文从中国个体化社会的视角,分析专业新闻生产的改革进路。中国当前处于个体化的进程之中,根据中国社会个体化的特征得出社会信息需求,说明相对于自媒体,组织化的专业媒体能够更好地满足社会信息需求,亦即有其存在价值,新闻生产改革的目标即是为满足社会需求,总体依照专业化和开放性相结合的改革进路,针对新闻发现、新闻采集和新闻加工三个新闻业务环节具体分析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一、什么是新闻的真实性新闻是什么?是新近发生的事实的报道。真实性是新闻的生命。新闻的真实性,也就是客观事物通过传媒渠道的真切反映,其具体要求:一是构成新闻的要素,即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及缘由,必须真实可靠;二是新闻事实在整体和联系上必须合乎客观实际,所报道的个别事例要体现整体的真实、事件性新闻的现象与本质必须一致。三是对新闻的解释要合乎事实本身的逻辑,不能脱离事实加观点,也不能违背事实发议论。四是新闻的要素除准确外,不能缺漏,新闻中引用的资料、史实、数据,必须准确无误。新闻的真实性与文学的真实性是不同的,新…  相似文献   

11.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新闻信息生产与传播领域的广泛应用,新闻泛化成为传统媒体网络化与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重要的新闻现象。新闻泛化现象最早出现在商业门户网站与报纸媒体网站的内容探索与改革之中,兴盛于移动互联网与社会化媒体强势崛起之时。新闻泛化主要表现在传统新闻价值观念淡化、新闻形式的信息化与资讯化及内容的日常生活化、新闻叙事方式的故事化三个方面,实质是新闻信息与其他信息混杂交融的状态。新闻泛化不是偶然的新闻现象,而是媒介技术变革、社会文化变迁与后现代社会语境共同作用的结果。作为重要的新闻现象,新闻泛化在实践层面拓宽了传统新闻业关注的目标领域,却弱化了专业化新闻的公共价值追求,并由此对传统新闻观念与新闻理论研究观念产生了重要影响。面对新闻泛化,新闻理论研究应该"下沉"至整个社会生活领域,回应新闻业在面向更广阔生活世界时的现实问题。这并不意味着对专业化新闻的轻视,而是要努力在专业化新闻与泛化新闻的社会功能之中找到平衡点,从而更好地指导当代新闻业发展。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60、70年代出现的经典新闻社会学倡导参与式观察研究法,积极打造编辑室中心主义的新闻文化,形成“新闻生产制作框架”和“新闻是社会现实建构”两大常识系统。在数字技术背景下,新闻生产制作重新成为社会问题,新闻社会学面临着巨大的现实挑战,因此数字新闻社会学的提出具有相当的现实性和必要性。数字新闻理论创新应重新审视新闻社会学建立的常识体系,在本体论、方法论、实践论和规范理论等方面作出哲学反思。数字新闻社会学应当化理论为方法、化理论为德性,在本体论层面维护事实的“硬性”逻辑,在认识论层面突显现实的中介化建构,在方法论层面坚守混合民族志研究法,在规范理论层面建构数字时代的“融合伦理”。  相似文献   

13.
困境中的重构:新媒体语境下新闻专业主义的转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专业主义不仅是一种职业价值理念,还是与之相关联的一套系统性职业组构方式及可操作化的工作模式,它至少包含了四个内部向度,专业新闻机构、职业新闻人、新闻价值和新闻伦理.然而,新媒介技术背景下的新型新闻传播撼动了传统意义上的新闻专业主义:非专业的新闻生产(公民新闻网站、新闻网志、微博等)危及科层式新闻传媒机构;新媒体技术带来的便捷接近权消弭了传受界限,造成新闻从业人员职业身份的深层焦虑,新闻制作权泛化和信息扩容则带来新闻的次级化以及传统新闻伦理的沦陷.新闻专业主义在这样的语境中正在转向和重构:传统新闻业集体转型、职业新闻人身份重构、新闻价值标准以及新闻伦理重建.  相似文献   

14.
于丹俪 《理论界》2010,(6):166-167
用故事写新闻作为新闻写作的一种思路,被国内外越来越多的新闻工作者所采用。这种写作方式采用描写的手法细致入微地展示事件中的故事情节,增强了新闻报道的客观性和可读性。平民化的视角更是体现了新闻媒体的人文关怀,更新了传统的倒金字塔式新闻写作观念,改变了我国新闻报道中存在的枯燥乏味、单调的状态,这种新闻报道受到了越来越多观众的喜爱。深入解读"用故事写新闻"的内涵,剖析这种写作思路在实践中应用的意义,将对新闻实践产生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数字时代的媒体生态重塑了新闻生产的时间结构,新闻生产节奏的加速引发了新闻人速度膜拜等异化问题。21世纪初诞生的"民族志新闻"突破传统新闻模式,在故事理想与时间哲学间进行协商实践。其采用沉浸式故事策略,在时间盈亏中评估"行动线",在主客位转换中寻找故事饱和的时间引爆点。"民族志新闻"把故事深描和文化阐释结合起来,拓展边缘故事世界,在心灵警觉中拓展时间道德意义,不但对传统新闻生产有所启示,在数字时代更有价值建构意义,并带来新闻"时新性"的哲学思考。结合中国语境,"减速记者"可以在灵活时空模型中寻找附加价值,媒体组织用时间结构化策略再筑专业之壁,而"民族志新闻"的应用有利于探索应对数字时代叙述危机的特色路径。  相似文献   

16.
云计算具有规模超大,资源整合和存储能力超强,数据与应用共享性高、数据的管理成本低等特点和优势。文章分析了重庆日报报业集团、重庆广播电视集团、重庆华龙网集团等重庆新闻媒体的新闻资源综合使用现状,研究了云计算为新闻资源综合性使用提供的技术支撑,提出了建立健全重庆新闻资源综合使用运行机制的设想。研究云技术条件下新闻资源的综合使用运行机制,对于整合重庆新闻资源、提高新闻资源利用率、降低新闻资源运行成本、满足不同用户群体的需求、推动重庆新闻资源综合性使用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闻职业道德,是指新闻从业人员在整个职业生活的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与所从事的职业活动相适应的行为规范和准则。但随着社会经济转型,部分新闻从业者背离职业道德,出现了部分以经济利益为指针的思想倾向,而其中最突出的就是有偿新闻问题。本文阐释了有偿新闻现象的成因和特点,并提出了加强职业道德建设的双重途径,具体分为三个部分:一、新闻产品与普通商品:有偿新闻产生的根源。本部分阐述了买卖新闻的"失衡与错位"现象的成因及表现。二、内省与外化:新闻职业道德的本质。笔者认为,新闻职业道德在植根于从业者内心的同时,必然外化于新闻从业者的工作状态以及新闻作品。三、自律与他律:新闻职业道德的建设。本部分侧重从个人自律与媒介管理的角度提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的可行性措施。  相似文献   

18.
社会进步离不开新闻传播,新闻的传播和共享是提高人类素质的重要方法?为改善新闻的服务水平,采用云计算的先进理念和先进技术,设计了一个新闻云原型平台,为新闻行业提供服务?该平台引入Hadoop作为新闻数据的存储核心,使用Hive数据库解决数据转换和查找,能够完成海量数据的检索?对设计的方案进行了部分测试,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9.
王积龙 《江淮论坛》2012,(4):141-147
绿色和平以一种特有的“理想”模式生产新闻以形成舆论,其优势在于通过分布全球的组织网络整合各类资源以阻止气候“公地悲剧”的进一步恶化,让科学保持某种程度的中立,以便在新闻传播中发出独立声音。绿色和平组织存在的问题主要在科学和道德领域:虽然标榜科学中立,却难以代表中立的科学:虽为全球环保组织,却不能占有道德高地从事全球环境正义的新闻生产。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越来越大,财经新闻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受到新闻界和教育界的重视.但目前我国财经院校开办的新闻传播学类专业还存在着教学目的性不强、教师实践机会少、高水平教师引进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财经院校新闻传播人才的培养.为了培养更多适合社会需求的财经新闻人才,我们在制定培养模式中必须加大财经类课程的设置,构建以"经.济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从而培养"经济+新闻"的复合型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