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学术界关于1840年至今的这一百六十余年历史的分期,通行的有两种处理办法,一种是三段法:即近代、现代和当代,“近代史”指1840年至1919年这一段,“现代史”指1919年至1949年这一段,“当代史”则指1949年直到今天。一种是两段法:1840年至1919年为“近代史”,1919年至今为“现代史”,在“现代史”内又区隔“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两段。另外,也有学者按照朝代更替的办法,将这段历史分为晚清、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三段。无论按照那一种处理办法,1949年至今的历史构成一个独立单元。就我个人已往的研究兴趣而言,主要是…  相似文献   

2.
<正> 中国近代文学史,学术界一般指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至1919年的“五四”运动这八十年文学发展的历史。近年来,有些同志鉴于中国近代史起迄年代说的变化,也主张将近代、现代文学史合起来,统称之为中国近代文学史,即把中国近代文学史的下限定为1949年。我以为并不十分妥当。史学界有部分同志主张把中国近代史的时限定为1840——1949年,主要是认为历史分期应以经济形态和社会性质为标志。而中国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经济  相似文献   

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争议问题指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必修课程之一,是进行历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课程.近年来,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期问题、教学内容和教学手段的改进问题日益突出.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分期问题,应以1949年为界,1840-1949年为中国近代史、1949年以后为中国现代史;中国近代史又可以分为两个阶段:1840-1911年为第一阶段,1912-1949年为第二阶段;中国现代史的下限应当定在2006年.应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解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争议问题,广泛运用多媒体、互联网等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的教学内容和手段进行改革.  相似文献   

4.
近代中国社会系统分析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前,中国近代史的宏观研究有两点缺憾:其一,虽然“近代”的下限应断在1949年几乎已成史界公论,但绝大多数论者依然以1919年为界将中国近代史“腰斩”;其二,在腰斩了的半截子近代史的研究中,又津津于到底由哪几个政治事件连成“链条”来概括近代中国历史的争论,而忽视了全景的、宏观的把握。种种“链条”说的通病,就在于它们过分偏重于政治史的研究,而将经济史作政治史的背景条件当成陪衬,将思想文化史作为政治史的观念表现置于附庸。宏观的研究对象,迫切要求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在方法论方面有新的尝试、新的突破。本文试图运用系统观点和方法,将1840年至1949年的近代中国历史作为从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过渡形态的整体系统来研究,注重分析近代中国社会系统内部及其与环境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5.
从1840-1949,是中国现代化艰难破生和崎岖发展的历史。这段时期中国的现代化的发展速度非常缓慢。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近代中国现代化缓慢发展的历史进行一番全面的分析:一、国际视野中的比较审视;二、现代政治理念和实践的艰难破生;三、生产力水平的缓慢进展;四、百年中国现代化进程滞缓之原因  相似文献   

6.
《文史哲》2007,(6)
中国世界中世纪史2007年年会,于2007年9月20日至22日在聊城大学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南开大学等10多所高校的60多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学者围绕着“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中世纪晚期近代早期土地制度及农民身份演变”、“中世纪的社会生活及其他”等三大议题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与讨论。“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近代思想研究中心主办,聊城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和聊城市政协承办的“自由主义与近代中国(1840—1949)”学术研讨会在聊城大学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  相似文献   

7.
中国近百年经济史,一般的含义是指自1840年鴉片战爭时起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为止的社会經济发展史。关于这一百多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史要不要分时期的問題,目前正在討論。我們相信通过讨论是会得出正确的結論的。《学术月刊》1960年第八期,发表了茅家琦同志的”读关于中国近代国民經济史的分期问题”一文。在文章中作者批评了我们将近百年中国經济发展的历史分成两个时期,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經济的形成和加深期,以及新民主主义经济的产生、发展和胜利的时期的说法。認为这种说法:“实际上是对1927年以后中国社会經济性质的错误看法”,“以1927年为中国近代国民經济史的下限的意見是错误的。”茅家琦同志的文章对我們有不少教益。但是,茅家琦同志在文章中所提出的某些論点,我們觉得还需要进一步討論。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中国近现代(1840-1949年)期刊特点的分析介绍,论述了它的历史文物价值.希望人们能充分认识其特殊性与重要性,增强对近现代文献的保护意识,加大对近现代期刊整理开发和利用的力度,发挥其更大的史料价值作用.  相似文献   

9.
多年以来,出版界出版有关中国古代货币史书不少,但中国近代货币史书则少见。中国之大,领域之广,有关近代一个地区的货币史书,更是少见。现在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张通宝著《湖北近代货币史稿》一书,可算是开始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这部新著在主体结构上分上下两编,上编为“旧政权统治下的湖北货币”(1840-1949年),共有五章;下编为“湖北革命根据地货币”(192-1949),也有五章。主体结构的前面,有长篇“绪论”,用以阐明本书的著述目的:旨在“温故知新,鉴往资来”,“教化、资治于一体”。后有“图例附录”,用以让读者亲…  相似文献   

10.
贺水金 《社会科学》2008,16(5):160-173
1840-1949年,是中国政治动荡、社会极不和谐的历史时期,期间爆发了一系列革命和战争.究其因,除了西学东渐、社会转型带来的文化冲击、制度冲突、社会矛盾激化以外,还由于货币制度没能"配伍得当".紊乱的货币体系成为近代中国动荡之源.并严重制约着和谐社会的构建.1934年废两改元以前,近代中国两、元并行,银、铜并用的货币体系,提高了交易成本,减缓了商品流转速度,阻碍了经济发展;也给社会民生造成种种不利影响;银价、铜价、物价大幅度变动,更使老百姓深受双重通货膨胀之害.  相似文献   

11.
张勇敢 《船山学刊》2012,(3):176-180
戏曲通史、戏曲断代史、分体戏曲史、论文结集之戏曲史、编年体戏曲史史、地方戏剧史、戏曲图史构建了新十年的古代戏曲史貌,"拓展"与"深化"从研究领域和著述理念两层次体现着古代戏曲史研究的主要功绩。戏曲史观念的进步与实践的相对滞后是当前古代戏曲史研究的写照,"戏剧"与"戏曲"辨析的观念与实践存在着分离,古代戏曲史领域中的非经典作品研究与文体演变研究亟待加强。  相似文献   

12.
中国传统戏曲的音乐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传统戏曲在近现代文化艺术变革中走向式微,其艺术精神遭到误读甚至误解.与近代在译介和学习西方戏剧基础上产生的现代话剧不同,传统戏曲并不像话剧那样单纯讲求故事叙事与真实再现社会生活,而是注重以“歌舞表演故事”.戏曲中的音乐、诗歌和舞蹈作为表现手段的独特性和它们各自独立的审美存在使得戏曲更注重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尤其是其中的音乐(曲)性质,在传统戏曲中占有重要和特殊的位置,这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的客观存在.  相似文献   

13.
蒋廷黻先生著《中国近代史》,在总论中提出:“近百年的中华民族根本只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人能近代化吗?”蒋书初刊于1938年。时距被确认为中国近代肇始的1840年已近百年。有了这一百年的纵深.回头检点历史。则其发展脉络已大致清晰。  相似文献   

14.
这里近代的概念,是指1840-1949年。关于这近110年间中国的经济史,我认为,大体上是应该分作三个阶段的。要探讨近代中国经济史的分期问题,必然又会涉及到人们久已认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这个社会形态。半殖民地是个政治概念,半封建是经济概念。所谓“半殖民地”,是指外国资本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所谓“半封建”,是指“封建时代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基础是被破坏了”,“民族资本主义有了某些发展,并在中国政治的、文化的生活中起了颇大的作用”①。如果说外来的政治因素在规定…  相似文献   

15.
1840年以后,外强入侵,至1949年中国一直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这110年的历史中,中国历史又如何划分她的近代和现代历史呢?自从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把五四运动作为一个划时代运动提出来之后,历史学界一直以五四运动为分界线。我认为把辛亥革命作为近、现代史的分界线更合适。兹提出供大家讨论。  相似文献   

16.
1840年鸦片战争迫使中国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在政治、文化的深层次上,这一转型过程恰好与近代报刊的发展形成了因果互动关系。一方面,社会转型为近代报刊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另一方面,近代报刊的存在与发展,对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同样具有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作为现代传媒的典型代表,报纸具有独特的文化传播功能和信息速递效果.近代江南的报纸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其中1927-1949年是报纸的黄金时期.报纸的大量涌现为江南地区构筑了现代交流网络,随着时间的推移,其销量也在不断增加.从读者身份判定,报纸的发行对象仅限于受过现代教育的官、商、学界,一般民众由于教育程度影响大多未能成为报纸的直接受益者.当我们客观审视这一历史现象时,不难发现,一方面,报纸的发行确实促进了近代江南社会的发展进程,对于社会转型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另一方面,从大众化的实际效果来看,近代江南的社会转型范围和程度都有限.因此,江南报纸的发行与大众化效果之间形成了典型的一对矛盾,它充分体现了历史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以近代文化转型为背景,结合梁启超的文学理论思想,讨论梁启超的戏曲创作特点、戏曲史意义及其对中国近代戏曲变革的影响。文章指出:梁启超在戏曲样式、戏曲题材、戏曲人物、情节与冲突、戏曲语言等各个方面,都对中国古典戏曲进行了探索和革新,这既影响和规定了本世纪初中国戏曲发展的总体风貌和基本走向,对中国戏曲变革作出了杰出贡献,也留下了值得认真总结、深入反思的理论经验和创作教训。梁启超的戏曲创作与他在文学理论、散文、诗词、小说等方面的大胆探索、卓越建树一道,构成了一座中国文学由古代走向现代的标志性高峰,这座高峰承前启后,对20世纪中国文学产生了至今犹在的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9.
把中国近代军阀放在中国近代化进程来考察,便会发现其对中国近代化的进程还是起了推动作用,这种推动作用主要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一、从君主专制政治向军事分权政治过渡中国的君主专制政治历时几千年,“皇帝”偶像对中国大臣将军和黎民百姓均具有强大维系人心的魅力,在政治权威上富有极大向心力。但自1840年以来,西方社会政治学  相似文献   

20.
程云 《江汉论坛》2003,(10):126-127
“戏曲史”成为近代学科意义上的专门研究,一般认为以王国维先生《宋元戏曲史》的问世为标志。中国戏曲之有史,正肇始于此。此后,各类戏曲史著述,如通史、断代史、声腔剧种史、地域戏曲史乃至文本史、剧场史、优伶史,纷纷面世。本学科之所以能继往开来、推陈出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有如此众多的优秀学者和学术成果在其中作着强力支撑。但另一个值得警醒的现象是,近十年来高校系统的戏曲研究呈现出相对冷寂的态势,不但学者群落的规模在萎缩,某些论著也故步自封、相互因袭,缺乏突破、创新的勇气和活力。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不一而足,但戏曲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