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孙海霞 《兰州学刊》2006,(4):158-160,157
当代中国的婚姻生活发生了深刻、复杂的变化,表明当代中国婚姻伦理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婚姻伦理的评价机制能够充分反映当代中国婚姻伦理观念的变化,它包括约束目的、约束手段和约束效用三个方面。当代中国婚姻伦理观念呈现出一种歧义状态。这种歧义状态是社会转型期社会发展、文明进步的表现。  相似文献   

2.
本文比较了中国传统的婚姻伦理与天主教的婚姻伦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婚姻伦理,分析了二者之间由传统婚姻伦理中的冲突与契合到现代新型婚姻伦理所衍生出的新问题与新焦点,指出二者虽多有冲突,但是在深层的伦理内核上还是有许多契合之处的,而这种契合恰好提供了两种伦理沟通交流的结合点,利于中国人接触和借鉴天主教的婚姻伦理,进而丰富与发展中国的婚姻伦理.  相似文献   

3.
论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婚姻观念的转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唐绍洪 《兰州学刊》2003,(5):145-147,131
婚姻观念的转变 ,将引起婚姻模式的改变和人们对婚姻内涵的全新思考 ,包含着对结婚目的、择偶标准、夫妻在家庭生活中的地位、性观念、离婚和再婚等的全新认识。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相比较的角度 ,来分析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婚姻观念的演变  相似文献   

4.
从现实生活中认识到文学作品的表现,人们对爱情与婚姻的认识始终存在一种错误和偏差,认为爱情的全部就是婚前的激情浪漫,认为爱情与婚姻是矛盾的。这种群体观念错误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当代婚姻的质量和稳定性。在时代文化建设过程中,必须纠正这种群体观念错误,科学地界定爱情的内涵。  相似文献   

5.
才子佳人是中国封建社会最理想的婚姻观念,这类故事中的主角类型有高度的相似性。《西厢记》是才子佳人故事的代表作,它继承了传统才子佳人的婚姻观念,但是在此基础上又有所突破和发展。作者在传统的"才子佳人"的世俗婚姻观中注入恋爱自由、婚姻自主、忠贞互爱的新婚姻观。理想爱情的描写赋予了《西厢记》巨大的思想魅力,使它成为中国古代爱情文学的一座里程碑。  相似文献   

6.
民歌总是在真实地记录历史。山西抗日根据地时期的婚姻变革被根据地民众以民歌形式竞相传唱,用通俗易懂的方式传播了根据地婚姻政策的精髓,体现了婚姻政策影响下根据地民众婚姻观的巨大变化。旧婚姻制度下男尊女卑、包办买卖、婚姻论财观念,逐渐被男女平等、婚姻自主、文明结婚等新婚姻观念代替。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新时期家庭婚姻关系中所出现的新趋势、新问题的探讨以及对夫妻婚姻伦理关系的认识与分析,最终提出改善婚姻伦理关系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从初婚年龄变化、认识途径变化以及决定方式等几方面可以看出 :城乡婚姻差别十分明显。城市更趋向于个人婚姻 ,而农村家族婚姻的特征较明显。产生这种情况的重要因素是生产方式的差别。在相同的生产方式下 ,婚姻制度还受到经济环境条件的限制。  相似文献   

9.
论契丹社会的等级婚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阶级社会的统治阶级而言,婚姻本身是一种服务于统治秩序的政治行为,在辽代,适应契丹统治集团的政治需要,契丹社会的婚姻制度,表现为一种特色鲜明的等级婚姻制度,具体说来,表现为契丹社会的阶级等级婚姻、民族等级婚姻和高第豪门等级婚姻等诸种形式  相似文献   

10.
11.
延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历程中具有特殊意义和深远影响,对积累局部执政经验、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实现中国革命全面胜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婚姻改革使现代婚姻理念深入基层,在人民群众中逐步确立崇尚劳动、男女平等、婚姻自主的价值理念,彰显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的历史自觉、坚定党的群众路线的历史自为、坚守使命初心的历史自信。延安时期共产党领导下婚姻观念的变革是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认识解决中国问题的生动实践,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光辉典范。  相似文献   

12.
逯静静 《南方论刊》2007,2(4):62-63
中国的传统婚姻一直以来就是为了传宗接代而服务的,青年男女没有婚姻自主权,于是引发了许多悲剧。到了民国时期,中国社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婚姻也出现了新变化,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本文主要分析一下城市婚姻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战国时期吴地入越、入楚及战国时期黄歇治吴从而为江南地区的复兴所做出的历史贡献。指出在今日的苏南和上海地区留下的诸多烙上了"黄"、"申"等黄歇个人印记的地名、河道名等,反映了人们对其历史功绩的肯定与评价。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受西方婚姻观念和习俗的影响,中国城市居民的婚姻观念,特别是年青人的婚姻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由于家长与子女婚姻观念转变的不同步、男女转型的不同步,加之女子社会地位和觉悟程度的一定提高,一部分女性勇敢地拿起法律的武器以结束自己不幸的婚姻,从而使民国时期城市婚姻纠纷呈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15.
婚姻合伙性质论——解读婚姻的一种新维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苷用 《兰州学刊》2010,(8):115-119
关于婚姻的性质一直为学界所争论,婚姻"契约说"和"伦理共同体说"是有关婚姻性质的两种比较有代表的学说。但婚姻究竟是契约抑或是一个伦理共同体,长期以来学界对此争议不休。其实,婚姻在某种意义上更像是一个合伙共同体,将婚姻类比为合伙来解读婚姻的性质似更为妥帖,婚姻合伙理论还可以将婚姻"契约说"和婚姻"伦理共同体说"完美地结合起来。婚姻合伙理论对于解读和构建我国的婚姻家庭法律制度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某种意义上更能彰显法律平等、正义和自由的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16.
等级观念对我国封建婚姻制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文联 《船山学刊》2005,(1):55-57,36
在古代中国宗法等级社会里,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不仅使良贱相婚成为法令上禁忌,而且也使良人内部亦存在士庶不婚的鸿沟。其直接后果是,社会上出现一个又一个封闭式婚姻圈,使人类自身生产难以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7.
论民国城市社会转型中的婚姻纠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时期,受西方婚姻家庭观念和婚姻家庭习俗的影响,城市人们的婚姻家庭观念,特别是年青人的婚姻家庭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观念变迁不同步,在主婚权、婚姻的目的的问题上容易发生争执。在城市向现代化迈进的过程中,男女受教育机会和就业机会上的不平等,使男女职业发展不同步,不同的社会阅历使他们对配偶的要求存在重大差异,很容易引起夫妻之间的纠纷;而女子社会地位和觉悟程度的一定提高,使部分女子在遭受虐待和遗弃时敢于奋起自卫。诸种因素造成民国时期城市婚姻纠纷呈上升趋势,给社会和家庭带来一些不稳定因素。  相似文献   

18.
在古代中国宗法等级社会里,根深蒂固的等级观念,不仅使良贱相婚成为法令上禁忌,而且也使良人内部亦存在士庶不婚的鸿沟。其直接后果是,社会上出现一个又一个封闭式婚姻圈,使人类自身生产难以正常进行。  相似文献   

19.
中国婚姻伦理之“源”“原”探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付红梅 《兰州学刊》2010,(3):123-126
中国婚姻伦理同世界上其他民族一样起源于原始血亲婚配禁忌,历经了群婚伦理、对偶婚伦理的演变,到了周代,一夫一妻制婚姻伦理便基本形成。但中国在经历了漫长的农业社会后形成了迥别于西方的传统婚姻伦理。这种差异主要是中西方自然环境、经济形态、政治结构和文化价值的历史条件之“原”的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20.
1950年《婚姻法》的颁布对于建国初期的农民生活而言,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文章通过解析新中国第一部塑造人们婚姻家庭生活的法律是如何"送法下乡"的过程,去探讨建国初期农民国家观念形成的问题。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借助法律的形式对农民婚姻生活的塑造,是一个自上而下的权力实践过程,也是一个自下而上的国家认同得以不断确立的过程。而且,这也是重新认识1949年后不断进行的一系列社会政治运动的发生机制和深层动因一个重要切入点。显然,不管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农民的国家观念在伴随着来自上层的各种国家行为中日渐生成,反过来,它们又成为了农民不同程度地参与到中共领导的"建国大业"中的复杂动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