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张颖  许通 《领导科学》2012,(27):48-49
近年,干部选拔任用制度不断改革和完善,干部选任工作民主化、科学化进程显著加快,但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少数干部在民主推荐时,为了制造虚假的群众公认,不惜利用各种手段和关系四处拉票,或请客送礼,拉关系,托人情,请求推荐人对自己"多多关照";或打电话,发短信,套近乎,嘱托别人推荐时"勿忘老同学、老同乡、老部下";或到推荐人家里拜访,联络感情,以求投桃报李;更有甚者,使出浑身解数,指使司机、秘书、亲朋好友四处活动,八方游说,为自己增票添光。拉票现  相似文献   

2.
正民主推荐、民主测评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和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扩大干部工作民主、确保选准用好干部的制度保证。但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地方和部门也出现了简单以票取人的问题,滋生了拉票贿选、当老好人等不良风气。这些现象虽属少数,但影响很坏,危害甚深。要结合贯  相似文献   

3.
<正>与民主相伴而生的拉票贿选行为,目前在一些地方是比较严重的。不但一些平时不扎实工作、善于投机钻营的人在拉票,一些原本踏实工作、群众比较公认的干部担心吃亏,也加入拉票的队伍。不仅是一般干部在拉票,有少数领导干部也在"动作",而且拉票的手法也越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拉票贿选等非组织行为,如幽灵似的在干部民主推荐和选举之中游荡,败坏着党的形象,危害着人民的利益,破坏着干部选用的民主。对此,人民群众深恶痛绝,各级党组织高度关注,三令五申治  相似文献   

5.
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一项制度性安排,民主推荐干部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所要求的"规定动作",也是干部工作走向群众化、民主化的有效方式。但是,一些地方或部门在实施"规定动作"的过程中,加入了"或不够规范、或技术含量低、或容易出现低级失误"的"自选动作",直接导致民主推荐干部的实践出现了偏颇乃至差错。一、在民主推荐干部人选上,出现了"确定性"过度的现象。一是极个别单位在已经讨论决定了选拔任用的人选后,再去补走民主推荐的程序;二是虽没有讨论决定,但人选已经"内定",民主推荐只是走形式而已;三是有了"意向性"人选,通过  相似文献   

6.
干部拉票主要表现为"小鸟依人",为拉票广建人脉;"暗送秋波",为拉票预设套路;"结党营私",为拉票奠定基础;"投桃报李",为拉票敲定圈子;"政商联盟",为拉票扩大范围。其发生主要缘于封建意识、权力欲望、程序缺失、执行弱化、管理不力。对此,应该完善民主推荐规则、完善公示制度、加大法治力度、落实治理责任、加强机制建设,从根本上治理干部拉票行为。  相似文献   

7.
<正>民主推荐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必经程序,在落实干部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拓宽选人用人视野,减少选人用人失察失误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尤其是2014年新修订的《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颁布实施以来,针对民主推荐程序运行中出现的"简单以票取人""拉票"等突出问题,对其制度定位、结果运用、配套程序等进行了规范和调适,坚持了行之有效的基本程序方法,彻底堵住了唯票、拉票的制度漏洞,  相似文献   

8.
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是干部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坚持群众公认,让群众参与,则是民主权利在干部考察工作中的具体体现,也是改进、完善干部考察工作的关键所在.如何贯彻群众公认原则,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增强干部考察工作的公开性,提高其透明度,是干部考察工作面临新形势、新情况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实现干部使用的有序民主,是党内民主建设的核心,也是干部制度改革的方向。近年来,大名县不断探索干部制度改革路径,出台了一整套干部用人制度,找到了民主与集中有机结合的具体方式和操作方法。一、党组织带责公开预提名制。提名是干部使用的第一个环节。带责公开预提名是大会民主推荐之前的提名,既包括个人预  相似文献   

10.
民主推荐环节出现的拉关系、走后门等"非组织行为"不仅干扰了干部选任的正常程序,而且造成了推荐结果失真的负面影响。有效规避"非组织行为"应从三方面着手。首先,要采用群众了解干部新形式。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实绩公示,对于实绩明显、能力突出的干部要大力宣传,让群众更好地了解干部的工作情况。民主推荐  相似文献   

11.
民主推荐,是《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的必经程序,是干部群众参与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落实干部群众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的重要手段。在民主法制建设不断加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深入推进的新形势下,全面分析和系统研究民主推荐的科学性真实性问题,对于进一步提高民主推荐  相似文献   

12.
一、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监督难的原因分析1.监督的主体不够明确。例如,在民主推荐环节,如果有种种条件限制,推荐的范围相对就缩小了许多,这时如果有关人员泄露民主推荐的时间和地点,就很容易出现有关的对象拉推荐票或变相拉票的现象,导致推荐  相似文献   

13.
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和干部选拔任用的必经程序,对落实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拓宽选人视野,提高用人质量,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具有重要的促进和保证作用。新时期新形势下如何进一步提高民主推荐和民主测评工作的公信度,成为摆在我们面前亟须解决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四川、河北等地改革干部选拔任用机制,探索实行"两推一述"(两次会议投票推荐加干部个人演讲陈述)的做法,既为干部提供了自我展示的机会,有利于增强民主推荐的科学性和真实性,也在干部选拔任用中引入了竞争机制,有利于解决民主推荐中的拉票问题.  相似文献   

15.
张彦军 《领导科学》2012,(20):49-50
近年来,党政领导干部的选拔任用已经从直接任命转向民主推荐、竞聘上岗、公开选拔,干部管理也逐步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实践证明,民主推荐、竞争上岗、公开选拔是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一项有效改革,对于挖掘干部中的优秀人才、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影响了干部队伍的优化和发展。一、领导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1.民主推荐执行不力。1995年、2002年,中共中央先后颁布实施了《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江苏省响水县委坚持把扩大民主作为干部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各个环节上探索扩大民主的途径,使群众的参与面不断扩大,参与渠道不断拓宽,参与程度不断增强,较好地解决了干部工作透明度不高的问题,有效地克服了选人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具体措施是建立健全了五项制度。一是建立健全了充分体现民主的提名推荐制度。提名推荐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第一道关口,对于选准用好干部至关重要。扩大提名推荐环节的民主,有利于扩大选人视野,把好选人质量的第一关。我们在工作实践中,首先,坚持和完善了提名推荐制度。坚持把民主推荐…  相似文献   

17.
边红军 《领导科学》2006,(11):46-47
民主推荐是实现民主政治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人民群众依法行使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的制度保证。民主推荐的质量和效果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对民主政治的评价和认识,影响着组织部门和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社会形象。探索民主推荐的科学方法,保证民主推荐的客观公正,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必然要求。从当前干部选拔任用的实际情况看,民主推荐的结果会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既不完全等同于民意,也不能百分之百地反映干部的真实情况,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比如,由于是同部门、同单位的同事或同学、同乡,或是意气相投,在民主推荐中凭…  相似文献   

18.
<正>民主推荐是扩大干部工作民主的改革措施,但把民主推荐结果作为选任干部的重要依据在具体操作中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其中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就是"简单以票取人"。"简单以票取人",直接导致干部选用工作中产生了一些不正常现象。从选拔干部的责任来看,产生了"主体责任转嫁"现  相似文献   

19.
2003年以来,我市结合市四大班子换届,先后选拔调整了305名县处级领导干部,其中提拔67名,平调238名。在选拔任用过程中,我们把握干部工作“民主、公开、科学”的发展方向,认真贯彻执行《干部任用条例》,结合实际,积极探索,确保了选用干部的准确性,社会各界普遍反映确实“选”出了导向、“用”出了干劲、“任”出了活力。一、坚持民主原则,搞好推荐搞好推荐是选用干部的基础性工作。在推荐环节上坚持民主原则,最大限度地扩大民主,既是实现群众公认原则的基本途径,也是选准用好干部的根本保证。在实践中,我们重点从三个方面搞好民主推荐。1.适…  相似文献   

20.
投票推荐是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核心环节之一,过去只简单统计总数,没有进行分析,削弱了投票的价值。研究表明,班子、骨干、群众分类计票的新方法可以提高干部选拔的正确率,是干部民主推荐的一个制度创新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