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崇高,是一种庄严、伟岸的美,一种能壮人胸怀、催人奋发的至刚至阳之美。毛泽东的诗词,豪爽雄浑,大气磅礴,既有横贯古今的巨大思想蕴含,又有跨越时空的丰富表现形式,崇高之美撼人心魄,能时刻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伟大的目标而沸腾热血,昂首前行。毛泽东的诗词总在对祖国神奇山水的动人描画中慷慨激昂地抒发热切的报国情怀和改天换地的凌云壮志。从对“漫山红遍,层林层染”湘江秋色的醉人描绘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尽情礼赞,从“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大江东去、一泻千里的壮阔气势到“神女应无恙,当惊世界殊”的建设宏图,从“分外…  相似文献   

2.
王阳明(1472——1528)是我国明代心学哲学家.萨特(1905——1980)是当今法国存在主义大师.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地理环境互殊,文化氛围歧异,民族心理扦格,两者的哲学思想自然差异朗现;但两者同为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并非大异其趣,难以会通,而是有着极为相同或相近之处.目前,我国哲学界对两者的比较研究,尚无专文详论.本文作为这种比较研究的尝试,仅粗略地对两者的哲学思想作一提要勾元的比较,重在揭示其相通处,以期引起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自信有些见地,殊非时贤所及”——论李人的妇女个性解放观李左人中国的封建伦理自古就是重理性而抑制情欲的。《礼记·曲礼上》说:“欲不可纵。”孔颖达解释道:“心所贪爱为欲,则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是世人皆有欲,但不得纵之也。”这就是说,人的天性七情六...  相似文献   

4.
陶渊明嗜酒,世人尽知.于彭泽任上时,曾令县中公田悉种粘高梁,用以酿酒.甚而发出:“常醉于酒足矣”的感慨.其一生于仕途功名无所求亦无所成,只留下哙炙人口的诗作和隐者之名供后人诵读、景慕.其五子却都不是读书的种子,一个个“冥顽不化”,惹得他十分伤心失望,自叹“天命苟如此,且进杯中物”.然近来竟有奇论惊世而出:渊明的五个儿子“一个不如一个,个个蠢笨无比”.进而结论,其智力低下,皆因为渊明嗜酒所至;“酒,激发了陶渊明的创作灵感,也成了他后辈智力低下的祸根.”此说一出,屡屡见之于报端,流布甚广,以至于某些以文史见长的高层次报刊也照登不误,这便令人十分费解.  相似文献   

5.
<正> 柳亚子先生的好友,南社著名诗人作家苏曼殊,在他生前死后的百年中,广为流传的别号是“情僧”和“风流和尚”,见之于解放后的某几部文学史,则是带贬意的“鸳鸯蝴蝶派”.这在还须“继续反对”“封建主义”的时期,一提到“多情”“风流,必想到“堕落”“淫荡”,无“好影响”和“积极作用”,致使苏曼殊成为“犯忌”人物,荡墓毁塔,不得占西湖一角,实不足奇.苏曼殊确乎“情僧”.柳亚子先生有言;“关于性格的,我以为‘多情善感’四字,可以包括曼殊一生.再简单一点,可说是‘多情’两字……还有桐荪信上讲:‘他少年时本是  相似文献   

6.
北魏郦道元的《水经注》,以其记述的详赡、征引的广博、文笔的优美,向为世人赞叹,更为治历史地理者所称道。但郦氏所撰,毕竟为-千四五百年前的著作,其间人世的沧桑、地理更易殊所难免。故今人读《水经注》亦如郦氏时代读《水经》,如无注释,要读通它也是不容易的。因此才有专门研究《水经注》的“郦学”出现。这无疑对  相似文献   

7.
从哲学的层面辨析事物的共殊关系,是中国现代哲学的重要理论课题.当人们过于看重一般性原则和经验时,我们应当冷静地意识到自己民族和文化的特殊;当人们过于强调自己民族和文化的特殊时,我们又应当对作为一般的民族和文化的发展方向、目标保持清醒的头脑.  相似文献   

8.
“昔共工与颛顼争为帝”,①学术界历有存疑者,究其争论,皆因文献记载各殊而抒己见.正如《淮南子·本经训》说:“昔共工与高辛氏(帝喾)争为帝”一样,《史记》司马贞补《三皇本纪》又换成了祝融,说:“当其末年也,诸侯有共工氏,任智刑以强,霸而不王,以水乘木,乃与祝融战,不胜而怒,乃头  相似文献   

9.
黄南珊 《江汉论坛》2005,(12):79-82
祢衡故事经过千年流播而抟为具有张力结构的祢衡话语系统。祢衡话语以祢衡的惊世之狂为焦点和亮点,其惊世之狂突出表现为以狂卫道、以狂抗权和以狂张扬个性;祢衡话语又以“击鼓骂曹”为关键词和建构肯綮,其“击鼓骂曹”具有不可代替的典型意义,被铸成千古独绝的反抗强权和张扬个性的文化符号。  相似文献   

10.
王阳明发现了朱子之学对“体用一源”的割裂,并从朱子的“理一分殊”思想困境中走出来,他否定了朱熹所主张的分殊于事事物物之“殊理”的存在,承认事事物物只能是天理的发用流行,即提出自己的“天理发用”思想。阳明的“天理发用”思想既是阳明“心即理”思想的根源,亦是“心即理”哲学命题的归宿。  相似文献   

11.
苏曼殊的“断句”,虽然为数不多,但却引起过不少的争论。首次把苏曼殊的“断句”整理出来的是柳无忌。他在一九二七年初辑印《苏曼殊诗集》时就收了下列的五联——随缘消岁月,生计老袈裟。壮士横刀看草檄,美人挟瑟请题诗。恒河落日千山碧,王舍号风万木烟。  相似文献   

12.
目前几种主要的关于中国哲学和朱熹哲学研究的著作,大致都认为朱熹“理一分殊”如同佛教华严宗的“一多相摄”和禅宗的“月印万川”,把整体与部分、一与多等同起来,是相对主义诡辩论,或指责说“理一”既可“分殊”又岂能“理一”,所以是自相矛盾的“怪论”。那些作者又都把“理一分殊”作为朱熹哲学体系中的一般命题对待。我认为,这些都是不恰当的。  相似文献   

13.
中国的诗僧,自唐以来代有其人。到了清末民初之际,以诗人而兼和尚并卓然成家的,当首推苏曼殊(1884—1918年)。本世纪初叶,这位南社诗人曾以其流丽哀艳的诗文小说名噪于文坛,影响延及数十年。 曼殊诗歌成就在他的小说之上。据说他原来诗作很多,仅“无题诗”就有三百首(罗芳洲《苏曼殊的生平及其作品》),可惜绝大多数早已散佚。现在我们所能看到的曼殊诗的总数,只有百首左右,绝大部分是七绝。  相似文献   

14.
一点质疑     
贵刊在一九八四年第四期上,发表了马以君的《关于苏曼殊的“断句”》一文。该文在谈到柳无忌“一九二七年初辑印《苏曼殊诗集》时”,曾有“壮士横刀看草檄,美人挟瑟请题诗”一“断句”。对此,  相似文献   

15.
苏曼殊和鸳鸯蝴蝶派的关系向为学界关注.苏曼殊小说确实与鸳鸯蝴蝶派在审美体系上有不少共同处,如言情体、人物类型化、注重文学的主体性,其对当时通俗文学创作的影响也很深远,但苏曼殊并不属于鸳鸯蝴蝶派.本文从其出身和教育背景、叙事范型和表现主题上的求索、文学观念以及超越现实人生的审美笔致和悲剧叙事的收束方式四个方面论定苏曼殊创作在更大程度上属于纯文学范畴,体现的是精英化的审美现代性追求.  相似文献   

16.
被世人誉为“包青天”的包拯在其《乞不用赃吏》一文中道:“臣闻: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喊也。今天下郡县至广,官吏之众,而赃污抛发,无目无之。洎具案来上,或横贷以全其生,或推恩以除其衅,虽有重律,仅同空文,贪猥之徒,殊无畏惮。昔两汉以赃私致罪者,皆禁锢子孙,矧自犯之乎!太宗朝,尝有臣僚数辈犯罪,并配少府监隶役,及该赦宥,  相似文献   

17.
高建立 《船山学刊》2006,(4):111-113
“理一分殊”不但是程朱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理学中扮演着方法论的角色。程朱利用“理一分殊”解决了宇宙的生成论问题和本体论问题,使理学成为一种更为缜密、完善、思辨性更强的哲学思想体系。  相似文献   

18.
熟悉苏曼殊的,在头脑中已印下了一个所顾忌放浪形骸的"才子"形象.然而,《情僧长恨苏曼殊》(以下简称《苏曼殊》)的作者宋益乔执拗地拒斥着所谓传记文学的"真实性"原则,有意识地舍弃了那些满可以铺染成一部传奇故事的史实材料,完全抛开了对主人公经历与活动进行详尽介绍与描述的简单方法(这种方法是时下传记文学创造中最为流行的),而将着力点专注于人物的整个内心世界及其情感意志趋向.可以说这样做,宋益乔并不是不屑于介绍苏曼殊奇奇怪怪的生活遭际,在《苏曼殊》中基于全面充分地揭示人物内心  相似文献   

19.
当台湾文学的发展进入现代文学的阶段,“击钵吟”首当其冲地受到了台湾新文学倡导者的严厉批评.1924年,张我军著专文指出:“现在台湾文坛上”方在盛行的“所谓击钵吟”是“诗界的妖魔”和“恶习惯恶风潮”,其“绝无仅有的意义”在于“养成文学的趣味”和“磨炼表现的工夫”两项而已(《绝无仅有的击钵吟的意义》). 什么是“击钵吟”?它是如何沦为诗界  相似文献   

20.
苏曼殊学佛论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晚清的新学家,虽常常把“佛”挂在嘴上,但多为地道的“俗”人,至多自封一个居士。象苏曼殊这样“半僧半俗”,“不僧不俗”,思想复杂行止奇特的“革命和尚”,可谓绝无仅有。因此,在讨论苏曼殊与佛教的关系时,便不能不对他的“出家”问题,先作一番考察。“早岁出家”之说,是苏曼殊本人提出来的,但最不可信。据统计,从1905年起,散见于各种文字(包括曼殊的诗文及友人回忆)有关其早年出家时间、地点的说法有四五种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