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张榕 《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12):113-115
薇拉·凯瑟的经典之作《我的安东尼娅》取材于作者的生活经历,讲述的是一群欧洲移民在美国西部艰苦创业的故事.作者认为,移民既要坚守自己的传统文化、发展传统文化,又要形成与适应拓荒文化.二者对美国精神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们不再简单的局限于物质生活,也更多的关注精神生活.同时,对现代社会文明的呼声也越来越高.现代社会文明呼唤人类素质的提高,而对于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追其本源,是大众人格的日益现代化.在实施人才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健康的人格精神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是促进其全面进步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就青少年而言,作为当下社会最受人关注的群体,其思想道德素养和精神生活追求方面对社会的不断进步和民族文化的复兴所造成的影响可谓举足轻重.中国儒道传统文化对青少年人格的建构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生存实践中自觉形成的为中华各族儿女共同依托、共同传承、共同发扬的价值观念、情感态度和文化精神的总和,其实质是中华儿女坚信不移的,被认作自己生存之根本、生命意义之所向的,以理想、信念、信仰为内核的精神文化体系。重铸共产主义精神信仰,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构建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夯实中华民族道德基础的过程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文化意蕴。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继承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积极吸收借鉴世界优秀文明成果,坚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相统一,是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实路径。 相似文献
4.
近代社会小说整体上的复古趋势与整个民族强烈的尚古守旧心理相辅相成。作家、读者甚至小说中人物都保有潜在的尚古守旧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5.
寻求自己的精神家园--斯佳丽身上的传统意识探微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家园是一种比喻,一种象征,特指理想或幻想中充满了幸福、安全与温馨之所在.在现实世界,家因指的是一种生存状态.人因其在现实生活中所处地位不同,观念不同,环境不同,其所向往的家因也是有相当的差别的.本文分析了文学作品<乱世佳人>中主人公斯佳丽身上传统意识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这些传统意识所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6.
小说的诗化现象是中国现代小说发展中一个令人瞩目的文学现象。小说诗化不仅有小说自身发展的内在原因 ,而且和中国文化艺术传统密切相关。本文以诗化小说为例 ,从哲学精神、美学观念两个方面探讨小说的诗化与我国文化艺术传统之间的关系 ,以揭示小说诗化的哲学基础和美学渊源。诗化小说不仅以诗意照亮人生 ,也以诗意的方式观照自然 ,这与中国哲学很大程度上是诗化哲学息息相通 ;在审美特质上 ,诗化小说与我国抒情诗的传统密切相关 ,诗化小说重视物我交融的主观体验 ,追求和谐含蓄的美感体验 ,讲究“言外之意 ,韵外之旨”的语言表达效果 ,切合我国古代诗歌美学的主要精神 相似文献
7.
中华传统民族精神的基本特质是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厚德载物的宽容精神、崇仁重义的仁义精神、贵和尚中的中和精神.传统民族精神是以维护封建政权为目的的精神体系,与现代化进程存在着异质性的冲突,但不能因此而抛弃传统精神.历史经验表明,抛弃传统精神等于割断了历史的"脉搏",必然导致民族自信心下降、民族凝聚力减弱,引起社会的信仰危机.因此,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代建构应扎根于民族传统精神,实现传统精神的现代转换. 相似文献
8.
成长小说的叙事对象是青少年,必然以青少年的审美经验为载体。相对于表现童心童趣的儿童文学,其审美理想进入了更广阔的精神空间,主体意识及叛逆精神的萌生使他们了解社会现实的欲望和认识自我与人生的要求逐渐增强。因此,纪实传真的文体形态和美学品格从一个重要向度代表了成长小说的审美追求。然而,不可忽略的是,成长意识从本质上说是对自我无限幻想的精神过程。所以在青少年的审美期待中,虚幻浪漫构成与纪实传真相对又相联的审美价值取向。此外,骚动叛逆的成长欲望赋予成长小说鲜明的先锋精神,蕴涵了特殊的文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社会转型时期弱势群体的社会心理问题日益凸显,其中,青少年网络社会问题已引起普遍关注.青少年成长过程中的社会心理环境、对青少年单一的评价系统、学业和就业的巨大压力、群体内部人际交往的不适应等,都是促使部分青少年沉迷网络不能自拔的重要原因.要使青少年从根源上戒除网络游戏成瘾,摆脱由此造成的心理危机,仅靠单纯的心理辅导、正面... 相似文献
10.
北村小说的文化心理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树东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03,4(2):85-91
在相对主义盛行的当代中国,北村从一个先锋作家到皈依基督并展开宗教语境中的叙事,这无疑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事例。北村小说的独特性与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而北村小说所展示的文化心理更是耐人寻味。他对实用理性、审美现代性的质疑,直接切中当代中国的精神命脉,而他对超越精神的张扬更是意义重大。本文在深入地分析北村小说的文化心理的基础上,指出了北村小说转变的内在根由,及其意义与局限,并由此反思当前中国文学的精神立场。 相似文献
11.
媒介对文化的影响一方面能形成文化软实力彰显于外,同时又会施加于媒介自身,形成特有的媒介文化现象.媒介的融合并没有改变反而加剧了文化多元的趋势,且使单纯商业利益主导下的媒介文化倾向进一步明显,在此形势下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面临着碎片化与虚无化的风险.因此,有必要通过有效的媒介文化价值引导,如通过媒介文化生产引导形成的良性价值体系、媒介素养建设形成媒介使用新格局、媒介市场优化形成循环发展新路径等手段,使人们在媒介中找寻到迷失的精神家园. 相似文献
12.
在新的历史转型期需要审视判断选择的时候,从已知的文化原点透视民族传统文化的价值体系构成,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现代内核,无疑是重要的参照和基石。中华民族的古代先贤以自然形态的生活流程体验生命的意味,《周易》所阐释的就是从法天崇地、周察万物始,认为人与天地万物一理,天地万物的活动象征折射着人生存活动的命运轨迹,积淀生存的法则,形成了对自然社会的丰厚认识,特别是对人类自身的生存发展,显示了独特的生命感悟和认知方式,为人的社会存在建构了应该遵循的原则。它奠定了中华民族对社会人生认知框架的建构——形成了民族特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方法论,影响了后世的学术思考和民族精神的建设。 相似文献
13.
新心性心理学的理论建构--中国本土心理学理论创新的一种新世纪的选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葛鲁嘉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45(5):140-149
中国本土心理学在新世纪的发展面临着一个重要的选择,即从对西方或外国心理学的模仿和复制中解脱出来,使之植根于中国本土心理文化的传统和挖掘中国本土心理文化的资源。新心性心理学就是一种来自于当代心理学演变和根源于本土心理文化的创新努力,试图开辟中国心理学新世纪发展的道路。新心性心理学的基本主张有三个核心内容:“心理文化”是对心理学本土传统的新挖掘;“心理生活”是对心理学研究对象的新理解;“心理环境”是对心理学环境因素的新探索。 相似文献
14.
以历史的视角考察心理学本土化的发展进程,有利于全面地把握心理学本土化概念的内涵;有利于更加深入地理解心理学本土化问题产生的内因和外因;更有利于促进各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本土心理学例证的发展;最后,研究主张建立多中心、多形式的心理学历史,以对应新兴的多元的本土心理学例证,以挑战和打击所谓的文化中心的霸权行为。 相似文献
15.
现代人的存在危机更多地体现为精神孤独、心理焦虑,理想与可能生活的紧张,无法确立对世界与自我的信仰等。以徐、苏青、张爱玲、无名氏为代表的海派市民小说作家,为我们铺陈的正是这样一幅充满欲望与理性冲突、现实与理想对立的世俗生活图景。小说通过对日常生活意义的揭示,以及存在自身无意义的克服,再现了个体精神性存在中蕴含的焦灼与困扰,包括都市漫游者的精神危机,情欲与理性的较量,爱与无爱的永恒对立。作家从心理世界的纵深处反身向外,揭示现代人所面临的伦理困境与超越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17.
高校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否,不仅是大学生个人的问题,也是一个社会的问题。建立预警、干预机制,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及时发现,正确处置,积极干预,显得非常紧迫和必要。 相似文献
18.
宋志艳 《南昌航空大学学报》2010,12(1):70-75
美国外交政策中的理想主义鲜明地体现了美国的价值观、使命观及利益观。美国理想主义外交的意识形态渊源于美国政治文化中的“美国例外论”和自由主义传统,理想主义理念作为贯彻美国国家利益的“符号”和表征,备受历任美国总统和外交决策者的垂青。尽管美国外交披着华美的道德理想主义外衣,但却难掩其追求现实国家利益的利己本质。 相似文献
19.
20.
自2008年以来,欧洲与美国等经济发达的西方经济体相继爆发债务危机、信用危机,导致世界经济出现严重增长停滞,发展前景令整个社会堪忧。特别是如美国、希腊、意大利、西班牙、德国等原经济强国,更是债务危机进而金融危机令世人大跌眼镜。那么这些国家危机的背后,到底是什么样的问题所在,是表面上社会看到的国债发行危机、欧元经济体危机、金融问题,还是更深层次有关经济财富增长、制度认识和构建上的问题。欧美金融市场自二战以后的规制建设,经历了由"扶持"到"攫取"的深刻变化,其监管体系的内涵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当前国际金融市场的动荡和不安,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这些规制变化引起的。去其糟粕、吸其精华,是我们学习和借鉴西方金融规制时应坚持的态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