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论“著(着)”语法化的南北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位介词和体貌标记同音是汉语方言普遍存在的现象,这种同音现象说明了六朝以后共同语中“V+在+N(L)”逐渐取代了“V+著(着)+N(L)”,汉语方言却保留了“V+著(着)+N(L)”格式。“著(着)”从动词到介词再到体貌标记语法化的过程存在着南北差异,这种南北差异形成的原因在于北宋北方话完成貌标记“了”的大量出现,阻止了动态动词后面的“著”字虚化为完成貌标记。  相似文献   

2.
汉语发展史上结构助词的兴替——论“的”的语法化历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尝试证明,虽然结构助词“的(底)”与其前的“之”、“者”在功能上有相同之处,但是它们之间并没有渊源关系,“的”是在特殊的句法环境中,通过语法化,由其原来的指示代词或者疑问代词用法独立发展出来的。“的”的用法与其前的结构助词有本质上的差别。由于唐朝中期,“数+量+名”成了占优势的数量表达式,由此而带来的类推效应要求一般的修饰语与其中心语之间也有一个类似于量词的语法标记,而指代性质的“底”因其句法和语义上的相宜性而被虚化为一个助词来充当这一语法标记  相似文献   

3.
章家谊 《理论界》2013,(10):138-141
在确定“N1+让+N2+V2”句式中的“让”为动词、整体为兼语句式的基础上,着重讨论了N2、V2的语义特征及其各自与N1的关系.也探讨了当“让”分别为使令、容许、听凭义时,N1最初的意愿主动性依次减弱.而当“让”为致使义时,更侧重表明N2发生某种变化,表现一种结果,所以此时的V2可以是形容词.“让”字兼语句更是有自身的独特特点.  相似文献   

4.
疑问代词,顾名思义是用来表示疑问的代词.根据所问对象的不同,疑问代词分为以下几类:1.谁、什么——问人或事物2.哪儿、哪里——问处所3.多会儿、哪会儿——问时间4.几、多少——问数量5.多、多少——问程度6怎么、怎么样、什么样——问性质、状态、方式行为疑问代词,既具有代词的称代性特点,又同时具有疑问词的疑问性质.因此,对什么不清楚就可以用相应的疑问代词提问.如:“谁来了?”“买什么书啊!”“在哪里听报告?”“多会儿集合?”“怎么一回事?”“礼堂里有多少座位?”等等.疑问代词通常处于疑问句中,它要求对话人就其所问做出回答.这是疑问代词的一般用法.不过,在实际言语中,疑问代词有时用于非疑问的场合,并不表示疑问.例如:要多少银子给多少银子.(表示数量)(曹雪芹《红楼梦》)多花两三千块钱,他并不怎么心痛.(表示程度)(茅盾《子夜》)全班都起来了,原来谁也没睡着.(表示范围)(刘白羽《无敌三勇士》)虽是少油没盐,倒也还有点咸菜什么的.(表示列举不尽)(王愿坚《粮食的故事》)你就不睁眼看看,现在哪里没有我们妇女?(表示反问)(老舍《女店员》)记录,那对促膝谈心,又多么大煞风景啊!(表示感叹)(曹靖华《往事漫谈》)以上各句中的疑问代词都不负载疑问信息,不具有疑问的性质.这种语言现象,我们称之  相似文献   

5.
“来”作为现代汉语的概数助词,主要分布于4种格式:数词 来 量词;数词1 来 数词2 量词;数词 量词 来 形容词;数词 来 二 数词 量词。本文对助词“来”在每种格式中的用法进行了描写,还说明了“来”的一些非常见的用法。  相似文献   

6.
0.讨论对象有定和无定是一对语义概念,但要搞清其确切内涵,有必要研究它们的表现形式的语用功能。陈平从名词性成分的词汇形式上着眼,将汉语中含有名词性成份的语句表现形式归并为七组。A组人称代词B组专有名词C组“这/那”+(全词)十名词D组光杆普通名词(barenoun)E组数词一(量词)十名词F组“-”-(量词)十名词G组量词十名词他认为上三组格式一般表现定指(即有定)成分,下两组一般只用来表现不定指(即无定)成分,中间的D组和E组则表现出相当大的灵活性严本文讨论的范围涉及最典型的有定形式即A、B、C三组格式,和最…  相似文献   

7.
“了1”的形成是一种合力的结果,从“V+了”后添宾,从“V+O+了”前移,“V+O+了”中“了”的句法位置,相关句法结构的影响等都可能导致“了”的虚化。考察《敦煌变文集》中的“V+(x)+了”,其中的“V”的不同类型影响到了.的产生方式。在吴福祥(1998)的分类基础上,我们认为还应该考虑动词的及物性,“了”首先是在“Vi瞬间+了”组合中发生虚化的。“了,”“了:”都是从表“终了、完结”义的动词“了”发展而来,但从事态助词“了。”到“了:”的演变过程和“了。”的功能研究还有待深入。  相似文献   

8.
段益民  陈铁义 《云梦学刊》2000,21(2):84-86,,104,
本文研究聚合于体态语义场的“V了VN”结构,试图证明:1语法格式的综合体在时态、动态、语气等方面非周延性、非对称性等兼具相关格式的某些特点。2中心动词对相关成分的影响可以集聚在同异和有无两方面。如:主语(数量):同/异;状语(工具):有/无;定语(类属):有/无。  相似文献   

9.
“v+x”(动词十名词)这一形式可能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结构关系:动宾关系(以“Vw”表示)和偏正关系(以“(V)N”表示)。根据意义和功能,动词~般可以大致分为动作动词、状态动词、关系动词和能愿动词三类。其中关系动词和能愿动词比较特殊,它们不表示动作、行为、活动或具体状态,只是在句法平面上表示某种关系,或起着谓词性的辅助功能,词汇意义比较抽象,因此曾被列为动词的附类,而不算正式动词。但是“V+N”结构无论表示动宾关系还是表示偏正关系都首先要求动词的意义是具体实在的,因此本文探讨的前提中已排斥了不符合这项…  相似文献   

10.
司罗红 《兰州学刊》2010,(7):160-163
文章主要研究了“V+了+NP”祈使格式,指出现代汉语祈使句中的动词与“了”并不完全排斥。能进入“V+了+NP”格式表示祈使的动词具有致使的语义特征;“了”有表示客体脱离,客体消失和动作完成的意义,相当于一个结果补语;名词必须具有确定性。这一格式构成的祈使句表示的意义是强调动作对客体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安阳方言中的语缀“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芳 《殷都学刊》2000,(1):99-101
“的”是安阳方言中使用频率很高的一个语缀。本文在丰富的语言事实的基础上,用方普(方言和普通话)比较的方法对名词、代词后的语缀“的”的状况做了深入细致的描写,认为“的”是安阳方言中重要的成词成分。而疑问代词“啥”和”啥的”的语法异同又为吕叔湘先生关于“什么”的语法论述提供了方言佐证。  相似文献   

12.
摘要:副词“何其”的源结构是一个跨层次结构:[何[其+AP/VP]],其中,“何”是疑问副词,“其”为指示代词。这一结构大致在西汉时期完成了向副词的转化,唐代已成为一个比较成熟的双音节词。在“何其”词汇化的过程中,语义、认知、韵律等因素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清平山堂话本》中的“得”共出现687例,其中动态助词“得”共出现49例,占“得”出现总量的7.1%。其作为动态助词出现的句法格式有“动+得+名词(包括时间名词)”、“动+得”(在分句末)、“动+得+数量短语(包括时量、动量、名量)”、“动+得+动词(包括动词性短语)”、“形+得+名词”,动态助词“得”在这之中全部表示的是动作行为的完成实现,而不表动作状态的持续。动态助词“得”的功能在宋元明时期开始逐渐趋向单一。  相似文献   

14.
所谓凝固结构,就是古代汉语中某些词语结合在一起,已经形成了固定形式,因此也叫做固定结构或固定词组。这种凝固结构是现代汉语中所没有或少有的,它们的意义和作用,必须引起我们注意。我们只有正确理解这种凝固结构,才能深刻领会文章句子的具体内容。例如“奈何”、“如何”、“若何”等就是动词的凝固结构。动词“奈”、“如”、“若”常常跟疑问代词“何”在一起使用。这里的“奈”、“如”、“若”在古代是一声之转,是一个词的不同写法,含有“办”、“处置”、“对付”、“安顿”一类的意思。这里作疑问代词用的“何”,当作“怎么”、“怎样”讲,在这种结构中作状语用,放在动词的后面。为了说明具体用法和意义,现将这种凝固结构举例分述如下:A、一般询问办法的凝固结构,常作全句的谓语。“奈何”、“如何”“若何”的基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论述壮语中向来被忽略了的特别而重要的量词:表示“十里”的phou5(铺)和表示“百里”的a:m6(站),同时论述相关的汉语平话方言、粤方言南宁话的特殊量词“铺”和“塘”,考证这些量词与中国古代邮递制度有关。文章结尾指出认识上述特殊量词在语言调查方法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释“若”     
古代汉语中常见的“若”字,虽然读音相同,但词性不同,词义不同,在句子里的用法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若”可以用作代词、动词、连词、形容词、副词、助词等,它还可以作兼词,并和其他词组成固定结构作句子成分。我们只有掌握它的特性,才能在不同的语言环境中,正确地领会每句话的含义。现分别举例说明如下: (一)“若”常用作对称代词、疑问代词和指示代词。 A、对称代词:它作主语、宾语时,相当于现代汉语中的“你”、“你们”,作定语时相当于“你的”、“你们的”。  相似文献   

17.
汉语“V+P+N”结构研究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守华 《学术研究》2002,(10):124-129
本文根据汉语语法分析必须与汉语的声音和意义相适应的原则 ,先将“V +P +N”的层次切分为“V +P /N” ;然后再根据P在这种格式中的作用提出了P是“指向助词”的主张 ;从而进一步分析认定“V +P”是一种特殊的临时“挂靠形式” ,在语法功能上相当于一个动词 ,句中充当述语 :最后阐明了N是补语的理由  相似文献   

18.
“释之”     
之,原是会意字,是“出”、“往”、“到”的意思,动词,文言中常见,如:“驱而之薛。”(《战国策、齐策》)“之”就是这个意思。代词、助词“之”是动词“之”的假借字。一、代词“之”最早作指示代词,后作人称代词,甲骨文中的代词“之”都是近指指示代词,相当于“这”,如:“于之夕又(有)大雨”。(《十辞通纂》582),下面分述代  相似文献   

19.
被动句中介词"为"的起源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被动句中的介词“为”是动词“为”在“作为、成为”义位上虚化的结果。表被动的“为V”或“为NV”最早是述宾结构 ,由于“为”用在行为主体和动词前面 ,逐渐发生了虚化 ,成为引进动作行为主体的介词“为”。“为N所V”、“为N之V”、“为N之所V”、“为N见V”、“为N所见V”、“为N之所见V”等格式是“为NV”被动格式的扩展形式  相似文献   

20.
汉语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关系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代词用法和代词语音演变的考察以及和现代汉语方言的比较,详细论证了汉语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关系,得出如下结论:(1)汉语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关系表现为第三人称代词和近指代词、第二人称代词和远指代词在用法和语音上具有衍生关系;(2)古汉语代词“其”是现代南方某些方言中第三人称代词和指示代词的共同来源;(3)作为指示代词用法的“之”在上古并非表示泛指,而是一个典型的近指代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