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本文从词汇学角度出发 ,运用乔姆斯基转换生成语法理论 ,结合语境对英语中词汇的歧义现象做出初步探讨 ,重点论述了介词 of短语引起的歧义、重迭式名词粘合程度造成的歧义 ,以及一词多义、同形异义、词语搭配和形态变化引起的歧义等现象 ,旨在对第二语言习得者起到一定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本质上讲语言歧义不仅是一种交际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而广告语很好地运用了语言中的歧义.本文运用认知理论来研究广告语中歧义的认知,通过对问卷调查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找出广告语中歧义的认知特点和倾向,并阐释出认知在广告语歧义消解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歧义现象是指一个语言片断可以作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义理解。歧义的形成涉及语言学各个方面,给英语教学和言语交际带来许多问题。结构歧义是英语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歧义现象。从图形一背景理论视角,通过言语交际中实例的分析,对结构歧义进行认知理解,有助于英语教学和语言交流。  相似文献   

4.
所谓歧义就是一种语言形式能够传递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意义,可以做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解释的一种语言现象.歧义可大体分为两种,词汇性歧义(Lexical ambiguity)和结构上的歧义(structure ambiguity)词汇性歧义主要由词汇本身决定的.常见的词汇性歧义现象主要由同音异义词;多义词或不同地区习惯用词所产生.譬如:同音异义词(homonyms)它们发音相同,意义不同,如:to、too、two都发[tu]音,但意义却截然不同,这类词在听与说中很容易产生歧义,尤其是在没有上下文的孤立句子中就更容易使人产生误解.  相似文献   

5.
韩中同形异义汉字合成词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怎样对韩国学生进行有效的汉语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应关心的问题。本文在真实的教学语料的基础上 ,对 1 2 2个韩中同形异义汉字词进行了系统性的分类 ,并对它们对汉语学习所起的阻碍作用———负迁移现象进行了探讨。最后就对韩汉语教学提出了研究方向和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现代汉语歧义现象说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歧义现象作为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主要有三种类型:词汇歧义、语法歧义和语境歧义。虽然歧义现象普遍存在,但是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交际者往往可以通过语音的轻重、停顿、语言环境以及对歧义语言现象作出词语、句式上的增换、变换这样一些方法来消除歧义。  相似文献   

7.
汉语里的歧义现象种类繁多,常常在言语交际过程中影响正确的表达,并引起误会。本文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歧义现象产生的原因,以及消除歧义的方法,全面深入地了解歧义现象,并且能够进行分化,将有助于我们正确运用祖国的语言,对提高语言的表达及写作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8.
语言符号与要表达的意义之间并不是一一对应的,因此,语言中必然存在歧义现象.本文拟通过对英语中产生歧义现象的典型例句进行归纳分析,以探讨英语歧义现象的产生原因和特点.  相似文献   

9.
徐瑾 《中州学刊》2001,(2):95-96
在现代汉语的自然语言中 ,一个语词、短语、语句或句群在一个语境中同时表达多重语义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它是一种客观存在 ,是由于现代汉语词汇语义本身的复杂性、语法结构切分的多种可能性和诸多语境因素的作用而产生的。在逻辑学里 ,这种可以同时表达为多重语义的现象被称为歧义 ,在论证中运用了能产生歧义的语言单位被称为歧义谬误。也就是说 ,逻辑学把对歧义和歧义谬误的研究限制在论证的范围之内。但是 ,在实际的语言运用中 ,歧义并不只发生在规范的论证当中 ,它们几乎随处可见 ,这些歧义是不是歧义谬误呢 ?除了论证和推理过程之外 ,其…  相似文献   

10.
本文根据中日两国大量的历史文献材料及学者们的论文,详细地分析了中日双方对中日同形异义汉字词摄取和接受的因素、途径及方式,帮助人们从语言外部要素理解同形异义汉字词进入到中日词汇系统中的机制,以便更好地认识同形异义汉字词在中国和日本的双向传播及存在的人文性特征。  相似文献   

11.
赵庆红 《云梦学刊》2005,26(1):134-137
运用“生成音位学”的基本原理和规则,可揭示词语结构元素的内在特征和元素的组织方式及其规律,并解析交际英语中连读、同音异义及句法结构等引起的歧义问题。生成音位学重音规则对指导交际英语和处理语音歧义问题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二语使用者处理交际语言歧义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诠释法律的语言工具及其效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晖 《文史哲》2004,(5):147-155
语言是诠释法律的最基本工具,与其他诠释工具相比,语言具有霸权主义特点。以语言诠释法律是通过"说"来完成的,体现出了法律诠释的大众化情节。语言是认知对象的客观规定性和认知主体的主观能动性之间的一种契通方式,通过语言诠释法律存在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两种趋向。以语言诠释法律的效力是指语言解释法律的可能性问题,它存在于法律文本、解释者和听者(读者)三方,以及法律文本和解释者、解释者和听者(读者)这两组关系中。由于语言的模糊性、含混性以及人的意识的有限性,产生了语言诠释法律的无效问题。  相似文献   

13.
英语中的结构歧义是一种常见的歧义现象。结构歧义的出现是因为句子的表层结构相同,但却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的深层结构。引起结构歧义的因素很多,本文着重讨论因定语和状语修饰关系不明而引起的结构歧义,并提出了排除这些歧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数词分类研究进行回顾,采用文献综述法整理了学界对数词的不同分类方式以及不同类别的称呼方式,结果表明研究者对数词系统中不同类别之间的关系持不同的意见,对与数相关概念的理解也各不相同,其原因主要是目前英语和汉语学界的研究仅局限在一、两种语言的范围之内而未对照考察其他语言的数词研究,对数词与相关概念的理解混淆,分类标准不统一,而且对数词的定义不准确等。因此,有必要在解决这些问题的基础上重新对数词进行分类,推动数词分类研究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思维与翻译     
翻译表面上是一种语言转换活动,其本质却是一项思维活动。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和灵感思维对于翻译至关重要,两者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余东涛 《云梦学刊》2011,32(1):142-144
时间词是英语和汉语中一类比较特殊的词。对比研究显示,二者分属不同语系,差异较大的这两种语言中的时间词却在语义、句法功能等方面表现出较大的共同之处。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了纷繁复杂的语言个性后隐藏的共性。同时也为时间词词类地位的确立提供了较为有利印证。  相似文献   

17.
语言的“不可译性”既有“文化不可译性”与“语言不可译性”之分,也有“相对不可译性”与“绝对不可译性”之别,应该具体分析和区别对待。研究语言的“不可译性”,有利于进一步了解不同语言和文化的异同,也有助于进一步探讨翻译理论,尤其是翻译标准。  相似文献   

18.
索绪尔认为文字的唯一存在使命是为了表现语言,但由此造成的一系列问题却让索绪尔倍感头疼。通过对文字的全面考察可以发现:文字并不只是为了表现语言而存在。文字的功能具有二重性,除了有表现语言的显性功能外,文字还有很多隐性的功能,如表达思想、娱乐大众、反映社会文化现象等等。文字的二重性不仅体现在功能上,而且体现在文字的方方面面,如文字系统的二重性、文字形式的二重性、共时和历时的二重性等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在介绍省略分类和功能的基础上对比分析省略在英汉语言中的衔接及其在翻译实践中的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