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盛剑云 《社区》2014,(27):54-54
在当今,“低碳”生活的概念已被人们广泛接受。而健康时尚的“微环保”生活,就是把‘低碳”二字具体化,细节化、实际化。细细品来,我觉得“低碳”生活的实质,其实就是返璞归真,勤俭节约,就是有意识地改变自身的生活习惯,进而促使社会环境的改变。  相似文献   

2.
低碳生活在我国方兴未艾,发展至上论、消费无限度、过度依赖技术等思想认识误区使低碳生活面临困境。老子的“啬”思想主张人们依“道”而行,心中树立爱惜理念并落实到行动上,节制少耗费,着眼于永续发展,“啬”的实践路径则包括反思自身本性、慎用技术、合规律的节制节俭等,这为解决低碳生活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了良好的精神资源。同时,“啬”思想还启示人们在走低碳生活之路时要学会自我反思与批判,在道德指引下追求真正的幸福,政府也应学习践行“啬”思想,在社会中形成倡“啬”的风气。  相似文献   

3.
毕宝魁 《社区》2013,(32):12-13
教导弟子当高级干部要“节用” 乍看题目,仿佛笔者故意拔高孔子,孔子怎么会提倡什么“低碳生活”,那时候也没有这个名词啊!是的,孔子没有使用过“低碳生活”这个名词,但他的思想中确实有非常明确的这种生活理念。  相似文献   

4.
在上海街头,笔者每天听得最多的词就是“低碳”、“环保”。如何实现“低碳世博”,贴近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上海人已自觉行动起来,许多来观展世博会的游客深受感染。  相似文献   

5.
金长虹 《新天地》2011,(5):107-109
“低碳生活”是一种即环保又节约,是值得提倡的生活方式。作为现代青年,我们的高中生更应做“低碳生活”忠实的实践者和宣传者。作为一名高中美术教师我有义务,让我们的高中生,在美术课的实践中去体会和感受到“低碳生活”的艺术魅力。将这一生活意识渗透给他们。我负责对手工校本课程的编辑和授课。我将“低碳生活”的环保理念融入手工校本课程的编辑和设计中,其结合的着重点是“低碳生活”中“节约”这一关键词,进行了我校美术校本课程即《低碳手工艺术》的课程开发和实践。《低碳手工艺术》校本课程的开发主要突出这两个主题,一是在技法学习中动手实践,二是在回收利用中开拓创新,进行低碳手工艺术课型的设计。  相似文献   

6.
张红伟 《新天地》2011,(5):40-40
随着工业的飞速发展,人口的急剧增长,人类对自然的掠夺式开发及对环境的破坏,使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威胁人类生存的重大问题,倍受全人类的关注。现在全人类都在倡导的低碳生活,就是为改善环境而迈出的可喜的一步。所谓“低碳生活”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低碳生活对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是一种态度,我们应积极提倡并去实践低碳生活。我们做为教师,特别是化学教师,能为低碳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7.
李宝莲 《社区》2014,(25):52-53
妻子是个时尚达人,一向爱追赶潮流,她早就提出了过低碳生活的“新政”。我们做了个详尽的低碳行动计划书,从节约用水用电、节约食物多吃素、到绿色出行、绿色购物,再到拒绝“一次性”消费等,逐项列出来,然后开始执行。  相似文献   

8.
低碳生活是实现“双碳”目标、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必然要求。包容性绿色发展跟踪调查组(IGDS)围绕低碳生活展开全国性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大多数居民具有环境保护责任感,对低碳行为具有良好预期,愿意为低碳生活承担额外成本,吃穿住行用游等领域低碳生活实践取得显著效果,但低碳生活转型在认知和实践层面仍面临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为切实推动低碳生活方式,应加强针对性宣传教育,培育城乡居民低碳生活意识;向中低收入群体倾斜,注重低碳生活的市场化激励与精准性财政支持;立足吃穿住行用游低碳生活实践,以供给系统变革促进低碳生活方式;完善基础设施,为广泛形成低碳生活方式提供硬件保障。  相似文献   

9.
新政新知     
《社区》2014,(36):6-7
“十二五”末全国拟启动千家低碳社区试点 据国家发改委网站消息,为进一步指导低碳社区试点建设工作,探索建立符合不同区域特点、不同发展水平的低碳社区建设和管理模式,推进城镇低碳化建设,控制居民生活领域碳排放水平,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开展低碳社区试点工作的通知》和国家其他有关要求,发改委起草了《低碳社区试点建设指南》,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10.
“双碳”目标下,我国倡导绿色消费,努力推动形成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绿色低碳消费转型成为一场极其深刻的生产生活方式的革命。现有广泛应用的治理策略大都强调消费者的个体能动性,政府、企业、媒体、社会组织等利益相关者努力引导,根本目的是通过改变消费者(如态度观念、消费习惯等)来改变消费行为,而忽略了消费决策是社会性、集体性的产物并且受到结构性的约束。GICL治理体系强调系统性和结构动力,旨在发挥政府、企业、科研机构、媒体、社会组织、消费者等多个主体的能动性,激活社会治理、社会创新、社会文化营造和社会生活方式构成的结构动力系统,通过促进绿色低碳消费从而推动整个系统高质量发展。“去中心化”的系统配置强调发挥多个主体能动性、多重实践协同,既不同于以消费者为“核心”的治理体系,也不同于以政府为主导的治理体系。该体系也具有较强的实证性和应用性,能够与现有的低碳消费治理思路和治理体系对话,促进我国低碳消费治理体系不断完善,有助于构建基于我国发展实践的低碳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1.
曾凡洪 《社区》2014,(22):52-53
退休在家的婆婆,自从学会了上网以后,便与时俱进,全面与网络接轨,开始有意尝试网络上新鲜的生活方式。这不,她在继网购、低碳之后,又开始了她的“拼客”生活,既时髦,又实惠。  相似文献   

12.
陶氏作为世界500强之一,其产品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在中国,陶氏曾打造榆林生态煤炭产业,捐助希望小学,为知名大学提供奖学金,并且在上海建亩了陶氏生态馆,提倡“零”排放低碳生活。2010年,荣登“住宅低碳技术、材料推荐榜”。  相似文献   

13.
木子 《今日南国》2010,(8):39-39
“低碳”已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但“低碳之路”不能蒙着眼睛走,首先要清楚它的起点在哪、目标是什么、怎样才能走好。为此,我们编制了“低碳转型路线图”。  相似文献   

14.
《新少年》2009,(7):6-9
在这个气候变暖与可持续生活理念一起发烧的年代,可是有越来越多的人将碳看作关乎个人生活美德的物质。他们积极倡导“低碳生活”,是不折不扣的减碳达人呢(“达人”是指在某一领域非常专业、出类拔萃的人物,即某方面的高手。现在这个称呼被越来越多的网友接受和喜爱,成为流行用语)!  相似文献   

15.
“双碳”目标是国家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战略部署,必将持续赋能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发展。“双碳”目标通过突出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节能减碳内涵,倒逼生产生活方式绿色低碳转型,促使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协同减碳,促使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成为全球潮流的机理赋能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双碳”目标通过推动能源结构优化升级、实现产业结构绿色转型、促进消费结构低碳发展、强化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等路径,推动绿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形成和发展。要建立宣传教育机制、制度保障机制、激励约束机制、协同转变机制等保障机制,确保“双碳”目标赋能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路径顺利推进,为实现“双碳”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16.
中国作为探索和实践“双碳”目标的“先锋”,低碳试点的先试先行为其低碳转型作出了有力探索。既有研究大多肯定了低碳试点的积极成效,但部分研究也指出了低碳试点存在的困境。在低碳试点陆续结束和中国迈向“双碳”目标之际,对低碳试点的低碳状态和减排趋势进行再评估。研究结果表明,三批低碳试点的效果可能并没有大多评估研究认为的乐观,低碳试点整体上尚未达到和形成显著的低碳状态和减排趋势。仅有2010和2012年开始的第一、二批低碳试点显现出碳减排的趋势,但其依然未进入低碳的状态;2017年开始的第三批低碳试点在减排趋势和低碳状态上均未显现出显著的效果。在政策试验阶段,低碳试点缺乏上位法律、总体规划和核算体系的指导以及相容的激励机制,这对其维系低碳发展效果产生了挑战。在迈向“双碳”目标阶段,国家层面需要加强制度安排的指导性和激励机制的相容性,完善应对气候变化法律体系,增强规划可行性与约束力,构建激励相容的长效机制,确保地方层面低碳政策设计和执行的综合性、稳定性和持续性。  相似文献   

17.
《老友》2014,(9):27-27
中国环境保护部8月13日在北京发布《“同呼吸 共奋斗”公民行为准则》(以下简称《准则》),倡导公众践行低碳、绿色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积极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和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18.
李纳米 《新少年》2011,(4):18-18
从今天开始,我“低碳”啦!本姑娘要过低碳生活,成为低碳一族啦! “丁零零”、“丁零零”一阵闹钟声,把我从睡梦中叫醒。“该起床了!”咦?今天的闹钟声怎么有点儿特别。为了减少废旧电池污染环境,昨天我特意买了个发条闹钟来代替陪伴了我五年的电子闹钟。  相似文献   

19.
“低碳生活”是个新概念,提出的却是世界可持续发展的老问题,它反映了人类因气候变化而对未来产生的担忧,世界对此问题的共识日益增多。  相似文献   

20.
对待环保,72岁的薛增琪似乎有着与生俱来的使命感。在他的努力下,太原市环保局先后组织七次“环保杯”小学生田径运动会,薛老也多次走进课堂给学生们讲解低碳生活和环保知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