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在某种意义上说来,“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近代史.”从鸦片战争开始,资本——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使得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对外没有独立;对内没有民主;贫困而又落后.中国人民面临的首要任务就是“实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而斗争.”近代中国任何进步的、革命的阶级、集团和个人都必须承担这桩历史的使命,而一切真正的社会变革则定要以争取独立、民主和富强为其内涵.  相似文献   

2.
<正> 近代中国往何处去?历史发展的通道如何?这个民族、国家和人民命运攸关的严重课题,曾经为许多仁人志士所思考、探索和回答。 这是完全合乎逻辑的现象。 严峻的历史进程要求答案。 在十九世纪中叶以前,中国社会仍然处于封建末世(虽然,它的内部业已孕育着资本主义萌芽)。1840年爆发的鸦片战争,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篇页。在本质意义上,“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反对中国独立,反对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历史,就是中国近代史。”资本——帝国主义与封建主义相结合,使得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是一个屈辱和痛苦的过程,传统的封建主义枷锁上又添加了殖民主义的镣铐。中国人民面临着的首要任务,就是“实行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而斗争”。改变没有独立、民主和贫困落后的状态,成为一切进步的、革命的阶级、集团和个人的历史使命。任何真正的社会变革,必须以独立、民主和富强为其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3.
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脉络纵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脉络纵论孙占元近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脉络,代表和体现着中国近代史发展历史趋势和前进方向。在近代中国,反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以拯救民族危亡并争取改变和延缓中国的半殖民地状况;打击清王朝的封建专制腐朽统治以扭转中国的衰败局面并谋求和争得社会的...  相似文献   

4.
150年前的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的重大转折点。英国资产阶级蓄意发动的这场卑鄙的战争,用“船坚炮利”迫使中国从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与此同时,中国人民开展了反对入侵的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顽强斗争,开始了中国近代史上的民族革命斗争。林则徐,就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反抗外来侵略  相似文献   

5.
中国近代史是指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从革命斗争史角度来看,以五四运动为分界限,可以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分为两个阶段:五四运动以前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五四运动开始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们习惯把前者称为中国近代史,这里姑仍其旧。我们党历来就重视中国历史,特别重视中国近代历史的研究。毛泽东同志在自己的许多  相似文献   

6.
从世界社会主义范围来看,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空间范围现阶段就是指中国,它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特殊阶段。这是由中国近代的历史和现状所决定的,具有鲜明的个性。第一,中国的社会主义不是脱胎于资本主义社会,而是脱胎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特殊的社会形态。它与近代欧洲资本主义国家,无论是发达的还是不发达的,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不同。旧中国自然经济占主体,商  相似文献   

7.
作为一种较高层次的史学形态与一种方法论的历史哲学在近代产生,是人类历史发展到资本主义时代的产物。在欧洲出现完整的、比较成熟的资产阶级历史哲学,正是以发达的资本主义文明为养料的,例如资产阶级的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而中国近代历史哲学的发展则不然。虽然在晚清经世实学中,也曾有过近代意义上的历史哲学的萌芽,但是,它终究伴随着资本主义在中国的悲惨命运而步入近代社会的坎坷道路。自1840年英国殖民主义者以坚船利炮轰开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壁垒,西方资本主义列强便一步步地把中国历史发展逼进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发展轨道。这样,中国社会内部固有的进入资本主义文明的模式被摧毁了,因此,中国近代没有产生强大有力的资产阶级,因而也没有产生独立形态的、完整意义上的资  相似文献   

8.
李芳  龚志伟 《理论界》2004,(1):19-19
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真理。中国共产党积极探索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的道路,大大丰富和发展了这些思想。毛泽东认为当时中国社会是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就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改变这个殖民地、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之变成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这两个性质不同的革命阶段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连接。“民主主义革命是社会主义革命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革命是民主主义革命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史学界在讨论中国近代史时,涉及到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问题,有的文章甚至对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提出了质疑。这是一个重大原则问题,无论从总结历史经验看,还是从指导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现实需要看。都有深入探讨的必要。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科学结论认清中国社会的性质,乃是认清中国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根据。近百年来,中国先进的人们为解决这个问题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但都不成功。只有十月社会主义革命以后。中国的先进分子开始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来分析中国社会的实际,才得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科学结论。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成立前,中国有一百多年的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半殖民地的另一半指的是半主权、半独立,半封建的另一半指的是半资本主义。关于这一点,毛泽东同志早有准确的论述,近代中国半独主、半资本主义的历史也作了实证。全面理解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题,有助于对我们搞社会主义是顺理成章的理解,也是对中国“不该搞社会主义应该搞资本主义”说法的回击。  相似文献   

11.
列宁曾指出,“对具体情况的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真髓和活的灵魂”。(《列宁全集》第31卷,第144页)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胡绳同志的新著《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涉及的历史阶段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八十年,认真贯彻了对具体历史问题进行具体分析的原则,是一部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学术价值的历史著作。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这是研究近代中国历史的出发点。只有充分认识这样一个社会性质,才能对近代中  相似文献   

12.
150年前,鸦片战争一声炮响,中国社会前进的自然道路被斩断,中国历史发生了大转折,中国社会的方向被严重扭曲,被迫进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此产生了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科学地评析帝国主义侵略对近代中国造成的影响,如何正确认识近代中国的国情。本来,这是一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因为早在半个世纪以前,毛泽东同志已明确指出:“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在一方面促使中国封建社会解体,促使中国发生了资本主义因素,把一个封建社会变成了一个半封建社会;但是在另一方面,它们又残酷地统治了中国,把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很显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为什么难以正常发展?近代中国独立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尝试为什么一再失败?中国为什么长期陷于一穷二白的苦难深渊?归根到底,不能不溯源于西方列强的殖民掠夺。所以毛泽东同志又说:  相似文献   

13.
冯桂芬是活动在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旧民主主义革命历史舞台上的地主阶级改革派经济思想代表人物之一,如同其他各阶级经济思想代表人物一样,都必须对这一历史时期三个根本性经济问题表明自己的态度。这些带根本性的经济问题是:外国资本主义或帝国主义经济侵略的问题;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封建主义剥削、奴役的问题;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问题。中国近代的各种经济思想派别和形形色色经济思想的不同倾向,实  相似文献   

14.
中国传统的社会体系在近代欧洲文明的冲击下,被迫发生振荡和反馈,改变了一些旧的结构和因子,出现了新的因子,从而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整体。这个过程及其特点就是近代中国历史的特点,在这个过程中的近代中国,本身呈现出多面性和复杂性,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的侵略速度一直在加快,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之役、俄占伊犁和日夺琉球、中法战争、义和团之役都以中国惨败而告终,伴随着这些戏剧性的灾难而来的是传统中国的自我形象的破坏。与此中国近代社会相适应的近代文化自然就不是在封建社会末期萌发出来的,而是在资本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的情况下,在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情况下,对原有的封建文化并没有进行什么改造,盲目被动地把近代文化从西方移植过来,“东涂西抹,学步效颦。”因此,近代中国文化只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文化,它是近代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就整体而言,它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但它确属近代中国社会的整体的反映。  相似文献   

15.
关于中国近代历史的起点問題,尚鉞同志認为:“关于明清两代社会性质的討論将影响到中国近代史究竟以什么时期作为起点的問題,以1840年外国資本主义侵入中国的时间划一个分界綫是不很妥当的,有着斬断历史发展线索的毛病。”他否定鴉片战爭是近代中国历史的起点,主張明清之际开始了中国从封建制度到资本主义制度的变化,明末清初是近代历史事变的关鍵,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起点。当尚钺同志的錯誤論点发表以后,刘大年同志、黎澍同志曾作了必要的批判和細致的分析。但尚钺同志仍旧坚持他的观点,拒不接受批評。关于明清之际的社会性质和中国資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和发展問題,可以通过学术討論求得解决;而尚钺同志的基本論点主要在于否定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历史的起点,和否定中国革命的基本理論問题,是带政治原則性的问题。因此,有繼续討論和批判的必要。  相似文献   

16.
近代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所谓近代中国,按科学说法,应起自1840年,终于1949年。现拟按习惯说法,仅就1840——1919年间中国“半封建”问题,略陈管见。 中国原来是一个独立的民族国家。自从鸦片战争后,由于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采取了一切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压迫手段,使中国一步一步地变成了半殖民地。所谓半殖民地,就是“在政治上,形式上是独立的,实际上却被财政和外交方面的附属关系的罗网包围着”。半殖民地是从独立国过渡到殖民地的“中间”形式,追逐垄断利益驱使资本帝国主义力图把半殖民地变成自己完全支配的殖民地。半殖民地中国也正是朝着殖民地的方向演化的,诸如英国侵占的香港,日本鲸吞的台湾,均已沦为殖民地。不过就整个中国来说,这还只限于局部的而尚未引发全局性的演化,仅仅属于量变中部分质变的范畴。 近代中国在从独立国家变为半殖民地并向殖民地演化的同时,逐步地从封建社会变为半封建社会。这几乎是公认的历史事实。问题在于,“半封建”是否等同于“半资本主义”,而资本主义是否“半封建”的演化趋向? 在世界历史上,似乎存在过两种类型的“半封建”,一种是英法式的,一种是中国式的,两者既有共性,又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问题是解放后三十多年来中国近代史学界一直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对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讨论,是认识和研究中国近代史的一个基本出发点,也是合理地对中国近代社会发展进行分期和建立完整的中国近代史体系先要解决的基本问题。过去对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的讨论,主要侧重于从中国近代史的前半段(1840—1919年)的过程中去探讨,这样势必会割断历史,使有的问题找不到明确的答案。本文试图从完整的半殖民  相似文献   

18.
北洋军阀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反动的军事政治集团,是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产物。它以1895年小站练兵为契机而崭露头角,嗣后经过十五六年的精心经营得到发展,逐渐形成为一股重要的军事政治力量,攫取了足以左右政治局面的权力,终于乘辛亥革命之机占据了中国的统治地位。在此后的16年时间里,虽然政潮迭起,派系纷争与更易剧烈而频繁,但北洋军阀集团却一直把持了全国的统治权(即使它不够完整和有力),从而出现了一个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因此,北洋军阀在中国历史、特别是近现代历史上无疑有其特殊而重要的地位。但与此不…  相似文献   

19.
<正> 1987年8月下旬,由湘潭大学召集的中国近代史体系体例学术讨论会在该校科研基地天子山举行。来自各地的80余名专家、教授及研究人员参加了会议。现将其主要内容综述如下。一、中国近代史的体系和体例有的同志指出,中国近代史的基本线索就是独立的资本主义近代化。其主要论据是:世界资本主义潮流的冲击,激起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和中国近代化的要求,中国近代史的主题就是资本主义化的过程及围绕该过程而展开的一系列斗争。中国近代社会的两个主要矛盾是围绕着上述过程及斗争展开的:能否搞资本主义近代化,这是中国人民大众与封建主义的矛盾;能否独立进行近代化,这是中华民族与外国侵略者的矛盾。中国要近代化但不要殖民地化;外国列强要使中国殖民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教学中,常常遇到学生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为什么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中国为什么不能避免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而象日本那样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社会?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为什么不能按照人类社会的一般发展规律从封建社会演变为资本主义社会,而是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