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现代启蒙小说.它既是对"五四"时期个性主义与人类主义思潮的回应,也是对鲁迅自身早期思想的一种创造性承续与发展.<狂人日记>更是一篇寓言性很强的小说,它对现代中国启蒙主义必然失败的命运作了清醒预言,并对现代中国知识分子的健全人格塑造提供了富有启示性的思考,因而它又是一篇引人深思的启示录.  相似文献   

2.
由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突出贡献专家、江西九江学院文学教授李彪撰写的<多维视角下的鲁迅论稿>专著,2008年9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全书30万字,分为六篇及附录篇.第一篇是"人格篇",主要论述鲁迅思想、性格、人格、文格及其有关等方面的问题.第二篇是"比较篇",主要论述鲁迅作品与其他作家作品的比较以及鲁迅作品的乡土性.第三篇是"杂文篇",主要论述鲁迅杂文与<野草>等作品的特色.第四篇是"教育篇",主要论述鲁迅的教育思想与教学艺术等方面的问题.第五篇是"评价篇",是对研究鲁迅的一些专著进行的评述.第六篇是"悲剧艺术篇",这组论文均被中国人民大学<鲁迅研究>全文复印,是李彪教授研究鲁迅的重要突破.最后是"附录篇",一是收入评论家对李彪教授和<鲁迅悲剧艺术论稿>的介绍与评价;二是将李彪教授已发表的研究鲁迅及其它的成果收存目录.  相似文献   

3.
《狂人日记》是鲁迅的第一篇现代启蒙小说。它既是对“五四”时期个性主义与人类主义思潮的回应,也是对鲁迅自身早期思想的一种创造性承续与发展。《狂人日记》更是一篇寓言性很强的小说,它对现代中日启蒙主义必然失败的命运作了清醒预言,并对现代中国知识分子健全人格的塑造提供了富有启示性的思考,因而它又是一篇引人深思的启示录。  相似文献   

4.
《哀范君三章》是鲁迅的诗作达到"成年期"以后的仅存的两篇重要诗章之一.鲁迅虽然时常有些讳言自己的诗作,然而这三章诗却是他自己寄出去发表的.这诗的写作年份是1912年,正是辛亥革命之后的第一年,它与前一首《自题小象》诗遥相映照,跨越在辛亥革命的之前和之后,直接反映了鲁迅对辛亥革命的观感,所以,这也是标志了  相似文献   

5.
《一面》是一篇悼念鲁迅先生逝世的简短的回忆录.文章最初发表于一九三六年十月,一九三七年被收入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先生纪念集》.作是署名“阿累”,当时是一个普通的电车售票工人.这篇回忆录极其细致生动地记述了作者在日本友人内山完造开设的书店里与鲁迅先生邂逅相遇,当面领受先生赠书的情景,刻划了鲁迅先生同情劳动人民,爱护求知青年,慷慨助人的高贵品质,表达了作者对鲁迅先生的无限崇敬.同时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鲁迅的著译在当时青年中所产生的深广的影响和巨大的教育作用.  相似文献   

6.
《这样的战士》是《野草》中一篇优秀的散文诗.全文只有三百字左右,但内容丰富,含义深广,文字精美,具有强大的艺术魅力.它不仅以丰富而凝炼的思想引起人们的深思,而且感情强烈、炽热,激动人心,特别是贯串文章始终的韧战精神,就象永不停顿的助阵战鼓一样,动人心弦,摧人奋起.这篇散文诗是鲁迅同封建军阀政府和买办文人斗争的产物.鲁迅在《《野草》英文译本  相似文献   

7.
当鲁迅的名字与他那篇石破天惊的《狂人日记》在中国新文学史上划下一个巨大时惊叹号后,中国文学便与鲁迅和鲁迅作品一起走向了二十世纪的新纪元.鲁迅作品无庸争辩地成为经典与模范,因而关于鲁迅创作的研究,历来是鲁迅研究中具有传统优势的强项.在新时期的鲁迅研究中也一直保持着传统的优势,同时也出现了一定规模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过客>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一篇.通篇"走"意向贯穿始终,"过客"作为鲁迅心灵世界具象化的形象,它象征、暗示、隐喻了作者于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焦灼、彷徨、苦闷,但绝不放弃前行的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9.
《野草》是鲁迅的散文诗集,它包括一九二四年九月到一九二六年四月间的二十三篇文字.一九二七年四月编成时,鲁迅又给它写了《题辞》.《野草》记录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统一战线分化后到“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期间,鲁迅从革命民主主义者到共产主义者转变过程中前进的步伐和战斗的心声.一九二四年至一九二六年,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初期和中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倡导和推动下,实现了国共两党和各界人民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明天》是鲁迅小说中较为特殊的一篇 ,它是鲁迅为自己创作的一部小说 ,隐藏着更深的发泄、自慰和自我解脱的心理动机 ,形象地演绎了早期鲁迅解开死亡之结的精神历程 ,因此《明天》这部小说对研究鲁迅思想和艺术有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刘勰的《文心雕龙》是我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最全面、系统性最强、善于总结前人经验、富有战斗意义的论文巨著.清代章学诚的《文史通义·诗话篇》中称它“体大而虑周”.唐代刘知几的《史通·自叙篇》里说它:“词人属文,其体非一;譬若甘辛殊味,丹素异采,后来祖述,识昧圆通,家有诋诃,人相掎摭,故刘勰《文心》生焉.”这就是说《文心》的产生,是由于它当时时代社会的需要.鲁迅《汉文学史纲要》里也引述了《文心·原通篇》和《辨骚篇》中的话,足见鲁迅对此书的重视.《文心》的杰出文艺思想,主要表现在下列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2.
冯雪峰是鲁迅亲密的战友和学生。他以毕生精力尽瘁于祖国的革命文化事业,建树颇多,尤其是在宣传和捍卫鲁迅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有关著述甚丰,深得鲁迅夫人许广平的好评,曾被她誉为研究鲁迅的“通人”,在鲁迅研究史上留有光辉的一页。冯雪峰的鲁迅研究工作肇始于二十年代末期。至建国前夕为止,他写下的这方面的文字,其最重要者主要有三篇。一篇是一九二八年五月所写的《革命与知识阶级》。当时正值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的高潮期,鲁迅遭到创造社、太阳社的“笔尖的围剿”,被他们作为建立革命文学的主要障碍而大加挞伐。冯雪峰此文的主要意义就在于:它保持冷静的头  相似文献   

13.
<风筝>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的一篇,从50年代开始,它就不断地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中,大概是因为鲁迅在其中宣扬的"儿童中心"的观点起了很大的作用,但从文化学解读理论的角度来讲,它也蕴含了"长者本位"、"长兄如父"等中国独特的文化因素.当然,这些文化因素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应区别时待.  相似文献   

14.
《祝福》是鲁迅小说集《彷徨》中的首篇小说,在鲁迅的小说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它是旧中国劳动妇女悲剧命运的真实写照,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它显示了鲁迅炉火纯青的高超才能,标志着鲁迅创作的新发展。鲁迅在谈到《彷徨》的创作时,曾经说过,《彷徨》中的作品,是在“五四”退潮时期写的,那时,新文化运动的统一战线发生了分化,“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  相似文献   

15.
范伯群、曾华鹏撰写的《鲁迅小说新论》一书,最近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逐篇研究了鲁迅的二十五篇小说,细致分析了各篇的思想内容、人物性格和写作特色,系统考察了鲁迅小说“从生活到艺术”的创作过程,深入研究了鲁迅小说的艺术构思、情节提炼与创作风格。该书的显著特点是,不受前人研究成果的束缚,也不受某些图解的影响,而从“设法弄清鲁迅要写某篇作品的动机和意图”入手研  相似文献   

16.
《明天》是鲁迅小说中较为特殊的一篇,它是鲁迅为自己创作的一部小说,隐藏着更深的发泄、自慰和自我解脱的心理动机,形象地演绎了早期鲁迅解开死亡之结的精神历程,因此《明天》这部小说对研究鲁迅思想和艺术有重大的价值。  相似文献   

17.
拙作《鲁迅记事散文漫说》认为,鲁迅散文除《朝花夕拾》十篇外,还应包括鲁迅杂文集中一般认为是散文的十二篇。这二十二篇散文中偏于记事的十一篇,已在前文论及,这里考察余下的十一篇。②从作者与所记人物的关系看,除《阿金》记自己所不相识的人和《无常》、《女吊))记自已儿时喜爱的戏曲形象外,其余八篇都是记与自己有交往的人物,分别考察如下。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古代小说发展史上,有两个重要的阶段.一是唐代文人有意识地创作文言体传奇小说阶段,鲁迅先生将它的出现称之为中国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二是明代文人在民间话本的基础上模拟编写“拟话本”阶段,这促进了由口头文学向书面文学,群众创作向作家创作的转变.突出代表这两个发展阶段成就的有两篇作品:一篇是自行简的《李娃传》,这是唐传奇中的艺术珍品,鲁迅先生评之为“近情而耸听,故缠绵可观”.  相似文献   

19.
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是伟大的共产主义者.但是近年来苏联报刊连篇累牍地把鲁迅歪曲成人道主义者.对此,我们必须给以应有的回答.照我的理解,鲁迅与人道主义,这关系到鲁迅的思想与创作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既涉及到对鲁迅的创作,特别是早期创作的理解,又作为鲁迅的文艺理论批评的重要内容,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研究.  相似文献   

20.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作品通过一对青年男女——涓生和子君的恋爱悲剧,揭示出它产生的社会根源,表达了深刻的思想内容。这是鲁迅长期求索的结果,无论当时,还是今天,它一直放射着耀眼的光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