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构建和谐社会必须以构建社会各个元素的和谐为基础。大学构建和谐校园不仅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将对社会其他元素的和谐建设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2.
袁立 《经营管理者》2012,(2X):272-272
加强对宗教的保护应当成为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手段之一,宗教保护在促进社会和谐方面包括生态建设、文化和谐以及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对此笔者进行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的重大战略决策。高等学校肩负着传播知识、培育人才、服务社会的重要职责,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阵地。建设和谐校园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前时代赋予我们的重大历史责任。尤其是在当前多变的社会环境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形势下,高教领域的管理者与决策者必须充分认识构建和谐校园的重要性与紧迫性,必须牢固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妥善解决高等学校在改革发展的机遇期和关键期面临的各种困难和问题,理顺各种关系,促进学校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现代社会,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一个社会是否和谐,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法律来调整,需要法治来保障,所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建立在法治的基础之上。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检察机关的法律监督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5.
素质是能力的基础和前提,能力是素质的外化和升华。领导干部要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领导能力和本领,必须从增强和谐文化素质、思想政治素质上入手着力,从和谐文化层面上努力提高领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能力和本领。什么是和谐文化呢?和谐文化以崇尚和谐、追求和谐为价值取向,融思想观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为一体,反映着人们对和谐社会的总体认识、基本理念和理想追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谐文化既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文化源泉和精神动力。正如有人所说,文化若水,滋润万物,悄然无声。和谐文化犹如春雨一样,潜移默化地滋润和促进领导干部构建和谐社会领导能力和本领的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6.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背景下,人们主要是关注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像矿难、三农、失地农民上访等,一些突发性事件如无锡蓝藻爆发的环保问题、山西黑砖窑非法使用童工问题等被披露后,人们往往要深入到社会怎样发展、如何实现权利的保障机制等的话题进行探讨。这些探讨都没有回避政府特别是具体的基层政府机关的责任问题。由于政府机关处在社会活动和管理社会活动的中枢地位,所以,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政府机关的作为。本文所讲的机关是指处在社会管理地位的党政机关。笔者认为要构建和谐机关,必须处理好外部关系.即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这是作为代理人的机关处理的首要问题,如果社会矛盾重重,甚至危机四伏,就谈不上机关和谐;另一方面是内在的,即机关的内部管理问题。即通过科学管理,调动机关工作人员积极性和创造力,努力工作,在创造和谐机关的同时构建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7.
2010年两会召开后,民生问题再次走进公众视野并引起广泛关注。民生是指人民群众的基本生存和发展的权利和能力,是一国政治稳固的基础,自古以来就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世界各国的政要们也都十分关注和重视民生。当前在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民生问题往往成为社会不和谐的根源所在,尤其是在日益发达的媒体的渲染下,局部性的、个别孤立的民生问题被曝光、渲染,成为引发社会群体性冲突的隐患,威胁到社会的稳定。因此,消除社会不和谐现象,妥善解决民生问题是构筑和谐社会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图书馆的公共性质、社会公共服务及作用、目标、责任和义务,论述图书馆是人与文化和谐统一的基点。  相似文献   

9.
邱文超 《经营管理者》2009,(15):251-251
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雄厚的物质基础、可靠的政治保障,也需要有力的精神支撑、良好的文化条件。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思想政治工作作为"经济工作和其他一切工作的生命线",其任务更为繁重。  相似文献   

1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社会和谐的基本内涵,是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整体和谐,人是社会和谐的主体,特别是从事现代化建设的专业技术队伍、企业经营管理队伍和公务员队伍,他们既是实现社会和谐的建设骨干力量,又是着力解决社会和谐突出矛盾的重要对象。因此,政府人事人才工作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职能,发挥着重要的人才支撑和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1.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强调“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把各级班子建设成“和谐型”的领导集体,使班子的整体功能处于最和谐状态,以班子和谐带动地区、部门和单位的和谐,从而促进社会和谐。所谓“和谐型”领导班子,是指目标一致、行动一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的领导班子,是充满活力、有序运行的领导班子。建设“和谐型”领导班子,需要班子成员共同努力。具体来讲,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构建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当今中国的丰流话语和共同呼声。在构建和晰社会的大背景下,构建和谐校园也自然而然地成为当今社会各界特别足教育界关注的热点。这是因为和谐校园建设不仪是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对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引领、示范和推动作用。和惜校园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方方面而的工作。在这里,我想从辩证的两个维度就和谐校园建设这个活题做一点哲学思考。  相似文献   

13.
钟渝 《决策导刊》2007,(6):39-40
近年来,党和国家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目标。社区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构成单元则是建设和谐城市的主阵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绝不能忽视社区的作用。只有社区日趋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才有坚实基础。重庆作为一个有着三千多万人口的大都市,社区建设任务任重道远,而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旧城区的社区建设更是所有重点中的难点。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努力提高领导和谐社会建设的本领,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把各级班子建设成“和谐型”的领导集体,使班子的整体功能处于最和谐状态,才能发挥其最大作用,以班子和谐带动地区、部门和单位的和谐,从而促进社会和谐。所谓“和谐型”领导班子,是指目标一致、行动一致,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相互协调、密切配合的领导班子,是充满活力、有序运行的领导班子。建设“和谐型”领导班子,需要班子成员共同努力。具体来讲,应做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5.
信访工作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矛盾的减震器与安全阀,也是消除不和谐因素,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工作。近年来,我们党顺应社会发展规律和人性规律,提出了一系列构建和谐社会的新思路、新举措。如《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引导人们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塑造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相似文献   

16.
构建和谐社会与大学社会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在西方也有着深厚的思想根基,其内涵是指事物协调、均衡、有序的发展状态。和谐思想的经世致用,就是建立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17.
一、深刻认识构建高校和谐校园的内涵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体现在高校,就是要建设一个“和而不同”、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的和谐校园。而溯源历史长河,探求现实生活,高校都被视为科学民主思想文化的交汇点和发源地,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晴雨表。因此,高校党委必须深刻认识和谐校园的内涵,努力把握其精神实质,不断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相似文献   

18.
孙婷 《管理科学文摘》2009,(15):146-147
和谐,作为一种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精神的精髓。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中共中央提出的伟大战略部署,是改革开放深入发展提出的全新历史性课题,学习和领会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精神实质,深入思考构建和谐学院的问题,是摆在全体教职工面前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我们所要建设的和谐校园,应该是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19.
一、坚持高校党的领导在构建和谐校园中的核心地位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问题。高校是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建设和谐校园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同时,和谐校园又推动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程,构建和谐校园是高校党委领导的重要工作之一。党委领导与构建和谐校园紧密结合,加强党委领导在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的导向作用,开创高校党委领导下和谐校园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表明我们党更加关注社会建设,更加关注社会和谐、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也表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已经由经济、政治、文化的“三位一体”,扩展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四位一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