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刘涛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2012,(4):88-91
网络环境下青少年人际交往具有交往时空的无限性、交往方式的间接性、交往角色的虚拟性、交往关系的平等性、交往内容的开放性等特点。这些特点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着青少年人际价值目标、人际价值手段、人际价值评价,带来青少年人际关系淡漠、人际信任危机、社会责任感淡化等负面影响。网络环境下培养青少年人际价值观的途径在于优化网络环境,促进青少年网络交往的有序化、正规化;占领网络德育阵地,弘扬人际价值观教育的主旋律;开展社会实践活动,锻炼青少年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2.
当代青年人际价值观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考察当代青年人际价值观的新变化,对高中生、大学生以及在职青年三个阶段的当代青年进行了人际价值观的调查,使用自编问卷·包括六个维度:互信互利取向、自我呈现取向、功利取向、安全感取向、顺从取向以及自主取向.调查结果发现:青年人际价值观存在性别差异,女性在自我呈现、功利和自主取向上得分显著低于男性,而在在互信互利和安全感取向上的得分显著高于男性,在总分上没有显著差异;高中生在安全感取向和顺从取向上得分显著低于其他学历的群体. 相似文献
3.
韩丽红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11-112,129
近年来,网络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大大加强了人与人之间沟通与交流的同时,也带来了网络交往过程中的人际信任危机问题。人们对其"信任"之余,也逐渐产生了"怀疑"。由此,试分析网络人际信任危机产生的原因,并尝试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黄少华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0(1):152-156,173
互联网的诞生,一方面形塑了一种经由互联网中介的全新人际交往方式,另一方面也凸显了网络交往中的人际信任风险。基于对浙江、湖南和甘肃三省青少年的问卷调查,对青少年的网络人际信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网络交往中的人际信任风险并没有让青少年在陌生人面前止步,相反,青少年在网络交往中的确建立起了真实的人际信任关系,而且这种信任关系不仅出现在熟人之间,还出现在陌生人之间。但青少年在网络交往中对熟人的信任程度明显高于陌生人。而回归分析则发现,网络交往认知是影响青少年网络人际信任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青年网络流行语与价值观教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青年网络流行语,是指在一定的时间、范围内被拥有一定文化知识的青年网民流传、熟知并广泛使用的词、词组和超出短语层面的言语表达单位。青年网民利用网络流行语展现自我,参与社会生活,关注现实。因此,青年网络流行语是草根文化在网络时代的复苏和发展,具有深刻的价值意蕴。当下,青年网络流行语五花八门、良莠不齐,故应通过对青年网络流行语的监测了解青年,运用青年网络流行语以提高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加强网络文化建设,引导青年网络流行语继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论网络交往与现实交往的互动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明 《盐城师范学院学报》2002,22(3):116-118
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人类的交往方式带来了根本性的变化 ,网络交往从现实交往中分化出来 ,为现代人的交往提供了一个全新的对话方式。我们在关注人们通过网络交往给现实交往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 ,也应重视网络交往对现实人际关系的良性作用 ,因势利导 ,使网络交往成为现实交往的一种补充 ,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人们正确对待网络时代人际交往方式的变化 ,有助于确立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7.
惠保德 《郑州轻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2):72-74
价值观的形成有其自身的规律 ,并受到社会因素和个体内在因素的影响。当代青年正处在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化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及自我意识发展和自我需要扩大的时期 ,因此 ,他们的价值观必然打着当今时代的烙印 ,具有开放性、先锋化、情绪性等特点 ,他们追求高效、公正、互利 ,追求求职与成才相结合 ,但同时 ,其自身的身心失范问题也日趋严重。 相似文献
8.
高学德 《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3,(2):60-65
利用2011年中国社会信用制度研究的调查数据,考察了当代城市青年人际信任的总体特点,并比较分析了不同类型青年群体人际信任各维度的具体特点。研究发现,当代城市青年的人际信任表现出与传统中国乡土社会高度一致的差序格局特征,即:对亲人关系的信任程度最高,较亲密、稳定的工作关系和熟人关系次之,而对生人关系的信任度最低。同时,城市青年对工作关系的信任程度高于熟人关系和生人关系。这表明,对城市青年人际信任结构的研究,不仅应考虑关系亲疏和情感特征,也应关注人际交往的时空特征。从不同群体的比较来看,男性、未婚、高教育程度和高收入城市青年的人际信任要高于女性、已婚、低教育程度和低收入者。 相似文献
9.
进城农民工的社会网络与人际传播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丙奎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2(3):92-96
人际传播是进城农民工建构社会关系网络的前提条件。一般来说,进城农民工移植、复制的初级社会关系网内的人际传播以非工具性为主,是农民工在生存阶段初步适应城市社会的基础;再构的次级社会关系网内的人际传播则以工具性为主,对于农民工在发展阶段高层次适应城市社会有着重要的作用;社会网络的断裂,标志着进城农民工人际传播处于真空状态,是农民工在城市生存的巨大威胁。 相似文献
10.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5):24-29
习近平青年价值观的核心内涵主要包括:未来总是属于年青人的;青年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青年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马克思主义青年观是习近平青年价值观形成的理论基石;"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习近平青年价值观形成的实践源流;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青年价值观的价值追求。习近平青年价值观确立了青年的人生坐标,指明了青年成长路径和教育培养的方向。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人际价值观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采用自编的大学生人际价值观量表,对重庆市、四川南充和成都市923名大学生人际价值观的特征进行了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大学生人际价值观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能够较客观地测量大学生的人际价值观的结构性特点;大学生人际价值观总体上表现出积极的趋势,但其结构内部的发展不平衡,大学生人际价值观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一定的年级差异和家庭收入差异.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大学教师、医生、注册会计师、律师、邮政管理人员的比较,探讨大学教师人际价值观的特点。结果显示:大学教师的人际价值观与其它四个行业既有共性也有差异性;与医生和邮政管理人员不存在差异性;大学教师在开放性、公开性、互惠、对个人利益的态度上较高;女性大学教师比男性大学教师利己性强且较冲动;本科学历的大学教师更注重建立良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文化环境是人类主体的实践活动赖以进行的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和文化条件的总和,具有渗透性、可塑性、全面性、动态性和复杂性等特征,它影响着人们的价值选择、思维方式和行为趋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具有重要作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系统工程,应当构建良好的文化环境,充分发挥家庭文化环境、学校文化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的积极影响和作用,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有效合力。 相似文献
14.
论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及其培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晓红 《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3)
人际交往能力是大学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能力。学习人际交往的知识 ,培养人际交往的技能 ,是提高大学生人际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人际交往的知识主要包括人际交往心理学知识和社交礼仪知识 ,培养人际交往的技能主要通过个体咨询、团体咨询、促进个体社会化进程、加强班集体建设、加强宿舍文化建设、指导学生社团活动等途径实现。 相似文献
15.
QQ作为一种即时通信工具,在我国拥有一亿多用户。本文从分析QQ语境的概念、特征入手,探讨QQ语境对人际传播的特殊影响,指出QQ语境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一个极重要因素,论述了QQ语境中人际交往的道德自律。 相似文献
16.
大学生网络交往对现实交往中的人际关系、人际信任、人格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淑芳 《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54(2):69-75
该研究采用大学生网络交往基本信息问卷、现实人际信任问卷、网络信任问卷、人际关系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对248名大学生进行预测、462名大学生进行实测,结果表明:(1)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现实人际关系有直接影响,不同网龄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得分在性别、科别、年级上差异显著。(2)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状况总体良好,现实人际信任度不高。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信任在性别上差异显著;在现实人际信任方面网龄和年级差异显著。(3)不同网龄大学生在艾森克人格四个分量表得分上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7.
一种人际传播研究的境界与期盼——读《人与人的相遇——人际传播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胡河宁 《中国地质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9(1)
人际传播影响我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影响人与人的关系.在<人与人的相遇>一书中,人际传播是"我与你"相遇、相知与相交的过程.该书通过对关系理论、传播能力理论和对话理论等人际传播重要研究层面的理论探索,在东方经典与西方的理论比较研究中,引导人们自觉、客观地反思人际传播的全部意义,体现了传播学本土化研究的学术自觉,表达了人们对于人际传播神性境界的一种文化追求和理想期盼. 相似文献
18.
青少年网络依赖的成因及干预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静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18(3):19-23
当前我国有5%~10%的青少年过度使用网络,形成网络依赖心理。网络依赖主要是一种心理依赖,比一般的上瘾现象有着更为复杂的心理成因和独特的特点。青少年形成网络依赖,有家庭、学校、青少年个人和网络本身等原因,因此青少年网络依赖干预模式应是多样化的、个别的、具体的,对青少年网络依赖的干预应是多层面的、多层次的、整体的。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