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在法治理念统率全球的时代背景下,在民事诉讼中确立非法证据排除规则十分必要,因为其符合现代法治社会提倡的程序公正理念,有利于实现全面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目标.为此,我们应明确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适用对象,即明确哪一类非法证据是应当排除出诉讼程序,不得作为定案依据的;进一步明确和细化非法证据的判断标准;建立完善的非法证据排除机制,包括对证据材料提出异议的主体、程序、时限等;明确民事诉讼中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例外.  相似文献   

2.
大力培育公民意识,塑造成熟的社会主义公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培育人民群众良好的公民意识,塑造成熟的社会主义公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各项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分析了我国公民意识薄弱的主要原因,提出从开展公民主体意识、公民权利意识、公民责任义务意识、公民法治意识、公民道德意识的宣传教育入手,加强公民意识的培育,以适应我国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在民事诉讼中,由于法制观念淡薄以及受利益的驱使,双方当事人在收集证据的过程中有时会侵犯到他人的合法权益,或违反法律的禁止性规定。为了规范当事人收集证据的行为,最高人民法院在2001年初步构建了我国民事诉讼非法证据排除规则。但是这一制度在相关概念界定、操作程序、是否对非法证据区别对待等方面还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4.
公民人格塑造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的本质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在塑造大学生公民人格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能够帮助大学生提高公民意识,培育公民潜意识和塑造公民行为模式。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功能就必须在研究公民人格结构的基础上形成系统的灌输指导、陶冶领悟、组织参与的公民人格塑造模式。  相似文献   

5.
公民意识教育是以培养公民意识、提升公民素质、训练公民政治参与能力为核心的教育活动。随着公民社会在中国的兴起,公民意识教育日益引起理论与实践工作者的重视。如果说公民意识教育是公民教育的灵魂,公民素质的提高是公民意识教育的核心,那么制度创新就是公民意识教育的保证。公民的主体意识塑造、政治角色认同与政治能力培养都依赖于各项制度的创新与保障。  相似文献   

6.
曼德 《市民》2007,(5):54-57
一个和谐社会必然是没有“臣民”、“游民”和“暴民”的公民社会,否则就会陷入在奴役、对抗和内乱之中。塑造现代公民意识,是我们民族每个人肩上的重任。当代国人不仅应在学校、政府机构、家庭里塑造公民意识,  相似文献   

7.
评判一个国家民主建设的成效,既要看其民主制度的发展状况,也要看公民是否具有强烈的民主意识。由于宗法式的小农经济长期占统治地位,封建思想仍未根除,我国公民的民主意识至今依然淡薄。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对我国公民民主意识现代化的进程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因此,深入分析造成的这种影响,探索当前民主意识淡薄的深层原因,寻求中国民主意识现代化建设的几条有效路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8.
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改革和完善是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灵魂。要想改革民事审判方式,必须对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加以改革和完善。改革民事诉讼证据制度,应从改革和完善构成民事诉讼证据制度的三方面即举证制度、质证制度、认证制度入手。  相似文献   

9.
当代大学生公民意识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民主法制意识淡薄、权利义务意识淡化、现代环保意识薄弱和社会公德意识缺失。大学生公民意识缺失,既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也有学校教育方式方法的错误,还有大学生自身的缺陷。要扭转这种局面,要求高校必须加强大学生公民意识培育,其中,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主要渠道,严格的日常管理是重要途径,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活动是主要载体,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是有效形式。  相似文献   

10.
现代公民具有丰富的理论意蕴。从政治学的视角来看,主要是具有公共精神和参与意识,具有平等意识、自主意识和法律意识。应该通过发展市场经济,建立健全民主制度,振兴教育特别是公民教育等途径塑造良好的、合格的公民。  相似文献   

11.
"先刑后民"是指一个案件中同时有刑事和民事两种法律关系,两者是一种交叉关系时,法院先对刑事犯罪进行审理,再对涉及的民事责任进行审理,或者在审理刑事犯罪的同时,附带审理民事责任的诉讼程序原则。其来源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制度,通过对比刑事和民事的后果承担、举证责任以及证明标准方面的不同对其必要性进行了论证,从而为"先刑后民"正名。  相似文献   

12.
间接证据作为民事诉讼常见的一种证据形式,其依据经验法则和推理构成间接证明方式,该方式是民事诉讼证明案件事实的主要手段。间接证据因为证明对象多元化、证明力不确定和证明事实方式复杂化,使得法院对其采取了谨慎、怀疑甚至是排斥的态度,法院对其运用或是简单滥用证据排除规则、证明力较小规则将其排除,或是以证据不能证明案件事实直接适用证明责任规则裁判定案,使得原本能够认定的事实得不到科学证明。因此,对于间接证据,首先应明确法院仅能依据宽松的证据能力制度对其作有限排除,同时应限制常识性的间接证据证明力较小和真实性规则滥用以及要求法院对矛盾间接证据证明力问题进行合理分析。更重要的是,在间接证明分为证据环、证据链等几种具体类型基础上,应明确间接证明对推定基础的经验法则之要求,确定间接证据证明案件事实的多样化模式,并且赋予间接证据在证明欺诈、胁迫等主观事实方面的重要作用。然后法院面对间接证据时才能依赖自由心证来认定事实,使民事裁判建立在规范、严谨的证据审查基础之上。  相似文献   

13.
行政主体调处一定范围的民事纠纷,在世界各国已成通例.在我国,行政附带民事调处的法律依据,已包括在现行许多法律、法规之中.行政附带民事调处复议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应以行政复议案件的成立为前提;两个不同性质的请求之间具有内在关联性;有关联的民事请求在行政复议过程中提起.对行政附带民事调处及其复议进行司法审查不仅有客观现实性,也有充分的法律依据,主要途径是由人民法院行政庭作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处理;此外, 人民法院可以通过受理行政机关强制执行行政附带民事调处及其复议决定的申请,在执行前对相关行为进行审查.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反垄断民事诉讼中原告胜诉率极低,其根本原因在于原告举证困难。这与我国目前对于反垄断民事诉讼举证责任分配的处理直接相关。反垄断民事诉讼较为特殊,不能适用民事诉讼的一般举证责任分配法则,而应实行举证责任倒置制度,将本应由原告承担的部分举证责任分配给被告。最高人民法院《反垄断司法解释》对此有所考量,但仍显保守,对减轻原告举证责任效果有限。奇虎公司诉腾讯公司垄断纠纷案及锐邦涌和公司诉强生公司垄断纠纷案也表明,我国法院在反垄断民事诉讼中分配给原告的举证责任过重,不利于实现反垄断民事诉讼的目标。  相似文献   

15.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二审程序提起的主体具有广泛性 ;提起的期限一般应依刑事诉讼法确定 ;二审程序可以划分为民事型、刑事型和混合型三种类型。二审的审理期限依刑事诉讼法确定 ;二审的审查范围不受上诉或抗诉的限制 ,实行全面审查 ;针对上诉或抗诉的不同情况 ,二审法院可以作出三种处理方式  相似文献   

16.
文书提出命令制度的确立对于提升民事诉讼当事人证据收集能力,保护其合法权益以及保证人民法院准确认定案件事实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民诉法解释》第112条在借鉴大陆法系相关规定的基础上对该项制度作出了规定,但相较大陆法系有关立法例,中国对于该项制度的设计还存有缺陷,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中国文书提出命令制度的适用范围规定得过于狭窄,仅将当事人纳入了文书提出义务主体的范围,而忽略了对诉讼外第三人的考量.因此,有必要借鉴域外关于第三人文书提出义务的立法经验,以对中国文书提出命令制度的主体范围进行必要的扩展,从而尽快在中国确立案外第三人的文书提出义务.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法院的调查取证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法院可以根据案件的需要和自己的意志,主动调查和收集证据;二是指法院只能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按照当事人的申请调查收集证据。在我国民事诉讼中,无论是按照申请调查收集的证据,还是依据职权主动调查收集的证据,都可以作为法院裁判的依据。  相似文献   

18.
民事补强证据规则是指在民事案件中,指导法官运用补强证据使主证据获得证据能力,或增强主证据证明力以达到认定案件事实效果的规则,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无需考虑补强证据是否对案件事实具有独立证明作用。以法官内心确认是否是需要补强证据的唯一因素为标准,可以将补强证据规则分为“孤证不能定案”的补强证据规则和瑕疵证据的补强证据规则,通过考察我国当前有关补强证据规则的理论基础、立法规定和司法实践,发现还存在内涵不统一,立法规定较为散乱和滞后,举证、质证和认证阶段缺乏必要的程序和标准等问题,尚需进一步从制度、程序和释明等方面加以探讨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对于民事案件的举证责任分配问题,各国都在一般规则之外赋予法官一定的裁量分配权力。我国2010年7月1日生效的《侵权责任法》,一改过去要求医院对其不存在医疗过错负举证责任的做法,有加重原告患者举证负担的嫌疑。这种新规定既不符合国际惯例,也不符合我国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的认知,有可能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今后,司法实务界应根据举证责任分配的利益衡量理论,对《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作出符合公平正义要求的解释。  相似文献   

20.
法官当庭认证是法官当庭认证案件事实的一种诉讼活动。法官当庭认证的前提是当事人当庭举证和质证。举证和质证应按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 ,并由法官运用证据规则对证据作出正确认证。要做好这一工作 ,就要全面提高法官的综合素质 ,规范出示证据的行为 ,以保证认证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