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之一,外嫁女反哺作为乡风文明建设创新的基层实践路径,有助于推动乡风文明建设。发端于G省Q市L村的外嫁女反哺乡风文明建设路径,是一种自下而上的自发性行为,功能主要为强化外嫁女群体内部及与家乡的联系,注入了崭新的乡村治理资源,弘扬了反哺家乡的优秀文化,宣传了尊老敬老的乡村风气。外嫁女反哺乡风文明建设路径形成主要受到宗族文化、家庭收入、网络技术及主体意识综合作用,宗族文化是推动外嫁女反哺的动力,家庭收入是推动外嫁女反哺的基础,网络技术是推动外嫁女反哺的媒介,主体意识是推动外嫁女反哺的关键。权力回应对于巩固和发展外嫁女反哺乡风文明建设新路径具有促进作用,村委会介入外嫁女反哺,探索出一条契合地域文化特色、激发乡村内生动力、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以女性同胞为参与主体的乡风文明建设道路,实现基层治理方式创新。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就业难是当今社会最受关注也是最为严峻的问题,而女大学生的就业和创业更是困难重重。鉴于此,在对当前女大学生创业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女大学生的创业动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女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民国时期的女中医师是一个独特群体,在女权思想的影响下,她们从分散的个体开始寻求建立团体,希翼通过办刊物等手段发出自己的声音。女医刊物的出版集中体现了这一诉求,特别是《中国女医》杂志更开女医独立创办刊物的先河。女医刊物属于近代知识女性办刊活动的实践,虽为医学刊物,却包涵了性别与职业、女医职业与婚姻等社会性议题,为研究近代女性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离骚》中的人物性质争议最多的是“女媭”,王逸认为女媭是屈原姊。后世承王说者,往往加以附会以证成其说。一是以文物遗存来附会,以《水经注》及其所引袁崧说为代表;二是从文字音训来附会,以洪兴祖《楚辞补注》为代表。游国恩肯定了张凤翼“妇女之通称”的说法。袁崧《宜都记》所载文物遗存是真实的,其附会女媭庙为屈姊庙,使材料自身存在矛盾,在秭归境内无屈原庙(祠)而有女媭庙,于理难通。女媭庙中“捣衣石犹存”揭示了女媭的身份,秭归之女媭庙、捣衣石的文化遗存,证明其是纪念“媭女”星的,而非屈原姊。媭(婺)女,是二十八宿之一。《离骚》中的“女媭”为二十八宿之一的“女”星宿。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影响高校女教职工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繁重的家务劳动的束缚、高校现行"一视同仁"政策的无形压力、追求成功的主观意识较弱等。在此基础上,从四个层面提出了高校女教职工的发展路径:一是在政府层面,扩大公共服务范畴,缓解女教职工工作压力和家庭矛盾。二是在学校层面,建立扶持女教职工发展的长效机制。三是在工会层面,切实维护女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和特殊利益。四是在个人层面,充分发挥女教职工内在的主观能动性。  相似文献   

6.
女冠也疯狂     
女冠者,道姑也。唐代尊崇道教,大量女子出家,甚至有一堆公主也赶时髦去当女冠。加上唐朝风气开放,就形成了唐代特有的女冠现象.可谓是女冠也疯狂。李冶,字季兰,当属女冠中的风流人物。此女早熟.据说她在五六岁时就做出了这样的咏蔷薇诗:"经时未架却,心绪乱  相似文献   

7.
徽州女祠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女祠特别是徽州女祠,是目前徽学研究中的一个较为薄弱的环节。本文对女祠的诞生以及女祠的建构和运作,作了初步探讨。作者认为.徽州女祠出现于明末清初,是中国封建社会末期政治松散、徽商兴盛和中国传统文化尊老爱幼思想的产物;徽州女祠以其建构形式和运作内容体现了封建社会末期女性的觉醒和社会变革时期的特点;徽州女祠这一活化石记载了中国妇女抗争与觉醒的早期珍贵资料。  相似文献   

8.
女登是炎帝之母。女登是人而不是神,与神话人物九天玄女无涉。女登是位传说性的历史人物,她生活于距今七千年前后的前仰韶文化与仰韶文化的交替之际。有蟜氏族一女子,与少典氏族一男子通婚而生下炎帝。文献传说,女登“感神龙首”而生炎帝,是中华民族的女始祖;民间传说,她发明了蜂业,为中华“蜂业之祖”,还发明了草鞋、蓑衣、围裙等物质文化。炎帝“寻母”“抬母”的传说故事,体现了炎帝的孝道精神;女登所创造的女登文化成为姜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女登祭祀中的排灯会、抬社火等民俗文化与女登、炎帝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开发和利用女登文化这一独特文化资源,对提升农民精神素质,塑造村容村貌,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提高乡村社会文明水平,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网络同人女群体有了新的发展动态。通过问卷调查和网络访谈发现:同人女的年龄向未成年人发展的趋势明显;性描写是同人女阅读的一个兴趣点;网络文学的阅读以及线下活动是促使同人女向同性恋转化的一个因素。为此提出了加强网络净化、实行分级制阅读的策略。  相似文献   

10.
惠安女服饰文化的弱化现象与保护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惠安女民俗风情是福建省五大旅游品牌之一,其传统服饰更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惠安女服饰文化遭到了现代流行服装的有力挑战,呈现出弱化、流失的现象。惠安女服饰文化逐渐弱化的原因有:社会公众对惠安女服饰文化内涵了解不够,政府对服饰保护的关注、宣传不够,惠安女传统服饰缺乏时尚元素等。应采取有效措施促进惠安女服饰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