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中国社会现代化错失机遇的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考察中国社会现代化历史时 ,我们发现中国有多次现代化发展的机遇 ,但是由于种种原因 ,中国错失了这些历史机遇 ,与现代化失之交臂 ,在世界现代化大潮中一再落伍。因此 ,探究影响中国社会现代化错失机遇的种种原因 ,为我国当代社会现代化实践提供历史借鉴 ,就显得尤为重要。现代化是囊括了所有国家和民族的特殊历史过程。在这一历史过程中 ,中国是一个后来者。中国是在世界现代化发展到一定阶段 ,在早发现代化国家的侵略下 ,被迫开始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因此 ,我们要全面客观地认识中国社会现代化错失机遇的原因 ,就必须把它置于世界现代化…  相似文献   

2.
正时隔13年重新回到中国的APEC备受国际瞩目,作为与世界深度对话的重要平台,凉茶领导者加多宝等众多民族品牌的集体亮相,从另一个侧面展现出崭新的中国力量正在一步步登上国际舞台的中心。近年,中国企业纷纷开始国际化战略转型的突破与尝试,而借助APEC这一全球性盛会的难得机遇,率先与世界接轨的加多宝更加清晰和全面的展现出品牌国际化的思路与信心,并通过与APEC的捆绑式营销,向全世界传递着"凉茶中国梦"的美好愿景。  相似文献   

3.
新年穿新衣是中国人历来的传统习俗。它意味着在新的一年有 新的开始和好的转机。如今唐装已成为人们新年中不约而同的选 择。这正应验了那句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  相似文献   

4.
16年前,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布全党、全国的工作重心由阶级斗争转向经济建设。这是一次打开中国人民的思想牢笼的重要会议。今天,我们回头看这次重要会议,能更深切地体会到:中国的一个新的时代正是从这次会议开始的。从这时起,中国给世界递出一张新名片——改革开放。这个新时代的突出标志是:一切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此中国令全世界刮目相看。中国就此在世界上展示出了一个新的形象。  相似文献   

5.
中国式的天下观支配下的主角意识畸形发达是我们民族苦难的重要根源之一,几千年来,我们只看到王朝姓氏的更迭,看不到制度的转型,文明的更新,文化的演进,当然也不可能滋生出新型的角色意识。直到近代,在引进了维新、共和思想之后,情况才开始改变,但是长期以来被主角意识笼罩的民族要走出这一步又是何其艰难。  相似文献   

6.
党的建设在新形势下有了新的要求,当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当然价值观的建设和创新是不容忽视的。作为理论工作者要明白价值观是一个国家或民族在这个世界上安身立命的根本性问题,要在工作和生活中积极实践,为社会良好风气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在明白它的内涵和要求后,重要的是在生活中积极去实践,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含义,为社会主义价值观带来新的活力,为社会良好风气的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7.
SNS序幕拉开     
佚名 《现代交际》2005,(11):28-28
虽然网络代表着“新生”,但当我们发现自己的网络生活依旧是穿梭于各个网站以及QQ和BBS时,我们又开始感到孤独、单调了……网络要走向社会,我们应该让网络更加社会化,所以一个新的世界又展现在我们的面前——那就是SNS。  相似文献   

8.
最近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将中国推到了一个世界旋涡的中心。在笔者看来,在这样一场国际风云波诡云谲的变幻中,一个古老的问题正在以新的形式再次展现到我们面前:那就是要想在发展的过程中不至于有大的失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就必须牢牢把握发展的主导权。  相似文献   

9.
命运共同体为世界提供了中国智慧,为人类社会进步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这一理念在政治、社会和文化上包容所有社会,最终目标是建设一个不仅开放和包容,而且享有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和共同繁荣的世界。人类命运共同体符合中非人民共同的愿望和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中非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升温有利于提升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和世界和平合作力量的壮大。  相似文献   

10.
刚迈进新世纪的门槛,上海又站在了新的机遇面前:争取跨入国际大都市的行列。一回首历史我们发现,一个城市的繁荣发展,如同一个民族的兴旺强盛,除了要有物质财富的资本之外,更需要社会的资本和精神的资本,而且,从某种程度上说,后两者所起的作用,将会比前者更重要、更持久、更影响深远。当上海正从一个新的起点上,面向国际大都市之门,探寻一条直达之途、一把启锁之匙时,一群关爱她的人士汇聚我们杂志,贡献自己的见解——上海需要城市的文化风度、市民的世界意识“我们的眼里为什么常含着泪水?因为对这大地爱得深沉!”  相似文献   

11.
我们现在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文化生态中。在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西方文化几乎可以无障碍地进入中国。中国的传统文化越来越呈现边缘化的倾向。我们常说一句话: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几十年来的事实证明,越是西方的,越是世界的。这是我们没有经历过的状况。  相似文献   

12.
一、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迫切需要大力发展社会工作  当前,中国正处在社会结构转型时期,处在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变的发展阶段。从1840年至今,为把中国建设成现代化强国,曾经有几代人为之奋斗不懈。现在,中国已经完成了基本解决温饱,实现了现代化第一步战略目标,正在向第二步战略目标迈进,到本世纪末,实现国民生产总值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到21世纪上半叶,实现现代化第三步战略目标,即达到当时世界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基本建成现代化社会。应当看到,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复杂而艰巨的过程。中国社会结构转型和经济体制改革如…  相似文献   

13.
“读《失能老人考验中国的社会安全网》一组文章非常震撼,中国已是世界上失能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失能老年人口超过1千万的国家。我们不能再静观坐等了,从2030年开始,中国将进入人口老龄化各种矛盾的全面爆发期,如何在2030年以前,在健全和完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的同时,初步建立起长期照料服务体系,这是对中国政府执政能力的考验。”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反侵略战争,也是一场关系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在这场誓死保卫国家、勇于牺牲的正义战争中,中国人民表现了大无畏的精神,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抗日团体和抗日英雄,这为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这一精神财富也成为我们现代影视剧创作的源泉,一大批具有艺术高度和审美新体验的抗战题材电视剧呈现在荧屏上,成为我们铭记这段历史,认识这场战争的最直接的形式。进入新时期抗战题材得到了不断的发掘和拓展,逐渐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和特点。  相似文献   

15.
中国的传统文化一直是强调自谦、自律、自省的。老子主张为人要如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这就是提倡做人要低调、谦让。孔子说"吾日三省吾身",这就是要经常地反思自己。儒家的精髓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置于首位,就是说修身立德是最关键的。这种文化传统几千年来滋养了中华民族内敛的性格。这种性格曾经铸就了一个农业文明时代的强大帝国。当今中国,正以一种与世界各国完全不一样的方式崛起,这是中国之幸。但是,当今中国也滋生了一种与世界其他民族不一样的国民性。这种国民性就是整个社会充斥着暴发户的心态和暴发户的行径,也就是任性。诚然,我们需要  相似文献   

16.
30年前,中国走出了中华民族向前发展最坚实的一步,即改革开放,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光如梭,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国人在惊喜于民族的崛起的同时,贫富差距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也困扰着中国,本文将围绕政府如何正确解决经济发展带来的贫富差距问题以及政府应发挥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一直以来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并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建设社会主义。无论在任何时期、任何阶段,我国共产党始终将社会实际与国情有效结合起来进行工作开展,坚持中国实情与马克思主义相结合,走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复兴道路。自十八大以来,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民族复兴这一思想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因此,本文对民族复兴的思潮与路径比较展开了详细的分析与讨论,以期促进民族复兴向中国化、现代化发展。  相似文献   

18.
两会语录     
“我们的国家和民族正站在历史的新起点上面对新的任务,需要更加清醒;更加坚定;更加努力。”——温家宝:要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倒退没有出路。“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是平民,平民的素质关系到一个国家整体国民的素质。”——温家宝:要使教育成为面向平民的教育。“加强农业和农村建设是一着活棋,这一步走好了,就能够带动内需和消费,从而使中国的经济发展建立在更加坚实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我们老祖宗的时候,洋人还是猴子呢从小学起,课本中就告诉我们,我国地大物博,是一个文明古国。后来长大了些,资源的危机,让我们暂时忘却了地大物博这个词,唯有文明古国这个词,尚不时地跳出来,安慰着一些人脆弱的民族自尊心。的确,倘以先进世界上的民族而论,唯有中国这一古文明,是从几千年前一脉相传下来的。其他,如古希  相似文献   

20.
侯敏 《现代妇女》2014,(3):213-213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样一句话:"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魅力,都有与其它民族不同的独特之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设计作品变的越来越多样性,而要想在众多优异的作品中脱颖而出变得更加困难。但是不能忽视的是仍有很多优秀的作品,这就是传统文化的魅力,像埃及的金字塔、希腊神话等,这些之所以让我们记忆深刻,是因为它代表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设计的本土化会为设计增添新的活力,传统文化和现代设计的融合创新已成为我们面临的一大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