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总量已经稳居世界第二。而长期的高出口、高政府投资使我国内需不足,加上分配结构不合理,形成国富民穷的现象。居民没钱花,不敢花,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本文将从分析我国内需不足的原因,阐述收入分配不均症结和现实表现,主要从初次分配,二次分配以及政府公共服务支出三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我国经济转型以及可持续发展的长远目标,探索解决我国目前收入分配不均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国家财政收入与国民收入之间关系密切。国富与民富需同步。国富民穷或国穷民富都不能持续。国富民穷,国富就失去了意义。国穷民富,民富也难有保障。在某个特殊的阶段,国家财政收入与国民收入不能同步增长。1994年  相似文献   

3.
一、社会的财富分配与风险分配任何一个社会,都有财富分配与风险分配问题。财富分配的必要性在于任何财富都是稀缺的,而任何社会的分配  相似文献   

4.
在当前,企业社会责任的缺失及其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成为我国构建和谐社会所面临的一个突出问题。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富合理分配缺失,不仅使企业员工、消费者、社会公众的利益受到某种程度的损害,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社会利益冲突,在一定范围内造成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对立。因此,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探讨企业社会责任财富分配问题显得极为重要。  相似文献   

5.
张捷 《领导文萃》2011,(2):109-113
以中国的GDP只有美国的1/3左右,但广义货币M2却与美国相当,这也意味着在通胀过程中,有着更多货币在流通的中国更容易被"掠夺"。 通胀下中外的社会差别 全球通胀的过程就是全世界资产、资源、财富再分配的过程,是一个国家崛起和衰落的关键节点——对于这一结果,西方发达国家早在进行巨额负债的时候就已有明确认识。  相似文献   

6.
《国民的财富的性质与原因的研究》简称《国富论》,是西方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于1776年出版的关于国民财富的研究,其目的是富国裕民。通过对《国富论》的阅读和知识点梳理情况下,初步得出"民富"应先于"国富","国富"基于"民富"的结论,以期有利于正确处理"国富"与"民富"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一、社会的财富分配与风险分配 任何一个社会,都有财富分配与风险分配问题.财富分配的必要性在于任何财富都是稀缺的,而任何社会的分配过程,均伴随着种种围绕分配的社会冲突.  相似文献   

8.
企业伦理成立的三要素:企业所有制形式;企业财富分配公正;企业社会责任。企业伦理建设,必须牢牢把握和关注企业所有制形式,所有制形式是企业伦理的前提条件。财富分配公正,是企业伦理的底线要求,其实质在于,企业管理者能否处理好企业内部的利益关系问题,这至少遵循四个原则:贡献原则、德才原则、需要原则,平等原则。企业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对社会必须和应该有的贡献,它是企业伦理的实质内涵,是市场经济健康和谐发展的保障,企业在面临一项重大决策时,必须通过伦理核查,审视企业行为对社会责任的担当情况。  相似文献   

9.
王琳  伍竞艳 《经营管理者》2012,(24):116-117
实现收入分配公平是现阶段中国分配制度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它一方面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另一方面受调节收入分配政策不完善的制约。因此强化政府收入分配职能,发挥政府在缩小收入分配差距中的作用,是必然的选择。文章首先分析收入分配不公平产生的政府原因,然后探讨实现公平分配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我国由于社会转型、利益分配机制转换,相应地带来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其中贫富两极分化趋势明显加剧。面对初次分配不公、财政再分配乏力的局面,必须多种措施并举,重新构建“市场分配为主,财政再分配为辅,道德分配为补充”的公平有序的居民收入分配体系,借助市场、政府、社会三方的合力,缩小居民收入差距,实现公平分配。  相似文献   

11.
书屋     
《决策》2014,(10):96-96
《21世纪资本论》 本书回顾了自工业革命以来收入及财富分配的历史,利用20多个国家众多研究人员精心收集的最新数据,尝试梳理出一部关于财富及其分配不平等所引发的社会、政治和文化矛盾的历史,堪称一部鲜活生动的人类历史。  相似文献   

12.
种种迹象表明,目前中国的贫富差距无论如何都超过了社会能够承受的能力。造成贫富差距的原因很多,但是收入分配不公、分配制度不合理,无疑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正因为如此,有关收入分配的问题近年来一直是社会广泛关注和热议的公众话题。政府掌管着利益分配的杠杆,因此,纠正分配不公,理顺收入分配关系,政府责无旁贷。  相似文献   

13.
"共享发展"实现的核心是社会收入分配制度安排的公平与合理。企业的初次分配是社会收入分配的基础,企业客观上存在着劳动者、企业出资人和政府三方参与分配的利益主体;而企业生产经营的所得产生后,大体上按照工资福利、企业利润和政府税费三个部分进行收益分配;最后形成税后工资、税后利润和政府税费的三种类型的初次分配收入格局。实现三方公平分配的对策为:完善政府对企业与个人的税收政策与行政收费制度;加强对劳动力市场交易的管理与规范;落实"体面劳动"理念与切实保障弱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微观个体的再分配偏好是再分配政策制定以及实施的核心环节。本文利用实验方法,参照我国社会居民收入分配的情况,设计了一个包含不同收入阶层的实验室社会,要求被试在未知和已知自身收入这两种情况下就社会税率水平进行表决。实验设定了不同的政府效率水平,引入了多数原则、随机选择社会决策者以及有中国背景的"民主集中制"这3种社会决策机制,检验其对再分配偏好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政府效率的提高,税收带来社会净福利的增加,个体的再分配偏好随之提高;与多数原则相比,随机选择社会决策者和民主集中制这两种机制能诱发个体更高的再分配偏好。实验结果还表明,在个体收入揭示之后,个体的再分配偏好强烈依赖于其所处的收入等级,呈现明显的自利动机;政府效率和社会决策机制对再分配偏好的影响在高收入群体和低收入群体中也存在显著的差异。实验发现,除了自利动机之外,高收入的被试体现出不平等厌恶,低收入被试则体现出对初始收入不平等的容忍。本文结论为了解中国个体的再分配偏好特征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要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公平,执政党、政府和全社会都应该树立全面公平的观念,而不只是部分公平、基本公平或底线公平。所谓全面公平,是指在参与市场经济、社会分配和处理各项公共事务时都要树立公平观念,在各个领域的规则制定和机会分配中,以及在所有的财富分配和公共资源分配中都应该确立公平的原则。要将社会公平的原则落实到具体的法律法规、市场交易规则、企业内部规范、政府公共政策的制定与实施、公共资金的分配和使用等各方面的具体规则和行动中。  相似文献   

16.
梁胜 《经营管理者》2005,(12):11-12
<正>2005年6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我国居民收入存 在的六个方面差距,即全社会收入、城乡居民收入、行业、职 业、财富分布、财政分配和劳动分配。这是至今为止最为详细和 全面地表述我国居民收入差距的资料,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我国贫富差距越拉越大,已经成了建设和谐社会之痛。  相似文献   

17.
征收遗产税是社会财富积累到一定阶段后,为缩小贫富差距、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和谐而采取的一种经济杠杆。国际经验表明,选择适当时机开征遗产税,有利于国家、社会和公民个人的利益关系达到和谐。我国现阶段开征遗产税有其可行性和必然性,但应合理设计遗产税,使之为财富积累、公平分配和社会和谐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随着我国体制改革不断的深入发展,社会"收入分配不公平"问题日趋凸显,引发了诸多社会矛盾,成为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中央政府及时出台调整居民收入分配的对策,在一定时间内起到了平衡居民收入的作用,但政策本身及地方政府执行政策的过程中暴露出的不足也应予以重视。本文着眼于成都市政府有关于调整居民收入分配问题的政策,对其归纳总结的基础上进行分析,以期发现政策中的不足之处,并提出相应建议,期望为完善相关政策略尽绵薄之力。  相似文献   

19.
刘圣欢 《管理学报》2010,7(3):435-439
运用制度经济理论和分析方法,考察了不同费用分摊方式与不同选票分配规则组合情形下业主之间的财富转移问题,以及选用不同的投票决定规则水平对业主间财富转移问题的影响.结果显示,业主个人的经济利益(收益与费用分摊)和相应的选票数的差异越大,财富被侵蚀的机会就越大.为有效避免财富转移问题并使项目实施有效率,在具有不同面积分布的小区里,选用不同的选票分配规则和决定规则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杨敏 《决策》2012,(12):22-24
收入分配很大程度上要做的事情就是不要出现锁定,财富的锁定和阶层的锁定。锁定就完全看不到希望,社会就不会稳定。能否突破利益阻隔?《决策》:方案制定持续8年之久,一种说法是利益集团的阻挠,请问您怎么看这个问题?李实:整个社会对收入分配总会有预期,当你把这个问题解决之后,希望你解决更多的问题,社会总会不断有新的期望出现。过去几年我们做的比较多的在"提低"上,也起到了一定的效果。现在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