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章以大众化、民族化语境为背景,从人性视角切入,对沈从文小说世界的人物形象、牧歌属性和文化隐喻进行了全面剖析,并试着在城市与乡村二元对立格局中走近沈从文本人,进而触及其小说的民族内涵和象征隐喻。  相似文献   

2.
刘忠 《广东社会科学》2005,11(6):137-142
文章以大众化、民族化语境为背景,从人性视角切入,对沈从文小说世界的人物形象、牧歌属性和文化隐喻进行了全面剖析,并试着在城市与乡村二元对立格局中走近沈从文本人,进而触及其小说的民族内涵和象征隐喻.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纯爱文学题材作品流行,并产生了"山楂树现象"。基于文化隐喻的两个层次分析山楂树的红色隐喻可以看出:小说及电影《山楂树之恋》还原了普通人的感情生活,其结局是一个悲剧性隐喻。山楂树的颜色转换,宣告着主人公爱情的必然死亡。"山楂树之恋"现象只是"想象"的一种爱情纯洁。今天的文学需要更多地直面普通人生存的艰辛,并趋向认同妥协的合理。小说以平淡叙事完成了对红色年代纯真爱情生活描述的超越;电影创作者以主题的转换和对小说内容的忠实重现,完成了对小说本身的超越。  相似文献   

4.
凝固的批评观念和批评模式不能认识一个作家的真面目,尤其对于沈从文。“避免由社会阶级的方面而力图由文化方面评价历史,是沈从文区别于同时代作家,的自己的选择。”当我们冷静地观照、测量沈从文的“《边城》体系”的文化价值之后,我们说沈从文是中国新文化继鲁迅之后第二个在封闭民族传统文化之内成为现代意义上的作家。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说:“小说中存在着两种力量,一种是人物,另一种是一群不属于人物的东西。”后者就是小说人物之“象”外的“物象”,物象上的思想感情是一种隐喻式的思维。我们现在有必要来还原一下沈从文对于文化——这个难解的斯劳克斯之迷的思维。  相似文献   

5.
沈从文对文学精神的理解和对人生的信仰追求紧密相连,文学不仅是他自我精神世界的表达,也是他想象建构人生和世界的一种方式.在沈从文的文学天地里,乡村和都市对应成了自我和世界、理想和现实的两极,正是对内外两个世界本质的和谐与一致性的强烈诉求和被分裂的焦虑之间的巨大裂隙,使沈从文的文学和人生发生了致命的断裂.自此,他更坚实地踩在了现实的大地上.  相似文献   

6.
以修辞学方式研讨哲学上的本原问题,意味着本原问题在语言层面上乃是隐喻问题。展开这一讨论,首先要梳理并呈现汉语“本”及与之相关联的隐喻网络,其次讨论这一网络在被移置入英语、这一网络用来移置古希腊语“本原”论说的时候跨语言的隐喻关联及隐喻的转换,这表明形而上学活动并无专门语言可用,形而上学只是也只能对日常自然语言进行特殊的隐喻使用,从而成就依据不同语言的不同的形上世界;这些不同的形上世界之上并不存在基于逻辑抽象的更高更统一的一个形上世界,因为并不存在必备的超级语言。如此一来,隐喻的理解将深深改变哲学的自我理解。  相似文献   

7.
周志雄 《学术论坛》2005,(11):160-163
小说中的情爱叙事常常表现出超时代的隐喻意味,这种隐喻意味不仅呈现了情爱叙事本身的永恒性,也使小说具有哲学或宗教思想的深度,从而表现了“人类的永恒困境”。这种深度情爱叙事提供了文学对人生发现的可能性,它面临的困境是思想与形象如何粘合、小说如何有所发现,而不是简单地演绎一个哲学或宗教观念。  相似文献   

8.
"结构"是一个重要的文学批评术语,"结构"与"隐喻"相结合所形成的结构隐喻,同题旨隐喻一样具有丰富的文学表达功用.本文分析了法籍捷裔小说家米兰·昆德拉关于结构隐喻的种种观点,基此归纳了昆德拉小说中结构隐喻的四种主要形式数字结构、音乐结构、人物结构、梦幻结构,并结合昆德拉小说诸作对其结构隐喻诸形式分别作出阐释与界定.昆德拉的结构隐喻观及其影响下的种种形式实验,既深受其小说、音乐与哲学等多方面文化修养的影响,更得益于其独特的存在小说观;结构隐喻不仅是昆德拉小说形式之美的重要因素,还成为其存在题旨表达不可缺少的叙述策略.  相似文献   

9.
哲学文本中的隐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德里达认为哲学家在阅读传统文本时对它们的修辞复杂性没有足够意识,他以隐喻为突破口,来解构哲学与文学这一根深蒂固的二元对立.本文试图区分原根隐喻、修辞隐喻和论证隐喻.从而说明德里达的观点使我们充分注意到文本中的隐喻.并力图表明.由此不应导致把哲学文本中的隐喻与文学文本中的隐喻混为一谈.在哲学文本中.语言的另一种基本力量——逻辑在起主导作用.如果说隐喻是为了说得好.逻辑则是为了说得真.在追求真理的哲学以及其它各门科学中,隐喻自然要服从于“说得真”这个最终认知目的.所以.哲学与文学的二元对立并不因隐喻而被解构.  相似文献   

10.
沈从文小说属于一种诗化的欲望叙述,表现为城、乡对立背景下欲望释放的内在统一,其间女性被指派为超越性的向度,构成男性生命力普遍萎缩的对比性力量,改变了男性在欲望世界中的主体性地位。这使得沈从文小说对于理想人性的建构表现出明显的女性意识,而其对于现代人性的文化批判也由此具有了性别的意义。这种连接身体美学的欲望品格,不仅参与了现代小说欲望叙述格局的构建,甚至参与了对文学现代性的反思,具有重要文学史意义。  相似文献   

11.
明清话本小说有诸多作品叙写了高僧坐化一事。与佛经叙述不同,话本小说所言及的高僧,在坐化后往往投胎转世,根据坐化时的心念,以新的生命形式重新出现。文学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文化建构行为,联系话本小说产生的理学时代语境不难发现,高僧坐化故事除诠释佛理外,还是心性理学的形象隐喻,在一定程度上其完成了对理学的肯定和传播。  相似文献   

12.
沈从文的"湘西世界"和威廉·福克纳的"约克纳帕塔法天地"可被视为具有象征和隐喻意义的神话体系,但两人对各自创作的神话—原型模式结构的阐释不同:沈从文的小说呈现了"神之再现"的原型模式;福克纳的小说展示的则是"神之解体"的原型模式。二人小说中的主人公体现着不同的神性和人性。  相似文献   

13.
论文突破了通常的将沈从文小说按题材分为都市与乡村两部分,而别有新意地从叙事视角上,按沈从文小说中“自己的成分”的多少划分为影子作者叙事与非影子作者叙事.认为沈从文小说凡是以第一人称叙事,带有自叙传性特征,以影子作者进行叙述的,由于受到自身生活的束缚,特别是追求小说的真实性、感染性和趣味性而不免带来叙述上的琐碎,拖沓,冗长,而离作者自我较远一点,冷眼的作旁观者,以非影子作者叙述的,作者就能与“自己分离”,“冷眼的作旁观者”,追求小说的艺术性,让人感到艺术上的明净节制,客观沉静,一扫“自己成分稍多一点的”小说的那种令人腻烦的囉嗦散漫、拖沓琐碎.论文比较全面地考察了沈从文从第一人称叙事到非第一人称叙事,从影子作者叙事到非影子作者叙事,从“故事”的第一人称讲述到构建叙述框架进行讲述,从“自我”的突出到“自我”的退隐等叙事视角的转换,认为正是这种转换有力地推动了沈从文小说艺术的成熟.论文并且探讨了沈从文叙事视角的这一转换与艺术规律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物本主义属于哲学价值论范畴。新小说派把其美学概括为"物本主义",强调物的重要地位,强调通过对物的直接描述达到反映世界的目的。新小说派的物本主义,开创了一种全新的文学表现方式,其文学成就表现在事物图景的复制性、语言的直指性、物像的空缺性和不确定性、场景转换的寓意性、重点物像的隐喻性、人物的影子性和虚置性、意境的凄迷性等方面。但人物虚置所抵消的艺术表现力、物的堆砌所形成的艺术上的视觉疲劳,却是明显的缺憾,也是新小说缺乏生命力的主因。  相似文献   

15.
罗蒂从文学整体论和戴维森的隐喻观出发,认为文学不仅仅是美的技术,还是重建世界的力量.艺术以私人或公共隐喻的方式构建出想象中的社会实践.在促进人类团结减少残酷的伦理实践上,文学叙述与哲学论述相比,是更有实际效用的得力工具.因而罗蒂的实践是诗学的,不是哲学的.文学作品的道德救赎力量激发希望、促进自我改造与人类团结.  相似文献   

16.
志怪、传奇传统与中国现代文学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逄增玉 《齐鲁学刊》2002,3(5):79-86
志怪与传奇是中国古代小说中的重要文类 ,同时也是中国小说重要的叙事传统。这种传统在以反传统为发端的中国现代文学中并未消失 ,而是得到了相应地继承和创造性转化。在鲁迅的历史与神话题材小说、沈从文和后期浪漫派小说、左翼文学和解放区文学中 ,都存在着传奇与志怪的叙事特征 ,这一现象成为中国现代文学的一种有意味的文学景观  相似文献   

17.
沈从文与道家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边城》到《长河》,沈从文完成了令人瞠目结舌的转变,这可以从其审美“功利主义”文学观中得到解释。而老庄诗学的悖论,直接导致了沈从文小说写作中的叙事方式与理性归趋方面的矛盾。沈从文改造国民性的思想资源正是老庄道家文化,而道家相对主义的评价立场却削弱了沈从文小说应具的国民性批判力度。沈从文构建的湘西边城世界,充溢了和谐自由的人性赞歌,体现了道家式的自然逍遥精神。  相似文献   

18.
沈从文笔下特异的湘西世界主要是通过其小说和散文构建完成的,但代表其文学成就的应首推以湘西为题材的小说。沈从文小说在牧歌情调的底层蕴涵着无法摆脱的悲剧意蕴。楚骚地域环境和文化遗脉的浸染,与自然的亲和及沉思中形成的泛神论思想,少年式微和乡下人情结中构筑的幻梦的破灭,成为沈从文湘西世界中的悲剧意蕴的成因。  相似文献   

19.
沈从文的小说创作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进入一种自觉的新的尝试。他试图以文学改造社会、重建民族道德,希望通过表现优美人性来濡化读者心田,从而完成“人性的治疗者”的使命。在写作取向上,沈从文并非向传统汲取力量,而是向边地寻求中华民族精神的再生力量,有一种“礼失而求诸野”的意图。  相似文献   

20.
隐喻作为语言中的重要现象,得到了语言学界以及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学科的广泛关注.本文在阐述隐喻概念和功能的同时,认为隐喻是一种认知和行为方式,具有系统性、经验性和心理现实性的特征,并从隐喻与隐喻思维的关系出发,论证了语言与思维的关系及其哲学的隐喻性,提出隐喻的深层哲学基础是"天人合一"的宇宙统一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