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主体和客体是认识论中一对最基本的范畴。认识客体也就是认识对象,由于客观世界及其变化是纷繁复杂的,主体审视、改造客体的角度又是多层次、多方位的,这就为我们对认识客体的研究提供了十分丰富的材料。多年来,学术界对认识客体的分类及其形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如有的把客体分为物质客体与精神客体,或自然客体、社会客体与精神客体;  相似文献   

2.
本书系我国第一部关于认识论的学术专著。综观全书,有四大特点:(一)本书结构严谨,自成一完整体系。全书以对认识论的总体界说为序,以主体和客体通过中介而形成的对象性关系为基本骨架,从主体观念地掌握客体这全新的视角,由静到动,史论结合,层层深入展开论述。(二)立论新颖。在一些对认识论研究带有根本性、方向性的问题上,推陈出  相似文献   

3.
传统认识论按要素构成,将客体系统分为自然、社会和思维三层次,认识理论则是一个由自然理论、社会理论和思维理论组成的三层结构。实际上,这样建构的认识理论体系只包容了主体对主客观世界认识的学说,排除了主体对作为主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实践活动的认识,致使行为管理学、行为科学等学科无所归属。因此,我们认为,认识客体包括客观事物、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三要素,主体对三客体的认识就产生了事实理论、思维理论和实践理论三层次。本文试图以此三层次对认识理论结构予以重建。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的特征在于,遵循主体出发的原则,从主体的视角来认识世界和把握世界;用实践改造的原则,来揭示人的方式如何改造物的存在方式;依照人性发展的原则,揭示人性的发展与自然界、社会的发展的和谐一致。马克思的“三形态”理论在本质上也是关于人的主体性发展的三阶段说。马克思主义认为现实的主体有其自身的规定性:客观实在性、自觉意识性、社会历史性、主动创造性;人的主体性能自觉地认识、掌握和超越来自客体的制约性、主体的限定性。  相似文献   

5.
叶海平在《学术月刊》1989年第4期发表文章,通过对两类性质不同的认知客体的划分,指出马克思主义经典认识论(简称“经典认识论”)的局限性和采用科学超前认识方法的必要性。从而,在哲学认识论领域里,提出了具有创造性的理论见解。叶文认为,根据现代科学的研究,我们可以把认知客体划分为“改造客体”和“观察客体”。  相似文献   

6.
认识的直接目的是以观念方式把握客体对象,获取关于对象的真理,但仅从主体的意识、思想活动出发根本不能实现任何客观的现实的东西,根本不能使认识成果对象化,而不能对象化的认识的价值也就实现不了,这种认识便仅仅成了智慧的玩味。其实,马克思早就指出,认识不能停留在“解释世界”的范围内,而要进一步将认识成果运用到“改变世界”的实践活动中去,只有这样,认识成果才能从对主体的精神满足达到现实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认为,人们从实践中获得了真理性的认识,即形成了以理论形式掌握世界的理论观念,这不是认识的根本目的。认为认识世界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改造世界,也就是为了使从实践中获得的理性认识再回到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实践中去。认识要回到实践中去,发挥其指导人们改造世界的功能,是需要许多条件和环节的,我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个环节就是在认识和实践之间必须经过一个实践理念(或称实践观念)的环节。这个问题属于主体如何以实践的形式去掌握世界的问题,也是当前哲学界有争议和有待深入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上个世纪后期学术界在认识论这一领域出现了所谓的“超前认识”的提法。自此,超前认识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界关注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但在笔者看来,超前认识没能区分这种认识是否是对未来实践的正确反映,因而不能有效指导实践。本文尝试用前瞻性认识这个定义来弥补这个缺欠,并提出前瞻性认识的定义及其意义。一、超前认识存在的缺欠近几年,学术界关于超前认识的内涵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几种:1、以刘泽民为代表的:“它是以人们认识未来、把握未来、创造未来的实践为认识对象与任务的,要求我们不但要把客体未来运动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与规律(客体事实)纳入认识论的视野之内,而且要把未来主体改造世界、创造未来的实践(主体事实)也纳入认识论的视野之内,同时还要把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规律也纳入认识论的视野之内……亦即超前认识论。”2、“超前认识是人的思维依据生活实践的需要对未来活动过程和结果以及人们活动所牵涉到的环境的未来变化过程和结果的提前反映和设计。”3、“超前认识是指主体在实践活动基础上,立足并超越当前现实状况而对于尚未出现或发生的自然事件或社会事件以及人们未来实践活动过程、结果及其效应等的一种前瞻性认识。”4、“所谓超前认识...  相似文献   

9.
道德认识论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认识理论,长期以来被研究者们所忽视。然而,道德认识论与其他认识理论如自然认识论、社会认识论、文化认识论等共同构成一般认识论的丰富内容。本文对道德认识的发展过程和阶段作了初步探讨,认为道德认识在遵循一般认识发展过程的基本规律的同时,表现出其不同于自然认识、社会认识等认识形式的特殊内涵,就是说,不论在道德认识的感性阶段还是道德认识的理性阶段,道德认识的发展过程都有其自身的特殊性。文章还对道德认识的感性阶段和理性阶段的关系进行了论述,指出在道德认识发展过程问题上的唯理论和经验论都是片面的。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是在考察和说明主体与客体之间辩证统一的关系之中具体展开的。客体决定主体;主体作用于客体的基础是实践;实践的程度受实践的条件制约。我认为这是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三个紧密的”链条”。紧紧抓住了这个“链条”,我们才有可能从根本上把握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本文试对此作初步探讨。客体第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主体与客体是用来标志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相互影响的对立面。所谓主体,是指能够进行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的人;所谓客体,是指能够被人们认识和改造的客观物质世界。在解释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时,马克国主义认识论坚定地把客体第一、客体决定主体,作为首要的、根本的观点,作为整个认识论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1.
本世纪、特别是近三十年来,世界范围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一个以电脑为标志的科技革命和智能革命的新时代已经到来,人类的认识能力获得空前的大解放。传统的认识论正面临着挑战。(一) 传统认识论的基础之一,是把作为认识的主体的人与认识客体的对象直接对立起来。多少世纪以来形成了一个不可动摇的信念:只有人是认识的主体,人脑的认识功能责无旁贷,大脑的机能独一无二,人脑以外的客体不可能成为认识的主体,认识主体也不会进入到认识的对象中去。这种观点甚至成为区别于机械唯物论、主观唯心论的一个重要原  相似文献   

12.
在认识论问题的深入探讨中,有的同志把认识区分为事实认识和价值认识,富有启发。有些文章把事实认识界说为:其对象“是独立于主体之外的纯粹本体论意义上的客观实在”;其特征是“不附加任何外来成分。”把价值认识界说为:“人们按一定的利益标准和目的要求,对于社会事物所具有的价值进行评价认识。”前者回答“是如何”,后者回答“应如何”。我以为这样的划分和论断可以商榷。它给人造成的印象是:事实认识是对事物客观属性的认识,价值认识是从主体的需要、动机出发对社会事物所做的价值评价。前者是纯客观的认识,后者反映“客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才具有主观性。这实质上是把统一的认识过程分离为两种不同的认识形式了。造成这种分离的根源  相似文献   

13.
主体、客体及其相互关系是认识论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把实践引入认识论,把辩证法运用于反映论,正确地解决了主客体的本质和属性问题.主体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理性属性;客体具有三种不同的形式和三个基本属性即客观性、对象性和社会历史性;主客体之间的相互关系表现在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具有三个不同层次即认识关系、实践关系和价值关系.要从主、客体的内在联系中把握它们之间关系的实质.  相似文献   

14.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中,有两种特殊形式的认识对于我们认识世界和进行实践有着重要意义,即“事实性认识”和“评价性认识”。两者的主体都是人(包括由人组成的社会群体),但两者的客体和认识过程方式却不尽相同,两者统一于人的实践,又相互区别、相互联系。本文试图通过分析两种认识的特点来探讨其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社会认识的科学性及其实现途径问题是欧阳康教授为开展社会认识论第二期研究提出的主攻方向课题之一.围绕这个课题,武汉大学哲学系原理专业的博士生指导小组成员和博士生先后举行了两次研讨.讨论中涉及到社会认识客体的内涵及其特点、社会认识的客观性与科学性、社会认识科学性的实现途径诸问题.现将这些问题的讨论内容综述如下.一、社会认识客体的内涵及其特点博士生倪勇认为,确定社会认识客体是社会认识论研究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从客体上才能把社会认识与一般认识区分开来,使社会认识论能够取得相对独立的地位.但社会认识的客体,既不能解释成“人”,也不能解释成“社会性的存在”.因为社会认识的客体即是社会本身,而“人”或“社会性存在”在本质上与社会是一回事,用“人”或“社会性存在”去规定社会认识的客体无异于同义反复.因此对社会认识的客体的说明只能从社会与自然的区别入手.外在于人及其活动的自然界与社会的区别是不言而喻的.但一旦进入实践领域,自然与人及社会就交织在一起.作为人类实践的对象之自然,不再外在于人及社会,而是与人及社会相互关联,甚至是人类活动的结果,马克思把这种“在人类历史中即在人类社会的产生过程中形成的自然界”称  相似文献   

16.
哲学认识论与其他科学理论不同,其他科学理论研究认识之外的运动形式,认识论研究的则是认识或思维这种运动形式。所以,认识论其实是以认识自身为认识对象的理论,或者说是认识的自我认识。  相似文献   

17.
以中西文化和认识论的主流特征而言,西方文化和认识论属于科学文化和自然认识论,中国文化和认识论则属于伦理文化和道德认识论。中西方文化——认识论的不同,和中西方人与世界的不同关系紧密相关且相互作用,从而决定了中西方人们对待世界的不同文化——认知态度。这种不同态度表现在人与世界关系的各个方面,即表现在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的关系中。在中西方特定的文化——认识活动背景下,人与世界的关系以及人对世界的态度是不同的。在西方,人与世界的关系表现为二分和对立,因而人对自然的态度是“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相似文献   

18.
借助"一念三千"和"三谛圆融"的理论观点,探讨智顗"一念心"以及"心"作为认识对象的合理性问题,兼论这种认识论方式所具有的时代意义。通过层层分析和推理,考察出"心"作为认识主体与客体的整合是其自我反思方式的必然结果,并为解决现代社会在认识层面上的混乱局面提供新的理论指向。  相似文献   

19.
人类主体对客体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从自然物质世界到人与 社 会自身,再到人类精神的客观产物的变化过程。当代社会中,精神客体成为认识的主要对象 是客体自身逻辑发展过程的必然结果。精神客体的价值在于其所包含的知识性和创造性。以 科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精神客体满足人类主体需求的价值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 一、问题的提出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物质世界是客观存在的,又是可知的。作为认识主体的人的认识方式又是多种多样的,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分析认识和综合认识、抽象认识和具体认识等等。但它们的本质都是相同的,即主体以实践为中介,对客体的能动的、创造性的反映过程。主体反映客体,在头脑中形成关于客体的观念的映象;客体被主体所反映,转化为主体观念中的内容。主体对客体的认识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表现为认识发展的阶段性和反复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