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雨中登泰山》是李健吾同志发表在《人民文学》上的一篇游记。这篇脍炙人口的作品,先后选入中学语文课本和中央广播电视大学《范文读本》。 描绘泰山的名篇,虽然写的都是五岳之宗的壮丽景色,然而表现的画面不一,因而情趣各异:杨朔的《泰山极顶》,作者“爬山那天,正赶上个难得的好天”,给读者描绘的是“一幅规模惊人的青绿山水画的长轴”;桐城姚鼐的《登泰山记》,作者在“迷雾冰滑”、“大风扬积雪击面”的情况下登山,为读者临摹了一幅“苍天负雪,明烛南  相似文献   

2.
泰山,雄伟壮丽,气势磅礴,号为五岳之尊。在古今的一些文集中,记游泰山的诗文比比皆是。如“诗圣”杜甫的《望岳》,是晴日遥望,虚寄凌顶览小之壮志,清人姚鼐的《登泰山记》,是雪中登览,实绘登峰观日之奇景;今人杨朔的《泰山极顶》,是阴天游山,尽抒托山论世之豪情。这些诗文,真可谓东岳所之大观,使后人为之叹止了。而李健吾的《雨  相似文献   

3.
泰山纪行     
还在中学时代,读了李健吾先生的《雨中登泰山》一文,我就对泰山有了一种特殊的感情,如今,登上这南去的列车,去泰山一游的愿望就更强烈了。但这次出差日程紧,去还是不去,我犹豫了起来,此刻的心情也同李健吾先生一样,若“过而不登,像是欠下悠久的文化传统一笔债似的。”我决定在泰安下车。  相似文献   

4.
泰山记行     
中国名山首推五岳,而泰山又是"五岳之尊"。我知道泰山是始于李健吾《雨中登泰山》,向往泰山是在读过唐代大诗人杜甫《望岳》中的诗句之后。泰山地处华北平原东侧,盘亘于山东省中部,总面积426平方公里,主峰位于泰安市北。虽然海拔并  相似文献   

5.
《诗品》和《南史.江淹传》中,一支“五色笔”奇妙地将魏晋南北朝时期两大诗人郭璞和江淹联系在了一起,而这同样怀抱“五色笔”的二人在创作上却既有继承又有差异:笔下色彩同样艳丽缤纷,但却是前者明亮后者朦胧;选择的意象同样奇幻,但却是前者飘逸后者虚渺;蕴含的情感同样忧郁,但却是前者痛苦后者绝望。一支五色笔,揭示出的不仅仅是郭、江两人创作上的联系,更是两人文化意义上的承袭与嬗变。  相似文献   

6.
野诗杂谈     
中国诗歌浩瀚如海,历史悠久,如《诗经》、《楚辞》、汉乐府、元曲等。当时将不合乐的称为诗,合乐的叫做歌,现在一般统称为诗歌,并按有无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可分为叙事诗和抒情诗;按语言有无格律,可分为格律诗和自由诗;按是否押韵,又可分为有韵诗和无韵诗等等。但有些诗歌,其表现形式和主题涵蕴较为灵活,形成了各种奇特的诗体和格式,成为我国古典诗歌长河纵横交错的支流。然而,这些深受民间喜闻乐见、流传至今的诗歌,却被历代一些文人骚客鄙视为“文字游戏”,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野诗”。朱光潜先生说:“文字游戏不应鄙视,因为它受到广大人民的热烈欢迎,它是一般民歌的基本要素,也是文人诗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本文将此“野诗”归纳如下:  相似文献   

7.
一、情感美 俗话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情”最能打动人心.教师只有用充满情和爱的语言去激励和感化学生。才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情感涌动。而情感是靠语言载体来实现的.很难想象教师的语言苍白无力,平淡如水,这样的课堂会“撩人心智,启迪思路”。如在教学《雨中登泰山》时,我结合自己登山的体会,声情并茂地说:“那泰山的台阶远望像天上飘下的绸缎,仰望像一架登云的梯子。为了看日出,早上三点钟爬起来.往山上赶,汗水如雨水,真是其乐无穷啊!”这样富于抒情性的语言,学生感到亲切,很容易将这种情绪迁移到课堂之中。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相似文献   

8.
春秋战国之际的越国大夫范蠡,究竟寿终何处?《湖北方志通讯》1984年第一期登了一篇文章。题为《范蠡寿终鹿角峰》;同年第八期又登了一篇,题为《范蠡并非死于石首》。两篇文字,各执一词。笔者乍读第一篇,同第二篇的作者持有同见。但经认真查阅史料,反复思考第二篇的论据,则又觉得前者可以存疑,后者未免过分武断。因此,我们不揣冒昧,略陈浅见,与《范蠡并非死于石首》一文的作者商榷。作者开篇断言:“春秋之际越国大夫范蠡的死地,本与今湖北无关。前人虽曾一度有过“陶朱公冢在南郡华容县西”的传说,但也早被澄清。”接着对《范蠡寿终鹿角峰》一文进  相似文献   

9.
《阅读与作文》2007,(7):4-55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是听雨的佳句,《雨中登泰山》是赏雨的精品,《雨说》是赞雨的壮丽诗篇。只要你走进雨的世界,那充满诗意的章节、灵动跳跃的风姿、情韵悠长的意境,定会让你凝神细品,遐想万千。请你调好焦距,捕捉住雨的足音,把心扉敞开,让雨的神韵走进来,用灵感的火花照亮你心中之雨!  相似文献   

10.
在《登泰山记》中,朱孝纯不能仅被视为游览活动的陪同者,而应看作登山观日的发起者。姚鼐沿着一条被“预设”的路线游览,朱孝纯则是游览路线的设计者。作为对话者,朱孝纯参与《登泰山记》文本建构,为游记增添了想象之辞。  相似文献   

11.
关于欧阳修《醉翁亭记》(以下简称《醉》文)一文的旨趣,历来的评说多侧重一个“乐”字。目前所见有关资料,亦多从此说①。《醉》文通篇用“也”字结句,全文以“乐”字贯之,构成本文十分引人瞩目的显著特点,这是作者“为文天才自然”,“超然独骛,众莫能及”②之处。但正因为这样,历来的人。也就过多的注重“乐”的这条明线。而却忽略了作者以“乐”饰愁,以“醉”  相似文献   

12.
明确杜甫写《望岳》(“岱宗夫如何?”)的立足点,是理解和分析这首诗的前提和关键。历来注杜诸家对此问题都很注意,明王嗣奭《杜臆》说:“公盖身在岳麓,神游岳顶,所云‘一览众山小’者,已冥搜而得之矣……非真须再登绝顶也”;清仇兆鳌《杜诗详注》说:“此望东岳而作也”;浦起龙《读杜心解》说:“末联则以将来之凌眺,剔现在之遥观”。这些意见比较一致地认为诗人没登泰山,仅望东岳而作诗,立足点在山下。近来有许永璋同志的文章(注)却认为这些意见“把‘光焰万丈’的诗篇笼罩在‘万重云雾’之中……这首名诗,就这样被误解了一千余年而不得其解。”误就误在诗的立足点上。文章的意思很清楚,也很有分寸,认为《望岳》不是在山下望岳时写的,而是在诗人已登泰山之峰,只是没到泰山绝顶时写的,立足点在山上。再具体一点说,就是:“当时诗人虽然登上日观峰,兴  相似文献   

13.
《西游记》的主题历来众说纷纭。本文作者在深入研读《西游记》文本及《性命圭旨》一书的基础上,发现二者的主题和结构竟然完全吻合,后者是前者的文化原型,前者是后者的艺术体现。《西游记》的作者所要表现的是阴阳五行、金丹大道、三教合一、实现人生等中国传统文化。因此,《西游记》不是一部神魔小说,而是一部空前绝后的文化小说。《性命圭旨》与《西游记》如出一辙,可以推断这两部书的作者很可能同出于安徽歙县唐太史之手,而不是吴承恩所著。  相似文献   

14.
在日常生活中,许多孩子可以与父母、同学以及其他自己亲近的人,进行长时间的对话交流.具体而又明确地表达自己的意思。阐明自己的观点。但到了习作时,却总觉得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巨大的反差呢?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作文与对话、交谈相比,二者带给学生的心理负担不同:前者是“要我说”,后者是“我要说”;前者会提出这样那样的要求,后者则没有太多限制;前者面对的说话对象是极具权威的老师,后者面对的则是一般倾听者:前者要考虑会得到怎样的评价和成绩,后者则没有太多顾虑……众多的因素.导致了孩子们“恐惧作文”。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们应努力给孩子们创设一个宽松自由的作文心理环境.引导孩子积极主动地去描述生活.抒发真情。  相似文献   

15.
曹溶是清初著名词人,他的词能确定作于任职山西期间的,有30首,几乎占他全部词作总数的1/6。在这些作于山西的词中,曹溶经常通过登览古迹抒发深隐的故国之思,如《绮罗香·云中吊古》和《永遏乐·雁门关》等。作者采用融藏今典于比兴的艺术手法,深隐地表现当代史事和故国之思。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情节构思、表现主题等方面,分析了冯梦龙《三教偶拈》中“济公火化促织”一段和蒲松龄《促织》二者的渊源关系,认为后者取材于前者,但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明显高于前者  相似文献   

17.
齐鲁是中国古代小说之乡,明清小说名著大都为山东人写或写山东事,而尤以与泰山文化关联最多.《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绿野仙踪》等五大小说名著,其作者或为泰安人,或隐以泰山为背景,或明确写在泰安发生的故事等,多取自于泰山文化,可称之谓“泰山小说”.“泰山小说”是泰山文化与时俱进的产物,与泰山相得益彰,而泰山更需要“泰山小说”携程.“泰山小说”是泰山文化研究和旅游开发的重大课题,有关方面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本文探讨先秦“濮上鬼曲”与《阳春》《白雪》的背景、主题、作者、名称、调式及艺术效果等问题 ,认为“濮上鬼曲”是一抒发悲情的伤感曲子 ,《阳春》是一歌唱生活的愉悦曲子 ,《白雪》是一惊天动地的大战进行曲。“白雪”本为“玄云” ,经“白云”而讹成“白雪”。  相似文献   

19.
李白《古风》五十九首表达的“登真度世之志”,恰为叔本华人生哲学之“自欺欺人式的希望”;前者描写的“慕功名”的自我等同后者所述之“急切地想攀摘彩虹”“总爱以一本趣味小说的形式去憧憬自己的人生历程”的青年人。  相似文献   

20.
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合一是桐城派领袖姚鼐晚年倡导的著名理论;《登泰山记》是其中年创作的优秀篇章,也是桐城派的代表性作品,并被作为古典文章名篇收入中学语文课本。当代众多文学史家以姚鼐晚年提出的理论逆向诠释其中年的作品,认为《登泰山记》是体现其三合一理论的典范之作。在钻研原始文献的基础上,深入到具体的历史背景中,紧扣《登泰山记》的原文特质和作者意图,可以证明:《登泰山记》中既无义理,也无考据,它只是一篇纯粹的辞章之作;作者以客观、冷峭、拙涩、凝练之笔,抒写清朗、空灵之境和浩然、超然襟怀。由此可以推论:作品特质、作者意图和历史背景为诠释活动设下的界限不可跨越,否则,任何诠解都难免与事实枘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