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生的十字路口1990年10月,担任蓝坊乡蓝坊村党支部副书记、民兵营长的刘金山接到通知,要他担任乡敬老院院长。始建于1958年的乡敬老院地理位置偏僻,交通很不方便,三幢破房子被列为一类危房,院里收养的9位孤寡老人中有2位大腿残疾,4位卧病在床,老人们...  相似文献   

2.
《阅读与作文》2007,(2):43-43
一朵花会因一滴雨露鲜艳妩媚, 一株草会因一缕春风摇曳多姿。 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跋涉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乡梓的念头。  相似文献   

3.
耿石生敬老     
新绛县柳泉乡狄庄村长虹塑制有限公司董事长耿石生,致富不忘敬老,在不到2年的时间里,就为老人们办了3件好事:  相似文献   

4.
黄河 《百姓生活》2013,(1):8-10
记者最近在河南农村采访,获悉盂津县常袋乡潘庄村,一位70多岁独居的林姓老人于2012年7月中旬往自家院内去世,因院门从内插栓,死后数日无人知晓。等人们发现时,老人尸体已经腐臭,其胳膊、大腿被自家喂养的狗饿极啃咬,惨不忍睹。老人育有两儿,大儿子全家在外打工落户,二儿子虽相邻而居,但父子不相来往。  相似文献   

5.
山东无棣县柳堡乡李柳村86岁的老人胡云深,从小爱好根雕艺术,他用当地的枣树、柽柳等雕刻成栩栩如生的人物、花鸟等。为寻找原料,老人还曾专门前往根雕资源丰富的甘肃兰州大漠深处,一住就是3年。期间,创作了大量的根雕作品。许多人上门拜访,老人也乐得以作品相送。  相似文献   

6.
《北方人》2008,(7)
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跋涉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乡梓的念头。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校长能提供十来个学生名单,  相似文献   

7.
利用社会工作中的小组工作和地区发展模式,对X县G乡S自然村留守老人的困境进行干预,实验证明,干预工作提升了留守老人解决问题和应对压力的能力;构建和完善了帮助留守老人解决问题和应对压力的社会支持系统。实验结果还证明,社会工作干预方法费时短、成本低、效益高,对解决农村留守老人问题有较强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新疆塔什库尔干县库克西力克乡阿克其克村的塔吉克族老人长寿现象,多年以来一直受到世人的关注。通过深入调查分析阿克其克村,调研结果表明,该“区域性长寿人口”的形成与该地区独特的自然生存环境和人文生活习俗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东明县海头乡海头村,有一位叫张 运兴的百岁老人。他生于1892年,是迄今东明 县发现的六名百岁寿星之一。 现年102岁的张运兴老人,同其他五位百 岁老人一样,具有勤劳、性格乐观、宽厚待人、  相似文献   

10.
王阳明与海瑞都曾在南赣主政一方,以其所面临之实际问题展开社会治理。王阳明抚赣,首重思想道德教化,立社学、建书院、联讲会、举乡约,剿抚并用、刚柔并济,建立起以保甲和乡约为一体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海瑞在兴国的施政,重视改善民生,清丈田地,推行一条鞭法。改革地方机构,重整里老人制度,完善基层社会组织。从王阳明与海瑞的赣南施政,可以窥见明代国家治理基层社会的路径,展现出王朝国家治理地方的基本面貌。其治理经验,可为当今基层社会治理提供历史借鉴和启示。  相似文献   

11.
姚绍辉 《老友》2009,(5):26-26
邵冬连,江西省贵溪市周坊乡神前村的一名普通农妇。2001年初,丈夫不幸身患癌症去世,家里欠下了数千元的债务。为了早日还清欠债,邵冬连随乡邻来到南昌做保姆,受雇到南昌市马家池街12号,照顾92岁高龄的杨素芬老人。老人患有老年痴呆,整天躺在床  相似文献   

12.
“木铎徇路”源于《尚书》的记载,象征着王者布施政教的治世图景。明太祖创设木铎老人制,将之纳入了明初基层治理的布局当中,清朝进一步将木铎徇路视作彪炳朝廷治道的象征加以构建,使得“木铎”成为广泛分布乡间的风教人员。“木铎”职司巡行宣诵政教谕令,其制先后与里甲、乡约和保甲等体系结合,逐渐形成“徇道宣诵”与“坐堂讲演”相维的运作形式。木铎老人身兼“政”与“教”、“吏”与“绅”等多重身份,他们流动的宣教方式可深入乡间闾巷,弥补学校等施教系统难以涉及的范畴,进而与乡约、宗族等媒介共同构成一套分层连动的政教下渗体系。同时,木铎徇路还具有政教操演性质,他们嵌入乡民生活的政教之音,构成了“大一统”秩序下的日常统治及其生活向度。  相似文献   

13.
地处鲁西南的山东省成武县康集乡敬老院,积极组织发动和鼓励院里的五保老人,参与形式多样的创收自给活动,成效显著。不仅提高了院民的生活质量,而且也缓解了乡财政压力,减轻了农民负担。被省民政厅、老龄委命名为“文明敬老院”。 康集乡是一个仅有  相似文献   

14.
《可乐》2006,(10)
老人是菲律宾华侨,在海外跋涉半生。几经浮沉,衣锦还乡的他萌生了济世助人、造福乡梓的念头。于是,老人分别给家乡几所学校的校长写了信,希望每个学校能提供十来个学生名单,他从中确定人选,作为他资助的对象。家人嗔怪他的愚昧,既是捐赠,何必把程序搞得这么复杂?不如来  相似文献   

15.
一个普通的农村老人,办了个老年人活动中心,成了全村老人无比温馨的港湾——在金溪县对桥乡,提及"大柘村老年人活动中心",恐怕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初冬,笔者一行走进了大柘村。大柘是个自然村,三面枕山,一方临畈,全村有133户,不到490人。我们还未进村,就听到远远传来悠  相似文献   

16.
敏之 《社区》2014,(7):25-25
为提高空巢老人生活质量,切实为空巢老人提供生活方便,河北省唐山市友谊里社区为辖区内子女在外地的80岁以上的空巢老人配置了简便易用的“老年机”。  相似文献   

17.
刘桂云 《社区》2012,(24):34-34
近日,某市—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印制了数百份免费体检的宣传广告,张贴在辖区各处。按照区域所涵盖的范围,该街道下属4个社区、2个建制村的千余名60岁以上老人可以到该街道社区卫生中心接受免费体检。可是,半个月过去了,符合条件来体检的老人并不多。一些老人在同前来动员的村居负责人交谈中,说出了真实想法。他们认为,政府拿钱,为老人们免费体检,固然是对老人们的关心和爱护,老人们是.环有感激之心的。可是作为体检医院,在实际操作中,却出现了体检项目不仝体检人员对老人咨询问题厌烦,承诺为老人建立居民健康档案迟迟不能兑现等诸多问题。村居负贵人听到这些,才明白医院“免费体检”遭遇冷落的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18.
黄永东 《老友》2009,(3):32-32
"世上都难找到对家公家婆这样好的媳妇啦!"发出这种感叹的老人,是家住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辽市乡辽市村上新屋组、今年已81岁的刘学圣老人。而被老刘和邻居称为"天下难寻,世上难找"的好媳妇,就是袁州区下浦街道办事处主任黄蓉。  相似文献   

19.
郭华元 《老友》2014,(7):30-30
在江西省永丰县龙冈畲族乡,有一位普通妇女,她用瘦弱的身躯撑起了畲乡38位孤寡老"人的"家",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的生活起居,为他们尽孝送终,被老人们亲切地称为"乖乖女"。她就是全省五保供养工作先进个人、吉安市巾帼爱心模范、该乡光荣敬老院院长罗芬英。(一)11年前,43岁的罗芬英放着村支书不当,只身来到离家8里路的乡敬老院,当上了孤寡老人的"保姆"。  相似文献   

20.
王君 《社区》2013,(21):18-18
笔者在街道从事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工作,近日陪同区人社局领导对一部分社区里空巢老人、患重病老人家庭进行了走访慰问。在与这些老人或者家属面对面交流时,了解到他们所在的社区都成立了志愿者队伍,开展了治安巡逻、卫生保洁等服务项目,但在具体为老人服务方面却很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