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劳动力向非农业的大规模转移,内蕴着改变我国社会生产力城乡旧格局、生产关系内部不同经济成份发生根本变化、市场发育趋向完整、农民观念根本转变的长期标志性积极因素,过去现在将来都发生着有利于农村经济发展、城市经济发展、稳固农业基础的巨大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生产力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最一般条件,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取得重大胜利、无产阶级专政不断巩固的根本保证.对于我国来说,解放和友展生产力更是革命与建设的最根本任务.毛泽东与邓,]、平对生产力问题进行了积极探索.毛泽东从土地革命时期、解放战争时期到新中国的经济建设时期,都十分注重对生产力问题的研究,取得巨大成果.邓小平同志继承与发展了毛泽东关于生产力的理论,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逐步扭转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局面,引导全党、全国人民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并提出“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之后又陆续提出“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光辉论断,不仅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理论的内涵,而且为我国人民提供了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南.  相似文献   

3.
农村劳动力转移与城乡协调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城乡协调发展是“五个统筹”的关键,是“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选择。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既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之一,也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结果。结合我国现阶段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城乡协调发展积极作用和消极影响,将有助于探讨二者在相互促进的动态中,实现城乡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研究》着眼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鲜活现实,对农村劳动力转移予以再认识,作出新界定,使之内涵更丰富,外延更宽泛,更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并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结合,以实现城乡统筹,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存量巨大.增量巨大,转移的任务十分艰巨。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城乡差距,地区差距拉大,推动着过剩劳动力向外转移,形成庞大的"民工潮"。过剩的原因较多,如农村人均占有资源严重短缺;农业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等等.出路在于农村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大城市的适度发展。  相似文献   

6.
我国社会正处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型的过渡时期 ,伴随着这一社会转型出现大量的农村富余劳动力。由于深刻的历史根源和众多的社会因素 ,导致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涌现 ;农村内部、乡镇企业和城市化运动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 ;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富余劳动力素质、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成本以及城市自身就业压力巨大制约了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我国应积极探索多渠道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我国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形式有四种,即间离型、游离型、分离型和全离型。转移的基本特点是:层次性、阶段性和渐进性。“离土不离农”→“离土不离乡”→“离土又离乡”这种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形式和阶段,应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相适应。随着我国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采取“离土不离乡”的形式,就地消化农业劳动力,建设小城镇,已不适应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客观需要;而采取“离土又离乡”的形式,建设大、中城市,才符合农业劳动力向更高阶段转移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适应时代要求把握改革脉搏──王浦劬教授的政治学研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把全党和全国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标志着我国社会和政治的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政治学如何适应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要求,研究和回答新时期我...  相似文献   

9.
(一) 农村劳动力流动,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客观要求,从世界各国和我国历史发展的进程看,每一次生产方式的更迭和生产技术的进步,都伴随着农村劳动力随城镇的转移,虽然各国劳动力转移的方式不尽相同,但这一现象揭示了生产力的向前发展是  相似文献   

10.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社会规定性,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定了人类物质生产活动的性质、内容、范围和导向,它是生产力发展的根本动力和内因。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实践无可辩驳地证明了这一点。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首先是我国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产物。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革是围绕着解决我国社会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间的矛盾展开的。对于目前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来说,改革绝不是什么外因。当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不是生产力发展的唯一动力;它制约着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但不能取代生产过程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11.
就业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社会发展水平的综合反映。我国人口众多,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格局并未因改革开放以来经济高速、持续增长和经济体制市场化改革的深化而发生根本变化。劳动剩余的经济特征将在很长时期内在我国城乡间存在下去,经验表明孤立地解决城市和农村两个封闭板块的就业,效果往往不尽人意。因此,构建城乡就业一体化的互动模式便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全面地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发展的经验教训,创造性地运用历史唯物论的基本原理,系统地提出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理论.它包括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基本动力,生产力是终极动因,改革是直接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劳动群众是决定性的主体力量,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因。  相似文献   

13.
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若干问题的产生,根源于计划经济体制下长期的城乡“二元结构”和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劳动力市场的不完善。因此,要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必须抛弃视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为“外来人口”的旧观念,通过城市管理体制的改革,城乡一体化的劳动力市场体系的建立,为进城务工的劳动力提供必要的条件,积极有效地解决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保证城乡一体化的实现,确保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  相似文献   

14.
当前哲学界将生产力界定为劳动者劳动对象劳动资料的三要素说是欠妥的;生产力是一种能力系统而非一种实体系统,它包括潜在生产力和现实生产力两种状态;其主要成分包含自然力、劳动力、科学技术力、社会结合力、自然与社会和谐力五个方面;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其重心存在着有序转移的现象。  相似文献   

15.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由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决定的,不是由社会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制度所决定的。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力成为商品,其根本原因是由我国现存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的,其直接原因是由我国确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模式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16.
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任务,其对加快城市化进程、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实现我国社会现代化转型具有关键的现实意义。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标志着乡村居民在经济状况、政治权利、文化生活、心理适应等层面上向城市居民的蜕变。现阶段,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受到一系列因素的掣肘:公共服务制度设计缺陷、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双重匮缺。因此,主观上要求流动群体自我提升以适应新型市民身份,客观上要求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健全农业转移人口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7.
劳动力所有制是人们对劳动力占有的社会形式。它表示劳动力归谁所有,是归劳动者个人所有,还是归某个阶级或整个社会所有。是人们在劳动力占有方面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它是生产关系的一个方面。因为生产关系是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的,所以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由于生产力水平不同,作为生产关系一个方面的劳动力所有制也不同。对社会主义劳动力所有制的具体形式,经济学界历来其说不一。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著作中,没有直接论述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劳动力占有问题。只是在论述其它问题时,涉及到这一内容。如在批判空想社会主义的分配思想和论述按劳分配原则的内容中,就包含着劳动力所有制的内容。下面就从理解有关论述入手,谈谈社会主义条件下实行劳动力个人所有制的理由。  相似文献   

18.
“三农”问题长期以来困扰着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始终影响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最直接的表象是农民的收入问题,实质是农民的就业问题,根源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因此,解决“三农”问题关键在于加速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在全面加快产业升级和加快农村工业化、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如何创新农村劳动力转移思路,  相似文献   

19.
农村劳动力转移是伴随着我国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下所必然带来的。有关统计显示: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但城市化水平依然较低。城乡二元结构与城市化较低的水平的存在。  相似文献   

20.
我国农村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和转移是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巨大社会变革之一。伴随着农村大量劳动力在城市与农村之间频繁流动,农民的生活空间、社会交往面不断扩大。受社会环境、客观现实、主观条件等多种因素的影响,他们原本处于常态的婚姻家庭状况发生了变化。这一现象的出现,实质上是中国农村社会婚姻家庭问题的一个缩影。我们在关注农村经济问题的同时,也要妥善处理好农民在城乡生活方式对撞下的婚姻家庭问题,以利于维护整个社会的安定与秩序,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