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永清 《学术月刊》2022,(3):172-182+224
1990—1999年是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拓展与突破阶段。研究者对反映论与主体论、生产论、价值论之间的关系,文学的认识性与审美性的关系以及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等文学反映论基本问题作出了新理解;对文学反映论新理论命题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了理论反思、学理批判。王元骧于1993年开拓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实践偏向新理论路径。童庆炳于1999年提出了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的新论断即文学审美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论是文艺学的第一原理。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存在着三次较为显著的理论偏向:其中的“实践偏向”发生在拓展与突破阶段,其他两次分别是“确立与巩固期”的“认识偏向”,“恢复与反思”以及“发展与深化”阶段的“审美偏向”。马克思主义文学反映论在拓展与突破阶段还存在着对文学审美反映论与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关系重视不够,以及对实践意涵以及实践与认识、审美三者关系的理解与把握还缺乏必要的理论自洽、系统化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2.
说到“十七年文学”,至今还是有人停留在20世纪80年代的知识型构之中,仍然以政治/艺术的两极对立的评价模式,简单地否定其所具有的文学史研究价值,因其强烈的政治色彩而将它与“文革文学”一起摒弃在20世纪中国文学研究之外,不承认它与五四新文学传统的内在连续性。我认为,孤立地从所谓的“文学性”或“审美价值”的单一角度来处理“十七年文学”与“文革文学”显然是意义不大的。因为所谓的“文学性”或“审美价值”本身就是需要质疑的。什么样的“文学性”或“审美价值”?这样一种标准是从哪里来的?是怎样历史地形成的?即…  相似文献   

3.
柳宗元以“味”评论文章,形成了研究文学审美风格的奇味论。柳宗元的“奇味”是一种风格论,它是指文学的审美风格,是对文学审美风格的总体概括。柳宗元的奇味论倡导多元化的审美风格,主张新颖别致的创新性风格,反对险怪艰涩的风格。同时柳宗元的奇味论在多元化的审美风格中最为崇尚壮丽的理想风格,背后寄寓着国家强盛的社会理想。  相似文献   

4.
文学价值生成总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学价值是文学有用性及重要性的体现。文学价值如何生成是文学理论必须解决的重要问题。文学价值的生成 ,首先植根于文学创作过程和接受过程的辩证关系之中 ,并体现出生活价值与文学审美方式的高度融合 ;其次 ,文学价值按自身的结构规律即真善美的有机统一方式构成 ,然后体现出认知、教育、娱乐属性并在整体上形成审美功能 ;第二 ,文学价值按“自律”与“他律”方式运动并不断发生矛盾斗争与综合融会 ,从而创造出又一种新的价值 ,深刻地影响着文化的发展与进步。在现实状态上 ,文学价值体现出“人间情怀”和“精神追寻”两个基本取向  相似文献   

5.
“丑”的观念有一个历史的演变过程,文学观念中有关“丑”的看法各不相同。自然主义独特的审美价值在于“丑”的观念的确立,这种观念的确立是以“人性”观念和“真实”观念作为两大理论支撑点的。自然主义中“丑”的审美价值在艺术形象、艺术情节、艺术内容及艺术语言等方面得以充分体现和展示  相似文献   

6.
世纪回眸:20世纪前半期中国的文学审美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世纪回眸:20世纪前半期中国的文学审美论杜卫“审美论”是“aestheticism”的汉译,这个英文词又译作“唯美主义”或“唯美派”,近来又有人译作“审美主义”。本文所讲的“审美论”是指一种特殊的文学艺术理论或观念,同时尊重通行的用法,以“唯美主义”...  相似文献   

7.
王洪岳 《齐鲁学刊》2003,(2):130-133
西方历史上的审美无利害说启发了中国新时期伊始的文学审美论 ,审美论导致了中国文学能够真正摆脱“文以载道”等工具说。但是由于局限于美善等正值一元论的审美论无法解决当代文学中的感性问题 ,所以在新时期稍后出现了文学审丑论 ,开始弥补了丑和丑感缺位所造成的感性缺陷。然而文学审丑论只是以一种偏执代替另一种偏执 ,要创造新的文学感性学 ,就需要审美论与审丑论的融合  相似文献   

8.
一长期以来,围绕着文学价值,文学界的探讨是在两种貌似对立的观点之间展开的:一种是从文学的自身精神特性出发,强调文学的艺术审美价值;一种是从文学的意识形态功能出发,强调文学的社会价值。在正常的社会环境里,这种探讨属于一种学术性的争辩,由于探讨者角度不同,着重点也就不同。例如,德国文学社会学家汉斯—诺贝特·菲根就说过:“文学社会学把文学作品看作是社会现象,而不是艺术现象,因此根本谈不上什么审美价值。”①而在非正常的社会环境里,在意识形态成为权力话语的时代,这种探讨往往就会转化为后者对前者的否定、批判…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文学价值的转型”、“语言意识的觉醒”、“‘形式’的独立”三个方面 ,考察了先锋作家的文学观念。认为其所持“反对非审美因素对文艺的干扰 ,以此还原文学独立的审美价值”的文学主张 ,有助于维护和伸张文学的特殊性和自主性 ,使文学文本的审美特征得到更加充分的显现 ,体现了作家个性与文学个性的双重觉醒 ;但先锋作家试图完全排除文学的社会性 ,只追求文学的纯粹审美本性的认识是极其片面的  相似文献   

10.
汉字是汉文化的原子核,是汉文化的生命基因“原型”,亦是汉文学最基本的“文学单元”,文学创造的“方法元”及其表现的“技巧元”,艺术价值的“审美元”。汉字创造的全部逻辑就是汉文学创造的“艺术基因”。  相似文献   

11.
对文学审美艺术价值的探求,经历了一个审美自觉的过程。浪漫主义被认为是开始探求文学审美价值的一个重要阶段,它的出现代表了从“理性”到“感性”的审美价值转向,它所倡扬的核心审美范畴便是主体的“感性”和“情感”;现代唯美主义对文学艺术价值的探寻则被表达为“为艺术而艺术”,它所追求的便是所谓的“纯艺术”;现代学院批评则提出了“文学性”这一概念,“文学性”研究一方面是唯美主义价值理念的延伸,另一方面也是对唯美主义“为艺术而艺术”的反思。  相似文献   

12.
文学理论知识建构中的经验事实和价值规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人文科学知识处理的核心问题是价值问题,并且从根本上说它就是价值/规范判断。人文科学一直是从价值出发来建构“事实”依据的,文学理论知识也是如此。不管是哪个年代、哪个国家、哪个群体的文学理论,实际上都是从自己的价值规范出发的,它们都是从“好文学”的假定出发建构“文学事实”与“文学特征”。认为传统的文学理论不涉及价值规范是不符合实际的。也就是说,所谓“文学事实”本身,就是因为文学规范陈述在现代性语境中面临的科学化压力而建构的(这种科学化压力来自近代以来自然科学建立的知识霸权)。价值规范的确立从来先于“文学事实”的建构,每个关于文学的规范陈述实际上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需要的那些所谓“事实依据”。  相似文献   

13.
“味”是中国古典美学关于艺术欣赏的核心范畴,是从艺术欣赏环节对意境审美内涵的具体展开。它起源于欣赏论 ,却进一步渗入、改铸了艺术创造论 ,极大地影响了中国古典艺术意境独特结构和功能的形成。它是意境审美理想“象外”、“味外”追求 ,含蓄蕴藉风格的理论根源 ,同时也充分张扬了欣赏主体在艺术审美或活动中的再创造意识  相似文献   

14.
意境,质言之,就是情景交融。即形象化典型化的情和形象化典型化的景的有机结合。近人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文学之工与不工。亦视其意境之有无,与其深浅而已。”因此,意境说反映了诗人和诗论家对诗歌这一文学样式的重要艺术规律的深刻认识,是从美学角度对诗歌的艺术特性所作的精辟概括。它是诗歌的基本审美范畴。本文试图对北宋词人秦观词意境的特点及其创造意境的方法的探讨,以就正于各位读者。  相似文献   

15.
从发生论、本体论到创作论、批评论以及作家作品论等多角度观察 ,中国文学历来富于情感内涵和美感特征 ,这是中国文学“自觉”和独立的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6.
文学审美意识形态论的核心观念是:文学是对现实社会生活的反映,是一种意识形态;同时是发挥了主体性、能动性的反映,是审美意识形态。从哲学基础看,审美意识形态论是认识论的;从概念形成的过程看,仍未能摆脱"本质—特征"的运思模式;文学的本质因此仍然是意识形态,而审美只是一种特征。鉴于此,我们提出建构一种建立在实践论基础上的"审美实践"的文学观。与认识论的文学观不同,审美实践的文学观不仅视文学为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手段,同时视文学为人类基本的活动方式和存在方式。这种活动方式因为自身的审美特质,从而决定了文学可以在很大程度发挥否定、批判、引导现实的作用。文学因此不仅仅扮演着附庸于意识形态的角色,而且同时扮演着对抗意识形态的角色。文学实践论、审美实践的文学观,既是对文学反映论、审美意识形态文学观的继承,更是超越。  相似文献   

17.
中国科幻小说的文学价值与审美批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卫英 《中州学刊》2008,(1):229-233
科幻小说是科学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在文学审美本质上,它的价值既不是科学本身,也不是传统意义上的文学幻想,而是基于科学背景上的人类幻想,或以幻想形式表达出来的人们对科学精神的向往.科学性和幻想性是科幻小说的两大基本美学特性.从我国20世纪科幻小说整体发展状况看,中国科幻小说创作经历了从"科普论"、"科学人生观"到"回归自我"的价值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科普论"创作曾一度处于中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红色经典”:在“现代性”叙事中理解和阐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经建 《东岳论丛》2006,27(1):105-111
“红色经典”既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话语指称,更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进程中一种文学经典化的历史遗产。将“红色经典”进行经典化理解是为了寻求“经典”本身的当代性意义。本文的目的并不是要执意证明“红色经典”其经典性意义的高与低乃至是与否,而是将其归回到20世纪中国文学的“现代性”语境中进行考量和审度。在这样的阐述视野中一方面求证“红色经典”本质上是20世纪中国现代性叙事进程中一种特定的审美表述形态,从而确认其价值性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另一方面又论析“红色经典”作为“一种”文学的经典性存在,其经典价值的艺术缺憾和当代意义的局限也是显而易见的。  相似文献   

19.
论“新批评”的文学本体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英“新批评”派的文学本体论是我国文艺理论最近几年来出现的文学木体论的来源之一,国内的文学本体论的呼唤者也自觉地向“新批评”派寻觅理论武器。“新批评”派的文学本体论认为“我们得回到诗本身,绝不能离开诗”,国内有人也提出文学研究要“回复到自身”,由外到内,由着重考察文学的外部规律向深入研究文学的内部规律转移,即研究文学本身的审美特点,文学内部各要素的相互联系,文学各种门类自身的结构方式和运动规律等等。文艺向审美属性和自身特殊规律转靠的过程中,文艺创作从a五倍节”t’于从物”a于十颗”  相似文献   

20.
作为“文学工具论”的反动,“文学审美论”在新时期的出现无疑有着历史的进步意义,但是由于这一理论的出现具有“矫枉过正”的性质,因而在学理上存在着严重的片面性。这种由一种片面导向另一种片面的现象反映了思维方式上的“知性”局限,因而需要进行深入地反思。其反思的路径可以从“自律论”、“二元论”、“特征论”等观点入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