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同义词是指词汇中词义相同、相近或词义有部分交搭的词。同一语言中,词义完全相同的词(等义词)是很少见的,古代汉语尤其如此;古代汉语绝大多数的同义词都是词义相近或词义有部分交搭的近义词。因此,这里所说的“同义词”,是就广义而言的,它主要指的是近义词。不同的词只要在意义上部分相同,或者在某一意义上相同,都可算作同义词。辨析同义词,不仅要找出同义词之间意义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更主要的是指出它  相似文献   

2.
从同义词所具有的共同义位的数量、共同义位的类型、一组同义词中的方言词情况这三个角度对<荀子>单音节同义形容词进行分类,可知大多数同义词都是在各自的引申义列上有"点"的重合关系,单音节词的词义相同,最主要是词义引申发展的结果.从对多组同义词的意义关系的探讨,我们看到,两组同义词的意义之间如果有相反关系、推演关系,这样的两组词的成员也比较容易构成双音节词.  相似文献   

3.
用描写的方法,对魏晋天师道文献中的同义词作了考查。在共时层面上,发现了包含3451个词项的861组同义词,其中最少的为两个词构成的同义聚合,最大的为52个词构成的同义聚合,同义组的数量,随各组成员的增加而递减。而从历时的角度看,同义现象中旧质与新质的比例大致为3:1,反映了词汇在继承和创新中的平衡关系。  相似文献   

4.
作为实现语篇连贯的手段,词汇衔接就是利用词汇的意义构成语篇的衔接方式。文章以词汇衔接理论为基础,结合科技英语语篇翻译实例,从重复、同义或近义词、上下义词、泛指词和组合搭配五个方面分析词汇衔接手段促成语篇连贯的功能,并进一步探讨四种常用的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5.
“同义为训”与“同义并行复合词”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同义词在语言中的作用汉语词汇的丰富性,表现在“同义词”的丰富上。解释词义的方法,也常常以这种丰富的同义词做基础,在训诂学上形成“同义为训”的体例,即以同义词来做训释词,指明被训释词和训释词之间是同义关系。古代训诂学的专书,如《尔雅》等,首先是把同义词类集起来分列成各条,再从各条中分别采取比较普通常用的词(一般称为“基本词”)来做训释,这就是“同义为训”。郭璞《尔雅序》里所谓“总绝代之离词,辩同实而殊号者”,也就是关于同义词的类集、  相似文献   

6.
同义词在英语词汇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通常同义词分为绝对同义词、部分同义词、近义词三类,如何界定和辨别这三类同义词关系着是否能科学地进行英语学习。本文试图根据“意义”理论和“语义成分”理论,对同义词的分类和辨别同义词的方法进行探讨,掌握同义词句的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7.
一种高度发展的语言,都有大量的同义词和近义词。在这方面,俄语尤为明显。 同义词是语言中理性意义相同的词或固定词组如:等。理性意义相同的词,作为词的等同语的固定词组,形式上大于词,但作用相当于词的单位,事实上人们是把它当作词在使用。如:(中国共  相似文献   

8.
英汉语重叠词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叠词是同形重复或叠合产生的词,是英汉语共有的语言现象.从英汉语重叠词对比研究中可以发现:汉语中的重叠词数量远远多于英语;汉语重叠词造词格式灵活多样,构成的词丰富多彩;汉语中许多重叠词与其基本词素词可构成同义关系,一个词素可以与其他词素重叠构成多个同义词,只是语体和感情色彩不同,而英语中这种现象几乎绝无仅有,重叠词的整体意义与构成成分在意义上一般是没有联系的.英汉语中重叠词尽管存在相同之处,然而在各个方面都有巨大的差异,无论是在地位、形式、功能和作用上,两种语言都是不能同日而语的.  相似文献   

9.
英语语言中,某些词相互间存在着一定的语义相似性,我们通常把这些词称为同义词。同义词间虽然在语义上具有同义性,但其同义程度有所差别。本文将根据同义词间同义程度的不同对其绝对性、认知性、重合性加以详述。绝对性绝对性同义词,是指在任何语言环境中语义全部相同的那些词。当然,用这一定义去衡量某些同义词是否具有绝对性是不行的,因为这将意味着我们要看这些词在所有语境中的意义,而从语言角度讲,这种语境很可能是无限的。然而,要想证明某些同义词不具绝对性则较容易,即反证法,我们只要找到它们意义有差别的语境就足以证明…  相似文献   

10.
《齐民要术》是中古时期口语性较强的一部农业科技著作,书中使用了较多复合词,有的复合词意义相近或相关,彼此聚合成群,形成了不同的同义词词场。这些同义词词场中的复合词在构词上都有相同的特点:即构成复合词的两个语素单用时意义相近或相关,这样的复合词应是当时的语言社团根据已有的并列式构词法创造的新词。在汉语词汇的历时发展中,《齐民要术》中使用的同义复合词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结果:由曾经常用的单音词作语素构成的复合词或易于通过隐喻机制形成新义的复合词使用频率相对较高,生命力相对较强,在竞争中也相对较容易发展成汉语中的常用复合词;使用频率低或难以产生隐喻引申义的复合词很容易退出语言交际领域,从而成为汉语词汇历史发展中某阶段的陈迹。  相似文献   

11.
论古汉语同义词的识同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识同是决定同义词辨释优劣高下的首要问题.在认识"一义相同"是同义词识同的标准后,就要解决如何识别一群词"一义相同"的问题.不少的研究者曾提出许多识同方法,但都由于不明同义词的正确界说和误解等义词而不能成功.事实上,从词义的相同程度,同义词可分理性意义等同而附加意义有异的异称词和理性意义有同中之异的一般同义词. 对前一类,可围绕异名别称,用"同一概念"和"同一对象"两种识同法;对后一类,可围绕一个词义的主要、基本部分相同,用"浑言通义"识同法;还应该运用可共用于这两类的文献训诂材料识同法、古人替换使用识同法.  相似文献   

12.
研究指出,为了确保准确性和严密性,商务英语合同中存在着同义词并用的现象。根据目的的不同,可以将这些词归纳为两类,即"求同型同义词"和"求异型同义词"。按照词性的不同,文章进一步将这些词进行分类,并尝试通过例句论证在翻译这些词语时可以采用的策略。  相似文献   

13.
以往对蒙古语近义词的研究 ,只从词义之间的关系出发 ,重点放在解释近义词的意义差别上 ,却很少涉及它的形式结构。虽然蒙古语绝大多数近义词的语音形式相互间毫无关系 ,但是 ,有些近义词的构成 ,具有一定的语音学和形态学基础。通过语音手段构成的近义词是由同一词分化而产生 ;通过形态手段构成的近义词是由同根词派生出来的  相似文献   

14.
古代汉语修辞方式与词义的发展演变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影响主要体现在:修辞手段的频繁运用,往往造成词的临时性功能固定化,从而促成词的新义的产生;运用同一修辞方式,使得本来不同义的词成了同义词;运用不同的修辞方式,使原本意义不同的词表达相同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训诂术语"犹"的释义特点是"义隔而通之",虽然有少数带"犹"的训诂是同义相训,但它本质上是一个为提示随文释义而设立的术语。而目前的一些字典辞书,却以这种训诂资料为主要的甚或是唯一的依据来确立义项,因而造成失误。文中举例分析了这类义项,指出,以带术语"犹"的训诂资料为主要依据来确立义项要慎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从同义词的定义出发,对英语和汉语中的同义词分类进行了对比探究,旨在对分类标准和语料研究的基础上,试图给这两种语言提供一个共同的框架。鉴于同义词之间不同层面的差异,英汉两种语言的同义词都可以分为六类,这种分类方法不仅能使学生对同义词的近义关系有更深入的了解,而且对英汉两种语言的互译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相似文献   

17.
《最新俄语同义词解释词典》是莫斯科语义学派的主要词典成果。该词典选词构组以"一义相同"为标准,共同义释义以语义元语言为工具进行解释,区别义释义遵循全景描写原则,以整个语言系统为背景说明"同中之异"。释义准确全面,例证丰富,是新型词典的典范。  相似文献   

18.
语体是建立在同义性基础之上的,是一些在使用场合上有区别的同义变体的选择。同一个语义随着语境的变化其表达方式有时也会发生变化。合理选择和运用适合语境的同义词语会给口头或书面交流带来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