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彰显着与时俱进、因地制宜的理论品格和成长逻辑。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推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一支强大队伍。19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思想前提,也为其成长赋予了历史性规范。作为马克思主义的忠实传人,中国共产党在走出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中成功地回答了马克思东方社会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理论命题,原创性地续写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民族篇和时代篇。中国共产党在成功书写21世纪中国以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的答卷中,投射了对无产阶级执政党长期执政规律、社会主义以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探索和揭示,呈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辉煌成就,从而理所当然、势所必然地使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创新发展的中轴性内容和中坚性力量。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厦的基础 ,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与作用。目前 ,诞生于1 9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正迈入了它的发展历史中的第三个世纪—— 2 1世纪。在新的世纪里 ,人类社会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 ,马克思主义哲学肩负着更加繁重的历史使命。历史的事实表明 ,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革的实践都离不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 ,同样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发展也离不开这些伟大的实践活动 ,坚持与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我们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新胜利的根本保证。马克思主义哲学在理…  相似文献   

3.
王强 《学术论坛》2005,7(4):5-8
20世纪50年代中期,毛泽东坚持社会革命与技术革命并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在借鉴中突破了传统发展观。同时,他"以苏为鉴",从社会主义发展起点、发展动力、发展道路等方面突破了苏联社会主义发展模式。毛泽东运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总趋势,积极探索和建构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观,在社会主义发展路线、发展目标、发展原则和发展理念上形成了一系列宝贵认识,构成了科学发展观的历史和理论来源。  相似文献   

4.
我们都很幸运,尽管我们看不到尽头,但我们却实实在在地踏上了马克思主义诞生后第三个百年的端点。展望新世纪的社会主义和人类文明,必须从基础谈起。20世纪留给社会主义的遗产。21世纪的社会主义是以20世纪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社会主义运动的状况为现实基础的。20世纪是两种社会制度──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并存并激烈斗争的时代,这个显著特点贯穿世纪始末。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从一国到多国,波澜壮阔,强烈地震撼、打击、动摇了资本主义的统治,给被剥削被压迫人民以极大鼓舞,使他们看到了光明和希望。它成功地抵制了两次世界大战──…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关于国家安全的理论、思想和学说,也是一种国家安全实践。这一国家安全实践形态开辟与创建了20世纪人类社会国家安全发展道路,改写了人类文明安全发展史。它所推进的国际共产主义和社会主义运动,塑造了20世纪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思想的历史性特征和当代中国国家安全的本质属性。总体国家安全观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基本原理同当代中国国家安全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国家安全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国家安全思想的历史总结与发展。文化安全是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国家文化安全既被国际文化安全所塑造,也在参与塑造国际文化安全体系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在维护国家安全中,塑造是更高层次、更具前瞻性的维护。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在推动全球安全中塑造中国国家安全和文化安全新格局,由此推进和实现全球文化安全,构建人类安全共同体,是对《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社会安全前景的全新阐释,是在全人类安全事业中实现《共产党宣言》的精神,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安全道路的伟大历史实践。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结合的产物,是在新形势下,总结过去,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更好地开创未来的强大理论武器。拉美发展中国家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如贫富悬殊、人口失业、地区差距和生态恶化等一系列问题,我国在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着某些类似的问题。拉美国家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对中国具有启示意义。我们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该注意:优化社会结构、转变政府职能、坚持制度创新、坚持科学发展观。  相似文献   

7.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在对中国问题进行思考的过程中形成的关于中国道路的哲学表达。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根源于经典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功能,它实质上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般功能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表现和应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社会现实进行批判,在中国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为中国社会发展道路的探索提供了理论指导。只有坚持和发展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才能有力推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相似文献   

8.
林建华 《东岳论丛》2019,40(9):5-16
马克思主义创立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在19世纪;它诞生在欧洲,却传遍全世界。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知识体系和价值体系、信仰体系。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但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也需要解决"服水土"的问题,才能扎根、发芽、开花、结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是一个标志,它继往开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相辅相成,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壮举,它积淀的经验弥足珍贵且历久弥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指向全面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从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展史上、中华民族发展史上、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世界社会主义发展史上、人类社会发展史上写下浓墨重彩的光辉篇章。  相似文献   

9.
《理论界》2017,(11)
十月革命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对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具有开创意义。其一,十月革命开辟了社会主义道路。十月革命第一次把马克思主义转变为现实的社会主义道路,这一道路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又把马克思主义同具体国情相结合。其二,十月革命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十月革命发展了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和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同时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社会主义国家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其三,十月革命开创了社会主义制度。十月革命后,苏俄不仅首次探索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创建,同时首次尝试了社会主义性质的改革。  相似文献   

10.
还有半年就是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纪念日了。在这短短的时间里,除了正在进行的工作和赶写几篇文章之外,已经不可能再完成更多的工作了。现在大家想得最多的是在这个纪念日之后,在坚持、普及,特别是发展马克思主义上,我们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应该做些什么。马克思逝世一百周年的纪念要求我们集中地思考一下这个问题,而且应该抓紧这半年的时间研究和讨论这个问题。自古以来,没有任何的学说,能和马克思主义相比拟,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能起如此强烈与持久的作用,使世界历史发生如此伟大的变革。自古以来,也没有任何一个伟  相似文献   

11.
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没有不是 被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 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歌德 赵紫阳同志在党的十三大政治报告中指出:“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在近代中国的具体历史条件下,不承认中国人民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充分发展阶段而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革命发展上的机械论,是右倾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以为不经过生产力的巨大发展,就可以越过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革命发展问题上的空想论,是“左”的错误的重要认识根源。”赵紫阳同志的这个论断,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对近一个世纪中国革命和建设斗争经验的科学概括和总结。它再次从历史辩证法的高度,为我们正确认识我国社会的性质和全党的奋斗目标指明了方向,也为我们克服各种“左”的和右的干扰提供了锐利的思想武器。这里,实际上提出了中国革命发展的超越与不可超越的理论问题。笔者认为,深刻  相似文献   

12.
经济全球化表明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统一性基本原理在社会历史发展中得到进一步体现。本文认为从马克思主义这一原理出发,深入分析人类社会发展历程,我们会看到经济全球化既有统一性、共同性,又有特殊性、差异性。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统一性原理与世界历史发展理论是观察经济全球化及其发展趋势的重要指南。只要我们正确处理经济全球化的二重性,利用机遇,应对挑战,我们就能顺利推进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是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3.
诞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马克思主义学说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改变了20世纪历史发展进程.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生命力,当今时代仍然需要马克思主义,"两个必然"并未过时.在21世纪,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格将推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走向复兴,社会主义前景一片光明.  相似文献   

14.
李楠 《学术探索》2013,(1):44-48
马克思所设想的理想社会源于对西方传统哲学的超越,是一个消灭劳动异化的个人全面发展的自由人的联合体。然而,在现代社会,这一理想遭到了西方思想家的质疑,人类应该建立一个什么样的社会仍然是尚未解决的现实问题。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坚持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基本命题,为实现马克思的理想而进行着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顽强探索,寻找一条人类能够走出来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具有人类性价值。  相似文献   

15.
在改革开放30年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创造性地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哲学,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同·时,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也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发展.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和运用了唯物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相似文献   

16.
政治文明普适性与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关系,符合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原理,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不等于否定政治文明的普适性,承认政治文明的普适性也不等于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相矛盾。马克思主义坚持政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又承认政治文明作为人类共同财富的价值,中国民主政治建设应该在坚持自身特色的前提下,大胆吸收世界各国在政治发展中创造的先进经验和先进成果。坚持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独特性与承认人类政治文明的普适性相结合,努力寻求能够与世界接轨的政治要素,不仅要坚定走自己道路的信念,同时又要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符合世界发展潮流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田丽 《理论界》2014,(12):18-23
整体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属性,坚持这一根本属性不仅决定着我们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也决定着我们对马克思、恩格斯的东方社会理论的理解和态度。而种种对东方社会理论的误解,恰恰根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不完整认识。用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分析框架重新解读东方社会理论,主要从东方社会的性质和东方社会的发展道路两个方面展开。这样的解读方式不仅为我们重新认识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提供了新的思路,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19世纪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形成过程中的三次融合,铸就了马克思主义的辉煌,也给我们带来了极其深刻的启示:任何一种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总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孕育和萌生,总是和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运动紧密相连,总是和哲学社会科学各学科之间理论观点的交融、碰撞密不可分。离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离开19世纪的背景条件,离开资本主义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运动,我们无从理解马克思主义。同样,离开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离开当代中国社会的整体发展和运动,离开中国哲学社会科学的繁荣发展,我们也就无从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党的思想路线,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和中国化,在改革开放中形成了社会主义新道路、新理论和新模式,其实质是遵循社会发展规律,走科学发展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深化了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这集中表现在执政党建设和社会主义建设中立足中国实际,面向时代要求,借鉴人类文明成果,实现党的建设科学化,使社会主义建设符合当代社会发展规律.从社会发展规律视野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有助于我们以宽广眼界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根本方向,是中国实现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从而坚定自信,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  相似文献   

20.
“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是落后国家取得革命胜利后所面临和必须解决的世纪难题。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不断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经过几代人的艰辛探索,成功破解了这个世纪难题,并且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