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75年,现代美国女性历史研究的缔造者之一格尔达·勒纳发表的《置女性于历史之中:定义与挑战》一文,使她成为对女性史学分期理论首次进行系统阐述的学者。对勒纳分期理论的重新审视,不仅可以厘清西方女性史学研究的发展脉络,而且有助于理解如何将女性历史的研究引向"普遍史"。  相似文献   

2.
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撤战争史>中使用了大量的演说词,这也成为他日后备受质疑的一个重要原因.通过将演说词回归到口述传统的面对面社会语境当中,透过集体记忆的视阈来探讨古希腊人对历史、记忆和真实的认识,以此厘清历史真实性在修昔底德演说词的使用及其历史编撰理论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革命历史剧是一种独特的大众文化现象,是集体记忆的影像载体。革命历史剧的流行是现实社会语境下官方意志和民众心态的不谋而合。在当下社会大众传播语境中,革命历史剧从叙事框架、人物塑造和细节描摹的三个层面进行流行式的文本创新,迎合观众对不同时空历史情境的参与渴求,从而凝聚共识,达成集体认同,完成主流意识形态的传播。  相似文献   

4.
集体记忆是历史的产物,同时又成为再现历史的重要元素。不同的文本以不同的形式凝结社会记忆,并不断强化和丰富着历史记忆。在引起社会普遍关注及强化社会记忆的过程中,女性及其性别角色往往会呈现出某种优势。20世纪30年代,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为了更好地凸显女性与战争的主题,人们不约而同地将赛金花视为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加以言说,用以重塑人们的集体记忆,传承历史。不同的文本通过对赛金花的叙说阐明了战争通过暴力手段对原有社会秩序不断颠覆、修正与调适的属性。这不仅改变着民族的命运,而且对战前中国固有的性别关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迫使女性在更加复杂多变的性别关系中做出调整,其热爱和平的天性也遭到一定的扭曲和变形。在特定历史时期,性别身份的建构是个人选择和社会选择双向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5.
左翼作家对“左翼文学”的回忆蔚为大观,构成现代中国不容忽略而又意味深远的文化景观。其重构历史的强烈意图,与当下政治生态、社会现实之间的深层互动,使其足以作为实践中国现代文学研究“记忆的转向”的典型样本。左翼作家通过个人史、“左联”史和左翼文学史的叙述,完成形象重塑、身份认同、重构历史、接续传统等多种意图,充分体现话语生产与意识形态之间的紧密关系。“左翼文学”回忆对社会框架十分依赖,呈现出明显的“集体记忆”特征,打上了社会主导思想和主流意识形态的深深印记,但“个体记忆”又常常逸出“社会框架”,对集体记忆构成冲击与反抗,使得左翼作家的回忆呈现出微妙的张力。然而无论如何,左翼作家的“左翼文学”回忆都在很大程度上重构了中国现代文学史,深度影响了我们对左翼文学的认知。  相似文献   

6.
世界各地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感知不同,其原因在于集体记忆的表现形式不同。在跨学科记忆研究中,集体记忆建立在媒介化之上,不断重置过去、现在与未来之间的关系。对过去大流行病的集体记忆或遗忘严重影响了人们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感知,而在疫情期间对新冠疫情的书面记录或数字化存档又预设了未来的集体记忆。“预媒介化”作为其中的重要一环,对大流行病叙事提出了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需要相互关联的回忆方式。  相似文献   

7.
陈启文的长篇报告文学《大河上下》以玛多、刘家峡、三门峡、花园口等对黄河有着特殊意义的点勾勒了黄河的整体图景,并通过实地采访、历史档案资料查阅等方式,整合了千百年来华夏文明中黄河的琐碎片段,立体化地呈现出黄河的历史情态,为黄河立传、写史,构建黄河的集体记忆,在功与过、是与非、天灾与人祸的比较性叙述中,为黄河的命运乃至中华文明的命运发出悲情呐喊。  相似文献   

8.
节日是一个族群具有周期性和仪式性的集体活动,也是该族群文化精髓的集中展现。文化学者积极探索文化遗产保护方式,以期使文化遗产得到更好保护和发展,并通过一系列的田野考察,从集体记忆的理论入手,对贵州控拜文化节日进行分析,认为村落文化节日基础尚好,但也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相似文献   

9.
青春成长一直是电影创作的重要题材之一,随着2010年《老男孩》到2012年的台湾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掀起了青春的怀旧潮。怀念青春的电影中,这些特定时代里的青春记忆,唤醒了与处在或经历过相同时代的社会成员所共有的记忆分享,青春"集体记忆"的问题引进了学界的普遍重视。本文主要选取国内1979年至今拍摄的关于青春追忆的影片,分析电影中日常生活、媒介事件、历史事件和主题,建构了怀旧电影中青春的集体记忆。  相似文献   

10.
11.
“建立于地点上的集体记忆”为洞察社区文化提供了一种独特的记忆视角。成都社区的坝坝会之所以能够成为基层治理的抓手和工具,在于坝坝文化积淀的民情民意,易于激发参与者的集体性情感。在根本上,它属于一种不言自明的地方性“意会”文化,包含互助性、大家在一起等集体记忆特征,这类情感还具有某种神圣性特点。以成都社区治理中的坝坝文化为讨论起点,可以看到基于地点的集体记忆在构建社会团结中的作用。这类集体性情感生发于人与地点之间的互动,最终体现了人的精神世界的一些特点,是人适应变动不居世界的一种方式。人类社会在延续中有重视种群和集体的倾向,它具有两面性,就如同社区文化生发的集体感给人提供了安全感,也对个体造成了束缚,这是文明的悖谬之处。  相似文献   

12.
爱尔兰移民小说中的每一部作品叙述的是单个移民的鲜活的个体记忆,然而,当单个移民被放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之下,并经作品出版、流传后被有相同历史背景的读者广泛阅读,使读者产生社会群体认同的时候,这一批文学作品就成了社会记忆的一部分,成为了承载集体记忆的“记忆场”.当作为集体记忆的历史以类似于口述历史的方式被写入文学作品时,在新历史主义把史学视为诗学,历史的客观性受到挑战的语境下,或许在文学中还能找到被凝固的历史事实和历史真实.跟人口普查历史资料和博物馆一样,以爱尔兰移民为主题的文学作品作为“记忆场”成为了这段历史的另一种物质化的记忆.  相似文献   

13.
在宗教改革到英国内战爆发之前的这段时期内,日益新教化的伦敦面临着传统集体记忆断裂的危机,同时,一个不断繁荣、崛起的伦敦需要共同的市民记忆才能在经济和政治动荡中维持城市的稳定。伦敦市民寻求历史资源以打造新的市民记忆。约翰·斯托和安东尼·蒙代塑造了伦敦市民史书写的中立化传统,在历史文本基础上打造的物质记忆和公共仪式,既能保证新教的主流地位,又注意接纳不同群体的记忆需求。但由于新教在市民阶层中不断发展,而且斯图亚特王权未能与伦敦市民建立合作关系,王权与城市在塑造城市记忆的过程中从共享记忆走向了竞争关系,最终在英国内战爆发时关系彻底破裂。在英国转型的关键时刻,伦敦重塑市民记忆的努力经历了“中立化→温和新教化→激进新教化”的过程,它保证了伦敦在一个相对较长的时期内没有像欧洲大陆的一些城市那样快速陷入社会撕裂的状态,维持了伦敦的长期繁荣,但却无力阻止英国内战的爆发。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10家主流媒体官方微博中有关四川凉山彝族群体的报道文本分析,结合对凉山彝族青年群体智能手机使用的实证考察,发现主流媒体报道下的彝族群体形象与该群体的自我认知之间存在差异,而新媒体在此过程中生产着媒介记忆,发挥着重要影响。智能手机的使用赋予了彝族青年文化实践和身体操演的全新方式,使得他们在原有集体记忆的基础上创造更有生命力的新记忆,同时也遭遇着族群记忆离散、数字化遗忘和过度娱乐化等危机。由此提出生产更具吸引力的文化作品,变革新媒体语境下的传播路径,回归文化自信、重塑传统价值等建议,让彝族青年主动成为民族文化的传承者和缔造者,以促进民族文化的延续与繁荣。  相似文献   

15.
《诗经·豳风·七月》是风诗中最长的一首,内容丰富,然而现代的研究者,因受意图伦理先行的思维习惯的影响,对此诗多有误解。其实,结合前人的笺释评论,从诗歌本身来体味,驯绎其文辞,察知其内涵与情感,《七月》一诗呈现出鲜活的生命情态,是对先周宗族社会生活情态的集体记忆、历史记忆。其中充溢着温情与欢乐、感激与慨叹,既不讳言生活的艰辛,也不回避顺应自然、顺应天时之收获丰足,有苦有乐,有平易更有艰难。就诗的艺术技巧而论,叙事抒情,在有序与无序、谨严与散漫中,唱叹顿挫,亦有其特色。  相似文献   

16.
赫塔·米勒的文学创作与她的创伤记忆密不可分。从集权统治下的乡村记忆、流亡异乡中的创伤心灵两个方面,阐释米勒的文学作品对人类生存困境和人性尊严的探索。她的作品根植于集权统治下的社会经历,展示出一幅在独裁政治笼罩下从乡村到城市的贫瘠又恐怖的画卷。在离开创伤之地后,昔日的记忆与受创的心灵并未远离作家,并在新的环境中被触发和延伸开来。双重身份使米勒在德国遭遇了尴尬的处境,体验到异化社会中人与人的陌生感,也促使她审视着德国的历史与现实,继续着对权力的反抗。  相似文献   

17.
艾薇菊·丹提卡是当代海地裔美籍黑人女作家,其处女作《息·望·忆》是一部展现海地女性血与泪的创伤小说。女主人公马汀一生遭遇了多重身体和心灵的创伤,而她所经历的个人和集体创伤实际上是小说家丹提卡对海地和美国父权制下的性别歧视、种族歧视的强烈控诉,旨在唤醒像马汀一样受到双重压迫的广大妇女的自我意识,鼓励她们为争取真正平等、独立、自由的权利而奋斗。  相似文献   

18.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赋予意义和蕴含价值属性的集体记忆,具体表现为族群想象的共同体、通过符号再现的共同体、接受文化滋养的共同体和嵌入价值评断的共同体。嵌入价值评断的分析,赋予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全新的认知结构。文章在厘清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在逻辑的基础上,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集体记忆要把握四重向度,分别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的确立与重塑、内容生产与再生产、符号的表达与强化、文化的滋养与认同。  相似文献   

19.
记忆构成人的一种存在方式。对寻根作家而言,“寻根”首先意味着记忆。作为一次意识形态推论所急需的集体命名,寻根作家把知青的个人记忆放大为集体的、时代的和民族的记忆,个人记忆被置放到历史的中心,讲述个人的记忆被改写成讲述民族的历史。民族集体记忆披上了文学寻根的文化外衣,在对地方风俗、远古礼制以及封建遗老的追忆中,寻根派试图在民族集体记忆的废墟上清理出一片开阔天地,从而重建现代中国的精神图腾。  相似文献   

20.
以恩施州为例,依据城市、乡镇和乡村的地理特点而选择调查学校,对其校本课程的内容选择进行了全面调研,其目的是运用集体记忆理论对校本课程的内容进行分析,认为民族地区以民族传统文化和地方文化为校本课程资源,实际是为学生发展的需要和体现办学特色而被改写和重构了集体记忆,并通过教育行为来传达和保存该记忆.调查结果表明,位于城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