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图书信息工作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使图书馆中的图书信息资源能够准确、及时地提供给读者,图书信息工作中的人文精神不容忽视。本文从人文与科技的融合、馆员人文关怀与读者人文关怀的融合、人文知识与人文价值的融合等三个层面全方位研究人文精神与图书信息工作的融合,并把人文精神同图书馆其他工作综合联系起来,使人文精神有立体感、完整感、充实感。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图书馆信息服务中的人文精神的历史追溯和人文精神内涵的分析,从图书馆文化建设、电子信息服务中的“和合”精神以及传统信息服务的人文精神体现等方面,就如何塑造图书馆信息服务的人文精神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当前面临的全球化发展,对于高校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精神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教育的最高目的是提升人的精神,20世纪以后,出现了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的人为划分.从本质上说,人文与科学是相通的.高校如何培养理工科学生的人文精神,是进入新的教育高度的举措.本文从人文教育与人文精神的提出、重视德育、树立现代科技意识、利用好高校图书馆资源等方面阐述了高校理工科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旨在提升理工科学生的人文品质,促进理工科学生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4.
人文精神与图书馆的职能及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受发展经济、科技强国大潮的影响,图书馆为科技服务、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意识,日益得到强化。图书馆管理的技术层面因之也被过分强调。但是,也有一个不能不引起我们注意的问题,即在图书馆学界和图书馆管理部门中轻忽或淡化人文精神的倾向。 一 呼唤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是知识界有感于市场经济条件下,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失落而提出的一种文化策略,其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在物质文明不断发达的今天,积极推进精神文明建设,使之与物质文明相协调,实现国家良性的发展态势。人文精神的弘扬与实践,当是图书馆职能中应有之义,而…  相似文献   

5.
人文精神是图书馆的立馆之本。失掉这种精神则图书馆将失去其存在价值。因此,弘杨人文精神是图书馆发展的必然选择。图书馆人文精神的实施主体是图书馆员,图书馆员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代表着图书馆的形象,因此,现实摆在图书馆面前的重要任务就是要迅速提高馆员的文化素质,使他们不断提高适应现实工作需要的专业本领和基本素质。  相似文献   

6.
论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人文精神理念实现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华君 《理论界》2005,(11):229-229
人文精神理念是图书馆存在与发展的价值坐标,对图书馆的管理和图书馆学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人文精神理念是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的立足点,为此,我们在图书馆人力资源管理中必须给予充分的重视,积极探索其有益高效的实行形式和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7.
今日,是人文精神大放异彩的时代,弘扬人文精神已是人们的共识。图书馆作为有着悠久的人文传统精神和丰富的人文资源的重要载体,它的人文精神是在工作实践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符合人的发展,体现人文关怀,创建社会和谐,图书馆与读者间的和谐是图书馆服务工作的宗旨。其特征是在弘扬人文精神中体现出无私奉献和对读者奉献真诚的爱心,热情的服务。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人文精神的描述,阐述了高校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新理念,指出高校图书馆人文精神的核心在人文关怀,人文关怀就体现在对广大师生自身存在和发展中所遇到的文化知识需求提供文献信息保障。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之人文精神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针对目前图书馆普遍匮乏人文精神的问题 ,提出我国图书馆应该采取开放的管理 ,舒适的环境 ,多种形式的信息辅导 ,个性化服务和关怀弱势群体等诸种措施发扬人文精神 ,这样才能推动图书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0.
采访编目工作中的读者服务之人文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玲 《兰州学刊》2006,(4):181-182
本文阐述了图书馆读者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内涵、重要性及其相互关系,提出读者服务中人文精神的具体措施是“为读者找好书,为好书找读者”这个服务理念,并在论述藏书建设、文献编目工作与读者服务的关系的基础上,强调只有树立读者服务意识,才能做好网络环境下的采访、编目工作,以提高图书馆文献信息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1.
在奴隶制社会以前法律与人文精神存在着自然的契合.而在奴隶制、封建制时期法律出现了与人文精神的背离,法律成为统治人的手段和工具.资本主义社会以来,基于对人性压抑的反思,法律体现着对人文精神的追求.法律与人文精神的这种历史脉动说明了:法律应是人文精神的反映,法律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法律与人文精神的内在统一.这一结果依赖于在民主不断推进的基础上,人、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复合来实现.  相似文献   

1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人文精神逐渐成为知识界讨论的热点话题.通过对近20年来人文精神探讨的进程、研究的主要内容与观点的简要梳理,总结出人文精神研究取得的成果、现状以及存在的不足,为今后的研究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代商业环境中,国内企业人文精神的缺失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尤其是在当前面临着重大的社会结构性变革的背景下,企业普遍存在着价值取向上的困惑,在利益追逐与价值追求关系的认识和实践上都遭遇了空前的危机,这与世界经济环境下所倡导的人文精神趋势极不相容.因此,在现阶段,提升我国商业企业的人文素质、重视人文精神建设已成为刻不容缓的问题.文章试图从实践性视角提出企业应当在市场营销环节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建设,形成营销策划、营销渠道、品牌建设的人文精神渗透.  相似文献   

14.
网络时代,传统人文精神找到了时代的载体,得到了充分彰显.但同样伴随而来的还有网络人文精神衰变的悖论.通过反思技术危机,从技术创新促进科学与人文的融合,网络文化引导虚拟与现实互动,机制保证价值选择与制度安排耦合三个层面探析网络空间人文精神建构的可能路径.  相似文献   

15.
曹小佳 《云梦学刊》2015,(2):151-153
目标阅读是指针对某一特定的学生读者群,由专家团队列出科学、严谨、系统的专业书目供学生阅读,由具备心理咨询执业资格和从业经验的图书馆馆员随时跟踪阅读的进程,及时提供个性化的一对一的指导,最终实现解决学生心理或人际交往困惑。目标阅读的实施有利于发挥高校图书馆的教育职能,延伸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触角,完善阅读疗法的理论体系,开拓阅读推广的新领域,彰显图书馆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6.
河北当代人文精神的培育,既要注重吸收传统文化中人文精神的优质资源,发掘与时代需求相契合的积极思想要素,也要警惕和抑制传统精神中消极的部分,努力消除落后思想对现代建设的阻碍作用.河北当代人文精神的建设应当明确指导思想与原则,采取开放包容的心态,在多元化的河北传统文化基础上培育整体的当代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7.
方伟 《河北学刊》2006,26(3):188-192
本组专题文章继续从不同角度对河北人文精神进行深入解析.方伟对河北当代人文精神的社会化实践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燕赵文化人文精神是悲情情结、英雄意识、兼纳包容、变异情势和保守朴实所集合同构而成的,河北当代人文精神建设需要在对之现代性的梳理与阐释的基础上进行其自身的置换和构建.方伟还认为,在河北经济文化与社会不断发展中的"和谐河北"建设,欲实现这种精神价值理念上的社会化转换,通过物质发展、经济生活本身去间接地感知、传达,当会起到直接地以精神思想和文化活动去宣传、灌输所不能起到的也不可被替代的实际作用.张川平认为,自古以来在河北人文精神的生成、传承过程中,战争起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正是战争的磨炼才使得燕赵人养成了独特的民风民俗和精神气质.黄建生认为,人文精神是文学艺术的灵魂,文学艺术总是充溢着人文精神,因此,作为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和人类美好的精神创造,文学艺术在培育新的河北人文精神过程中的作用不可低估.马春香认为,河北人文精神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奉献进取、创新发展、诚实守信、质朴务实等四个方面,这一精神在河北努力建设文化大省及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将日益显示其作用.  相似文献   

18.
在以往“人文精神”问题的讨论中,形成了主张“终极关怀”与倡导“世俗关怀”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彼此相互排斥争论不休,使其成为一个二元对立的命题.从人学角度看,终极关怀与世俗关怀都是人文精神中的应有之义,可将其理解为人文精神的两个维度,二者在人文精神的有机整体中既相互冲突又相互依赖,构成一种紧张的“张力”关系.在这种“张力”关系中,才能使世俗关怀与终极关怀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从而实现人性和人类社会的合理健全发展.从历史上看,人文精神不断丰富发展,就是在世俗关怀与终极关怀既冲突又融合的“张力”关系中,此起彼伏地向前推进的.对人文精神问题进行历史反思,并从人文精神的内在“张力”关系着眼推进探讨,有助于深化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相似文献   

19.
民族精神是民族意识的精华,也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灵魂,而人文精神在一定意义上说是民族精神的具体体现.本文分析了民族精神与人文精神对社会发展的作用,以及提升人文精神,培育民族精神的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0.
对虚拟网络的过度崇拜与依赖,使原本稳定的、以理性为中心的主体遭受异质性、分散化、多重化的对抗,进而在社会人文层面,表现为工具理性的极度张扬和价值理性的相对萎缩,并通过技术观、伦理观和文化价值观的异化集中反映出来.网络空间人文精神的缺失,首先表现为工具理性在技术观上对人文价值的胁迫和瓦解.网络空间人文精神的缺失主要体现在网络文化价值观的多元化与同一化、个体性与社会性、现实性与虚拟性与马克思主义视域下的人文精神相悖的矛盾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