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840年,英国殖民主义者用舰炮轰开了我们古老祖国的大门,从此,我国一步步陷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的黑暗深渊。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在广西,首先爆发了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革命形势迅猛发展,席卷大江南北,把全国的起义力量,汇成汹涌澎湃的革命洪流,冲击着国内的  相似文献   

2.
先秦时期甘肃的民族(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介绍秦始皇帝统一中国以前甘肃地区的民族。计有黄帝、周、赢秦、大戎、氏、羌、大夏、月氏、义渠、乌氏等族。其中有发源于甘肃者,有发源并长期活动于甘肃者,还有一度活动于甘肃者。它们很早就与中原地区的民族和政权发生联系,并相互斗争,在斗争中融合,成为华夏族的一分子。  相似文献   

3.
本文主要介绍秦始皇帝统一中国以前甘肃地区的民族,计有黄帝、周、赢秦、犬戎、氐、羌、大夏、月氏、义渠、乌氏等族。其中有发源于甘肃者,有发源并长期活动于甘肃者,还有一度活动于甘肃者。他们很早就与中原地区的民族和政权发生联系,并相互斗争,在斗争中融合,成为华夏族的一分子。  相似文献   

4.
建筑历史紧随人类文明历史,是一个时代自然环境和文化内涵的传承体现,从窗格子的形式造型更能剖析出当地的风俗习惯、思维理念、价值标准和审美情趣等现实文化理念。深化透析陕北革命旧址(枣园)中窗格子的形式语言,体味陕北民民众勤劳、质朴的生活理念,传承不屈、奋斗的革命精神。对枣园建筑进行考证研究,所剖析出的革命文化不断激励新一辈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而窗格子正是这一精神的微观体现,散发出生生不息的革命精神。  相似文献   

5.
在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住所里,我找到了贵州团王朝文同志的房间。他是我国苗族出身的省长,一位52岁,精力充沛,思想敏捷的人。了解王朝文的一位同志,用回忆把我带到1980年的春节。除夕之夜,人们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可是,王朝文的心里却急得像开了锅,边远山区的汉、苗、布依、侗等各族人民生活的困难;全省65.7%的农民从集  相似文献   

6.
不久前,我到荷兰王国莱顿大学文化与社会研究学院进行了一年研究工作.在对这个国家的历史发展脉络有所了解后,我对荷兰人民产生了深深的敬意.这是一个靠顽强拼搏赢得生存与发展的民族.一荷兰位于欧洲大陆西北角,濒临北海,面积仅41864平方公里.从  相似文献   

7.
与水征战,化害为利荷兰是名副其实的"低地国",一半国土低于海平面.如果没有沿海沙丘带和堤坝的保护,这部分地区就会定期被海水淹没.再加上斯海尔德河、马斯  相似文献   

8.
回民支队创立和成长中遇到的第三个大问题,是回汉两族之间的关系。共同的命运使回汉人民和战士走到了一起,但是,如何把回汉人民和战士之间历史上形成的民族偏见、歧视加以消除,团结一心,共同对敌,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回民支队开始创建的时候,不论干部和战士,除了参谋主任王立朝等少数几位同志是汉族同志外,其余都是清一色的回族同志。随着回支的影响和威望在人民群众中的不断扩大  相似文献   

9.
尼泊尔王国位于西藏的西南。在古代,西藏人称其为拍隅或洛拍.敦煌文献吐蕃史料记载:“猴年,赞普(吐蕃国王)夏季居住在拍波(尼泊尔)。”在洛钦·汤拉的记载中:“我们在洛拍(南部尼泊尔)是胜利者”。尼泊尔称西藏为蕃。在公元695年尼泊尔所颁布的古代历史文件中,称西藏为蕃、卫斯提。当时这一文件明白无误地宣称,吐蕃占领着波和达这两个地方。  相似文献   

10.
16世纪,蒙古社会在杰出的俺答汗(1507~1582年)的领导下,经历了一系列的重要变化。一般说来,这种变化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首先,蒙古人每年定期对中原进行破坏性抢劫,这种情况延续至1550年。其次,从16世纪40年代中期至1570年,大批汉人徙居蒙古地区。最后,从1571年开始为和平及明朝与北方游牧民之间开放互市的时代。通观俺答的一生,他起先试图通过对中国北方的虏掠,为其民众争得经济保障和抢夺基本口粮、日用品以缓解他们的贫困。其后,以中国农业定居者的保护人自居。当这些失败后,他成为明朝的封臣。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撒拉族相关族名为重点,通过语言人类学的研究,提出撒拉族源自Qaramang(尕勒莽)部,和土库曼、土耳其的Karaman,乌兹别克的努尔塔Salur人都应是源自历史上著名的、Salur乌古斯部的一位领袖Karaman的观点.撒拉族的自称Sal(i)r,是由历史上的Salur、Sal(g)ur、*Sara(g)ur、*Sar(i)(g) O(g)ur等演变而来.Sar(i)(g) O(g)ur意为“黄箭(部落)”,曾是匈奴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撒拉族等一些乌古斯(O(g)uz)民族和维吾尔族、裕固族的祖先回纥(O(g)ur)都同出一源.  相似文献   

12.
公元7世纪,崛起于青藏高原的吐蓄势力不断向外扩张,与唐朝、南诏之间的战争延续了一百多年。自唐仪凤二年(677年)以来,吐善南下西洱河(洱海)的主要兵力,屯集于今滇西北中甸和维西一带,并在今中甸、维西、丽江三县交界地的金沙江上架起了铁索桥(史称吐善铁桥),以济吐差大军迅速进人西洱河湖区。公元680年前后,屯于纳川神川一带的吐善军队突然出现在西洱河湖区,可谓“吐劳神川……不假天兵”。于是,西洱河诸蛮纷纷臣服于吐毒产吐春王朝在神Jll建立都督府,派论大相一级高级官员驻守(史称神)!I铁桥节度使,亦称吐春铁桥节度…  相似文献   

13.
前言蒙古族的经济基础,不肖说基本上是游牧,但同时狩猎在经济上也至关重要。从经济方面分别掌握游牧和狩猎的不同点,并同时掌握其相互关系,这两者对理解蒙古族的经济基础是一个基本问题。就古代而言,如何理解它们的这种经济基础成为掌握蒙古帝国建立和发展这一问题的关键。因此,当苏联学者符拉基米尔佐夫汇集其名著《蒙古社会制度史》之际,一开头就提出了这个问题,并做了具体的分析和论述。此后,他的观点继续对蒙古史研究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4.
二、游牧问题1.符拉基米尔佐夫的观点:游牧的基础之一是家畜。符拉基米尔佐夫就蒙古族的家畜问题提出以下观点:“十一至十三世纪蒙古游牧民主要从事畜牧和狩猎。他们是游牧民,同时又是狩猎民,但他们经济生活的基础毕竟是畜牧业。蒙古游牧民拥有牛、绵羊、山羊和马;骆驼很少,无论如何,住在土兀刺、客鲁涟、斡难河一带的人们骆驼是不多的。骆驼的大量出现,是在成吉思汗远征唐兀惕以后。”“马比一切更受重视,马群是古代蒙古人的主要财富……。”  相似文献   

15.
(一)鄂尔浑河流域时期回纥游牧封建汗国的建立及其组成 七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末,东、西突厥的政权虽表面上覆亡,但首领分散,势力仍在,特别是东突厥覆亡(630年)后六十年,其后人默啜可汗(695—716年在位)又恢复政权,建牙于鄂尔浑河流域,称为后突厥。回纥人民于是再次遭到后突厥统治者的压迫。716年(唐开元四年),回纥首领伏帝匐(吐迷度的第四代孙,715—719年在位)得到唐朝的帮助,奋起杀掉后突厥的默啜可汗,这是回纥人民首次反抗后突厥统治者的胜利。然而默啜可汗虽被推翻,但其侄默棘连可汗(又名苾伽可汗,716—734年)继位后,又立即兴复仇之师。于是回纥的一部分人民向南投奔于唐,唐朝把他们安置在靠近山西边境的振武军(今内蒙和林格尔西北)北,这是回纥人民第二次受后突厥统治者的压迫,并且迁  相似文献   

16.
一、概况 在兰州以西,黄河、湟水、浩门水流域居住着一个操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语言的民族,他们自称蒙古尔(moηGol),有时也称察罕蒙古尔(tGaan moηGol)。1952年,确定民族成分时,依当地汉民族的习称定名为土族。学术界标作moηGor是为了与蒙古区别之需要,或因田清波、斯迈德误记所致。本文为便于阐述其族系源流,遵循名从主人的原  相似文献   

17.
时间的河流,卷走了数不清的往事,却卷不走50年前那段沉甸甸的战斗历程。日本军国主义者炮制的芦沟桥事变,把中华民族投进了战争的深渊。在那内忧外患的岁月里,被激怒的中华儿女,掀起了一场可歌可泣的救亡运动。冀鲁边区(渤海)回民支队,就是那汹涌激流中一朵血与火染红的浪花。它与回族英雄马本斋率领的冀中回民支队相呼应,相配合,相支持,战斗在津浦铁路与南北运河的东西两侧。当我读完老战友们亲见亲闻的回忆文章后,想起了也仿佛见到了当年这支开始只有20来只枪的小部队,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奇迹般地发展成了拥有4个大队、威震敌胆的回民支队!打掉第一批日伪据点——旧城、于桥、姚庄……,  相似文献   

18.
19.
西藏自治区档案馆馆藏藏文档案中不乏甘丹颇章时期的水灾档案文书,通过对这些藏文档案文书的解读研究,我们可以了解西藏水灾地理分布、诱发因素、时空分布等情况。此外,从噶厦与地方官员之间的有关水灾文书往来,可以看出甘丹颇章时期公文文种的范式、内容等,以此还可以管窥当时西藏行政公文运作方式。文章从西藏甘丹颜章时期的水灾档案中选取5件档案,采用文献考证、文本解读和内容解析等方法对档案原件进行内外延研究。通过档案学和历史学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不同地区的灾情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研究,试图归纳水灾发生的因素、地理和时空分布特征,并以此概括18世纪90年代以来甘丹颇章政权采取赈灾措施的适应性,并进行水灾档案的分类解读。同时选用不同文种的档案,可以更好地归纳三大文种的拟制眷写与工作机制,从而折射出甘丹颇章时期地方行政体制的演化过程。  相似文献   

20.
甘肃环县道情皮影戏作为地方文化的代表之一,其产生、发展、兴盛与乡村社会有着直接而密切的联系,较真实地反映了乡村社会生活的多元图景.1949年以后,环县道情皮影戏受到了国家的改革.处于政府改造下的地方影戏在形式和内容方面都随之发生了深刻变化,娱乐功能的主导地位被政治教化功能所取代,政治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介入到地方文艺,并融入到乡村生活之中.本文以环县道情皮影戏为考察对象,试图剖析民间皮影戏在政府的改造下,民间文化在内容、形式和功能方面的转变、政治与民间文化的结合及其国家与乡村社会的互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