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出版业的阶段性要求编辑具备综合能力,提高综合能力近两年来,出版业的阶段性战略转移正在稳步、深入地进行,过去那种广种薄收、低层次图书重复出版的现象得到有效的控制.在向优质高效要效益的阶段性转移中,能否很好地完成这个转移,编辑个体的能力、素质将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一个综合能力强、素质好的编辑,图书的市场经济对他来说,将会是他施展才华的最好的大舞台,他将会以他良好的素养、高强的能力,从这个大“舞台”中得到启示,得到灵感,以这个启示、灵感去开展他的高品位的编辑业务:策划好的选题、组织好的作者、生产优质高效的图书乃至开展图书的促销活动,使图书的组织、生产及进入市场形成良性循环,很显然的,如果一个编辑只会编自来稿,或是只会毛毛跳跳地组稿,那么,从他们自身是很难完成这样的阶段性转移的;而作为出版社的编辑群体来说,如果也仍是群体停留在见什么稿就上什么稿、编什么稿,只要能完成任务(或字数的、或利润指标的)就行的话,则将更是编辑群体在阶段战略中的失败.许多或成功或失败的社都证明了这一点.成功的出版社如世界知识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等,自转轨经营及阶段性战略转移以来,他们都成功地推出一部又一部、一套又一套双效极佳的图书,从选题的策划、组稿到编辑加工,都无  相似文献   

2.
年鉴质量取决于年鉴编辑人员的素质,只有高素质的年鉴编辑队伍,才能推出高质量的年鉴。要提高年鉴编辑人员的素质,应着重于编辑队伍整体编校素质的提高和编校技能的培养。《桐乡年鉴》创刊9年来,广大编纂工作者始终坚持质量第一的原则,与时俱进,综合质量  相似文献   

3.
年鉴要提高质量,提高编辑素质是关键。以往我们在谈论提高编辑素质时,往往注重对编辑人员的文化功底、汉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等讨论得比较多,而对年鉴编辑人员的综合素质以及随着社会的发展,年鉴编辑人员也要与时俱进,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情况讨论较少,为了进一步提高年鉴质量,笔者不揣冒昧,就年鉴编辑人员为提高年鉴质量应具有的几种意识谈谈自己的几点浅见。1.权威意识。我这里所说的权威意识,并不是说年鉴编纂者个人有什么权威,而是指我们所编的书——年鉴是最具有权威性的地方文献。之所以这么说,这是由年鉴的资料提供者和编纂者所处的地…  相似文献   

4.
在图书出版物的版权页或封底的左上角都要印“责任编辑”的姓名,这是图书出版过程中不容忽视或省略的一个细节,它的重要性如同图书著译者的署名,不能省略,不能随意更改.作者著书立说而署自己姓名,是作者的权力,也体现作者的责任;当著作者把书稿交给出版社的编辑,编辑审读后,一旦决定采用,此后编辑对书稿的加工修改,以及对书稿文化价值、思想倾向、质量等方面都要负起责任,这是图书编辑的工作职责和性质决定的.  相似文献   

5.
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理论创新能力不足,学术水准下降,甚至出现学术不端与学术腐败现象,这与学术期刊编辑的素质和能力不能适应新形势要求,编辑对学术操守的放弃有密切关系。编辑素质与能力的提升,就成为了期刊生存与发展必须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为此,要从提高编辑思想素质,承担社会责任,坚守学术操守;培养编辑创新素质,提高学术锐敏,加强期刊策划;强化编辑专业素质,提高期刊学术水准;提高编辑对外沟通交往能力,扩大期刊的影响力等几方面着手,努力培养和提升编辑的素质和能力,以适应新形势学术期刊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面对中国图书出版业蓬勃发展的新形势、新挑战,对于年鉴工作者来说,如果做一次统计调查,所编纂出版的年鉴作为一种图书出版物,在全国图书界中能占到多大的分量,其影响力和使用价值又会有多大?恐怕这项统计的结果不会很乐观,因为从每年的年鉴发行量就能窥见一斑。当然,不可否认广大年鉴工作者在为提高年鉴整体质量、扩大年鉴发行量方面做了很多努力和尝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总体而言,年鉴发行量却一直难有大的突破,  相似文献   

7.
正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意识到阅读的重要性,在为孩子创设阅读条件时不遗余力。家里有专门为孩子提供的阅读房、图书角、沙发地毯等。家里图书的种类和数量也不少,老师的推荐书目更是一本不落。然而还是有家长抱怨:每天都要盯着孩子看书,不然他就不看;读了那么多书,阅读水平也没提高。这是为什么呢?我认为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孩子在阅读时,往往只是被动地接受文字及情节的发展,没有自己的思考,不会"赏文章",因此造成低效阅读甚至是无效阅读。  相似文献   

8.
论新闻发现     
没有发现就没有新闻,具有“发现能力”是当好新闻记者的关键,也是新闻编辑必备的素质。新闻发现有其内在规律可循,若想培养和提高新闻发现能力,必须及时学习领会党的新政策新精神,提高政治敏锐性;头脑的“雷达”要常转,提高对事物的思辨能力;关心群众的生活,做党和群众联系的纽带;扩大自己的知识面,提高思想认识水平。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中国的图书出版业得到空前的发展,但在繁荣的数量后面隐藏着质量严重滑坡的问题.本文试图从编辑责任的角度,探讨提高图书质量的一种途径.要提高图书质量,发挥编辑人员的能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编辑人员的责任意识,是非常重要的.编辑人员的责任意识包括:主体意识、丰碑意识、读者意识、精品意识和经营意识.本文还简要地阐述了培养和增强编辑责任意识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图书是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的统一 ,是宣传党和国家政策法规、传播科技文化知识、帮助人们陶情冶性的特殊商品。图书编辑是图书生产关系中最重要的主体 ,其素质高低不但直接影响着图书质量 ,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关系到出版社的存亡兴衰。从我国国情和图书出版的实际出发 ,结合当今世界发展潮流 ,笔者认为 ,当代图书编辑必须具备法纪意识、求实意识、效益意识、求精意识、协作意识、宣传意识等六种意识。一、法纪意识。出版无小事 ,图书出版既是一种产业 ,更是重要的宣传舆论阵地和意识形态工作部门 ,具有涉及面广、政策性强等显著特点。这要求…  相似文献   

11.
"书面材料"指图书出版前的文字材料,包括作者原创作品,编辑发排文本(原稿),校样。为什么要研究书面材料出错类型和规律?图书质量是个综合质量,包括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设计质量和印制质量四项。其中,起决  相似文献   

12.
赵冰 《理论界》2010,(2):168-169
高校学报的学术水平和办刊质量事关学校形象,同时学报学术水平和办刊质量的提高与学报编辑自身的素质又是密不可分的,因此,提高学报编辑的自身素质是至关重要的。本文从高校学报编辑应具备的素质及如何提高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田兵 《阴山学刊》2007,21(4):124-125
学报对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学科建设、科研水平的提高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影响学报的办刊因素有很多。本文从提高稿件的质量和提高编辑的素质来阐述提高学报的办刊质量。  相似文献   

14.
图书质量是图书的生命,产生图书差错的原因是复杂的,也是多方面的.本文仅从以下几个方面探寻造成图书差错的原因组稿初期过于匆忙;亲朋好友稿件质量不高;编辑加工稿件不认真;编辑校对设置不合理;校对人员水平偏低;电脑排版产生的差错;编辑校对人员超负荷工作.以上是造成图书差错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书面材料”指图书出版前的文字材料,包括作者原创作品,编辑发排文本(原稿),校样。 为什么要研究书面材料出错类型和规律?图书质量是个综合质量,包括内容质量、编校质量、设计质量和印制质量四项。其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  相似文献   

16.
提高信息工作的质量,最根本的是要提高信息工作者的素质。由于党务信息比其他信息具有更强的思想性、政策性和内部性,这就对党务信息工作者的政治、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根据党务信息工作的实际需要,党务信息工作者主要应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素质: 第一、要具备较高马列主义理论水平。马克思主义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一个没有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修养的人,不可能有很  相似文献   

17.
学术出版物编辑与学术规范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畅引婷 《学术界》2001,(6):170-174
加强学术规范,需建立相应的学术监督机制,其中,学术出版物编辑的严格把关是至为重要的一个方面.但就目前编辑状况的实际而言,还存在一些值得思考的问题,一是编辑整体的综合素质与学术成果数量的急剧增长和质量的普遍提高不相适应,二是编辑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有碍于编辑职能的正常发挥.因此,在学术规范"化"的过程之中,要充分发挥编辑的能动作用,必须从提高编辑内在的"学者型"素质和改造编辑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两方面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8.
知识经济时代,高校担负着教育的重责,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都要达到一定的水平,能紧随时代步伐、掌握先进技术,教育出一代新人。本文着重讨论了高校实验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合理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图书具有商品属性,是精神文化产品,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之时,就要按照商品经济规律来研究它、认识它。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人们对图书这一精神食粮的要求日益高涨,图书市场竞争激烈、佳作纷呈。这既为出版编辑人员提供了大显身手的机会,也对他们提出了更高更难的要求。编辑策划者们要掌握市场信息、供求情况,就应首先研究需求对象读者。只有对读者需求了如指掌,才能在确立图书选题时抓住重点,做到供求吻合;才能有的放矢地占领市场,在竞争中稳操胜券。  相似文献   

20.
提高企业素质是关系到我国“四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半年前,赵紫阳同志明确指出:“当前我国工业面临着一个严重的挑战,面临着一个如何提高素质的转变。如果我们的企业不来一个根本转变,不在质量上、素质上有一个显著的提高,在国内就会没有生命力,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